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本文以羧甲基纤维素(CMC)以及β-环糊精(β-CD)为原料,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在碱性条件下成功制备了交联羧甲基纤维素/β-环糊精水凝胶。考察了溶剂浓度、原料配比对水凝胶强度和溶胀率的影响。结果表明:NaOH质量分数为ω(NaOH)=5%,原料配比mCMC/mβ-CD=3∶2时得到的水凝胶的溶胀性能最好。研究水凝胶的溶胀性能发现该水凝胶具有pH敏感性,在pH值=7时的溶胀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2.
以海藻酸钠(Na-Alg)为原料、丙烯酸(AA)为单体、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BIS)为交联剂,控制表面活性剂正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的加入量,制备了具有多孔结构的pH敏感型海藻酸/聚丙烯酸复合水凝胶(alginate/PAA composite hydrogels,简写为T-APCGs)。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加入0.96 g SDS的复合水凝胶孔洞数量最多且分布最均匀。在水中测其溶胀度,发现加入1.96 g SDS的复合水凝胶溶胀度最大为165 g/g。在不同pH条件下测试T-APCGs的溶胀性能,证明其具备良好的pH敏感性.探究了T-APCGs对牛血清白蛋白(BSA)负载及释放能力,测得其对BSA最大负载量为0.184 g/g,在pH=1.2的模拟胃液环境下累计释放率为10%,在pH=7.5的模拟肠液环境下累积释放率为95%。这种复合材料有望作为一种新型药物载体被用于医疗行业。  相似文献   

3.
以N-异丙基丙烯酰胺和海藻酸钠(SA)为主要原料,制备了具有pH敏感型的智能水凝胶。探究了不同海藻酸钠、引发剂、交联剂等配比的凝胶在不同pH值环境下的溶胀性能,并对制备的凝胶进行甲基紫的吸附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碱性条件下,凝胶溶胀度随SA用量的增加而增大,酸性条件下则相反;凝胶的溶胀度随交联剂用量的增加而减小;引发剂用量为3%时凝胶的溶胀度较高;凝胶在适宜条件下对甲基紫溶液有良好的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4.
王芳平  李晚霞  张珺瑛  袁婷  王其召  杜新贞 《化学试剂》2013,(12):1064-1068,1107
通过丙烯酰氯与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酰化反应得到聚乙二醇单甲醚甲基丙烯酸酯(MPEGMac),将其与丙烯酸共聚得到MPEG侧链接枝并交联聚丙烯酸的pH敏感水凝胶P(AA-g-MPEGMac),研究了pH、单体配比对凝胶溶胀性能、溶胀动力学和退溶胀动力学的影响。初步探讨了模拟胃液(pH 1.4)和肠液(pH 7.4)中水凝胶对茶碱的控释情况。结果表明,凝胶具备良好的pH敏感性和快速的退溶胀速率等特征;溶胀初期水的扩散趋于non-Fickian模式,水凝胶的溶胀行为满足Schott二级动力学方程;载药凝胶在模拟肠液中对药物的累计释放率明显大于胃液中的累计释放率。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一种新型羟化聚天冬氨酸-乙基纤维素(PASP-EC)互穿网络水凝胶的制备,研究了交联剂用量、乙醇胺用量及乙基纤维素(EC)用量对水凝胶溶胀性能的影响;同时,进行了水凝胶的pH敏感性测试,并以5-Fu为药物模型,研究其在肠液中(pH=7.4)的药物控释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当己二胺、乙醇胺、EC的用量分别是聚琥珀酰亚胺(PSI)用量的3%、20%、30%时,水凝胶的溶胀性能最佳,达到290倍;且随着乙醇胺用量的增加,水凝胶在50%乙醇中的溶胀性能提高。pH敏感实验表明,羟化PASP-EC水凝胶具有pH敏感性。羟化PASP-EC水凝胶对5-Fu具有缓释效果,随着EC用量增加,缓释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6.
温度及pH敏感水凝胶的制备与溶胀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顺丁烯二酸酐(MAH)对β-环糊精(β-CD)进行化学改性,合成出了一种新型功能性单体MAH-β-CD。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BIS)为交联剂,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通过氧化还原自由基引发单体MAH-β-CD、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及阴离子单体丙烯酸钠(SA)共聚,合成出一种新型水凝胶。用核磁共振、红外光谱对水凝胶进行了表征。溶胀研究结果表明,该水凝胶具有较好的pH及温度敏感性。  相似文献   

