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通过临床研究分析在临床中对正处于脑梗塞恢复期或后遗症期的患者实施中医药结合康复针刺综合治疗的实际治疗效果.方法 首先从该院在2016年1—12月收治的脑梗塞患者中随机选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保证实验对象的随机性.研究者将这些脑梗塞患者中的40例归为观察组,另外20例归为对照组.研究者为对照组提供常规的基本治疗和护理办法,而为观察组提供中医药结合康复针刺综合疗法.研究者对两组脑梗塞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观察并记录数据,最后对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从数据中对比中可得知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60%.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两者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脑梗塞患者的常规治疗过程之中添加中医药康复针灸综合疗法将会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提高疾病治疗的有效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在脑血栓后遗症中的作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3年6月来我院治疗脑血栓后遗症患者160例,将其分成2组,分别是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西医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医药治疗的方法,对比2组患者的脑血栓后遗症的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7.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因此,中医药治疗在脑血栓后遗症患者中有着很好的疗效。结论:中医药治疗对于脑血栓后遗症患者有着极好的疗效,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李林 《大家健康》2016,(3):27-28
目的:对于中医康复疗法治疗脑梗塞后遗症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究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4月到2015年7月收治的脑梗塞后遗症患者108例,运用随机分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4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川芎嗪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是以中医康复疗法,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完成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8.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8%,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康复疗法治疗脑梗塞后遗症疗效显著,对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有极大提升,应在临床中加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王起 《伤残医学杂志》2014,(15):131-132
目的:探讨中医中药康复综合疗法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3年7月期间收治的脑梗死后遗症患者60例,将其随机平均分配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用静脉滴注血栓通进行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医中药康复综合疗法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6.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3.3%),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中医中药康复综合疗法对脑梗死后遗症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中医中药康复综合疗法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05~2015-05在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中医医院接受治疗的脑梗死后遗症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运用常规治疗法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4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对患者进行中医中药康复综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有8例基本痊愈,病情显著缓解的11例,病情有所缓解的10例,治疗总有效率为64.4%;观察组有16例基本痊愈,病情显著缓解的18例,病情有所缓解有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3.3%。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应用中医中药康复综合疗法对脑梗死后遗症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升脑梗死后遗症的治疗总有效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研究临床中对脑梗死恢复期或后遗症期患者运用中医针灸、康复、中药等综合疗法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 研究抽选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195例脑梗死恢复期或后遗症期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97例、观察组98例,使用常规方法对对照组患者实行治疗,对观察组实行针灸、康复、中医药等综合治疗,两组疗效对比。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中对脑梗死后遗症期或恢复期患者实施针灸、康复、中医药综合治疗,可有效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具有显著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谭斌 《大家健康》2016,(5):305-306
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脑梗塞的常用药物疗效。方法: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期间共收治急性期脑梗塞患者144例,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运用依达拉奉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运用依达拉奉联合注射用盐酸川芎嗪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性与安全性。结果:在血脂下降方面,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5);在神经功能缺损方面,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9.19%,两组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5)。结论:对于急性期脑梗塞患者而言,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运用依达拉奉联合注射用盐酸川芎嗪的方式治疗效果显著,且较为安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医药综合疗法治疗脑梗塞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来我院就诊治疗的脑梗塞患者共计120例,根据治疗时间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给予中医药综合疗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FMA和BI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要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FMA评分和BI评分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脑梗塞患者后遗症的治疗中,采用中医药综合疗法对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情况,具有积极的临床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加用超声波治疗脑梗塞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组对100例脑梗塞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超声波治疗,取得了良好疗效,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对100例脑梗塞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有效率为70%,两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认为,本疗法可作为脑梗塞的一种临床康复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医药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8月收治的120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中医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血府逐瘀汤加味内服和红藤汤加味灌肠的方法综合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西药治疗。2组患者均于月经干净后3 d开始治疗,每10 d为1疗程,连用3个月经周期,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痊愈37例,显效12例,有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痊愈15例,显效20例,有效13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80.00%,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内服加外用灌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亚低温疗法在外伤性脑梗塞疾病治疗中的效果以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临床研究时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58例外伤性脑梗塞患者,分别采用亚低温疗法及常规疗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度评价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基本治愈者11例,总有效率89.66%;而对照组患者基本治愈者9例,总有效率65.51%。结论:通过临床实践研究证实,亚低温疗法对于外伤性脑梗塞疾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有效恢复患者的神经功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尤其是适用于大面积脑梗塞疾病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2.
董宏朝 《中外医疗》2010,29(14):75-75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疗法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将156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8例。对照组予肩关节粘连松解术和功能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中频电疗法和超短波疗法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5.89%,明显优于对照组69.23%(P〈0.05)。结论综合康复疗法治疗肩周炎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分阶段综合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康复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营养脑细胞药物(脑蛋白水解物)、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康复护理综合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符合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筛选入组,分为康复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58例),采用常规治疗的58例入选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脑蛋白水解物、HBO、康复护理的52例入选康复治疗组,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康复治疗组的治愈率和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营养脑细胞药物(脑蛋白水解物)、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康复护理联合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疗效明显,且可降低致残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颈椎病的康复护理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3月间收治的颈椎病患者43例,分为2组。观察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与临床护理,观察组总有效率(91.30%)与对照组(75.00%)相比明显较高,2组临床疗效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康复护理应用于颈椎病的临床护理中,有利于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塞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行依达拉奉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 NIHSS 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 NIHSS 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塞可明显提高疗效,减轻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16.
吕秀玲  董静 《当代医学》2014,(4):146-147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针刺治疗脑梗塞的疗效。方法选取70例脑梗塞患者,依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35例)与对照组(3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药物治疗,观察组应用药物治疗的同时予以针刺联合高压氧治疗,对两组的疗效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57%,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2.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高压氧治疗脑梗塞,能够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治愈率,疗效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运动疗法为主的综合康复治疗粘连性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收治粘连性肩周炎患者展开研究,从中随机性抽选出病例数60例,并以抽签的方式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疗法,观察组患者实施以运动疗法为主的综合康复治疗,对比两组粘连性肩周炎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粘连性肩周炎患者实施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73.33%,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疼痛评分对比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综合康复治疗后,两组粘连性肩周炎患者疼痛评分明显改善,而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运动疗法为主的综合康复治疗能够明显降低粘连性肩周炎患者的疼痛感,并改善患者关节活动度,帮助患者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疗法治疗下肢骨折内固定术后膝关节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8月~2013年2月我科收入的10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早期常规康复疗法,观察组给予早期综合康复疗法,记录资料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1.13%、94.34%,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P<0.05)。结论:早期综合康复疗法有助于改善下肢骨折内固定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分析“整合疗法”综合治疗脂肪肝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7月~2013年6月收治的68例脂肪肝患者,将其随机划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30例患者采用HD-肝病治疗仪结合运动、饮食疗法与常规药物等综合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实施治疗后,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3%,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整合疗法”综合治疗脂肪肝,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吴平 《大家健康》2013,(17):109-110
目的:探讨亚低温疗法在外伤性脑梗塞疾病治疗中的效果以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临床研究时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58例外伤性脑梗塞患者,分别采用亚低温疗法及常规疗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度评价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基本治愈者11例,总有效率89.66%;而对照组患者基本治愈者9例,总有效率65.51%。结论:通过临床实践研究证实,亚低温疗法对于外伤性脑梗塞疾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有效恢复患者的神经功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尤其是适用于大面积脑梗塞疾病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