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研究构建了凡纳滨对虾的基因组fosmid文库,该文库包含大约1.1×105个克隆,插入片段平均长度大于35 kb.根据和果蝇钙离子通道基因同源的凡纳滨对虾EST序列设计引物,对文库进行了PCR筛选,得到1个阳性克隆,测序结果显示该克隆包含有钙离子通道基因.研究结果为凡纳滨对虾的基因克隆和分子选育等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旨在探究定向培藻在凡纳滨对虾养殖中应用效果. 选取体长0.545cm的凡纳滨对虾84万尾, 随机分为2组(每组3个重复, 每个室内水泥池(30m2)14万尾), 对照组水体不添加藻, 试验组水体中添加海链藻(藻浓度维持2×104~5×104 cell?mL-1), 试验周期25d. 结果表明: 定向培藻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存活及养殖水质影响显著(P<0.05), 其中, 对虾体长、体质量成活率和饵料系数均为海链藻组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 养殖水体的pH日差值和、NO3--N、NH4+-N、PO43--P和养殖水体中弧菌数量均为海链藻组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 由此可见, 在凡纳滨对虾养殖过程中, 养殖池中添加定向培海链藻有利于维持养殖池水体的水质稳定, 减少水体的氮磷含量和抑制弧菌的生长, 同时也有利于凡纳滨对虾的健康生长.  相似文献   

3.
为了揭示副猪嗜血杆菌外膜蛋白与毒力的关系,采用SDS-PAGE测定了82个副猪嗜血杆菌分离株细胞外膜蛋白(OMP),比较了不同临床背景分离株的OMP表型差异,根据外膜蛋白的电泳迁移率Rf值和蛋白含量对OMP与毒力菌株的相关性和PAGE分型进行了聚类分析。图谱表型分析结果表明,82个分离株  相似文献   

4.
PCR技术检测海运船舶压载水病原弧菌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船舶压载水引起的外来物种入侵,及由此引发的经济、环境和卫生等方面的灾害性后果,已成为当前世界海洋所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弧菌作为一种广泛存在于海洋环境的病原微生物,其数量已成为船舶压载水是否可以排放的一项指标.本文采用PCR扩增病原弧菌特征基因技术,结合弧菌相关16S rRNA基因文库,初步探讨压载水中病原弧菌快速检测技术.从采集自舟山远洋船舶压载水水样S1中,检测到hlyA和vvh基因,表明样品中含有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和创伤弧菌(V.vulnificus)的毒力基因.文库序列分析结果显示,重组克隆子中部分序列与副溶血弧菌(V.parahaemolyticus)和费氏弧菌(V.fischeri)相似性较高.研究结果表明,压载水样品S1中含有多种对人和动植物有害的病原弧菌,对海洋生态平衡、公共卫生安全和海洋养殖业具有潜在危害.  相似文献   

5.
对一株于2005年从浙江省分离获得的禽流感病毒株(A/Chicken/zhejiang/24/2005)进行了鉴定、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分析和致病性研究.经血凝抑制试验和神经氨酸酶抑制试验证实,此分离病毒株为H5NI亚型.对该毒株的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和分析显示,HA蛋白在HA1和HA2连接处,含有连续多碱性氨基酸模体(-RRKKR-).进化分析结果表明,A/Chicken/zhejiang/24/2005(H5N1)7个基因来源于2004~2005年湖南地区流行株,但PB1基因来源于未知野禽毒株.动物实验结果显示,Ck/ZJ/24/05对鸡和鸭均具有高致病性,对小鼠无致病性,与HA的序列特征相符合.  相似文献   

6.
从患病鲫鱼肝、肾、血体内分离到JYV1605101和JYF1605102 2株细菌,人工感染试验和溶血活性测定表明这2株菌对健康鲫鱼具有较强毒力,菌株JYV1605101对鲫鱼LD_(50)为3.31×10~3cfu·g~(-1),对绵羊、小鼠、乌鳢、鲫鱼、鲤鱼、加州鲈等6种动物血细胞呈β溶血;菌株JYF1605102对鲫鱼LD_(50)为1.48×10~2cfu·g~(-1),对乌鳢、鲫鱼、鲤鱼、加州鲈的血细胞呈β溶血,但对绵羊和小鼠血细胞呈α溶血.经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及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菌株JYV1605101为维隆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菌株JYF1605102为腐败希瓦菌(Shewanella putrefaciens).菌株JYV1605101具有胞外蛋白酶、明胶酶、淀粉酶活性,不具有脲酶、脂酶和卵磷脂酶活性;菌株JYF1605102具有胞外蛋白酶、明胶酶活性,不具有脲酶、脂酶、淀粉酶和卵磷脂酶活性.药敏试验表明,2株菌都对其中的18种药物较敏感,根据渔业用药规定和常用药情况,氟苯尼考、四环素、米诺环素、强力霉素可作为鲫鱼维隆气单胞菌和腐败希瓦菌感染的候选控制药物.  相似文献   

