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妇科白带涂片快速多项检查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用妇科白带涂片快速多项检查液 (简称 CTB) ,进行妇科白带涂片染色 ,检查滴虫、淋菌、念珠菌等十个以上的项目。方法 :取宫颈刮片用 CTB染色液进行检查 ,并与盐水法、巴氏法、瑞士法及 PCR法进行对比。结果 :2 0 0 82例妇科白带涂片中 ,CTB法线索细胞检出率为 39.0 % ,慢性炎症为 2 7.5 % ,念珠菌为 18.4 %、滴虫为 15 .0 % ,淋菌为 3.6 % ,核异质细胞为 1.8% ,纤毛菌为 1.0 % ,癌细胞为 0 .4 %。混合感染占 2 3.3%。 CTB法检出率均高于盐水法、巴氏法及瑞士法 ,与 PCR技术对照 ,两者无明显差异。结论 :CTB法是目前妇科白带涂片检查的一种最实用的方法 ,操作简便 ,染色过程短 ,结果准确、快速 ,且较经济。  相似文献   

2.
邵旭  李道全 《医学新知杂志》2007,17(1):52-52,54
目的探讨散瞳检影法与小瞳检影法检测青少年屈光不正的准确性。方法散瞳检影法与小瞳检影法检测青少年屈光度、散光轴向,以及近、远视和散光度数。结果散瞳检影法与小瞳检影法检测屈光度数的符合率近视为93.5%,远视为62.8%,散光为91.9%,散光轴向为93.1%。结论儿童远视眼主张用散瞳检影法检测屈光度,近视采用小瞳检影法,但对幼儿、智力发育不全、斜视和明显视疲劳者仍用散瞳检影法。  相似文献   

3.
三种实验方法诊断细菌性阴道病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两种试剂盒的测定与传统的Amsel法在诊断细菌性阴道病的比较评价。方法:收集阴道分泌物异常的白带标本分别为80例和459例,用Amsel法、珠海丽珠试剂盒测定方法、中山天洋试剂盒测定方法进行比较。结果:用珠海丽珠试剂盒测定的80例中,40例用Amsel法被确诊为BV的患者中,丽珠阳性34例,阴性6例,40例用Am-sel法被确诊为BV阴性的患者中,丽珠阴性36例,阳性4例,丽珠测定灵敏度85%,特异度为90%,假阳性率为10%,假阴性率为15%,准确度为87.5%,P>0.05;用中山天洋试剂盒测定的459例中,115例用Amsel法被确诊为BV的患者中,中山天洋阳性82例,阴性33例,344例用Amsel法被确诊为BV阴性的的患者中,中山天洋阴性160例,阳性184例。灵敏度71.3%,特异度为46.5%,假阴性率为28.7%,假阳性率为53.5%,准确度为52.7%,P<0.001。结论:诊断细菌性阴道炎(BV),选择联合检测BV的试剂盒,进行使用前试验比对是很重要的环节,好的检测试剂盒可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两种梅毒检测方法的优劣。方法:用胶体金法与TP-ELISA法对患者血清进行梅毒抗体检测,两种方法结果不符的用TPPA法确认。结果:胶体金法灵敏度77%,假阳性率2.12%,漏检率为33%;ELISA法灵敏度为100%,假阳性率为1.70%,漏检率为0。结论:胶体金法简便、快捷,适用于急诊筛检,但假阳性率与漏检率均较高;TP-ELISA法灵敏度高,但检测时间长,也存在一定的假阳性。两种方法互补可降低梅毒患者的漏检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用滚动印片法检查淋病奈瑟氏球菌。方法:疑诊病例标本分别用培养法、滚动印片法、涂片法三种方法检查。结果:用滚动印片法检测疑诊病例186例,阳性率为84.8%,与涂片法阳性率73.1%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培养法阳性率87.6%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证实该法操作简单,阳性率高,一般基层实验室均可采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东北菱粗多糖的提取和纯化方法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提取东北菱多糖的最佳溶剂,比较4种多糖纯化方法对东北菱粗多糖的纯化效果。方法:将东北菱粗提物分为3份,分别用甲醇、乙醇和丙酮作为溶剂提取粗多糖。分别采用Sevag法、三氯乙酸法、盐酸法和活性炭法对东北菱粗多糖进行脱蛋白处理。用比色法检测东北菱提取物中多糖水平和纯化后样品中多糖水平和蛋白质水平,比较纯化效果。结果:3种提取物中,以丙酮为溶剂的东北菱提取物中多糖水平最高,为33.69%,蛋白质水平为5.51%。经Sevag法、三氯乙酸法、盐酸法和活性炭法处理后的溶液中多糖水平分别为46.53%、43.44%、41.24%和36.66%;蛋白水平分别为5.64%、5.41% 、5.41%和5.51%。结论:丙酮为提取东北菱粗多糖的最佳溶剂。4种纯化方法各有优缺点,Sevag法对于多糖水平的提高效果明显,适合东北菱粗多糖的提取。  相似文献   

