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丁明 《科技信息》2013,(16):358-358
湿陷性黄土是一种非饱和的欠压密土,具有大孔和垂直节理,在天然湿度下,其压缩性较低,强度较高,但遇水浸湿时,土的强度显著降低,在附加压力或在附加压力与土的自重压力下引起的湿陷变形,是一种下沉量大、下沉速度快的失稳性变形,对建筑物危害性大。在湿陷性黄土地区进行建设,应根据湿陷性黄土的特点和工程要求,因地制宜,采取以地基处理为主的综合措施,防止地基浸水湿陷对建筑物产生危害。防止湿陷性黄土地基湿陷的综合措施,可分为地基处理、防水措施和结构措施三种。其中地基处理措施主要用于改善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减小或消除地基的湿陷变形;防水措施主要用于防止或减少地基受水浸湿;结构措施主要用于减小和调整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或使上部结构适应地基的变形。  相似文献   

2.
湿陷性是黄土的一种特殊工程地质性质,由湿陷变形引起建筑物地基产生不均匀沉降是黄土地区建筑物破坏的主要形式。通过对地基土含水量及墙体裂缝特征的分析,得出黄土湿陷性是住宅楼墙体开裂的主要因素,通过对各种地基加固处理方案的比较并结合场地条件,提出了合理的加固设计方案——高压旋喷桩对地基进行加固,并提出了合理的桩体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3.
赵雪峰 《科技资讯》2010,(16):73-73
湿陷性黄土地区的结构设计,应根据湿陷性黄土特点和工程具体情况,因地制宜,采取以地基处理为主的综合措施,防止地基湿陷,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采用密排灰土桩弥补平面处理范围的不足,加强地基侧面的隔水作用,以保护整个建筑物范围内下部未处理的湿陷性黄土不受水浸入,达到较好的地基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4.
为了深入分析黄土地基的湿陷机理及其地基处的理方法,分析了黄土的湿陷机理和影响黄土湿陷性的因素,并对在不同的地区,根据不同的地基土质和不同的结构物,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应选用不同的处理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影响黄土湿陷系数的因素是天然含水量和干密度。因而,在湿陷性黄土地区修建房屋若采用简单地基处理的浅基础形式,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大部分建筑物或构筑物由于地下管网漏水或雨水沉积、地基长期泡水等原因会引起地基湿陷,导致基础出现不均匀沉降,使上部结构发生倾斜,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  相似文献   

5.
由于湿陷性黄土地基抗剪抗弯能力弱、浸水易发生湿陷变形。地基不均匀湿陷沉降变形极易引发地基、基础局部产生脱空现象,本文针对湿陷性黄土地区砌体结构建筑物地基基础局部产生脱空变形进行了研究,假定湿陷性黄土地基表面及地层表面不均匀沉降曲线符合Peck公式,利用静力平衡、Fourier级数对弹性地基梁挠度进行了数学表达式推导,通过自编程序计算,结果发现变量k取10和100时的值基本相同,湿陷性黄土地基表面及地层表面不均匀沉降曲线基本符合Peck公式,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为湿陷性黄土地区砌体结构建筑检测、加固、维修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建筑物应避免因为地基浸水湿陷而导致建筑物损坏,可采取地基处理,结构措施和防水措施三种主要的建筑设计措施。此外,施工期间应严防雨水和施工用水浸入建筑物地基。  相似文献   

