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改进沙门菌分离方法的基础上,分离并鉴定深圳市动物肉源沙门菌,并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采集自深圳地区的1 055个动物肉源样品的沙门菌总阳性率为21. 04%,其中:鸡肉(28. 71%)>猪肉(24. 95%)>牛肉(15. 00%)>虾肉(2. 82%)。基于最小抑菌浓度(MIC)测定去除重复的耐药表型,得到370株非重复沙门菌株;其中的75. 2%多重耐药,53株(14. 10%)表现ACSSuT^R耐药表型。经血清型鉴定,得到38种血清型及327株确定血清型的沙门菌,优势血清型包括Derby、1,4,[5],12: i: -、Rissen、Agona和8,20: z23,z4: -。在分离动物肉源沙门菌的过程中,四硫酸盐肉汤(TT)相比于氯化镁孔雀绿肉汤(RV)更有效。本研究表明,深圳地区动物肉源样品中,沙门菌分离率鸡肉和猪肉高于牛肉和虾肉,血清型以Derby、1,4,[5],12: i: -、Rissen、Agona和8,20: z23,z4: -为主,且多重耐药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2.
本文旨在研究中国华东地区沙门菌分布情况及其优势菌的血清型变异情况.收集2010年10月-2012年8月来源于江苏、安徽、上海等地区的1 730份禽源样品,进行增菌、纯化、PCR鉴定、血清学试验及生化试验,并对7株血清型有变异的疑似鸡白痢沙门菌进行进一步序列测定,对血清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次调查中共分离沙门菌87株,包括鼠伤寒沙门菌、德尔卑沙门菌、圣保罗沙门菌、鸡白痢沙门菌及阿巴特图巴沙门菌,并且在鸡白痢沙门菌血清型H相存在Hd、Hg阳性的现象.结果提示,中国禽类沙门菌感染以鸡白痢沙门菌感染为主,且存在血清型变异情况,变异概率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3.
对分离于发病死亡鸡的12株沙门菌(Salmonella),进行了形态特征、理化特性、血清型、致病作用、药物敏感性等主要表观性状及系统发育的研究。其中包括O4(B)群无动力沙门菌(Salmonellagroup B O form)2株(EU073022),血清型1,4,5,12:-:-;鸡沙门菌(S.gallinarum)2株(EU073018),血清型1,9,12:-:-;病牛沙门菌(S.bovismorbificans)5株(EU073019),血清型6,8:r:1,5;肠炎沙门菌(S.enteritidis)3株(EU073020),血清型1,9,12:g,m:-。人工感染试验表明,均具有较强的致病作用;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在不同菌株间的敏感、耐药等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沙门菌感染是一种人畜共患病,人的大多数沙门菌感染直接或间接地与所食用的动物性食品有关,且致病因素复杂多变[1-3]。近几年来,人和动物的沙门菌感染十分严重[4]。沙门菌的血清型众多,目前,国际沙门菌中心实验室报告的血清型约有2 300个,我国至1991年底至少已报道37个群、255个血清型及  相似文献   

5.
《畜牧与兽医》2014,(7):1-5
为了研究近年广西地区流行猪源沙门菌的血清型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对从广西区内不同地区规模猪场分离鉴定的35株沙门菌,用玻片凝集法进行血清学分型;应用结晶紫染色微量板定量法检测菌株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结果显示:试验菌株分属14种血清型,所有菌株均具有生物被膜形成能力:20株弱成膜能力,4株中等成膜能力,11株强成膜能力。其中,鼠伤寒沙门菌的成膜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6.
