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连续反应精馏合成正硅酸乙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连续反应精馏合成乙酯的新工艺,将反应和精馏在一个设备中完成,考察了釜温、进料温度、进料速度、回流量及进料口位置对连续反应精馏的影响,筛选较佳的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2.
以乙醇和叔丁醇为反应物,采用反应精馏法合成了乙基叙丁基醚。考察了进料流率、进料组成、回流比、进料位置对反应精馏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用于反应精馏过程可行性分析的立体图解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发了一种用于反应精馏可行性分析和概念设计研究的新方法—立体图解法,该方法创新之处在于温度参数的加入,解决了传统判断方法中无法考虑温度因素的难题.立体图解法依据研究体系的气液相平衡方程和反应平衡方程得到泡点曲面和反应平衡曲面,进而得到精馏边界及反应精馏曲线.依据目标产物的质量分数在立体图中画出反应精馏路径,分析体系反应精馏过程的可行性,同时得到初步概念设计的相关信息,如反应精馏是否需要精馏段和提馏段、反应精馏过程可行的进料组成范围、进料位置等.以假定的通式化三元反应体系阐述立体图解法的应用方法及普适性.通过与传统平面图解法的对比,得出该立体图解法能够更加准确地计算反应精馏过程可行的进料组成范围.  相似文献   

4.
颜康 《化学工程师》2014,28(12):28-29
使用了Aspen Plus11.1模拟正丁醇与乙酸反应精馏生成乙酸正丁酯的反应精馏过程,对进料温度、回流比和进料位置进行了优化分析,得到了最佳工艺参数:进料温度常温;回流比为1;进料位置为第六块塔板。另外,模拟得到了反应精馏塔的温度和浓度分布,为指导乙酸正丁酯的工业生产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以反应精馏隔壁塔工艺替代常规反应精馏工艺合成氯乙酸甲酯,并对反应精馏隔壁塔工艺流程进行优化,考察了进料位置、进料量、回流比、FS气相分配比等对产品质量分数和能耗的影响,并得出优化后的各操作参数。在此操作参数下,隔壁反应精馏塔的产品质量分数达到99. 98%,与常规反应精馏工艺相比节约能耗19. 6%。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离子液体在反应精馏中的作用,采用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硫酸氢盐([BMIM]HSO4)作为催化剂,对乙酸和乙醇合成乙酸乙酯的反应精馏流程进行了计算模拟。在确定了参数的酯化反应动力学的基础上,用Aspen Plus软件建立了反应精馏流程,研究了催化剂用量、精馏段理论板数、反应段理论板数、乙醇进料位置、进料摩尔比、持液量及回流比等参数对反应精馏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塔顶乙酸乙酯的质量分数随催化剂用量、精馏段理论板数、反应段理论板数和持液量增大而增大,工艺流程存在最佳回流比以及最佳进料酸醇摩尔比。得到的优化条件如下:离子液体与乙酸摩尔比为1:2.5,进料酸醇摩尔比为4:1,理论塔板数为21块,乙酸和催化剂在第7块理论塔板进料,乙醇在第19块理论塔板进料,塔板持液量0.1L,回流比为4,塔顶乙酸乙酯的质量分数可以达到98.73%。  相似文献   

7.
精对苯二甲酸生产中副产物醋酸甲酯催化精馏水解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间歇搅拌釜反应器中考察了不同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醋酸甲酯水解效果的影响,选择Amberlyst 35型阳离子交换树脂为水解催化剂.建立了催化精馏实验装置,反应段采用捆扎包装填方式,考察了塔结构、进料水酯比、回流进料比和空速对催化精馏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精馏水解合适的条件为醋酸甲酯从反应段底部进料,水从反应段顶部进料,反应段6块理论板,提馏段5块理论板,空速0.36 h-1,进料水酯物质的量比5,回流进料体积比3,醋酸甲酯的水解率可以达到61.6%.使用Aspen Plus软件对醋酸甲酯催化精馏水解过程进行模拟,模拟值和实验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8.
为了降低反应精馏塔能耗,将差压热耦合技术与反应精馏技术结合,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差压热耦合反应精馏的流程,并将其应用于乙酸正丁酯的合成中。应用Aspen Plus模拟软件对新工艺流程以及常规反应精馏流程进行了模拟,通过考察压缩比、进料位置、进料醇酸摩尔比等因素对差压热耦合反应精馏合成乙酸正丁酯工艺的影响,得到最优条件。同时,将该工艺与常规反应精馏工艺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新工艺能够大幅度降低能耗,与常规反应精馏装置相比可节能40%左右。  相似文献   