7.
用生物发光BL技术检测 111株L型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 ;其中包括L型金黄色葡萄球菌、L型肠间链球菌、L型肺炎克雷伯氏菌、绿脓杆菌及L型沙门氏菌属。同时用BL法和K -B法对比检测对 5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示 :平均发光值 (CPM .S - 1)≤ 30 %为敏感 ,>35 %为耐药。本法与K -B法符合率为 95 .3% ,变异率为 10 %。提示B -L法直接测定L型菌的药敏性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王键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24):3056-3057
目的:比较一次法和多次法根管治疗对于慢性牙髓炎、慢性根尖炎术后疼痛的差异。方法:随机选择180颗前牙,其中80颗为慢性牙髓炎,100颗为慢性根尖炎。80颗慢性牙髓炎随机分成两组:35颗用一次法治疗,45颗用多次法治疗。100颗慢性根尖炎随机分成两组:55颗用一次法治疗,45颗用多次法治疗。结果:慢性牙髓炎一次法与多次法术后疼痛率分别为17.1%和15.5%。慢性根尖炎一次法与多次法术后疼痛率分别为32.72%和15.6%。结论:根管治疗一次法不能完全取代多次法,可以用于慢性牙髓炎的治疗,但对于慢性根尖炎使用一次法的疼痛率会明显高于多次法,需慎重。  相似文献   

9.
颜俊青  邢俊  王丹丹 《海南医学》2012,23(18):84-85
目的探讨5种检测方法对淋球菌的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淋球菌性尿道炎、阴道炎的诊断提供检测方法上的参考。方法用直接涂片法、快速检查试纸片法、淋球菌培养法、SPA协同凝集法、金标免疫斑点法分别对160份样本进行淋球菌检测。结果以淋球菌培养法为检测"金标准",直接涂片法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2%和63%、快速检查试纸片法为79%和68%、SPA协同凝集法为93%和71%、金标免疫斑点法为95%和96%。结论从各方面因素(如快速性、特异性及敏感性等)考虑,SPA协同凝集法及金标免疫斑点法适合作为门诊的常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菌种鉴定的传统方法与PCR法进行对比研究,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临床确诊结核病患者的317份痰标本做罗氏培养,分别用传统培养法和PCR法进行鉴别菌种,随机抽出一部分进行测序(金标准),用金标进一步鉴定两种结果的可靠性。结果:传统培养法敏感度、特异度、符合率分别为55.68%、58.33%、54.00%,而PCR法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符合率分别为98.86%、50.00%、93.00%,明显优于传统培养法,两者检测的总符合率为53.00%,检测结果间差异有显著性(x~2=918.64,P=0.00)。结论:传统培养法检测分支杆菌菌种的结果不符合临床检验要求,且所需时间长,而PCR法方便、快速,可以较准确地确定分支杆菌菌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用Kappa检验分析两种方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抗体的一致性,为安全输血提供最佳的HCV抗体筛查方法.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就治而有可能需输血患者的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待检标本,用胶体金法HCV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测,将可疑结果和阳性结果标本再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HCV抗体诊断试剂盒(ELISA)和化学发学测定法HCV抗体检测试剂盒CLIA)分别进行复检.用SPSS17.0软件分别对可疑和阳性结果、可疑结果、阳性结果进行Kappa分析一致性程度,并用U检验对Kappa系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胶体金法HCV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测全部标本共448例可疑阳性和阳性结果,其中112例为可疑结果,336例为阳性结果;用ELISA方法检测448例初检为可疑和阳性结果,结果为阴性、可疑和阳性的例数分别是54例(12%)、18例(4%)、376例(84%),用CLIA方法检测结果分别为42例(9.4%)、11例(2.5%)、395例(88.1%);用ELISA方法检测112例初检为可疑阳性结果,结果为阴性、可疑和阳性的例数分别是11例(9.8%)、30例(26.8%)、71例(63.4%),用CLIA方法检测结果分别为13例(11.6%)、21例(18.7%)、78例(69.7%);用ELISA方法检测336例初检为阳性结果,结果为阴性、可疑和阳性的例数分别是12例(3.6%)、28例(8.3%)、296例(88.1%),用CLIA方法检测结果分别为11例(3.3%)、19例(5.6%)、306例(91.1%).两种方法对可疑和阳性标本、可疑标本、阳性标本的Kappa系数分别为Kappa=0.730(u=16.22,P<0.01)、Kappa=0.497(u=6.81,P<0.05)、Kappa=0.705(u=11.56,P<0.01).结论 两种方法对可疑和阳性标本、阳性标本的检测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而对可疑标本的检测结果一致性为中等,对可疑阳性结果应用更为敏感和特异的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胶体金法和干化学法检测胃液隐血试验对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用胶体金法和干化学法分别对70份临床胃液标本进行检测.结果胶体金法检出阳性31例,灵敏度100%,特异度97.5%,阳性符合率为96.8%,阴性符合率为100%.用干化学法检出阳性37例,灵敏度86.7%,特异度72.5%阳性符合率为70.3%,阴性符合率为87.9%.结论检测胃液隐血时胶体金法比干化学法的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检测结果更符合临床诊断,胶体金法优于干化学法.  相似文献   