7.
从湖北、湖南等省的土壤中分离得到14株苏云金芽胞杆菌菌株.血清型分析表明,苏云金芽胞杆菌分离株分别属于30个血清型中的3个血清型,另有两个与所用标准菌株的抗血清无凝集反应的菌株.观察和测定了苏云金芽胞杆菌分离株的形态和毒力,并用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了菌株的晶体蛋白成分,筛选到2株高效杀鳞翅目害虫的苏云金芽胞杆菌;并用特异性引物PCR检测了这些菌株的杀虫基因.  相似文献   

8.
分别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临床菌株Y06和大肠杆菌44851株DNA中扩增ltB和hpaA基因,构建ltB-hpaA融合基因及其原核表达系统,鉴定其表达产物的免疫原性、佐剂活性及其对Hp SS1株感染小鼠的保护作用.采用PCR分别从上述菌株DNA中扩增hpaA基因和ltB基因片段,构建ltB-hpaA融合基因,T-A克隆后测定核苷酸序列.采用质粒pQE32和宿主菌E.coli M15构建ltB-hpaA融合基因表达系统,并用不同浓度的IPTG诱导表达.采用western blot和GM1-ELISA鉴定表达产物的抗原性、免疫反应性和佐剂活性.建立HpSS1株感染BALB/c小鼠模型,检测rLTB-HpaA的免疫保护效果.采用ELISA检测125例胃、十二指肠粘膜活检标本尿素酶阳性患者血清中HpaA抗体和41株Hp临床菌株HpaA表达情况.与GenBank登录的相关序列比较,所构建的ltB-hpaA融合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4.25%~99.71%和95.38%~99.19%.所构建的表达系统pQE32-ltB-hpaA-M15的目的重组蛋白(rLTB-HpaA)表达量高达细菌总蛋白的1/3左右.rLTB-HpaA能与Hp全菌抗体发生结合反应,免疫家兔能产生特异性抗体.GM1-ELISA结果显示rLTB-HpaA能与牛GM1结合.rH-paA免疫小鼠的保护率仅为66.7%,rLTB-HpaA免疫小鼠的保护率可增至83.3%.81.6%患者血清(102/125)HpaA抗体检测结果阳性,所有菌株均含有HpaA.本文成功地构建了itB-hpaA融合基因高效原核表达系统,所表达的rLTB-HpaA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佐剂活性,并对Hp感染小鼠有较强的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将一个含有凡纳滨对虾兰尼定受体基因的fosmid克隆用DNA剪切仪进行片段化处理,回收3~5kb之间的DNA片段连接到pUC118HincⅡ/BAP载体上,构建了适合于鸟枪法测序的亚克隆文库.经鉴定,该文库滴度为5.0×104 cfu.mL-1,重组率达到90%,插入片段大小在3~5kb范围内.随机挑取100个阳性克隆进行两端测序,通过拼接得到一条兰尼定受体基因部分片段,该片段长2 550bp.通过比对分析,发现该基因片段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果蝇兰尼定受体基因有较高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10.
为调查浙江省部分地区虾肝肠胞虫(Enterocytozoon hepatopenaei,EHP)暴发来源及与其他宿主来源的微孢子虫进化关系,本研究利用形态学特征和分子鉴定,尝试对引起浙江多地凡纳对虾生长缓慢综合征的病原进行探究.同时基于18S rRNA基因序列分析该病原与其他地区及其他宿主来源微孢子虫的进化关系.结果显...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2009年度南美白对虾池塘养殖生产抽样调查,采用统计学的方法对生产状况进行了研究,并对饲料、苗种、用电量等投入因素与产量进行回归分析,建立起饲料投入量与产量之间的回归方程:Y=23.55+0.62X.采用虚拟回归的方法,对近年来推出的鱼塘标准化改造、底充氧技术、大棚二茬养殖等定性变量进行分析评价,建立虚拟回归方程:Y=20.65+0.60X+44.32D2+82.26D3作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2.