7.
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湿陷性黄土的湿陷变形是影响地基稳定性的一个重要因素.从湿陷性黄土的工程地质特点入手,介绍了湿陷性黄土的两种分类及其各自特点和对建筑物稳定性的影响;分析了对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不当在工程中容易出现的"弹簧土"现象,并对"弹簧土"现象的产生做了力学分析;阐述了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的原理和方法;以实际工业废水处理工程总结了处理此类问题的经验.可供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时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阐述了黄土湿陷性的判定、湿陷性黄土地基湿陷等级的评定以及常用的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措施。针对不同湿陷性黄土地基的特性,采取相应的地基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陈国富 《甘肃科技》2023,(11):13-16
为深入探析典型黄土丘陵沟壑区因黄土湿陷导致地基下陷对建构筑物的影响,文章以甘肃陇西地区典型黄土区某一新建新村为研究对象,采取实地调查勘探,取样分析等方法探讨工程区黄土湿陷导致地基下陷,房屋破坏变形的成因,得出工程区场地地基下陷的成因包括受土体结构特征、地形地貌条件、强降雨天气、场地平整及地基处理方式等综合影响的结果;结合该工程实际情况,提出对类似工程区场地湿陷性黄土地基需按勘察设计要求进行压实处理,采取防水、排水及监测预防等一系列措施进行防治,为今后类似的黄土地基处理与防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王存辉 《科技资讯》2009,(5):131-131,133
提出了防止湿陷性黄土地基湿陷的综合措施,阐述了防止湿陷性黄土地基湿陷的地基处理措施,防水措施和结构措施等三种措施的具体内容,对防止湿陷性黄土地基湿陷有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黄土地基的勘察工作应着重查明地层时代、成因、湿陷性土层的厚度,湿陷系数、自重湿陷系数和湿陷起始压力随深度变化,场地湿陷类型和地基湿陷级别的平面分布,变形参数和承载力,地下水等环境水的变化趋势和其他工程地质条件。并结合建筑物的特点和设计要求,对场地、地基作出评价,对地基处理措施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针对湿陷性黄土地基不均匀沉降现象,通过分析黄土的分布及形成,黄土湿陷的成因,影响黄土湿陷的因素及湿陷等级,分析湿陷性黄土地基不均匀沉降产生的原因。利用ANSYS有限元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数值分析,并对湿陷性黄土地基不均匀沉降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13.
湿陷性黄土是一种特殊性质的土,在一定的压力下,下沉稳定后,受水浸湿,土结构迅速破坏,并产生显著附加下沉,故在湿陷性黄土场地上进行建设,应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地基受水浸湿可能性的大小和在使用期间对不均匀沉降限制的严格程度,采取以地基处理为主的综合措施,防止地基湿陷对建筑产生危害。  相似文献   

14.
湿陷性黄土地基危害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丕琴 《甘肃科技》2004,20(10):137-138
兰州地区自重湿陷性黄土分布很广,在湿陷性黄土地基上,屡屡发生建筑物湿陷的工程事故,为确保房建设备正常使用,本文对引起房建设备下沉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整治措施,在房屋维修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杜艳珍  赵维阳 《科技信息》2009,(26):343-345
本文针对南水北调中线渠道工程的湿陷性黄土问题,通过对湿陷土层的分析,结合渠道的挖填情况、地下水位、建筑物及施工条件等,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6.
针对某湿陷性黄土地区的房屋裂缝及地基沉降事故,对其岩土工程条件、湿陷性黄土工程特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严重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地基处理措施及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应采取的防治办法。  相似文献   

17.
西北地区的湿陷性黄土厚度大,湿陷性强,目前对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的理论研究仍然无法满足工程实践的需求.如何经济、高效、合理地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成为西北地区工程建设的热点问题.通过西北某综合管廊工程挤密桩法处理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的现场试验以及室内土工试验,得出该地区综合管廊工程挤密桩法处理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建议桩长、桩间距、以及桩身填料.通过研究发现使用挤密桩法挤密后的地基土体湿陷表现形式,并由此提出针对高填方湿陷性黄土地基分层铺设防水土工布的地基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8.
李华文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5):296-296,F0003,F0004
分析了黄土湿陷的成因与本质,在明确湿陷性黄土地基湿陷等级的基础上,提出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9.
对《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有关条款的认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工程实例,指出<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第6.1.5条款中地基湿陷性与地基处理深度有矛盾,提出了确定场地湿陷类型时应注意的问题,以及如何确保湿陷等级判定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铁路客运专线中的温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技术是客运专线的重点控制问题,在大范围温陷性黄土地区施工前,需对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措施进行试验研究。通过对湿陷性黄土在工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地基处理方法与效果,施工工艺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分析以及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