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刘广 《广州化工》2012,40(20):28-31,45
TRIZ是一种解决创新发明问题的理论和工具,它由前苏联发明家Altshuller提出,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可和广泛应用。TRIZ的核心内容之一是40个发明原理,这些原理来自于对大量专利的归纳总结,并且可以作为通用型的解决方法应用到不同领域。作者根据对于TRIZ理论的理解,结合工作实际,总结出40个发明原理在塑料行业,尤其是塑料产品开发和应用中的实际体现。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异丙醇铝生产及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引入了TRIZ理论的自服务、多维化、惰性介质等若干发明原理。TRIZ理论分离原理的应用有效解决了有机铝聚合物制备过程中的物理矛盾,提高了聚合反应稳定性;根据物-场分析法,利用乙醇消除丙酮对异丙醇铝合成反应的有害效应,提高了合成反应速度。这些结果体现了TRIZ理论应用于异丙醇铝工艺改进的可行性和高效性,为创新化工工艺改进设计提供了新的工具。  相似文献   

3.
TRIZ的40个发明原理在化工行业中的体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TRIZ理论是Altshuller在分析了大量专利的基础上提出的,40个创新发明原理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包括分割、抽取、局部质量特性等原理。理论认为尽管很多专利虽然来自不同国家、不同领域,而且解决的也是不同的问题,实现的是对不同系统的改进,但是,这些专利是利用了某些相同的方法。也就是说,很多的原理和方法在发明的过程中是重复使用的。笔者根据发明原理的内容并结合工作实际,归纳总结了TRIZ的40个发明原理在化工行业中的实际体现。  相似文献   

4.
王德成 《川化》2009,(4):8-12
介绍了TRIZ理论的发展历史及利用该理论解决问题的思路,结合工作实际,列举了TRIZ的40个发明原理在生物化工中的应用举例。  相似文献   

5.
刘以成  徐国祥  李俊  刘彤 《化工进展》2014,33(12):3412-3417
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膜材料的重要性、性能要求以及TRIZ理论的核心思想、基本发明原理进行了介绍,并结合实际技术内容,通过TRIZ理论的标准求解过程,即参数选择、矛盾矩阵分析和发明原理求解印证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膜材料性能改进研究的实际发展历程。由求解过程和结论可知,基于TRIZ理论推导过程给出的相关发明原理能够合理预测膜材料导电性、稳定性的发展趋势;通过掌握TRIZ理论,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寻找对膜材料改进的可行之路。对于质子交换膜而言,至少可以在提纯工艺、遴选工艺以及燃料电池组件协同功能性方面寻找提升性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对技术发明理论和方法体系——TRIZ作了简要介绍,阐述了TRIZ的核心理论、TRIZ分析技术问题的2种方法和TRIZ解决技术问题的5种工具。针对连续法生产中普遍存在的结晶产品颗粒不均匀问题,运用TRIZ中的物理矛盾法和技术矛盾法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阐述了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和现存问题。运用TRIZ理论对甲醇燃料电池中催化剂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进行分析,通过TRIZ工具找到复合材料和廉价替代品原理,设计新型催化剂,最终制备出PdFe/Ag复合结构,借助电化学工作站对其催化性能进行可行性验证,发现这种改良后的催化剂性能在光照条件下要优于单一的PdFe结构。  相似文献   

8.
王德成 《川化》2009,(3):1-7
介绍了TBIZ理论的发展历史及利用该理论解决问题的思路,结合工作实际,列举了TRIZ的40个发明原理在生物化工中的应用举例。  相似文献   

9.
陈熹  徐克庄 《杭州化工》2009,39(1):41-43
“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的起源出自于前苏联对工程和实用专利的分析。因此,“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的40条发明原理的创建可用于解决工程问题。之后,人们做了大量的工作,试图将这些发明原理的应用范围扩大到非工程领域.例如:商业、个人或健康方面的“软”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为适应智能制造业对机床加工环境提出的高要求,针对已有产品功能单一问题,基于TRIZ理论的多功能性原理、分割原理和动态性原理,设计了一种集铁屑清扫、回收与打包、润滑功能于一体的设备。本产品人力轻松即可驱动,可折叠,便于携带,占空间小,体现了绿色环保、节约、安全的设计理念,为智能制造企业、高校实训区严格执行9S管理标准提供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1.
张婕 《广东化工》2013,(19):202-203
TRIZ理论是研究人类解决技术难题、进行发明创造过程中所遵循的科学原理和法则。文章简要介绍了TRIZ理论,详细分析如何将TRIZ理论应用于环境监测开放式实验平台。TRIZ理论在构建环境监测开放式实验平台中的应用,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徐琳 《广州化工》2011,39(5):181-182
针对过去环境监测实践课程机械,重复的特点,引入TRIZ理论重新构建环境监测实践教学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本文将TRIZ理论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相结合,探讨了环境监测实践教学改革模式.  相似文献   

13.
王锋  尹志芳  曾永林 《广东化工》2014,(17):203-204
文章分析了地方高校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如理论教学效果弱化、设计题目偏少、时间短促、考核方式简单、制度不完善等,并根据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性质与特点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文章运用TRIZ理论,在分析己发生破裂的烧杯与减少烧杯内溶液损失所存在的技术矛盾的基础上,通过查找矛盾矩阵表,得到推荐的发明原理,并对被推荐的发明原理进行分析,找到了两种基于虹吸原理和多孔材料的解决该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王志平  高炜  黄俏  陈福 《玻璃》2013,(10):6-8
摘要利用TRIz创新理论中的物质-场模型,对玻璃减反射原理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了制备高性能SiO2减反射膜的技术方案,并得到了实验验证。对玻璃功能膜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简介TRIZ理论的历史、原理、主要内容与主要工具,并以实例证明了该理论指导氯碱生产技术创新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杜跃武 《玻璃》2020,(2):47-51
采用TRIZ理论,对TFT-LCD基板玻璃视觉检测系统存在的无法反应颗粒趋势、机械定位存在质量隐患、检测兼容性差等技术瓶颈问题进行了分析解决,从而构建了一套完善的视觉检测系统,实现了兼容检测G4.5及G5 TFT-LCD基板玻璃的能力,为TFT-LCD基板玻璃产业同行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问题提供了新的方法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