7.
采用自由基交联共聚法合成了具有pH敏感性的水凝胶聚丙烯酸-co-甲基丙烯酸辛基酚聚氧乙烯醚酯〔P(AA-co-C8PhEO10Mac)〕,考察了不同单体配比的水凝胶在不同pH的缓冲溶液中的溶胀性、溶胀动力学和退溶胀动力学。通过浸泡法在水凝胶中载入L-抗坏血酸,初步研究了模拟胃肠液中,凝胶对L-抗坏血酸的释放行为。结果表明,凝胶兼具快速的溶胀和退溶胀速率,良好的pH敏感性等特征;载药凝胶在模拟肠液(SIF,pH=7.4)中对药物的累计释放率明显大于在模拟胃液(SGF,pH=1.4)中的累计释放率,增大丙烯酸的用量使累计释放率先升高后降低。采用滤纸片法研究了甲基丙烯酸辛基酚聚氧乙烯醚酯(C8PhEO10Mac)对大肠杆菌、酿酒酵母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在10~50 mmol/L的测试浓度水平,C8PhEO10Mac对二者均无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应用化工》2022,(9):2156-2161
用阳离子纤维素(CC)和阴离子海藻酸钠(SA)制备出具有双膜结构的生物相容性水凝胶,探究了水凝胶在不同pH值环境下的药物控制释放行为。结果表明,在pH为7.4,进行单膜水凝胶释放牛血清白蛋白时,纯海藻酸钠水凝胶SA、SA/CC-1水凝胶、SA/CC-2水凝胶的药物释放时间分别为3,6,8 d,累积释放量分别为86%,84%,83%,即纤维素阳离子化程度更高的水凝胶释放药物更缓慢;在pH为2.0的条件下,单膜水凝胶释放牛血清白蛋白的累积释放量的最大值仅为6%,水凝胶的药物释放行为表现出pH敏感性。此外,在pH为7.4条件下,复合药物从双膜水凝胶中有序释放出来,外膜中的茶碱在药物释放的第3 d达到释放平衡,累积释放量为87%;内膜中的牛血清白蛋白在第4 d开始释放,在第11 d达到平衡,累积释放量为84%。该水凝胶有明显的药物控释作用,在生物医学领域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用阳离子纤维素(CC)和阴离子海藻酸钠(SA)制备出具有双膜结构的生物相容性水凝胶,探究了水凝胶在不同pH值环境下的药物控制释放行为。结果表明,在pH为7.4,进行单膜水凝胶释放牛血清白蛋白时,纯海藻酸钠水凝胶SA、SA/CC-1水凝胶、SA/CC-2水凝胶的药物释放时间分别为3,6,8 d,累积释放量分别为86%,84%,83%,即纤维素阳离子化程度更高的水凝胶释放药物更缓慢;在pH为2.0的条件下,单膜水凝胶释放牛血清白蛋白的累积释放量的最大值仅为6%,水凝胶的药物释放行为表现出pH敏感性。此外,在pH为7.4条件下,复合药物从双膜水凝胶中有序释放出来,外膜中的茶碱在药物释放的第3 d达到释放平衡,累积释放量为87%;内膜中的牛血清白蛋白在第4 d开始释放,在第11 d达到平衡,累积释放量为84%。该水凝胶有明显的药物控释作用,在生物医学领域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β-环糊精水凝胶的制备及其在药物控释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马来酸酐酯化β-环糊精为主要原料,采用自由基聚合法合成了具有主客体效应的β-环糊精水凝胶,研究了交联剂的用量对水凝胶溶胀性能的影响,并以布洛芬为疏水性模型药物,研究了该水凝胶药物释放性能,并通过Peppas的药物释放模型研究了药物释放机理。结果表明,随着交联剂用量的增大,水凝胶平衡含水量逐渐降低,体外释放研究发现,水凝胶对布洛芬具有明显的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11.
通过自由基聚合制备出聚丙烯酸水凝胶,考察了交联剂、单体中和度、盐对水凝胶溶胀性能的影响,以结晶紫为模板研究了水凝胶对结晶紫的控制释放性能。结果表明,交联剂用量在0.8%,单体中和度为70%时水凝胶溶胀性能最佳;在相同条件下,聚丙烯酸水凝胶的溶胀率随盐溶液浓度的增大而降低;聚丙烯酸水凝胶对药物具有良好的控制释放性能,对结晶紫的释放为扩散机制。  相似文献   

