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研究薏苡属不同种质之间的关系,采用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技术,以四倍体栽培薏苡(2n=20,AABB)基因组总DNA作为探针,分别对广西的栽培薏苡、野生薏苡和水生薏苡体细胞中期染色体进行基因组原位杂交。杂交结果显示,栽培薏苡和野生薏苡染色体都被强烈而密集的杂交信号所标记,说明野生薏苡与栽培薏苡在基因组染色体水平上的同源程度很高,保守重复序列占很大比重;水生薏苡的基因组中有20条染色体的DNA成分与栽培薏苡的基因组DNA高度同源,推断供试的水生薏苡种属于广西六倍体水生薏苡居群。  相似文献   

2.
针对生产上品种混杂、产量低、管理落后等问题,从薏苡的生物学特性入手,从品种选择、播种、移栽、水肥管理、采收等方面剖析薏苡栽培产量形成的关键技术,旨在为薏苡栽培生产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3.
黄挺 《福建农业》2006,(5):33-33
一、台湾慧苡栽培及研究情况 薏苡为一年生禾本科作物,其果实脱谷后称薏仁,其分布于热带及亚热带山间。台湾薏苡分布在台南、屏东等地,一直是粗放地生长在山野间,每公顷产量仅2吨以下。近几年,台湾重视薏苡的开发和栽培,积极从事水田转作薏苡栽培研究,经试验结果发现,薏苡生理特性与水稻相类似,又可利用水稻栽培的机械作业,将薏苡幼苗插值于水田中用水稻联合收获机来收割,使薏苡每公顷产量增至4吨左右,  相似文献   

4.
为薏苡高产、高效种植提供科学依据,以兴仁白壳薏苡为试验材料,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置不同种植方式和栽培密度组合试验,分析不同处理薏苡的生长、干物质分配及产量形成。结果表明:1)种植方式对薏苡生长和产量影响不明显,栽培密度显著影响薏苡产量;2)相同种植方式下,随栽培密度增加,薏苡成熟期籽粒分配比例提高,有效穗数和产量增加,穗粒重和穗粒数下降,植株增高而主茎粗减小;3)3种种植方式下(等行距60cm、宽窄行70cm+50cm、宽窄行80cm+40cm),薏苡的适宜栽培密度为12万~15万株/hm~2,该密度范围内,薏苡产量可达3 375.0~3 491.67kg/hm~2。  相似文献   

5.
广西薏苡资源性状分析与分类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广西薏苡资源丰富,包括原始类型水生薏苡,野生薏苡和栽培薏苡,这三者的柱头色均有红,白和淡红之分,并与芽鞘,叶鞘,茎的颜色相关,可作为分类的主要依据,水生薏苡不同于野生薏苡的是其叶片长窄,叶面有刺毛,花药无芬粉,授以野生薏苡花粉不结实。野生薏苡的壳厚,壳重和出糙率均明不同于栽培薏苡,且壳面无脉纹,栽培薏苡则有,笔者据收集的广西薏苡134个居群,分类为4种9变种,并认为广西桂南和桂西是薏苡起源中心之一  相似文献   

6.
薏苡又名薏米仁、药玉米、六谷子、川谷等,是禾本科薏苡属中的一个栽培变种。薏苡作为中国古老的作物之一,栽培历史十分悠久,主产江苏、四川、云南等地,现在全国各地均有种植。薏苡的营养价值很高,被誉为“世界禾本科之王”,因此许多国家都十分重视薏米的开发利用,中国著名产品“八宝粥”就是用薏米为重要原料制作而成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薏苡的生长习性,从选地、整地、播种及田间管理等方面详细阐述了薏苡的栽培技术,对指导本地区的薏苡栽培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薏苡免耕苗前化学除草高效栽培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清除田间杂草,有助于提高薏苡的产量。在文中主要就薏苡免耕苗前化学除草高效栽培技术的具体实践过程进行介绍,为薏苡栽培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以翠薏1号、龙薏1号、台湾薏苡3个薏苡品种为材料,研究4种栽培密度对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品种主效达极显著差异,密度主效无明显差异,品种和密度的互作达极显暑差异;翠薏1号以栽培密度120 cm×25 cm产量最高,龙薏1号以栽培密度120 cm×30 cm产量最高,台湾薏苡以栽培密度120 cm×20 cm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0.
中药薏苡仁为禾本科植物薏苡的干燥成熟种仁,有健脾利湿、清热排脓的功效.河南省各地均有栽培.在生产上,人们常把薏苡当作旱生植物栽培,产量不高.其实,薏苡是与水稻相似的湿生植物,干旱不利于它的生长发育,特别是孕穗到灌浆期间,水分不足可使产量大幅度降低.据笔者试验,湿生栽培可比旱地栽培增产50%~160%.  相似文献   

