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目的检测双膦酸盐类药物唑来膦酸对胃癌细胞生长增殖的研究机制。方法培养人胃癌细胞株MKN-28、SGC-7901和BGC-823,将细胞分为对照组和药物处理组,MTT法检测10、20、40、80μmol/L唑来膦酸对细胞株的影响。人胃癌细胞株加入10~80μmol/L的唑来膦酸,对照组不加药物,孵育1、3、6、12、24 h后计算不同浓度和时间对细胞的影响;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加入40μmol/L的唑来膦酸培养24 h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印迹检测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3、Caspase-9、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 10、20、40、80μmol/L的唑来膦酸作用于胃癌细胞株(BGC-823、SGC-7901、MKN-28),唑来膦酸的半抑制浓度(IC50)为40μmol/L,用10~80μmol/L的唑来膦酸作用于BGC-823、SGC-7901、MKN-28胃癌细胞株1、3、6、12、24 h后,可见唑来膦酸抑制人胃癌细胞的生长且有时间和浓度的依赖性,唑来膦酸对胃癌正常黏膜细胞GES-1无抑制作用;人胃癌细胞SGC-7901经40μmol/L的唑来膦酸作用24 h后,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唑来膦酸处理组细胞凋亡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经40μmol/L唑来膦酸作用后的人胃癌细胞中Caspase-3、Caspase-9蛋白表达量明显升高,而Bcl-2蛋白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结论唑来膦酸能抑制胃癌细胞的生长且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唑来膦酸可以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用抗人γδT细胞受体(TCR)联合白细胞介素(IL)-2及唑来膦酸联合IL-2体外诱导生成的γδT细胞对肺癌细胞A549的杀伤作用。方法分别用抗人TCRγ/δ联合IL-2及唑来膦酸联合IL-2体外诱导γδT细胞生成并鉴定,并在体外分别与A549细胞共同培养,分别检测两种培养方法诱导的γδT细胞对A549的杀伤作用。结果抗人γδTCR联合IL-2及唑来膦酸联合IL-2诱导的γδT细胞表达率分别为62.1%和61.5%,在γδT细胞与A549比例为50∶1时,杀伤率分别为82.47%和81.09%。两者无论从表达率还是杀伤率比较都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抗人γδTCR联合IL-2及唑来膦酸联合IL-2诱导的γδT细胞表达率和对肺癌的杀伤率没有明显差异,两种方法都可以用于γδT细胞的体外培养、扩增。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D28单克隆抗体对人外周血γδT细胞体外增殖及杀伤胃癌BCG823、SGC7901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分离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分别在有或无CD28单抗(20μg/ml)参与的条件下,加入到含帕米膦酸、IL-2的RPMI1640完全培养基中诱导培养γδT细胞。在培养的第10天用台盼蓝染色计数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γδT细胞的纯度及其穿孔素、颗粒酶B和CD107a的表达;用CCK-8试剂盒检测γδT细胞对胃癌细胞BCG823的体外杀伤效应。结果在诱导培养10d后,两组γδT细胞纯度均达到70%以上,与无CD28单抗对照组相比,CD28单抗组γδT细胞纯度显著高于对照组;CD28单抗组γδT细胞扩增倍数、穿孔素、颗粒酶B和CD107a的表达及对胃癌细胞BCG823和SGC7901的杀伤活性均显著高于无CD28单抗对照组。结论 CD28共刺激能增强γδT细胞增殖并通过上调穿孔素和颗粒酶B的表达增强其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4.
人末梢血γδT细胞对消化系统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人末梢血扩增的γδT细胞对常见的消化系统肿瘤细胞株的杀伤作用.方法用含IPP和IL-2的RPMI 1640培养基扩增人外周血γδT细胞,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培养10 d的γδT细胞的纯度.用扩增后的γδT细胞与人胃癌细胞株、胰腺癌细胞株和肝癌细胞株按不同效靶比例孵育后进行细胞毒活性测定.结果人末梢血单个核细胞经过培养扩增10 d时γδT细胞迅速从4.21%扩增到70.35%.培养10 d时贴壁生长的γδT细胞对人胃癌细胞株、胰腺癌细胞株和肝癌细胞株均有较强的杀伤活性,在效靶比例为40∶1时细胞毒活性分别为61%、50%和59%,高于悬浮生长的γδT(分别为50%、37%和37%)和CIK(分别为45%、34%和40%)细胞毒活性.结论人末梢血扩增的γδT细胞对消化系统常见的肿瘤细胞有较强的杀伤作用,贴壁生长的γδ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强于悬浮生长的γδT细胞和CIK细胞.γδT细胞将是肿瘤细胞免疫治疗中又一类重要的免疫效应细胞.  相似文献   

5.