13.
用透明胶纸法和刮拭法对哈尔滨市某高校800名学员进行了面部蠕形螨的感染情况调查,阳性率44.50%。男性高于女性。酒渣鼻患者阳性率100%,痤疮患者的阳性率55.96%,明显高于皮肤正常者。鼻唇沟部检出率66.67%。透明胶纸法优于刮拭法。用“面康凈”治疗一个疗程,转阴率为72%。  相似文献   

14.
头孢西丁纸片法筛查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头孢西丁纸片法筛查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的方法.方法 采用头孢西丁纸片法和苯唑西林纸片法检测MRS,以胶乳凝集试验检测青霉素结合蛋白PBP2a为参考.结果 106株葡萄球菌用胶乳凝集试验检测,PBP2a阳性87株,阴性为19株;用头孢西丁纸片法筛查,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97.4%;用苯唑西林纸片法检测,MRS敏感度为98.9%,特异度为57.9%.两种方法比较,敏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头孢西丁纸片法筛查MRS优于苯唑西林纸片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别用两种湿消解法消化同一小麦粉标样,通过比较,探索消解小麦粉测定砷含量的最佳方案。方法氢化物原子荧光光度法。结果方法1(硝酸-高氯酸法)回收率为90.6%~106%、相对标准差为3.87%;方法2(硝酸-高氯酸-硫酸法)回收率为56.2%~81.2%、相对标准差为22.2%。结论方法1(硝酸-高氯酸法)是理想的湿消解小麦粉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MsAb,应用免疫荧光与ELISA法检测TGAb.41例甲亢患者免疫荧光法检测的TGAb阳性率为53.7%,MsAb为31.7%.表明甲亢患者亦存在自身免疫损伤.同时用ELISA检测TGAb甲亢患者阳性率29.4%,而12例甲减患者为58.3%,作者并讨论了两种方法结果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徐杰伟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8):2554-2555
目的:探讨DiaSys R/S 2003尿沉渣定量分析工作站在脑脊液、胸腹水等体液细胞计数的应用价值。方法:用不同程度细胞数量的同一标本同时用工作站法及计数板法进行红、白细胞计数,比较两种方法的相关性。结果:两种方法对同一标本进行细胞计数呈高度相关性,红细胞相关系数r=0.999 8,白细胞相关系数r=0.999 9;工作站法C V均值:红细胞为2.26%,白细胞为2.24%;计数板法C V均值:红细胞为2.78%,白细胞为2.75%。结论:工作站法有良好的精密度和准确性,操作方便,完全适用于脑脊液、胸腹水等体液的细胞计数。  相似文献   

18.
周青云 《当代医学》2010,16(1):77-77
目的探讨胶体金快速检测阴道毛滴虫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81份妇科门诊患者的阴道分泌物标本分别用胶体金法、培养方法、湿片直接镜检法检测并进行分析。结果与培养方法比较,胶体金法的敏感性为82.7%,特异性为91.5%,阳性预测值70.4%,阴性预测值为95.5%。结论胶体金法检查滴虫性阴道炎具有快速简便及特异性和敏感性较高的特点,适合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明胶颗粒凝集试验(PA)、胶体硒免疫层析法(ICA)检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的结果,了解这三种方法的优劣,探讨临床实验室初筛诊断HIV方法的灵敏性和准确性。方法用卫生部HIV质控血清和免疫印迹法(WB)确认的HIV抗体阳性标本和阴性标本,分别用ELISA法、PA法及ICA法检测;用免疫印迹法确认的HIV阳性的标本作倍比稀释后,再分别用PA法、ELISA法及ICA法检测。结果80例经免疫印迹法确认的HIV阳性患者,ELISA法、PA法、ICA法的检出符合率分别为100%、98.8%、97.5%;经稀释法检测,ELISA法较PA法和ICA法敏感,其检测的准确性分别为97.5%、97.5%、92.5%。结论筛查HIV抗体方法最好选用ELISA法或PA法,以防漏检。  相似文献   

20.
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91例慢性 HBsAg 携带者的血清进行体外基因扩增检测 HBV-DNA,阳性率为75. 82%,用生物素探针(Bio-HBV 探针)斑点杂交法直接检测 HBV-DNA 作对比,其阳性率为40. 66%。另外,用 Bio-HBV 探针直接检测 HBV-DNA阴性的61例血清,经 PCR 扩增后仍有39例可检出 HBV-DNA,阳性率为63. 9%。本文同时用 PHSA-R(多聚人白蛋白受体)血凝法进行检测,阳性率为17. 58%,但在 HBeAg阳性的37例中,其阳性率高达37. 84%,与探针直接法检测 HBV-DNA 阳性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