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筒鞘蛇菰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筒鞘蛇菰Balanophora involucrata Hook.f.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ODS反相柱色谱、核磁共振波谱(NMR)和电子轰击质谱(EI-MS)等对该植物石油醚和乙酸乙酯提取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结果共分离鉴定了11个单体化合物,分别为乙酸羽扇豆醇(Ⅰ)、硬脂酸(Ⅱ)、β-谷甾醇(Ⅲ)、胡萝卜苷(Ⅳ)、没食子酸(Ⅴ)、短叶苏木酚酸乙酯(Ⅵ)、圣草酚(Ⅶ)、三叶苷(Ⅷ)、毛蕊异黄酮-7-O-β-D-葡糖苷(Ⅸ)、3',4'-二羟基黄酮-7-O-β-D-葡萄糖苷(Ⅹ)、3-羟基根皮苷(Ⅺ)。结论化合物Ⅴ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发现,化合物Ⅱ、Ⅵ、Ⅸ、Ⅹ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桑叶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中药桑叶的化学成分。方法用石油醚提取桑叶乙醇提取物,石油醚部分用柱色谱、薄层色谱等方法分离,用光谱学方法分析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是β-谷甾醇(Ⅰ),大黄素甲醚(Ⅱ),三十四烷酸(Ⅲ),三十四醇(Ⅳ),豆甾醇(Ⅴ),羽扇豆醇(Ⅵ),硬脂酸(Ⅶ),胡萝卜苷(Ⅷ)。结论化合物Ⅱ,Ⅲ,Ⅳ,Ⅵ,Ⅶ是首次从桑叶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的。  相似文献   

3.
瓦松化学成分的研究(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瓦松的化学成分。方法用硅胶、Sephadex LH-20色谱柱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光谱数据分析鉴定结构。结果从瓦松中分离鉴定了5个化合物,分别为齐墩果酸(Ⅰ),胡萝卜苷(Ⅱ),草质素-8-O-α-D-来苏糖苷(Ⅲ),3,4-二羟基苯甲酸(Ⅳ),尿嘧啶(Ⅴ)。结论化合物Ⅱ~Ⅴ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Ⅰ系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瓦松的化学成分.方法 用硅胶、Sephadex LH-20色谱柱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光谱数据分析鉴定结构.结果 从瓦松中分离鉴定了5个化合物,分别为齐墩果酸(Ⅰ),胡萝卜苷(Ⅱ),草质素-8-O-α-D-来苏糖苷(Ⅲ),3,4-二羟基苯甲酸(Ⅳ),尿嘧啶(Ⅴ).结论 化合物Ⅱ~Ⅴ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Ⅰ系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泰山白首乌块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多种分离技术分离纯化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采用现代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泰山白首乌块根中分离得到12种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白首乌乙素(Ⅰ),白首乌二苯酮(Ⅱ),戟叶牛皮消苷-C(Ⅲ),2,5-二羟基苯乙酮(Ⅳ),3-羟基苯乙酮(Ⅴ),4-羟基苯乙酮(Ⅵ),白桦脂酸(Ⅶ),2,4-二羟基苯乙酮(Ⅷ),β-谷甾醇(Ⅸ),琥珀酸(Ⅹ),胡萝卜苷(Ⅺ),对苯二酚(Ⅻ)。结论化合物Ⅴ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霞草花的化学成分。方法用色谱技术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和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霞草花分离出7种化合物,分别为丁香醛(Ⅰ),皂草黄素(Ⅱ),大豆脑苷Ⅰ(Ⅲ),3,4-二羟基苯甲酸(Ⅳ),熊果苷(Ⅴ),β-谷甾醇(Ⅵ),胡萝卜苷(Ⅶ)。结论化合物Ⅰ~Ⅶ均为首次从霞草花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Ⅰ,Ⅳ,Ⅴ为首次从该属植物分离得到,化合物Ⅱ为首次从该种植物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山香圆叶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色谱技术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和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山香圆叶分离出9个五环三萜化合物,分别为熊果酸(Ⅰ),pomolic acid(Ⅱ),corosolic acid(Ⅲ),tormentic acid(Ⅳ),maslinic acid(Ⅴ),tormentic acid-28-O-β-D-吡喃葡萄糖酯(Ⅵ),arjunolic acid-28-O-β-D-吡喃葡萄糖酯(Ⅶ),2a,3β,23,29-四羟基齐墩果烷-12-烯-28-O-β-D-吡喃葡萄糖酯(Ⅷ),2α,3β,19α,23-四羟基乌苏烷-12-烯-28-O-β-D-吡喃葡萄糖酯(Ⅸ).结论 化合物Ⅴ-Ⅸ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桑叶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中药桑叶的化学成分。方法用石油醚提取桑叶乙醇提取物,石油醚部分用柱色谱、薄层色谱等方法分离,用光谱学方法分析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是β-谷甾醇(Ⅰ),大黄素甲醚(Ⅱ),三十四烷酸(Ⅲ),三十四醇(Ⅳ),豆甾醇(Ⅴ),羽扇豆醇(Ⅵ),硬脂酸(Ⅶ),胡萝卜苷(Ⅷ)。结论化合物Ⅱ,Ⅲ,Ⅳ,Ⅵ,Ⅶ是首次从桑叶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的。  相似文献   