11.
薏苡综合开发利用前景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薏苡是一种粮药兼用的植物,在我国栽培利用历史悠久。薏苡适应性广,耐温、耐盐性强。薏苡不仅营养丰富,药用价值也很高,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薏苡的综合利用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薏苡又名薏米仁、药玉米、六谷子、川谷等,是禾本科薏苡属中的一个栽培变种.薏苡作为中国古老的作物之一,栽培历史十分悠久,主产江苏、四川、云南等地,现在全国各地均有种植.薏苡的营养价值很高,被誉为"世界禾本科之王",因此许多同家都十分重视薏米的开发利用,中国著名产品"八宝粥"就是用薏米为重要原料制作而成的.  相似文献   

13.
薏苡新品种“翠薏1号”特征特性及烟后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薏苡新品种“翠薏1号”作烟后薏苡栽培,表现良好,其具有株型较紧凑、分蘖力较强、丰产性好、株粒数多、结实率高、百粒重大、病虫害轻、产量高、品质好、抗性强等优点.栽培上要注意适时播种、培育壮苗、栽足基本苗、提高移栽质量、做好田间管理及适时收获,确保薏苡移栽成活率和田间生长整齐度是提高烟后薏苡产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薏苡秸秆代料栽培灵芝工厂化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国椴木灵芝主产地的福建浦城,建立薏苡秸秆代料栽培灵芝工厂化生产示范基地,进行规模、立体、反季节周年工厂化代料栽培灵芝技术研究与示范,取得成功。该文介绍工厂化标准培养房建造、培养料及机械设备准备,以及薏苡秸秆代料栽培灵芝周年生产的具体技术。  相似文献   

15.
薏苡是我国传统药食兼用小杂粮作物,具有很高营养价值和重要药用价值。为薏苡栽培、品质改良及生理生化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从薏苡种子萌发、光合作用、营养生长及逆境胁迫等方面对薏苡作物的生理生化代谢研究进展进行归纳总结,并对其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利用福建省野生与栽培薏苡进行不同机械处理、不同温度、不同芽床、不同药剂下发芽率试验,结果表明,薏苡脱壳后可以显著提高发芽率,在25℃下发芽率最高,药剂以HNO3处理最佳,芽床因不同薏苡而表现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7.
分析与比较了不同居群薏苡的生物学和经济学性状,以期为薏苡种质优选提供理论依据.调查结果表明,不同居群薏苡的生长特性及多糖含量存在较大差异,但在适宜江苏省栽培的种质材料中,未发现不同居群薏苡的产量同多糖含量间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有大面积的滨海盐化土壤尚未得到开发利用。薏苡是一种多用途植物,为了综合开发利用这一植物资源,我们对薏苡的耐盐性进行了初步研究,以明确薏苡在盐化土壤上种植的可能性。通过室内试验,测定了薏苡种子萌发期、出苗期和中后期的耐盐性;并利用盐池微区试验和田间小区试验,通过籽粒产量和秸秆产量2个指标,鉴定和验证了薏苡在不同程度盐化土壤上的适应性。结果表明:薏苡种子正常萌发的盐溶液浓度为7个大气压以下;在以氯离子为主的滨海盐化潮土上,薏苡正常出苗的土壤盐渍度为0.20%以下;苗期以后能够正常生长发育的土壤盐渍度为0.30%以下。薏苡可以在滨海轻度盐渍土壤上栽培或在中度盐渍土壤上进行保护性栽培。  相似文献   

19.
福建省金沙县气候温润、宜人,非常适合薏苡栽培种植,其金沙薏米因产量高、品质卓越,曾被政府授予省优名牌产品。基于此,就施不同人粪尿肥料对金沙薏苡的影响加以探讨,为金沙县薏苡种植生产丰收提供技术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0.
薏苡优质高效生产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屈洋  杨阳  冯佰利 《农学学报》2019,9(4):74-78
薏苡是我国重要的药用植物资源,栽培历史约有6000多年,其种仁具有解热、镇静、抗肿瘤、降压降脂、抗病毒等药理活性,对我国中医药的发展具有重要贡献。本文综述了近10年薏苡生产的播种技术、施肥技术和黑穗病防控技术研究进展,归纳了不同产地薏苡的形态特征和生物活性物质含量,并对薏苡生产技术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