人末梢血γδT细胞对消化系统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探讨人末梢血扩增的γδT细胞对常见的消化系统肿瘤细胞株的杀伤作用.方法:用含IPP和IL-2的RPMI 1640培养基扩增人外周血γδT细胞,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培养10d的γδT细胞的纯度.用扩增后的γδT细胞与人胃癌细胞株、胰腺癌细胞株和肝癌细胞株按不同效靶比例孵育后进行细胞毒活性测定.结果:人末梢血单个核细胞经过培养扩增10 d时γδT细胞迅速从4.21%扩增到70.35%.培养10 d时贴壁生长的γδT细胞对人胃癌细胞株、胰腺癌细胞株和肝癌细胞株均有较强的杀伤活性,在效靶比例为40:1时细胞毒活性分剐为61%、50%和59%,高于悬浮生长的γδT(分别为50%、37%和37%)和CIK(分别为45%、34%和40%)细胞毒活性.结论:人末梢血扩增的γδT细胞对消化系统常见的肿瘤细胞有较强的杀伤作用,贴壁生长的γδ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强于悬浮生长的γδT细胞和CIK细胞.γδT细胞将是肿瘤细胞免疫治疗中又一类重要的免疫效应细胞.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典激活的巨噬细胞(Mφ1)和选择性激活的巨噬细胞(Mφ2)培养上清人γδT细胞增殖、表面标志、杀瘤活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在体外用GM-CSF和IFN-γ诱导培养Mφ1,用M-CSF培养Mφ2,已戊烯焦磷酸法扩增外周血γδT细胞.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巨噬细胞、γδT细胞表面标志,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IL-10、IL-12含量,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巨噬细胞培养上清对γδT细胞增殖的影响.用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检测巨噬细胞培养上清列γδT细胞的杀瘤活性的影响.结果:体外诱导培养10 d的Mφ1和Mφ2均高表达CD68(73.2%vs 61.8%),Mφ1分泌IL-12的浓度显著高于Mφ2(35 mg/L vs 9 mg/L,P<0.01),Mφ1分泌IL-10的浓度明显低于Mφ2(15 mg/Lvs 87 mg/L,P<0.01).不同浓度Mφ1上清组对γδT细胞的增值率均高于对照组或Mφ2组(338% vs 11%,0,P<0.01).Mφ1培养上清作用后的γδT细胞表面标志γδT CR婊达率高于Mφ2组和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97.3% vs 89.1%,91.3%,P<0.05).不同浓度Mφ1上清组对γδT细胞的杀瘤活性均高于对照组或Mφ2组(70.18%vs 51.38%,47.25%,P<0.01).结论:Mφ1能够促进γδT细胞生长,而且能够提高γδT细胞对胃癌SGC-7901细胞的杀伤活性,Mφ2对γδT细胞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β-榄香烯对胃癌及胃癌耐药细胞杀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β-榄香烯联合或不联合化学治疗药物5-氟尿嘧啶(5-FU)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和相应耐药细胞株SGC-7901/5-FU的杀伤作用及机制.方法 用不同剂量β-榄香烯(20、40或80μg/ml)联合或不联合5-FU (100 μg/ml)作用于SGC-7901和SGC-7901/5-FU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实验、透射电镜观察、流式细胞仪和DNA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药物对细胞的杀伤作用及其诱导细胞凋亡的情况.通过建立SGC-7901和SGC-7901/5-FU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观察β-榄香烯对这两种细胞的体内杀伤作用.结果 β-榄香烯在体内、外均具有抑制SCA3-7901和SGC-7901/5-FU细胞生长的作用(P值均<0.05),一定剂量范围内具量效关系(P=0.02).透射电镜、流式细胞仪和TUNEL实验均显示β-榄香烯抑制两种胃癌细胞生长的作用与其诱导细胞凋亡有关.结论 β-榄香烯在体内外对SGC-7901和SGC-7901/5-FU细胞均具杀伤作用,该作用可能与其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齐墩果酸(OA)对顺铂耐药胃癌 SGC-7901(SGC-7901/CDDP)细胞增殖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体外诱导建立人胃癌顺铂耐药细胞株 SGC-7901 /CDDP,MTT 比色法检测OA对 SGC-7901/CDDP 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基因组 DNA 的降解;蛋白质免疫印迹检测凋亡相关蛋白酶的激活.结果 MTT实验证明OA对SGC-7901/CDDP 细胞的生长有抑制作用,100 μmol/L OA作用72 h对SGC-7901/CDDP细胞的抑制率达62%,并表现为时间和剂量依赖性;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证明100 μmol/L的OA处理SGC-7901/CDDP细胞48 h后基因组DNA被降解,可见较典型的DNA梯形带;蛋白质免疫印迹分析表明,100 μmol/L的OA处理SGC-7901/CDDP细胞48 h后,细胞内凋亡相关的蛋白酶caspase-3被激活.结论 OA在体外能够诱导SGC-7901/CDDP细胞凋亡,诱导凋亡的途径可能是线粒体途径.  相似文献   

9.
