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纪青山教授认为西医的脊髓损伤与祖国医学之痿证极为相似,除了《内经》中提到的"肺热叶焦",还有湿热浸淫、脾胃亏虚以及肝肾亏虚。在治疗上总结出一套分刺铺灸之法。该法结合针刺与艾灸,以艾灸之力补药之不及、针之不到,依据治病求本的中医治疗理念,既可以借针刺之法祛除实邪,又可借艾灸之力补其不足。  相似文献   

2.
产后身痛系产后气血亏虚,外邪乘虚而入,邪瘀互结,流滞筋脉,痹阻气血,证属本虚标实;治疗大法为扶正祛邪。产褥早期以补益气血为主,后期以扶正通络为主,有中药辨证分型(气血亏虚、肝肾亏虚、血虚寒凝、瘀血内停、痰湿阻络、情志不遂)汤剂治疗,针灸(针刺、温针、员利针、穴位注射、艾灸、铺灸)、热敷、熏蒸等,并有内外结合、多法并用综合治疗。不足之处如辨证分型随意性较大,诊疗标准缺少统一性等。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铺灸治疗肺脾亏虚型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铺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方法。治疗1个月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22例,有效27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9.1%;对照组显效18例,有效25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78.2%。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铺灸治疗肺脾亏虚型哮喘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课题通过对比观察铺灸联合黛力新与单纯口服黛力新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并探讨铺灸的作用机理,以期为进一步研究铺灸在治疗抑郁症中的临床应用提供一种新思路。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通过观察每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项)评分差异,并对2组治疗后的患者分别使用临床疗效评分,对比2组治疗前后的观察指标和组间临床疗效之间的差异,以综合分析铺灸治疗心脾两虚型抑郁症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对照组均能使HAMD抑郁量表评分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治疗心脾两虚型抑郁症的疗效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铺灸结合西药治疗心脾两虚型抑郁症的疗效大于单纯西药治疗疗效,为治疗抑郁症提供一种新思路,具有一定的前途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通过跟师学习、收集整理医案和临床心得,归纳总结全国名老中医蔡圣朝教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经验和学术观点。本病总体属于本虚表实,风、寒、湿、热、痰、瘀为标,肝肾之虚为本。辨证分型为风寒湿痹证、风湿热痹证、痰瘀痹阻证、肝肾亏虚证四种类型。蔡圣朝教授在治疗上以辨证论治为主导思想,补益肝肾、祛瘀通络,在治疗手段上采用联合中药、针刺、艾灸、火针等多种疗法,在中药使用上善用虫类、根藤类药物治疗久痹,采用火针及通脉温阳灸疗法治疗尪痹以温阳散寒、祛湿止痛。  相似文献   

6.
针刺与铺灸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胜  马军  潘靖年  张晓速 《中国针灸》2010,30(7):563-566
目的:比较针刺配合铺灸疗法与单纯针刺、铺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针刺铺灸组(60例)、针刺对照组(30例)和铺灸对照组(30例)。针刺铺灸组取穴肾俞、大肠俞、椎旁压痛点等行针刺治疗,每日1次,并于每周第1天针刺结束后,隔药铺灸治疗1次。针刺对照组及铺灸对照组单独应用相应针刺或隔药铺灸治疗方法。结果:针刺铺灸组优良率为95.0%(57/60),优于针刺对照组的70.0%(21/30)和铺灸对照组的66.7%(20/30)(P0.05)。各组治疗后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均有明显增加(均P0.01),治疗后针刺铺灸组较其他两组增加更明显(均P0.01)。针刺铺灸组疗效与病程的关系表明,病程越短,优良率越高;针刺铺灸组发病年龄与疗效的关系表明,发病年龄越小,优良率越高。结论:针刺配合铺灸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优于单纯针刺和铺灸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浮针在治疗各种胃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符合中医胃痛诊断标准的患者进行浮针加铺灸治疗,并设一般针刺法为对照组,观察浮针加铺灸的治疗效果。结果浮针加铺灸治疗胃病的临床有效率为85.6%,痊愈率为50.0%,疗效优于一般针刺组。结论浮针加铺灸是治疗胃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方芳  龚燕 《中医药学刊》2014,(10):2323-2326