9.
王丹阳  匡国柱 《辽宁化工》2010,39(8):816-819
为揭示反应精馏法制备乙酸乙酯的特性及得到较高纯度的产品,并为反应精馏工艺过程的深入研究及工业化提供理论依据,应用Aspen Plus软件模拟分析反应精馏过程。结果表明:给定回流比的情况下,理论塔板数、精馏段塔板数及进料位置、进料比、催化剂用量等参数均对产品纯度及分离效果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0.
陈镭  张培 《广东化工》2014,(17):22-23,13
文章采用Aspen Plus对反应精馏法生产醋酸丁酯过程进行稳态模拟。对塔板数、进料位置及进料比进行了优化,得到了精馏塔理论板上的温度、汽(液)相流量组成分布和再沸器热负荷。结果表明进料位置和进料比对年总成本TAC影响很大。该计算对反应精馏法合成醋酸丁酯工艺的设计和操作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利用国产固体酸催化剂,以低浓度乙醇及丙烯氧化副产品叔丁醇为原料,用反应精馏与膜分离相耦合的高新技术,直接制取高效无污染汽油添加剂乙基叔丁基醚(ETBE)。研究了不同种类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建立了反应动力学模型。考察了中空纤维膜除水的能力以及反应膜分离耦合效果。比较了反应精馏以及反应精馏与膜分离耦合后目的产品的得率。经有关部门鉴定,用该工艺生产的乙基叔丁基醚对提高汽油辛烷值的效果优于同类产品甲基叔丁基醚(MTBE)。  相似文献   

12.
以6-叔丁基邻甲酚为主要原料,与二氯化硫在环己烷溶剂中反应,合成抗氧剂736,即4,4’-硫代双(6-叔丁基邻甲酚)。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为:以环己烷为溶剂,在反应温度18~22℃,反应时间3h,6-叔丁基邻甲酚与二氯化硫物质的量比为2.0:1.05,溶剂与6-叔丁基邻甲酚体积比为3.0:1.0。在此条件下进行合成的抗氧剂736收率达到82%以上,超过文献值13%。产物结构经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确证。  相似文献   

13.
柱状阳离子交换树脂上乙基叔丁基醚的合成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伯伦  杨三八 《化工学报》2001,52(9):797-802
将国产粒状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S - 5 4制成柱状催化剂 ,在其作用下 ,以乙醇和叔丁醇为原料 ,于常压液相条件下合成乙基叔丁基醚 (ETBE) .考察了温度、催化剂用量、反应物初始摩尔比以及水的存在等因素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建立了一个 7参数动力学模型 ,模型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 .并将柱状和粒状S - 5 4树脂对该反应体系的催化效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4.
2,6-二叔丁基对甲苯酚精制过程的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间歇精馏方法,对2,6二叔丁基对甲苯酚的精制过程进行了研究,并根据研究结果进行了工艺过程的设计。该研究及设计结果对工程设计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数种阳离子交换树脂对合成乙基叔丁基醚的催化性能比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用A-15,S-54和D-72型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作催化剂,以乙醇和叔丁醇为原料,对合成乙基叔丁基醚的反应进行了研究。讨论了温度,催化剂浓度、反应物初始组成等因素对反应转化率和选择性的影响,并通过活化能,水的阻塞系数的比较,得出了国产D-72型树脂催化活性较好,S-54型树脂选择性较好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醚-醇-水体系等压汽液平衡数据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改进的Rose平衡釜测定了等压 (0 .10 13MPa)下五个二元体系 (乙醇 水、叔丁醇 水、乙醇 叔丁醇、乙基叔丁基醚 乙醇、叔丁醇 乙基叔丁基醚 )和一个四元体系 (水 乙醇 叔丁醇 乙基叔丁基醚 )的汽液相平衡数据。用UNIFAC基团贡献法预测了上述五个二元体系及一个四元体系的汽液相平衡 ,预测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7.
乙基叔丁基醚(ETBE)的催化反应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用国产 S型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 ,在常压液相条件下用乙醇 (Et OH)和叔丁醇 (TBA)合成了乙基叔丁基醚 (ETBE)。讨论了温度、催化剂浓度、反应物初始摩尔比等参数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考察了水对反应的阻害效应以及反应体系的体积变化原因 ,建立了一个反应动力学模型 ,实验结果与模型计算值较为吻合  相似文献   

18.
催化剂在乙酸叔丁酯合成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盛永莉  宋永生 《化学世界》2000,41(9):473-475
通过试验不同催化剂对乙酸叔丁酯收率的影响 ,证实了 4-二甲氨基吡啶( DMAP)对空间位阻较大的叔丁醇与乙酸酐发生的酰化反应具有高效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9.
报道了以对叔丁基氯化苄、叔丁基肼、粘氯酸为主要原料合成速螨酮的方法。该工艺总收率为65%,产品纯度达到91%。  相似文献   

20.
张效龙  王志亮  高文斌 《山东化工》2012,41(3):20-23,27
采用Adler法合成了四苯基卟啉铁,应用于催化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分解反应。详细考察了温度、催化剂浓度及TBHP初始浓度等反应条件对分解速率、产物组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TBHP分解是由四苯基卟啉铁配位引发的直链型连锁反应,提高温度或催化剂浓度均能增大分解速率、提高反应对叔丁醇及丙酮的选择性;TBHP分解速率与其初始浓度成正比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