12.
通过溶液共混法制备海藻酸钠(SA)水凝胶和螺旋纳米炭纤维/海藻酸钠(HCNFs/SA)复合水凝胶,考察SA浓度、CaCl_2浓度和HCNFs浓度对凝胶平衡溶胀度(ESD)的影响,并对水凝胶进行pH值响应性和抗压强度测试。结果表明:SA浓度为1%、CaCl_2浓度为0.03 mol/L时,制备的水凝胶ESD为34.72;HCNFs浓度为0.5 mg/mL时,制备的HCNFs/SA水凝胶抗压强度为7.84 kPa。  相似文献   

13.
以羧甲基纤维素(CMC)、聚乙烯醇(PVA)、β-环糊精(β-CD)为原料,在碱性条件下与环氧氯丙烷(ECH)发生交联反应,制备具有高溶胀性能的CMC-PVA-β-CD三元复合水凝胶,并研究了CMC,PVA,ECH,β-CD添加量对水凝胶溶胀性能、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20.0 mL水,0.52 g CMC,0.20 g PVA,1.2 mL ECH,0.24 gβ-CD时,水凝胶溶胀率最高,为2 040.62 g/g,压缩应力为7.90 kPa。与PVA-CMC二元水凝胶相比,CMC-PVA-β-CD三元水凝胶的压缩应力和结晶度均有提高。该三元复合水凝胶具有较高的溶胀率和良好的力学性能,在生物医药、消毒杀菌领域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以甲基丙烯酸为原料,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过硫酸钾为引发剂,自由基引发聚合制备聚甲基丙烯酸水凝胶。研究了聚甲基丙烯酸水凝胶的溶胀率、保水率,讨论了交联剂、引发剂的用量以及pH、盐溶液浓度对溶胀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合成温度为70℃,pH=8,盐溶液浓度为0,交联剂、引发剂用量分别为反应物质量的0.6%、1.0%时,制备出来的水凝胶的溶胀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5.
pH敏感型半纤维素水凝胶的制备及释药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自由基聚合方法制备了丙烯酸和丙烯酰胺共聚接枝半纤维素水凝胶,研究了水凝胶在不同pH(1.5、7.4、10)缓冲液中的溶胀动力学,并以阿司匹林作为模型药物,研究了其在模拟胃肠液(pH=1.5、7.4)中的释放性能。结果显示,制备的半纤维素水凝胶对阿司匹林具有明显的缓释效果,有望实现药物的控制释放。  相似文献   