9.
加拿大一枝黄花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离和鉴定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ensis的化学成分。方法用色谱技术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和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为2-羟基-6-甲氧基苯甲酸(Ⅰ)、3-甲酰吲哚(Ⅱ)、3β,4α-二羟基-6β-当归酰-13Z-烯-15,16-克罗烷内酯(Ⅲ)、3β,4α-二羟基-6β-巴豆酰-13Z-烯-15,16-克罗烷内酯(Ⅳ)、α-菠菜甾醇(Ⅴ)、山柰酚(Ⅵ)和槲皮素(Ⅶ)。结论化合物Ⅱ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Ⅰ、Ⅲ~Ⅴ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离和鉴定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ensis的化学成分.方法 用色谱技术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和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为2-羟基-6-甲氧基苯甲酸(Ⅰ).3-甲酰吲哚(Ⅱ)、3β,4α-二羟基-6β-当归酰-13Z-烯-15,16-克罗烷内酯(Ⅲ)、3β,4α-二羟基-6β-巴豆酰-13Z-烯-15,16-克罗烷内酯(Ⅳ),α-菠菜甾醇(Ⅴ)、山柰酚(Ⅵ)和槲皮素(Ⅶ).结论 化合物Ⅱ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Ⅰ、Ⅲ-Ⅴ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毛泡桐果实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柱色谱方法分离和纯化,通过理化常数和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毛泡桐果中分离出11个化合物,其结构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Ⅰ),泡桐素(Ⅱ),熊果酸(Ⅲ),胡萝卜苷(Ⅳ),芹菜素(Ⅴ),香草酸(Ⅵ),异香草酸(Ⅶ),对羟基苯甲酸(Ⅷ),5,7,4′-三羟基-3′-甲氧基黄酮(Ⅸ),3′-甲氧基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Ⅹ),diplacone(Ⅺ)。结论化合物Ⅵ、Ⅶ为首次从该属中分得,化合物Ⅱ、Ⅸ、Ⅹ为首次从毛泡桐果中分得。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大高良姜的化学成分及所得部分苯丙素类化合物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的细胞毒活性。方法用柱色谱技术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和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细胞培养MTT染色法测定化合物对肿瘤细胞的毒性。结果分离并鉴定出10个化合物,分别为:二乙酸-反式-对香豆醇酯(Ⅰ),对乙酰氧基苯内烯醇(Ⅱ),对乙酰氧基苯丙烯醚(Ⅲ),1-乙酰氧基胡椒酚乙酸酯(Ⅳ),反式对羟基桂皮醛(Ⅴ),反式对羟基桂皮酸(Ⅵ),反式-对羟基桂皮醛乙酯(Ⅶ),二对乙酰氧基苯乙烯甲烷(Ⅷ),对羟基苯甲醛(Ⅸ),2,5-二羟基苯甲酸(Ⅹ);化合物Ⅰ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生长抑制作用较强,化合物Ⅱ~Ⅵ无明显细胞毒作用。结论化合物Ⅱ,Ⅹ系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到;化合物Ⅰ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有一定的细胞毒作用。  相似文献   

