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7 毫秒
1.
14肽生长抑素和大黄联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14肽生长抑素(施他宁)和大黄联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acute severity pancreatitis,SAP)的疗效。方法采用施他宁和大黄联用治疗42例SAP患者,并与未用大黄治疗的40例患者作比较,观察两组治疗期间第1天、第3天、第5天APACHEⅡ评分,以及血清淀粉酶、血肌酐(Cr)、血钙、血糖、白细胞计数的变化、腹痛、腹胀等主要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禁食和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手术率和死亡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施他宁和大黄联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能减少并发症,降低手术率及死亡率,缩短禁食、腹痛、腹胀的时间及住院天数。结论施他宁和大黄联合治疗SAP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生长抑素(施他宁)和生长激素联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疗效.方法 采用施他宁和生长激素联合治疗15例SAP患者,并与传统方法治疗的20例患者作比较,观察两组治疗期间第1天、第3天、第5天A-PACHEⅡ评分、血清淀粉酶、血尿素氮(BUN)的变化、腹痛、腹胀等主要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禁食和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手术率和死亡率.结果 对照组相比,施他宁和生长激素联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能减少并发症,降低手术率及死亡率,缩短禁食、腹痛、腹胀及住院天数.结论 施他宁和生长激素联合治疗SAP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析针刺足三里辅助大承气汤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4年11月西电集团医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4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22例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大承气汤胃管注入和针刺双侧足三里穴位;对照组21例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两组恢复排气排便时间、腹痛腹胀缓解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治疗组恢复排气排便时间、腹痛腹胀缓解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足三里辅助大承气汤联合生长抑素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有较好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
联合应用生长抑素和生长激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和生长激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对比分析我院1997年6月至2005年6月收治的5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中30例接受生长抑素和生长激素联合治疗(治疗组)和24例接受一般常规治疗(对照组)的临床疗效.主要观察腹痛开始缓解和消失的天数,血淀粉酶开始下降和恢复正常的天数,平均住院天数,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中转手术率和死亡率.结果:治疗组无死亡,2例中转手术,对照组4例死亡,10例中转手术.两组病人腹痛开始缓解及血淀粉酶开始下降天数差异无显著性,但腹痛完全消失及血淀粉酶恢复正常的天数及两组住院天数,治疗组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联合应用生长抑素和生长激素是早期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选择同期SAP患者44例,随机均分为Pan组和Ome组各22例,两组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Pan组给予泮托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Ome组给予奥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治疗10d后比较两组腹痛腹胀缓解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临床疗效。Pan组腹痛腹胀症状缓解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Ome组(P0.05);结果 Pan组临床总有效例数显著多于Ome组(P0.05)。在SAP常规治疗中应积极给予泮托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可促进患者恢复,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置管灌洗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治疗中应用的可行性、临床价值.方法:以2007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18例为对照组,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15例为治疗组,两组均予禁食、胃肠减压、抑酸、抗感染、生长抑素和胃肠外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腹腔镜引导下,彻底腹腔灌洗、引流,术后观察患者腹胀、腹痛程度,监测血清淀粉酶、脂肪酶及尿淀粉酶变化.结果:15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治疗组的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置管灌洗是 SAP治疗中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能降低 SAP的死亡率和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生长抑素持续静脉泵入联合清胰汤保留灌肠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4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3例,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在入院后实施清胰汤保留灌肠,生长抑素持续静脉泵入.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腹痛初步缓解时间、腹部压痛体征消除时间、入院后经口进食时间及首次排大便时间、住院天数.比较2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手术率、死亡率等.结果 观察组腹部压痛体征消除时间、恢复进食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大幅度缩短,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腹痛初步缓解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天数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提前,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手术率、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生长抑素联合清胰汤保留灌肠可明显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病情,提高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小剂量奥曲肽加生大黄与常规剂量奥曲肽在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选择5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予常规剂量的奥曲肽及消化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采用小剂量奥曲肽加生大黄治疗。分别按下列指标评估:腹痛、呕吐、发热等症状消失天数,上腹部压痛消失天数,血清淀粉酶恢复正常的天数,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结果:治疗组在症状缓解、并发症控制、淀粉酶控制及死亡率等方面都优于对照组。结论:奥曲肽与生大黄在诊疗急性胰腺炎方面有协同作用,疗效优于单纯应用奥曲肽,且能够减少患者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9.