16.
聚乙烯醇-壳聚糖复合水凝胶的溶胀性能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吴国杰  崔英德 《精细化工》2006,23(6):532-535
以聚乙烯醇(PVA)和壳聚糖为原料、以戊二醛为交联剂,在醋酸溶液中合成了聚乙烯醇-壳聚糖复合水凝胶,研究了影响水凝胶溶胀性能的多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该凝胶对pH、离子、温度敏感,且在pH=3.13盐酸溶液、常温下的蒸馏水及8℃蒸馏水中溶胀度较大,分别为1 112.2%、974.2%、1 036.8%,凝胶溶胀度随着干燥温度及干燥时间的增加而减小,聚乙烯醇种类对水凝胶溶胀性能有显著影响,PVA-1788与壳聚糖形成的水凝胶溶胀度最大为2 074.1%。聚乙烯醇-壳聚糖复合水凝胶因具有优良的机械强度、生物相容性及生物降解性,同时又具有pH/离子/温度敏感性,因此日益显示其在生物医学材料等领域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通过在水中复配魔芋葡甘聚糖(KGM)、黄原胶(XG)和β-环糊精(β-CD),制备了KGM/XG/β-CD复合水凝胶。探讨了β-CD含量对凝胶平衡溶胀度的影响,并探讨了介质pH和温度对凝胶溶胀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m(KGM):m(XG):m(β-CD)=1:1:1时,复合凝胶的平衡溶胀度最大;复合凝胶的溶胀度在溶胀初期增加很快,随着溶胀时间的延长,溶胀度增加变慢,约7 h内基本达到平衡;随着介质pH的增大或体系温度从25℃增加至37℃,KGM/XG/β-CD复合凝胶的溶胀度随之增大。  相似文献   

18.
用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Bis)为交联剂,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羧甲基纤维素(CMC)为助剂,合成了N-乙烯基吡咯烷酮与甲基丙烯酸-β羟基乙酯共聚物[P(NVP-co-HEMA)]/CMC半互穿网络水凝胶,并在模拟人体环境的条件下,以非水溶性药物萘普生为模拟药物,考察了水凝胶在不同温度及酸度下的药物释放。非水溶性药物萘普生在P(HE-MA-co-NVP)/CMC半互穿网络水凝胶载体体系中pH为2.00时,药物释放率受温度的影响较少,而在pH为7.40时,药物释放率受温度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9.
以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为原料、丙烯酸(AA)和丙烯酰胺(AM)为单体、偶氮二异丁咪唑啉盐酸盐(VA-044)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MBA)为交联剂制备了CMC-P(AA-AM)水凝胶,研究了聚合条件对其溶胀性能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最佳聚合条件;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热失重对水凝胶结构进行表征;重点考察了水凝胶在不同盐、pH及表面活性剂溶液中的溶胀性能。结果表明,CMC、VA-044、NMBA、AM占AA的质量分数分别为9%、0.7%、0.7%、33.3%时,水凝胶溶胀倍率最大,为253.2 g/g。CMC-P(AA-AM)在不同盐溶液中的溶胀性能差距较大,对重金属离子更为敏感。水凝胶在pH 5~9范围内保持了较高的溶胀性能,表现出良好的pH响应性能。CMC-P(AA-AM)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溶液中溶胀性能优于非离子、阳离子溶液,在油酸钠中的吸水倍率为210.0 g/g。  相似文献   

20.
以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Am)和羟甲基丙烯酰胺(NHMAm)为共聚单体与壳聚糖(CS)制备形成了温度敏感和pH敏感的互穿网络(IPN)水凝胶Poly(NIPAAm-co-NHMAm)/CS;用红外光谱表征了其结构特征,研究了不同条件下水凝胶的溶胀性能,并初步研究了水凝胶对药物双氯芬酸钠(DS)的缓释效果。结果表明,该水凝胶具有明显的温度和pH敏感性,温度越高,溶胀度越小,释药越慢;pH越小,溶胀度越大;CS含量为0.6%时溶胀度最大。在NHMAm单体质量配比为8.7%时,水凝胶的低临界溶液温度(LCST)达到38℃,且此时对DS持续释药时间可达到24 h。水凝胶的释药动力学曲线符合修正的一级动力学模型。该水凝胶体系可通过改变NHMAm单体配比来调节温敏特性,是一种潜在的温度和pH双重敏感的药物缓释载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