目的:观察热敏灸结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虚型便秘临床疗效。方法:将脑卒中后虚型便秘患者60例随机分为热敏灸治疗组30例和针刺对照组30例。针刺对照组和热敏灸治疗组均采用常规针刺治疗便秘外,热敏灸治疗组采用艾灸热敏腧穴方法治疗,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7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除外两组病人均采用西医常规药物及改善肢体功能的针刺及功能康复治疗。2疗程后观察患者便秘症候评分、Bristol大便性状分型、近期疗效及疗程结束第10天观察远期疗效,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1热敏灸配合针刺治疗能显著改善中风后虚型便秘患者的便秘症状(5.22±2.68),疗效优于针刺对照组(6.35±3.05)(P〈0.05);2热敏灸配合针刺治疗组治疗后26例患者的大便性状正常,优于针刺对照组(19例)(P〈0.05).32个疗程治疗后,热敏灸配合针刺组的近期愈显率为63.33%,优于针刺组36.67%(P〈0.05);4疗程结束后第15天,热敏灸组与针刺组的好转率分别为66.67%与53.33%,均能改善中风后虚型便秘症状,两者疗效无差异(P〉0.05),但热敏灸配合针刺组的远期愈显率(46.67%),优于针刺组(20.00%)(P〈0.05)。结论:热敏灸结合针刺法治疗卒中后虚型便秘疗效肯定,且操作简便、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陈煦 《黑龙江中医药》2014,43(2):99-101
综合分析比较督脉铺灸为主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各种操作方法的功效和机理。将二十一世纪以来铺灸治疗AS的相关文献系统分类,比较单用督脉铺灸或结合针刺、推拿、牵引等外治法和中药汤剂内服法等各种手段,查验治疗AS的临床效果,并对督脉铺灸治疗AS的机理研究进行初步规纳。揭示出督脉铺灸特色分明,是当前治疗AS等脊柱疾病的一种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0.
苏国宏主任认为股骨头坏死的病位主要在肝、肾,特点为本虚标实,本虚多为肝肾亏虚,标实多为气滞血瘀,肝肾亏虚贯穿于整个病程的始终。治疗以肝肾为纲,针刺通经活络,汤药补益肝肾,配合艾灸温通经脉,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热敏灸结合针刺治疗肝肾不足型雄激素源性脱发的临床疗效,找出治疗此病的热敏点。方法:将60例肝肾不足型雄激素源性脱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予热敏灸结合针刺治疗;对照组30例,予温和灸结合针刺治疗。治疗每周2次,治疗12周为1个疗程。结果:在局部症状改善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两组间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在新发生长情况方面,两组间新发生长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均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在30例治疗组雄激素源性脱发患者的热敏穴探寻中,其最高发部位为中脘穴,其次为关元穴、肾俞穴、肝俞穴、生发穴、带脉穴及足三里穴。结论:热敏灸结合针刺以及温和灸结合针刺对雄激素源性脱发患者的治疗均有效,但热敏灸治疗的疗效优于温针灸治疗。中脘穴为最明显存在的一个热敏点。  相似文献   

12.
梅尼埃综合征是由已知原因引起的膜迷路积水产生的前庭症状疾患,属中医"眩晕"范畴。目前,临床医学并未有较好的治疗方案,仅以对症治疗为主,疗效不显。本文报道了梁繁荣教授采用通督醒脑针法结合火龙灸治疗梅尼埃综合征(气血虚衰型)急性发作1例。梁繁荣教授以针刺直接作用于膜迷路以较快消除水肿、速祛外邪,火龙灸急固气血、阻断气血继续消耗,效果显著,为临床治疗梅尼埃综合征提供新方法,也为临床治疗急性本虚标实之证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铺灸疗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患者随机分为铺灸组(32例)、单纯针刺组(31例).铺灸组采用腹部中脘到关元与背部肝俞到大肠俞为铺灸部位;针刺组穴取:天枢、气海、脾俞、胃俞、大肠俞、上巨虚、中脘、关元、肝俞,行平补平泻手法.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铺灸与单纯针刺对D - IBS患者均有明显的治疗作用,两组比较P>0.05,从治疗后症状改善的情况和安全无创伤方面观察,铺灸组的治疗作用优于单纯针刺组.结论:铺灸能更加有效安全的提高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观察三种不同治疗方法对于治疗肝肾亏虚型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以比较出一种较佳的治疗肝肾亏虚型膝骨性关节炎的方法。方法:将52例肝肾亏虚型膝骨性关节炎病人随机分为3组,针刺结合骨肽穴位注射组17例;骨肽穴位注射组17例;普通针刺组18例;对膝关节疼痛疗效、膝关节功能疗效、疾病疗效等三个方面进行对比观察。结果:3组疗法对于缓解关节疼痛均有疗效;对于改善膝关节功能和疾病疗效方面,针刺加骨肽组疗效优于骨肽组和针刺组,骨肽组和针刺组疗效无明显差异。结论:肝肾亏虚型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以针刺加骨肽穴位注射方法最佳。  相似文献   

15.