养殖大黄鱼溃疡病的病原菌及其防治药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浙江省沿海网箱养殖大黄鱼溃疡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对化学药物和中草药的敏感性及其胞外产物活性等.从症状典型的网箱养殖患病大黄鱼体内分离到1株可疑细菌824-1,经人工感染试验证实为是引起该病的病原菌.经鉴定,菌株824-1为溶藻弧茵(Vibrio alginolyticus).利用杯碟法研究了其胞外产物的性质,结果表明:其胞外产物具有淀粉酶、明胶酶、酪蛋白酶、卵磷脂酶、脂酶和几丁质酶活性以及溶血活性,其中以淀粉酶、明胶酶和酪蛋白酶的活性最强,但没有脲酶活性.检测了18种化学药物和15种中草药对病原菌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复方新诺明和庆大霉素等2种化学药物和石榴皮、地榆、五味子、大黄等4种中草药的抑菌能力最强,可作为防治该病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3.
从浙江舟山南美白对虾养殖池塘底泥样品中筛选到一株具有氨氧化功能的细菌,命名为AOB-1.菌株AOB-1好氧,革兰氏阴性,球状至短杆状;菌落呈淡黄色、干燥、针尖状.16S rDNA序列分析表明,该菌株与Nitrosomonas eutropha C91T的相似性为100%.氨氧化的关键酶--氨单加氧酶的基因(amoA)序列比对表明,该菌株与N.eutropha C91T的相似性为98%.在30℃,100r·min-1时,25~200mL培养基装量范围内装液量越少氨氧化率越高,最适pH值为8.氨氮浓度在1~200mg·L-1范围内,氨氧化速率随氨浓度的升高而加快;在200~1200mg·L-1范围内,氨氧化速率基本保持不变;但当氨氮浓度高达2000mg·L-1时,氨氧化活性受到明显抑制.菌株AOB-1不仅对养殖水体,而且对高浓度氨氮废水的处理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2001-2002年浙江省宁海县采用封闭式内循环养殖模式养殖南美白对虾,每公顷对虾养殖产量达到12090kg,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为对虾的成功养殖开辟了一条有效途径.该模式在对虾养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养殖废水,而养殖废水主要是富营养化问题.结合养殖新模式的运行,从COD、磷酸盐、亚硝酸盐、硝酸盐、氨氮和悬浮物几项理化因子指标的变化情况,对贝类的净化能力作出分析评价,为海水围塘虾贝的综合养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实现南美白对虾相关病原核酸快速、便捷提取,并实现原材料国产化,降低成本,建立了一种基于国产磁珠的核酸快速提取方法(以下简称磁珠法).以携带虾肝肠胞虫的南美白对虾为实验样本,通过微流控芯片对3种磁珠提取的核酸进行测试,并对裂解液中盐酸胍浓度及洗涤液2中乙醇浓度进行了优化.通过优选实验确定:奥润磁珠提取效果优于其他两种磁珠;裂解液中盐酸胍的最佳浓度为4 mol·L-1;洗涤液2中乙醇的最佳质量分数为75%.在此基础上,分析评价了优化后的磁珠法核酸提取线性范围、灵敏度、精密度、特异性及抗干扰能力等技术性能.结果显示:稀释104倍后的低浓度病原核酸仍保持较好的扩增效果,变异系数为2.03%,表明建立的磁珠法具有较宽的检测范围,灵敏度高,特异性和抗干扰能力强.本文建立的磁珠法可实现快捷、通用、高纯度、低成本的南美白对虾主要病原的核酸提取.  相似文献   

16.
2012年3月20日~8月24日, 对宁波地区凡纳滨对虾设施化养殖塘水体中的浮游植物进行调查分析. 结果表明: 养殖塘中共鉴定出浮游植物6门24种. 其中硅藻门15种, 占藻类种类数的62.5%; 蓝藻门3种, 占13%; 绿藻门3种, 占13%; 黄藻门、金藻门、甲藻门各1种. 养殖早期浮游植物藻密度1.019×105 cell?mL-1, 生物量0.17mg?mL-1, 多样性指数为0.926; 养殖后期浮游植物藻密度1.301×105 cell?mL-1, 生物量0.44mg?mL-1, 多样性指数为1.547. 浮游植物数量变化总体表现为养殖前期低、后期高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