生长抑素与奥曲肽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与奥曲肽治疗急性胰腺炎(A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7例AP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5例,其中13例重症胰腺炎(SAP),给予生长抑素治疗。对照组32例,其中11例SAP,给予奥曲肽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治疗组平均治愈天数为4.6d,转手术1例。对照组平均治愈天数为5.1d,转手术1例,胰源性肺损伤1例。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相近。结论生长抑素治疗AP与奥曲肽一样效果显著,使AP病程、住院时间缩短,并发症减少,转手术率、病死率降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应用腹部芒硝外敷联合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治疗效果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42例SA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按照本院SAP的常规处理原则予监护,禁食,胃肠减压,生大黄液胃管内注入,抑酸,抑酶,抗炎,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营养支持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芒硝外敷、鼻肠管进行肠内营养.监测2组患者治疗后腹痛、腹胀缓解时间,外周血白细胞计数、高淀粉酶血症持续时间、平均住院天数、血清白蛋白,并发症的发生等情况.结果 治疗组腹痛、腹胀、发热消失的时间,血清淀粉酶、血清蛋白水平,及白细胞恢复正常的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治疗组治疗费用及并发症的发生较对照组少.结论 腹部芒硝外敷联合鼻肠管进行肠内营治疗SAP,能缩短病程,降低住院费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治疗SAP的有效方法,可以常规使用.  相似文献   

11.
顾春华 《临床医学》2010,30(11):26-27
目的探讨早期空肠内营养(EN)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35例SAP患者分为全胃肠外营养(TPN)组17例和EN组18例。TPN组给予全胃肠外营养直至完全经口进食;EN组在早期即实施EN治疗。结果 EN组感染率、并发症发生率、平均腹胀缓解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和平均住院费用均显著低于TPN组(P0.05),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N是SAP的重要治疗手段,及早行EN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研究乌司他丁加大黄治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腹内压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探讨其在SAP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随机分组的方法将42例SAP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胃肠减压、抑制胰酶分泌等治疗.联合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予以乌司他丁和大黄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3d、7d、10d监测患者的腹内压及CRP水平、APACHE-Ⅱ评分,以及观察两组患者的病死率(60d)、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通过对比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联合治疗组患者与治疗前相比,联合治疗后7d、10d腹内压及CRP水平、APACHE-Ⅱ评分均有降低(P<0.05).对照组与治疗前相比,治疗至10d腹内压才开始明显降低(P<0.05),CRP水平及APACHE-Ⅱ评分治疗后7d、10d均有降低(P<0.05).联合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同期相比,联合治疗组3d、7d、10d腹内压及CRP水平、APACHE-Ⅱ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联合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联合治疗组平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明显减少(P<0.05),病死率(60d)下降.结论 乌司他丁联合大黄对SAP患者腹内压、血浆CRP及APACHE-Ⅱ评分水平明显降低,并可降低SAP患者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病死率降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生长抑素联合中药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有效性。方法应用国际Cochrane协作网系统评价方法对生长抑素联合中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进行系统评价。计算机检索MEDLINE(Ovid)、PubMed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09年9月。文献检索语种为英语和中文。结果共纳入8个RCT,436例患者,所有纳入试验在治疗末均未进行随访。Meta分析结果显示,生长抑素联合中药治疗组(治疗组)的病死率(13/188,6.9%)明显低于单纯生长抑素治疗组(对照组)(24/174,1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eto OR=0.46,95%CI(0.22,0.94),P〈0.05]。治疗组平均住院日低于对照组[WMD=-7.01,95%CI(-7.89,-6.13),P〈0.000 01]。治疗组腹痛缓解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0.77,95%CI(-0.82,-0.72),P〈0.000 0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第7天APACHEⅡ评分均下降,治疗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26/91,28.6%)与对照组(35/88,39.8%)相比,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eto OR=0.61,95%CI(0.32,1.13),P=0.12]。结论生长抑素联合中药治疗在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病死率、平均住院时间、腹痛缓解时间、APACHEⅡ评分下降幅度优于单纯生长抑素治疗  相似文献   

14.
马力  李晓锋  熊燃  李海量  曾洁  刘红梅 《新医学》2021,52(2):116-119
目的 探讨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89例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按照《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3》诊治标准进行规范诊治。根据其是否有在早期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分为引流组38例和对照组51例,比较2组住院期间病死率、转重症急性胰腺炎率、转外科手术率、住院时间和并发症(感染、胰腺假性囊肿、腹腔内出血、腹腔间室综合征)发生率等。结果 引流组病死率为5%、转重症急性胰腺炎率为18%、转外科手术率为8%,均低于对照组相应的22%、45%、26%(P均<0.05)。引流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引流组中胰腺假性囊肿和腹腔间室综合征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患者的感染、腹腔内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早期行超声引导下PCD能有效改善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缩短其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且不会增加因穿刺引起的腹腔感染、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15.
