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与中华文化具有密切的内在关系,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存精神家园特征形成的重要因素。我们认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主要特征有:  相似文献   

2.
中国史学是中华文化的重要部分,也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部分,我们有责任研究它、守护它,使它的精神魅力更出色地展现在世人面前。那么,我们怎样来认识这个精神家园呢?  相似文献   

3.
正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黄帝陵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黄帝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黄帝陵是中华民族慎终追远、继往开来的庄严圣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伟大理想。缅怀黄帝功德,发掘黄帝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中华文化人文精神,承传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4.
卷首语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相似文献   

5.
李春龙 《华夏文化》2012,(2):63-65,1
由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办、西北大学承办的“传承黄帝文化精神,激扬文化兴国正声——五千年民族血脉与文化自觉”学术研讨会于2012年4月1—5日在西安隆重举行。来自大陆和港澳台七十余名学者围绕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中华文化的特色与价值、中华文化核心理念及其形成过程、黄帝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开拓、文化认同与创新、文化自觉与大学文化育人等主题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研讨。  相似文献   

6.
2008年4月2—4日在西安召开了“纪念人文初祖黄帝 建设民族精神家园”学术研讨会,本刊选登部分未公开发表的文稿精要,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正>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的"七一"重要讲话中特别提出要提升文化自信,并且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多种场合强调中国文化精神的薪火相传,将中国的核心价值与文化自信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树立中国文化的主体意识,树立对中国文化的自尊和自  相似文献   

8.
尊崇黄帝现象论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强 《华夏文化》2004,(4):25-26
东周以降,黄帝在中国人心目中一直享有崇高的地位,尊崇黄帝的现象绵延至今。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尊黄史就是中华民族与中华文化形成与发展历程的缩影。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尊黄史上,最值得关注的是“一个开端、三次高潮”。  相似文献   

9.
黄帝与中华民族精神湘军几千年来,凡是华人,尤其是海外赤子都为自己是炎黄子孙,龙的传人而高兴、自豪,黄帝一直受到炎黄子孙的敬重和怀念,这不仅仅由于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也不是炎黄子孙一种单纯的、简单的尊先敬祖情感,而是因为在黄帝身体上体现着一种强烈...  相似文献   

10.
精神家园,是有终极性的信仰或信念,古人称为安身立命之所,孟子直称"安宅"。作为理学的一部分,历史上的关学是中国古代学人精神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思关学是如何建设精神家园的,总结其精神家园思想,对今天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有借鉴意义。关学代表是张载,其精神家园思想要点,在将  相似文献   

1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精神家园,只要中华民族在,中华人文精神就有延续和发展的社会基础。但是,文化精神也有衰落的可能。为什么中国文化得以长期延续?这就不能不谈及文化中国。中华文化与文化中国有密切的关联。文化中国的资源是中国文化孕育出来的独特的文化观以及中华物质、制度和精神文明等遗产,其本质内容无疑在于中华人文精神和中华文明理念及其赖以传承的心理基础。所谓心理基础,指的是中国人对自己文化的历史、现在和未来抱有坚定而积极的认同信念。所谓认同,就是共同崇尚和热爱中华文化,也包括研究中华文化,维护中华文化,发展中华文化。所谓中华文化,包括中国原创性的文化和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多元民族文化交融产生的文化,其中有对外来文化的吸收改造。需要注意的是,中华文化不是僵死的名物制度和封存于博物馆中的文明,而是指活生生的、不断发展的文化生命。  相似文献   

12.
今年,有幸参与黄帝陵的祭典,又参加当地举行的“黄帝祭祀与中华文化学术研讨会”,看到一些,听到一些,有些感想。写下来,与大家探讨。  相似文献   

13.
卫绍生 《寻根》2013,(5):4-10
黄帝是一个传说式的人物。在成为中华文化的象征之前,黄帝出现在各种传说中;在成为中华文化的象征之后,黄帝仍然活化在各种传说中。自先秦以来,有关黄帝的传说多种多样,形成了不同的传说系统。认真梳理不难发现,黄帝传说至少有三个既相互联系又完全不同的系统。三个系统的出现不仅有先后之分,而且内容互为补充,事迹互为印证,使黄帝传说更为丰富多彩,黄帝形象更为栩栩如生,黄帝文化影响力更为巨大深远。  相似文献   

14.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他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中华文化的创立,起了奠基作用,由此而成为中华文化的象征,成为中华传统价值观的标帜。从历代的典籍记述可以看出,黄帝以人格形象凝聚和代表着中华传统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和鲜明特征。黄帝所代表的中华传统价值观主要是:一、崇尚文明的观念。崇尚文明,摒弃野蛮,注重文野之辨,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观念。《尚书》有“睿哲文明,温恭永塞”(《舜典》)之赞,《易传》有“天下文明”(《乾.文言》)、“刚健文明”(《大有.象》)之志,《荀子》有“不敬文,谓之野”、“君子贱野而羞瘠”(《礼论》)之论。这些观…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自强不息,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文化是民族的标志,它反映着民族的内在特质和精神;没有文化的不断传承与创新,就没有民族复兴的精神资源。我国的文化复兴总体上应体现在:  相似文献   

16.
斯人 《华夏文化》2007,(2):63-64
2007年4月3日至4日,由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办,西北大学、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承办的“黄帝与中华文化”学术研讨会在西安举行。来自大陆、台湾、香港和美国的50多位学者参加了此次研讨会。大会共收到学术论文31篇,在大会发言的有3l位学者。我国著名哲学家任继愈先生寄来贺信,台湾辅仁  相似文献   

17.
《华夏文化》2013,(4):1-1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标志,也是我们国家的“软实力”,它反映着中华民族的内在特质和精神。文化的核心是价值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而应“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相似文献   

18.
优秀中华文化的传承,关乎“国基永固”。这样说,并非文化保守,而是有着历史、现实和理论的依据。在人类历史上,唯一历史没有中断的民族,就是中华民族。究其原因,中华文化作为凝聚中华民族的精神源泉与支柱,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全球化背景下各民族激烈竞争的今天,  相似文献   

19.
9月15日至17日,由河南省外办、河南省社科联、河南省社科院、河南省教委等单位联合发起,由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河南省东方文化研究会、河南省淇县人民政府和香港孔教学院、香港中华文化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1999·中国·东方文化中原寻根学术研讨会”在河南省淇县召开。本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是:以儒、道、墨学为代表的中华文化寻根和姓氏寻根。主要探讨海内外华人祖根所在地、客家文化发源地和中原地区在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等海内外华夏儿女关注的热点问题。中原地区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和中华文化的主…  相似文献   

20.
黄帝时代及黄帝陵的整修李颖科一、黄帝时代文明初创的历史特征与黄帝陵古朴的外在风貌根据文献记载和相关的考古发现,黄帝当生活在距今五千年左右的上古时代。而当时正是中华文明草创的重要时刻,人们常说中华民族有五千年文明史,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说的就是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