调查扬州地区部分屠宰场、农贸市场沙门菌的流行情况及耐药情况,同时根据动物医院送检病料中沙门菌的分离情况判断扬州周边地区猪源沙门菌的血清型及流行情况,为流行病学调查提供数据资料。共采集扬州某屠宰场样品、农贸市场和动物医院样品1 727份,分离沙门菌,鉴定血清型,并对所有分离株进行药物敏感性测定及PFGE分型。结果共分离出沙门菌184株,总分离率为10.7%;共鉴定出15种血清型,屠宰场分离株中德尔卑沙门菌分离率最高(63.6%),农贸市场分离株中罗森沙门菌和德尔卑沙门菌分离率最高,而动物医院送检病料中检出的全部为鼠伤寒沙门菌(100%)。84.8%沙门菌分离株对四环素表现出极高的耐药率,对强力霉素、羧苄西林也有较高的耐药率。从农贸市场中可以找到与屠宰场来源沙门菌相同的PFEG谱型。表明沙门菌可在屠宰场和农贸市场之间传播。因此,扬州部分屠宰场、农贸市场沙门菌污染较为严重,应采取措施降低生猪屠宰中沙门菌的污染,减少食物中毒事件。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2018年-2022年广西爬行动物中沙门菌的血清型别分布,本研究于2018年-2022年采集了广西282份爬行动物的相关样品,对沙门菌进行分离、培养和鉴定分析。结果发现,282份样品中检出沙门菌60株,共有31种血清型,其中以奥雷宁堡沙门菌(Salmonellaoreninburg)和汤卜逊沙门菌(Salmonellathompson)为主。研究表明,应加强爬行动物沙门菌生态学监测,以防止与沙门菌相关的疾病暴发。  相似文献   

8.
为调查河北地区鸡源沙门菌及其血清型的流行及分布情况,并分析其的致病性,本研究于2018年~2021年在河北省7个地区34个养鸡场共收集631份发病鸡肛拭子和62份病料样品共计693份,分别接种普通琼脂培养基分离细菌并纯化后经革兰氏染色镜检;将分离菌分别接种不同的培养基培养,并对分离菌经生化及16S r RNA基因的PCR及测序鉴定,随机选择32条测序序列经NCBI的BLAST比对,并采用DNAStar软件分析该基因的同源性。采用玻片凝集法鉴定分离菌的血清群及血清型并统计各血清群与血清型在河北不同地区的分布。结果显示,从693份病料样品中共分离到238株沙门菌,除3株未定群外,其余分离菌分属于A、B、C、D、E、F 6个血清群,其中D群最多达69.7%(166/238);238株沙门菌分属于7个不同的血清型和未定型,依次为鸡白痢沙门菌(91/38.2%)、甲型副伤寒沙门菌(43/18.0%)、鸡伤寒沙门菌(40/16.8%)、肠炎沙门菌(39/16.4%)等。血清群与血清型分布的统计结果显示,除张家口地区流行A群血清群外,其余地区流行的血清群均为D群;张家口地区流行鸡白痢沙门菌;秦皇岛地...  相似文献   

9.
沙门菌严重影响着家禽行业的发展与壮大,近年来,沙门菌流行毒株的血清型较过去发生了巨大变化,无症状鸡群的出现使沙门菌流行变得更频繁。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南宁市禽肉产品中沙门菌血清型的分布情况和耐药情况,选取本实验室于2011~2012年分离自禽肉的70株沙门菌与参考血清进行玻片凝集试验,并采用K-B法检测其对16种常用抗生素药物的敏感性.血清型结果显示,70株分离株以B群为优势群,其次是E1群和D1群,这3个群占总数的68.6%;共鉴定出31个血清型,其中以德尔卑沙门菌、肠炎沙门菌和纽兰沙门菌为优势;药敏结果显示:分离株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和四环素的耐药率均大于50%,三重以上耐药的菌株高达51.4%,耐药最多的菌株可耐受12种抗生素.研究结果表明,南宁市禽肉产品中的沙门菌血清型呈多样性,耐药情况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市售鲜鸡肉中污染的与临床病鸡感染的沙门菌在血清型与耐药性的差异,对2012-2014年间自南宁市售鲜生鸡肉和同期送检病鸡中分离到的沙门菌进行了血清型分析以及耐药性的比较。结果显示,32株鸡肉源性沙门菌的血清型分布广泛,包括有德比、纽兰和阿贡纳沙门菌等16种血清型;39株病鸡源性沙门菌的血清型则较为单一,只有鸡白痢、鼠伤寒和鸡伤寒沙门菌3种血清型;两种来源的沙门菌均对四环素、复方新诺明、甲氧苄啶,氨苄西林及阿莫西林有较高的耐药性;另外,病鸡源性分离株中多重耐药菌株的比例(89.7%)比鸡肉源性的(56.2%)高。本研究表明,南宁市售鲜生鸡肉与病鸡中的沙门菌分离株在血清型来源上完全不同,提示市售鸡肉中污染的食源性沙门菌并非来自饲养阶段的患病鸡;病鸡源性沙门菌的耐药情况较鸡肉源性沙门菌的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12.