孙春田  任广琴  张宪昭 《全科护理》2014,(26):2417-2419
[目的]探讨大黄颗粒保留灌肠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疗效与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将40例 SAP 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均按照SAP的常规处理原则进行治疗,观察组配合应用大黄颗粒保留灌肠,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观察两组病人腹痛缓解时间、腹胀缓解时间、腹部压痛消失时间、自主通便时间、C反应蛋白(CRP )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中转手术的比例。[结果]观察组病人腹痛缓解时间、腹胀缓解时间、腹部压痛消失时间、自主通便时间、CRP 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黄颗粒保留灌肠辅助治疗SAP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内营养的最佳实施时机。方法5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EEN)组和通常时间开始肠内营养(EN)组。EEN组30例,发病后2~5d内行肠内营养,平均(4.05±1.97)d;EN组28例,发病后6-10d内行肠内营养,平均(7.23±2.25)d;比较两组患者人院第10天时的APARCHEII评分变化,同时分析血清淀粉酶和C-反应蛋白变化,比较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两组患者入院后第10天与人院时相比较,APACHEII评分、血淀粉酶、C-反应蛋向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EN组下降更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EN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低于E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恰当尽早实施肠内营养安全可行,根据个体情况人院后2~5d内实施肠内营养为比较合理的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时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影响及其对SAP的治疗作用、机制。方法将45例S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西医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对照组仅采用西医综合治疗。检测治疗前及治疗后1、3、6、10d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10水平,并评价两组的治疗有效率,白细胞、血淀粉酶恢复时间,腹痛缓解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白细胞、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腹痛缓解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治疗前及治疗后1d,两组患者TNF-α、IL-10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治疗后3、6、10d,治疗组患者血清TNF-α水平较对照组患者显著下降(P〈O.01),而IL-10水平较对照组患者显著升高(P〈0.01)。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能抑制TNF-α分泌,上调IL-10水平,对SAP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早期肠内外营养支持有无差异。方法:将我院近两年收治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39例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EN组13例)和早期肠外营养组(TPN组14例),对照组(1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EN组早期留置液囊空肠营养管行空肠营养,TPN组早期行静脉高糖氨基酸治疗,对照组早期未行肠内外营养支持。分别在治疗1、2、3周后比较三组总胆红素、WBC、APACHEⅡ评分、Ranson评分和C-反应蛋白(CRP)、血淀粉酶、尿淀粉酶恢复时间、白蛋白变化情况,于出院时比较感染并发症率、病死率、平均住院时间等。结果:三组患者APACHEⅡ评分和Ranson评分差异无统计学差异;第2周时,EN组及TPN组白细胞和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第2、3周时.EN组和TPN组血清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EN组及TPN组感染率、感染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EN组更优,但TPN组肠胀气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低于EN组及对照组,尤其是较高龄人群。结论:早期营养支持可以显著改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营养状况,缩短病程、减低感染率、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但针对不同年龄人群,可选择不同营养支持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早期胃镜下置人鼻空肠管行肠内营养对急性重症胰腺炎(SAP)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治疗作用。方法43例符合条件的SA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肠内营养组24例:早期行胃镜下鼻空肠管置人行肠内营养治疗;全胃肠外营养组19例:行全肠外营养治疗。观察比较患者的腹痛、腹胀时间、血浆内毒素的改变,同时了解血浆白蛋白、淀粉酶恢复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肠内营养组患者腹痛、腹胀缓解时间分别为(3.3±2.2)、(7.6±3.2)d,明显优于全肠外营养组[分别为(7.1±3.8)、(13.3±4.9)d,F值分别为48.038、63.567,P均〈0.01],发生胃肠道出血0例、肺部及肠道感染1例、高血糖2例、胰腺囊肿1例,并发症亦少于全肠外营养组(分别为5、10、8、6例,X2值分别为7.147、13.084、6.777、5.847,P〈0.05或P〈0.001)。血浆内毒素在肠内营养组中下降较早、较快,治疗后14d降至(0.19±0.11)EU/ml,明显低于全肠外营养组的(0.85±0.28)EU/ml,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456,P〈0.001)。肠内营养组血浆淀粉酶治疗前及治疗后7、14d分别为(1623±479)、(547±322)、(179±106)U/L,全胃肠外营养组分别为(1467±589)、(789±503)、(233±156)U/L,两组血浆淀粉酶较治疗初期均显著降低,两组间比较在治疗后7、14d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117、1.889,P均〉0.05)。两组血浆白蛋白治疗后均升高,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镜下鼻空肠管置入早期肠内营养治疗能显著改善SAP患者的症状、减少并发症、保护肠黏膜,有利于SAP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