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深盆气储集层伤害原因及气层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邸领军 《勘探家》2000,5(4):19-21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石炭-二叠系碎屑岩储集层大都为水敏性极强、物性较差的致密层,其低的主要原因是由钻井试油过程中对储层污染和伤害形成的水锁造成的;此外由于井身结构不合理和浸泡时间过长,井内压差过大及射孔液侵入等储集层也造成一定的伤害。文中针对水锁伤害的主要因素提出一系列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2.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石炭—二叠系碎屑岩储集层大都为水敏性极强、物性较差的致密层,其低产的主要原因是由钻井试油过程中对储层污染和伤害形成的水锁造成的;此外由于井身结构不合理和浸泡时间过长,井内压差过大及射孔液侵入等对储集层也造成一定的伤害。文中针对水锁伤害的主要因素提出一系列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3.
杨刚 《世界石油工业》2000,7(7):37-39,31
储集层优化的广义定义是、在钻井,地层评价,完井和生产过程中,利用知识和技术以最少的时间和费用在储集层最轻的伤害条件下,从储集层中开采出最多的油气从井间地震和四维地震,增产处理与完井,地层伤害等方面介绍了储集层优化。  相似文献   

4.
张学平 《南方油气》2005,18(3):46-50
以X502断块油层实施保护为例,通过对储层的孔隙特征及已钻井油层损害现状及原因进行分析,寻找出了造成储层伤害的主要因素,据此提出了在钻井过程中如何对该区实施油气层保护的一些建议,经实践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油气储集层在钻井、完井、采油、增产、修井等各个作业环节中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和伤害。由于污染和伤害的因素很多,各因素间又有主次,轻重之别,这给油田工作者在综合评价油气储集层的污染和伤害中带来困难。本文依据现场统计资料,将储集层的各主要伤害因素给定不同的权重,按照六个方面分20个项目建立了储集层被伤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数学的方法来综合评价污染和伤害的程度,进而确定一个油田、一个区块,甚至一  相似文献   

6.
高含硫气藏元素硫沉积对储集层的伤害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元素硫是高含硫气藏开发的有害物质。随着气井的投产,地层压力和温度沿径向不断降低,在气流达到或超过含硫饱和度时,元素硫将会从气流中析出,并在储集层岩石的孔隙或喉道中沉积下来,使得地层孔隙度和渗透率降低,严重时造成气井的停产甚至报废。在推导了元素硫沉积对储集层伤害的模拟模型基础上,分析了在高含硫气藏的开发过程中,元素硫沉积的特征及对储集层物性的伤害情况,发现元素硫在地层中的沉积主要在离井筒较近的范围之内,且沉积量沿径向由井筒向地层深处逐渐减小;沉积于孔隙的元素硫对储集层的伤害也主要在该区域之内,越靠近井筒伤害程度越严重,且随着生产时间的延长。对储集层的伤害程度加速。图4表1参6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传统油气资源的日趋紧缺,页岩气成为近十年来我国最具有吸引力的新兴能源之一。目前,我国页岩气研究起步较晚,开发技术相对落后,在钻井的过程中不适当的操作及处理,页岩气储层极易受到不可逆的伤害,此时,储层潜在损害因素分析和保护技术讨论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以页岩气储层为例,在系统调研了国内外钻井过程中页岩气储层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并结合我国页岩气储层的地质特征,总结归纳了页岩气储层潜在损害因素与保护技术,并提出应立即全面开展页岩气储层伤害机理、评价标准和保护技术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为了更加准确地描述钻井伤害对复杂井产能的影响,针对各向异性油藏储集层伤害特征,建立了考虑储集层伤害影响的复杂井产能预测半解析模型。该模型采用坐标变换方法将油藏、油井参数转换到各向同性空间进行求解,以表皮因子形式定量描述每一井段由于钻井液、完井液侵入所造成的储集层伤害,并将其引入产能模型的耦合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新建立的复杂井产能预测模型能够充分反映各向异性油藏中复杂井任意井段钻井液、完井液的侵入特征及其对产能的影响,相比于原半解析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更为符合现场实际要求。图4表2参17  相似文献   