为鉴定蛋种鸡源沙门菌生物学特性,本试验采集患病蛋种鸡的肝脏、卵黄、心血等病料组织,通过细菌分离培养、肠杆菌科和其他革兰阴性杆菌的标准鉴定系统(API20E)、PCR等方法进行沙门菌分离鉴定;采用人工感染试验、玻板凝集试验、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PFGE)分别对分离的沙门菌致病性、血清分型、分子分型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分离的12株沙门菌对雏鸡具有致病性;除菌株36未测出血清型外,其余11株沙门菌分离株属于4种血清型,其中菌株C1为O4(B)群无动力沙门菌,菌株C13、C4为鸡沙门菌,菌株C5、C6、C7、C8、C9为病牛沙门菌,菌株C10、C11、C12为肠炎沙门菌;菌株36的PFGE带型不明显,其余11株沙门菌可分为4个不同的PFGE带型,各带型间亲缘关系较远,不同血清型菌株之间的相似度在56%~100%,相同的血清型可能具有聚为1簇的趋势,不同血清型菌株之间具有较高的相似度。本试验结果为进一步分析蛋种鸡源沙门菌及开展分子流行病学溯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湖北省鸡源沙门菌的血清型分布及耐药性规律,对分离的56株鸡源沙门菌进行了血清型鉴定。结果显示:鸡白痢沙门菌所占比例最高(62.5%),为优势血清型;肠炎沙门菌、鼠伤寒沙门菌所占比例也较高,分别为16.1%、10.7%。采用纸片扩散(K-B)法检测分离菌株对15种药物的敏感性,56株鸡源沙门菌对呋喃妥因均敏感,对磺胺异恶唑和阿莫西林表现为较高的耐药性(大于80%),对其他12种抗菌药物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性(14.3%~75%);同时多重耐药现象严重,三重以上耐药菌株占分离菌株的96.4%,其中5耐最为严重,占28.5%。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鹅源沙门菌的病原学特性,本研究从一发病雏鹅体内分离到2株细菌,根据培养特性、染色镜检、生化试验、PCR检测及血清学分型结果鉴定,分离菌分别为鼠伤寒沙门菌与印第安纳沙门菌。药敏试验表明,2个沙门菌分离株均为多重耐药菌株,其中鼠伤寒沙门菌耐3种药物(耐药率16.7%),而印第安纳沙门菌耐12种药物(耐药率66.7%);2个分离株均对头孢曲松钠、呋喃唑酮、多粘菌素B及链霉素表现高度敏感。对分离菌株16S r DNA基因进行扩增测序后,与Gen Bank登录的22株不同血清型沙门菌序列进行比较,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2个分离菌株具有较高同源性,与大多数泛嗜性血清型亲缘性较近,而与鸡沙门菌感染密切相关的血清型亲缘性相距较远。本研究为鹅沙门菌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积累了数据,也为临床防控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鉴定临床上常见的3种沙门菌血清型,针对特异性基因invA(沙门菌属)、sdfl(肠炎沙门菌)、Stm4495(鼠伤寒沙门菌)和SPUL-2693(鸡白痢沙门菌)设计引物,利用标准菌株通过优化体系成功建立了沙门菌的四重PCR检测方法.结果 显示:该方法特异性好,敏感性高(检测下限:基因组为500 pg/mL,菌液为10...  相似文献   

16.