许兰涛  马力 《胃肠病学》2007,12(8):477-480
背景:生存素(survivin)是凋亡抑制蛋白(IAP)基因家族成员之一,在多数肿瘤组织中高表达。目的:观察生存素反义寡脱氧核苷酸(ASODN)对人胃癌细胞株凋亡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分为不同浓度生存素ASODN组、无关寡脱氧核苷酸(N-ODN)组和对照组。以四甲基偶氮唑蓝(MTT)试验检测生存素ASODN对SGC-7901细胞生长的影响;通过形态学观察、DNA电泳和流式细胞仪分析反映细胞凋亡情况;以端粒重复序列扩增-酶联免疫吸附测定(TRAP-ELISA)方法检测端粒酶活性。结果:生存素ASODN能抑制SGC-7901细胞生长,诱导细胞凋亡,抑制端粒酶活性。凋亡细胞形态学上表现为细胞膜起泡、染色质固缩、核碎裂、凋亡小体形成;DNA电泳呈现凋亡特征性阶梯状条带;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G1期前出现亚二倍体凋亡峰。结论:生存素ASODN能诱导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凋亡,抑制细胞生长及其端粒酶活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茉莉酸甲酯对人胰腺癌细胞株HS766T的抑制增殖及诱导凋亡的作用。[方法]用0~10mmol/L浓度的茉莉酸甲酯体外处理人胰腺癌细胞株HS766T,分别在24h、48h、72h、96h用MTT法检测其细胞生长活性;PI单染色法检测其细胞周期;Annexin V/PI双染色法检测其细胞凋亡;RT-PCR、Western Blot检测基因Bcl-2、Bax及其蛋白的表达量。[结果]用0~10mmol/L茉莉酸甲酯处理胰腺癌细胞24h、48h、72h、96h后,细胞抑制率分别为:14.40%~71.41%、23.62%~89.68%、29.30%~94.76%、37.50%~94.74%;经0.001、0.01mmol/L的茉莉酸甲酯分别作用24h、48h后,与对照组相比,茉莉酸甲酯处理组处于G0/G1/S期的比例升高,G2/M期的比例降低;同时人胰腺癌细胞在0.001、0.01 mmol/L茉莉酸甲酯处理24h、48h后,对照组凋亡率为1.2%、1.6%,0.001mmol/L浓度组凋亡率为12.3%、16.8%,0.01mmol/L浓度组凋亡率为14.5%、23.2%;RTPCR检测显示Bax和Bcl-2在不同浓度和时间的扩增倍数分别为:1.18~1.48、0.92~0.33;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Bax表达呈递增而Bcl-2表达呈递减的规律。[结论]不同浓度的茉莉酸甲酯对人胰腺癌细胞株HS766T细胞均有抑制作用,且呈明显的浓度依赖性,48h前细胞抑制率与药物浓度呈正相关,并可降低抑凋亡基因Bcl-2及升高促凋亡基因Bax的表达,从而抑制该细胞株体外生长和促进其凋亡。  相似文献   

11.