9.
周华安 《石油钻采工艺》1995,17(5):30-34,42
针对四川气田主力产气层石炭系裂缝-孔隙型储集层的地质特点和钻井液对储集层的伤害机理,分析了高密度钻井液对储集层的潜在伤害,提出了保护储集层对钻井、完井液的要求。利用屏蔽暂堵技术与减轻水锁方法,优选组配出保护石炭系裂缝-孔隙型储集层的钻井、完井液配方。经11口井现场应用证明,酸化解堵后总产气量是酸化前的3.61倍,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顺北油田储集层埋藏深、裂缝发育、非均质性强。为保证钻井安全,通常采用正压差钻井,但较高密度钻井液对储集层的损害较大。根据岩性和储集空间特征,以及表面润湿性、敏感性、岩石力学特征和储集层段钻井液体系分析,钻井液对储集层的损害主要体现在大量低酸溶率固相侵入并堵塞缝隙、较大毛细管力造成气层水相圈闭及水锁、钻井液耐温性能差造成沉降以及过高正压差等。针对顺北一区储集层基质致密、非均质性强的特点,提出了降低储集层伤害的预防措施,即通过“物理封堵-滤液表面活性控制和水化抑制-力学近平衡”的方法,减少漏失量和固相侵入量及深度、提高随钻封堵时效,达到保护储集层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在详细分析低电阻率油层形成机制的基础上,总结了中外对低电阻率油层研究的现状。低电阻率油层主要分为内因、外因和复合成因3类,内因包括油层中含有高矿化度地层水、油层中含有较多的束缚水、粘土附加导电性、油层微孔隙发育、岩石骨架导电及岩石强亲水等;外因包含钻井液的侵入,油、水层对比条件发生变化,深侵入与测井探测范围有矛盾等;既有内因作用也有外因作用的则为复合成因。其评价和识别方法主要分为定性和定量2个方面。评价时应采取定性和定量方法相结合,并且与成因机制相匹配,由浅入深、从简单到复杂,逐步识别低电阻率油层。  相似文献   

12.
G 898井沙三段油气显示层的高分辨率感应电阻率为1.2~1.8 Ω·m,与其相邻水层的电阻率非常接近,且明显低于其上下相邻泥岩层的电阻率,为典型的低电阻率特征,仅依据测井资料难以正确解释.利用气测及岩石热解、定量荧光、罐顶气轻烃色谱、热解色谱、核磁共振等录井资料,从含油丰度、储集层流体性质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后认为,该层为中孔、低渗储集层,具有一定的含油丰度,束缚流体含量较高,基本不含可动水,综合解释为油层,且原油性质为中质油.综合解释结论与试油结果一致,展示了录井资料在该类油气层的发现及评价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根据机采井水敏性油气层的特点编制了切实可行的开发设计方案,配制了适合水敏性油气层特征的洗井液。生产实际应用表明,该油气层保护术效果显著,不仅较好地保护了油气层,而且延长了检泵周期,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采油速度和采收率。  相似文献   