铺灸为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有效疗法。方法:将56例RA患者随机分为铺灸组(31例)和针刺组(25例)。铺灸组取督脉(大椎至腰俞)及双侧相应华佗夹脊,将药粉(羌活、独活、牛膝等组成)和鲜姜泥铺其上,上置艾炷行灸;针刺组取大椎、身柱等穴,单纯针刺。治疗时间均为50天。结果:铺灸组有效率为100.0%,针刺组为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铺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隔姜火龙灸治疗慢性虚寒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虚寒性咳嗽患者54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8例采用针刺结合隔姜火龙灸治疗,5天治疗1次,3次1个疗程;对照组口服温阳补肺止咳方,每天2次。两组均治疗1个月后采用咳嗽症状积分表评估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咳嗽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治疗组下降更明显;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6%(25/27)高于对照组的66.7%(18/27)(P0.05)。结论:针刺结合隔姜火龙灸可减轻慢性虚寒性咳嗽患者的咳嗽症状,效果优于口服温阳补肺止咳方。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热敏灸治疗脾肾亏虚型单纯性肥胖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脾肾亏虚型单纯性肥胖病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热敏灸组及综合组,每组30例。热敏灸组用自制热敏灸艾条,在患者腰骶部及下腹部探寻热敏化腧穴,每次选择2~3个热敏化腧穴施灸,每周治疗5次,每次施灸45 min。针刺组选择中脘、水分、气海、关元、命门、腰阳关及双侧天枢、大横、带脉、脾俞、胃俞、水道等穴位,每次选7~10个穴针刺,用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 min,留针期间每10 min行针1次,每周治疗5次。综合组给予针刺加热敏灸,方法同上。各组均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记录患者治疗前后体重、腰围、身高,计算体重指数(BMI)、脂肪百分率及腰围身高比,并判定临床疗效。结果各组治疗后体重、BMI、脂肪百分率、腰围身高比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综合组体重、BMI、脂肪百分率、腰围身高比低于针刺组和热敏灸组(P0.05),而针刺组与热敏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73.3%,热敏灸组为76.7%,综合组为86.7%,综合组临床疗效优于针刺组及热敏灸组(P0.05)。结论热敏灸治疗脾肾亏虚型单纯性肥胖病有效,并且与针刺结合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长龙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机理和临床疗效.方法:将我科收治的14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即药物组20例、针刺组60例、针刺+长龙灸组60例.药物组采用常规药物抗炎止痛治疗;针刺组采用针灸针,每次主穴以华佗夹脊穴与背部膀胱经穴交替取穴,有骶髂关节疼痛的配八髎穴,电量以患者有麻胀感为宜;而针刺+长龙灸组在针刺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长龙灸疗法治疗,即将独活、三七、元胡等中药用姜汁和酒调制好,铺于督脉上,将艾柱置于药物上点燃,至艾柱燃尽则起药.对三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针刺+长龙灸组的疗效明显高于药物组和针刺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针刺结合长龙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具有其独特的疗效,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长龙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机理和临床疗效.方法:将我科收治的14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即药物组20例、针刺组60例、针刺+长龙灸组60例.药物组采用常规药物抗炎止痛治疗;针刺组采用针灸针,每次主穴以华佗夹脊穴与背部膀胱经穴交替取穴,有骶髂关节疼痛的配八髎穴,电量以患者有麻胀感为宜;而针刺+长龙灸组在针刺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长龙灸疗法治疗,即将独活、三七、元胡等中药用姜汁和酒调制好,铺于督脉上,将艾柱置于药物上点燃,至艾柱燃尽则起药.对三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针刺+长龙灸组的疗效明显高于药物组和针刺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针刺结合长龙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具有其独特的疗效,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与针刺配合TDP对照比较,观察何氏药物铺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符合标准患者按就诊时间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治疗组患者采用何氏药物铺灸方法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针刺配合TDP治疗,两组患者治疗4个疗程后,进行临床疗效、VAS评分比较。结果:经治疗,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疼痛积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铺灸治疗寒凝血瘀痛经疗效明显,且无不良反应发生,与药物铺灸的药材、灸材、隔灸物作用及温热效应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