13.
采用硅胶、凝胶、反相柱色谱以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手段,对手参属植物手掌参(Gymnadenia Conopsea R.Br.)块茎中水溶性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运用理化性质测定结合光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为今后开发含有手掌参块茎成分的保健食品做准备.结果表明:从手掌参块茎的正丁醇层萃取物中分离并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对羟基苯甲醇((Ⅰ))、香草酸((Ⅱ))、对羟基苯甲醛(Ⅲ)、腺嘌呤核苷(Ⅳ)、对甲氧基苯基β-D-葡萄糖苷(Ⅴ)、对甲基苯基β-D-葡萄糖苷(Ⅵ)、对羟基苯基苄基β-D-葡萄糖苷(Ⅶ)、蔗糖(Ⅷ).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藏紫菀的化学成分。方法用硅胶和Sephadex LH-20柱等进行分离纯化,用物理、化学和光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出6种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Ⅰ)、α-菠菜甾醇(Ⅱ)、18,19-二羟基-5α,10β-新克罗烷-二烯*丁烯羟酸内酯(Ⅲ)、胡萝卜苷(Ⅳ)、水杨酸(Ⅴ)、芹菜素(Ⅵ)。结论化合物Ⅱ、Ⅴ系首次从此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南瓜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乙醇、氯仿提取,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分离,通过理化常数和光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南瓜的氯仿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了6个化合物: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Ⅰ)、顺-15-十八烯酸(cis-15-vaccenicacid,Ⅱ)、硬脂酸(stearic acid,Ⅲ)、顺-15-十八烯酸甲酯(cis-15-vaccenic acid methyl ester,Ⅳ)、大豆脑苷Ⅰ(soya-cerebroside Ⅰ,Ⅴ)和蔗糖(sucrose,Ⅵ)。结论6个化合物均系首次从南瓜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
李磊 《食品工业科技》2012,(1):289-291,294
丝瓜正丁醇相采用AB-8大孔树脂,利用水和30%、50%、70%和95%的乙醇溶液洗脱提纯得总糖苷。30%洗脱部分以氯仿-甲醇-异丙醇-水(5:6:1:4)为溶剂系统采用高速逆流色谱分离得到4个酯苷类化合物和一个酸,分别为:阿魏酰-β-D-葡萄糖(Ⅰ);1-O-p-香豆酰-β-D-葡萄糖(Ⅱ);对羟基苯甲酰葡萄糖(Ⅲ);咖啡酰-β-D-葡萄糖(Ⅳ);香豆酸(Ⅴ)。50%洗脱部分以氯仿-甲醇-水(13:7:8)为溶剂系统采用高速逆流色谱分离得到2个黄酮苷类化合物,分别为:香叶木素-7-O-β-D-葡萄醛酸苷甲酯(Ⅵ);芹菜素-7-O-β-D-葡萄醛酸苷甲酯(Ⅶ)。70%洗脱部分以氯仿-甲醇-水(13:7:8)为溶剂系统采用高速逆流色谱分离得到1个皂苷化合物丝瓜皂苷H(Ⅷ)。化合物Ⅰ-Ⅶ都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出。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不同生态区域烤烟中Amadori化合物含量(质量分数)差异,选取8个不同香型风格烤烟生态区249份烟叶样品,分析了不同生态区域Amadori化合物含量及其相关性,以及与化学品质指标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①8个香型风格烤烟生态区不同部位烟叶Amadori化合物总量整体表现为: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基本服从正态分布,...  相似文献   

18.
通过体外模拟消化系统对棉籽分离蛋白(cottonseed protein isolate,CPI)进行酶解,得到具有抗菌活性的酶解产物,并采用超滤(ultrafiltration,UF)、阴离子交换色谱(anion exchange chromatography,AEC)、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semi-preparation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semi-P-HPLC)分离技术对棉籽抗菌活性肽进行分离纯化,用电喷雾串联质谱(electrospray ionization-tandem mass spectrometry,ESI-MS/MS)鉴定棉籽抗菌肽的氨基酸序列。在抗菌活性肽分离纯化过程中,用UF对具有抗菌活性的CPI酶解产物进行分离,得到3个组分U-Ⅰ~U-Ⅲ。抗菌活性检测表明U-Ⅲ的抗菌能力最强;用AEC分离U-Ⅲ得到3个组分QF-Ⅰ~QF-Ⅲ,其中QF-Ⅱ抗菌能力最强;进一步采用semi-P-HPLC分离QF-Ⅱ得到4个组分PF-Ⅰ~PF-Ⅳ,其中PF-Ⅲ的抗菌能力最强,经HPLC检测为单一峰,ESI-MS/MS检测分析得到该肽的氨基酸序列为ISGLIYEETR(Ile-Ser-Gly-Leu-Ile-Tyr-Glu-Glu-Thr-Arg)。  相似文献   

19.
刘萍  刘靖  祁兴普  夏文水 《食品科学》2012,33(17):150-153
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的酰胺Ⅰ带和酰胺Ⅲ带测定绿色木霉产双功能壳聚糖酶-纤维素酶(CCBEs)的天然二级构象,结果显示:FT-IR光谱酰胺Ⅰ和Ⅲ带可以用来对绿色木霉所产的双功能酶二级结构进行预测,对两种双功能酶的主要二级结构组分α-螺旋和β-折叠的测定误差分别在2%和4%范围内,CCBEⅠ的二级构象以β-折叠为主,高达70%,与其圆二色谱和Garnier-Robson预测结果基本一致;而CCBEⅡ的二级构象中的β-折叠和α-螺旋含量分别为53.6%和14.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