14.
多层分层压裂的产层间距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多层分层压裂中,如果产层间距较小,易导致压窜,因此隔层遮挡作用的判断及缝高的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多层分层压裂产层间距进行深入分析,认为裂缝高度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有地应力差、产层厚度、注入排量、压裂液黏度等。分层压裂时,应综合各种因素,对缝高延伸进行准确判断。当储层具有一定厚度时,地应力差对缝高的影响较敏感,产层越薄,缝高延伸的比例越大,裂缝高度将会远远超出产层;产层越厚,裂缝高度越容易控制在产层以内。现场应用表明,所确定的多层分层压裂产层厚度及间距的选层标准具有一定的适用性,这对多层分层压裂的评井选层及施工方案的形成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针对港中浅层存在的低电阻率油层现象开展研究,分析了构造、岩性、地层水性质及钻井液性能等影响地层电阻率的主要因素,探讨了评价低电阻率油层的技术对策。通过综合利用测井、测试及地质资料开展精细地层对比,分析各套油水系统的分布规律,有针对性地进行油水层综合评价,突破传统油层评价观念束缚,充分挖掘各类油气信息,重新制定了该区的油气层解释图板,现场实施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为该区类似油气层的重新评价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6.
综合解释评价低阻油气层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惠卓雄  王小鄂  王俊芳 《录井工程》2004,15(4):26-29,46
随着石油勘探开发的深入,充分认识和评价低阻油气层等特殊储集层,已成为地质工作者攻关的重要课题之一。该文针对低阻油气层的特征,探讨了低阻油气层的形成原因及其在录井中的显示特征,尝试性地分析研究了东濮凹陷应用地质录井、气测、地化参数、测井资料综合解释评价低阻油气层的方法。用实例说明了综合解释评价新技术的应用对于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解释评价低阻油气层等疑难油气层方面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孤东油田北部地区低阻油层研究与挖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孤东油田北部地区馆下段和东营组低阻油层的测井响应特征主要表现为电阻率低、感应电导率高,利用传统方法进行测井解释时,低阻油层往往被解释为水层或含油水层而被漏掉。通过对低阻油层的成因分析,利用钻井、测井、取心、试油试采及生产动态等数据,在地质条件约束下,动静态相结合建立了测井评价模型,确立了低阻油层的电性界限,有效地提高了对低阻油层的识别能力,在老井挖潜中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淡水钻井液侵入低幅度-低电阻率油层评价方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长庆油田A区块三叠系长2油层组发育古地貌控制的低幅度-低电阻率油藏,含油面积较大,可形成规模低电阻率油藏。经岩石物理成因机理研究发现,该区低电阻率油层的主要成因在于低幅度油藏背景造成其含油饱和度较低及淡水钻井液侵入对油层、水层双感应测井的不同影响。在此基础上,分别建立了淡水钻井液条件下分步骤的测井识别与定量评价方法。通过常规测井交会、基于侵入原理的侵入因子分析、多井对比等3个步骤对油、水层进行识别,提高了测井识别低电阻率油层的能力;通过淡水钻井液侵入影响正演建模、地质和油藏工程参数等约束的反演解释、定量评价结果检验等3个步骤开展油层定量评价,提高了低幅度油藏背景下低电阻率油层测井识别与定量评价的精度和可信度。此测井解释模式对低电阻率油气层勘探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图9表2参19  相似文献   

19.
彩南油田彩X井区低阻油气层的识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庆军 《录井工程》2005,16(2):23-26
常规气测解释图版在低阻油气层的识别中存在一定的困难。该文以彩X井区已完钻井的气测、试油资料为主要依据,分析总结了该井区低阻油气层在常规气测解释图版中的表现特征,为现场识别低阻油气层提出一种新的思路。推而广之,在现场识别低阻油气层中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1 前言  UpperAssam盆地是印度一个重要的岸上石油生产区。该盆地的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历史已超过一个世纪 ,产层多为Barail群 (上始新统一渐新统 )和Tipam组 (中新统 )储层 ,该盆地进行过广泛的研究。近年来 ,在近岸的上古新统—下始新统 (方便起见 ,文中指始新统 )碎屑岩中也发现有工业烃类聚集。始新统储层的原油产量现已超过印度石油公司原油产量的 5 0 %以上。这些储层中存在下列原油 :1 正常比重的原油 (API为 2 3°~ 3 1°,凝固点为 2 7℃~ 3 3℃ )2 中等比重的原油 (API为 1 8°~ 2 3°,凝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