禽沙门菌病是家禽养殖领域中的常见病与高发病,给家禽产业中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同时也严重威胁着禽产品消费者的健康安全。文章从沙门菌分类学、禽沙门菌流行血清型、快速检测技术以及分子分型技术等方面阐述了当前禽沙门菌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禽沙门菌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采集河南地区规模化种鸡场疑似沙门菌致死鸡胚和肝脏,共分离出41株沙门菌菌株;应用血清学、VITEK 2和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方法对分离的41株沙门菌进行鉴定比较;3种方法均能鉴定出沙门菌,MALDI-TOF-MS方法能快速鉴定41株沙门菌,而且匹配度分值均大于2.300,表明鉴定结果的可信度很高。血清学鉴定的41株沙门菌血清型与MALDI-TOF-MS鉴定的沙门菌结果不一致,表明血清学分型结果和MALDI-TOF-MS分型结果没有相关性。MALDI-TOF-MS对鸡沙门菌的鉴定,操作快速简便、准确率高,为兽医微生物快速鉴定提供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8.
对2020年在宁夏和新疆部分动物养殖场和屠宰场分离的沙门菌(Salmonella)进行了相关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调查,以了解沙门菌的流行特点以及耐药性情况,一方面为国家动物源细菌耐药网提供数据,另一方面为相关养殖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首先采用沙门菌选择性培养基进行菌株的分离、纯化及鉴定,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16种抗菌药物对分离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s),采用玻片凝集法对分离菌株进行血清型鉴定。结果显示:试验共分离到60株沙门菌,其血清型有16种,主要包括鼠伤寒沙门菌(S. Typhimurium)、里森沙门菌(S. Rissen)、汤普森沙门菌(S. Thompson)、肠炎沙门菌(S. Entertidis)、德尔卑沙门菌(S. Derby)、明斯特沙门菌(S. Muenster),检出率分别为26.67%(16株)、15.00%(9株)、11.67%(7株)、10.00%(6株)、8.33%(5株)、6.67%(4株),其他9种血清型的检出率为1%~5%。分离菌株对磺胺异噁唑、四环素和氨苄西林耐药程度较高,耐药率分别达75.00%、70.00%和66.67%;对奥...  相似文献   

19.
沙门菌肠毒素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常见的不同血清型沙门菌肠毒素(stn)基因核苷酸序列之间的差异及其分布情况。根据沙门菌的stn核苷酸序列设计一对引物,应用PCR技术,分别对肠炎沙门菌、鼠伤寒沙门菌和鸡白痢沙门菌进行PCR扩增,对扩增产物进行克隆及序列分析,并用所设计的引物检测7种血清型沙门菌(42株)。结果显示,3种沙门菌经PCR均扩增出749 bp的特异条带,DNA序列分析证实,沙门菌的stn核苷酸序列比较保守,42株沙门菌stn的检出率为100%。本试验成功克隆出沙门菌的stn,调查其在不同血清型沙门菌中的分布及序列分析,为进一步研究stn致病机理及研制减毒沙门菌活菌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畜牧与兽医》2015,(6):109-112
为了解成都地区不同饲养方式和不同包装形式鸡蛋壳表面和蛋内容物沙门菌污染情况及菌株的血清型分布与耐药性,本试验对采自成都市不同超市、农贸市场、农户共60枚鸡蛋进行沙门菌检测和血清型鉴定,用K-B纸法进行抗生素药物敏感试验。测得集约化饲养精包装的鸡蛋蛋壳表面和蛋内容物及集约化饲养散包装鸡蛋壳表面均未检测出沙门菌,而集约化饲养散包装鸡蛋内容物的沙门菌检出率为40%,散养精包装鸡蛋的蛋壳和蛋内容物的检出率分别为6.67%、0%,散养散包装鸡蛋的蛋壳和蛋内容物的检出率分别为26.67%、86.67%;共分离出24株沙门菌,包括8种血清型,流行菌株是肠炎型;10种抗生素药物敏感试验中,沙门菌对青霉素、四环素和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100%、70.83%和87.50%,对洛美沙星、卡那霉素、环丙氟哌酸、链霉素、诺氟沙星、庆大霉素、阿莫西林的耐药率为4.17%~29.17%不等。最终得出成都地区鸡蛋的沙门菌污染状况是:散养高于集约化饲养,散包装高于精包装,除散养精包装鸡蛋外鸡蛋内容物高于或等于蛋壳表面;抗生素选择压力导致不同地区沙门菌分离株的血清型和耐药性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