《肝脏》2017,(9)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人外周血γδT细胞体外增殖及该细胞对肝癌细胞SMMC-7721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分离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放入含有IL-2、帕米膦酸的RPMI 1640培养基进行培养并诱导γδT细胞,实验组给予白藜芦醇共同培养,对照组不加药物,在此基础上,两组均加入肝癌细胞SMMC-7721作为靶细胞,继续培养。在培养第10天后,用台盼蓝染色计数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γδT细胞的纯度及其颗粒酶B和CD107a、穿孔素的表达;用CCK-8试剂盒检测γδT细胞对肝癌细胞SMMC-7721的体外杀伤效应。结果两组γδT细胞纯度均达到70%以上,实验组γδT细胞较对照组纯度显著更高(P0.01);且实验组γδT细胞扩增倍数,穿孔素、CD107a和颗粒酶B的表达及对肝癌细胞SMMC-7721的杀伤效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白藜芦醇能促进γδT细胞增殖,并可能通过上调颗粒酶B和穿孔素的表达增强其对肝癌细胞SMMC-7721的杀伤效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蒿甲醚(artemether,ART)在体外以及荷瘤小鼠体内对于人胃癌SGC-7901细胞的杀伤作用及增殖抑制作用及具体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ART在体外环境下对于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的抑制作用,采用流式细胞术对经过不同浓度的A RT处理后的人胃癌S G C-7901细胞进行细胞周期分析,检测凋亡情况.建立人胃癌裸鼠移植瘤模型,通过计算肿瘤体积和抑瘤率探讨ART在荷瘤裸鼠体内的抗肿瘤作用.利用Western blot方法探讨ART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增殖的具体机制.结果:MTT结果显示,相比于对照组ART对该株肿瘤细胞具有显著的杀伤作用(P0.05),分析应用的A RT变化、作用时间和细胞不良反应变化关系发现,ART对于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杀伤作用呈现时间依赖和剂量依赖特性(P0.05);FCM检测结果表明,ART抑制癌细胞增殖的机制主要是在于阻滞细胞周期进程,使其细胞周期停滞于G0/G1期和诱导细胞凋亡;与对照组比较,中、高剂量ART组对人胃癌S G C-7901细胞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抑制效果最明显(P0.05),抑瘤率分别为34.5%和41.0%.Westernblot法检测发现A R T处理后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nuclearantigen,P C N A)、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ell lymphoma-2,Bcl-2)蛋白表达量下降,Bcl-2相关X蛋白(Bcl-2associated X protein,Bax)蛋白表达量上升(P0.05).结论:ART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有较明显的细胞毒效应,且具有时间依赖性和剂量依赖性;其抑制作用与阻滞细胞周期进程和诱导细胞凋亡有关.ART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ART阻滞细胞周期进程和诱导细胞凋亡可能与抑制PCNA、Bcl-2蛋白表达,促进Bax蛋白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金雀异黄素(Genistein)对人胃腺癌细胞SGC-7901中Akt及其磷酸化蛋白p-Akt(Ser473)和p-Akt(Thr308)表达的影响.方法:用浓度为0,5,10,20,40和80μmo1/L的Genistein处理SGC-7901细胞24 h后,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方法检测Genistein对SGC-7901增殖的抑制作用,Hoechst 33342染色观察Genistein对SGC-7901凋亡的诱导作用,Westem blot方法检测不同浓度Genistein处理后的SGC-7901细胞中Akt,p-Akt(Ser473)和p-Akt(Thr308)的表达情况.结果:5,10,20,40和80 μmol/L的Genistein对SGC-7901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分别为6.85%±3.71%,13.19%±1.90%,20.94%±1.83%,29.58%±1.19%和41.75%±1.92%.20-80μmo1/L的Genistein处理组细胞呈现明显的凋亡形态学改变.Genistein对细胞中Akt蛋白的表达没有明显影响.不同浓度Genistein处理SGC-7901细胞24 h后,均有两种磷酸化Akt蛋白的表达,两种磷酸化蛋白表达均随Genistein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弱,80 μmo1/L Genistein处理组表达最弱.结论:Genistein的抗癌活性与其抑制磷酸化Akt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曲古抑菌素A(trichostatin A, TSA)对胃癌细胞系SGC-7901的生长抑制作用, 证实该作用是通过促使细胞凋亡而实现的.方法: 用不同浓度(0.2、0.4和0.8 mg/L)和不同作用时间(24、48和72 h)的TSA作用于SGC-7901细胞, 采用MTT法观察TSA对SGC-790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率的变化;通过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TSA可抑制胃癌SGC-7901细胞的生长,且这种作用呈时间和剂量依赖关系. 当TSA作用浓度分别为0.2、0.4和0.8 mg/L时, 与SGC-7901细胞均作用72 h, TSA对SGC-7901细胞生长的抑制率分别为25%±1.2%, 45%±1.4%和73%±1.7%, 各组均与TSA 0.2 mg/L组比较, 差异显著( P<0.05). 当0.8 mg/L TSA分别与SGC-7901细胞作用24、48和72 h, TSA对SGC-7901细胞生长的抑制率分别为21%±1.1%, 37%±2.0%和73%±1.7%, 各组均与TSA作用24 h组比较, 差异显著( P<0.05). TSA可延缓细胞周期, 具有明显的诱导细胞凋亡作用. 电镜下见细胞染色质凝聚成段片状, 细胞核固缩断裂, 核膜破裂, 细胞器及胞膜自溶, 凋亡小体形成.结论: TSA通过诱导细胞周期阻止和凋亡来抑制胃癌细胞系SGC-7901的生长, 且这种作用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 为TSA用于胃癌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90(HSP90)功能特异性抑制剂17-DMAG对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胃癌细胞SGC-7901,以不同浓度的17-DMAG处理后采用MTT法检测SGC-7901细胞的生长抑制情况,流式细胞仪碘化丙啶(PI)染色分析细胞周期分布,流式细胞仪及Annexin V-FITC试剂盒监测17-DMAG对胃癌细胞SGC-7901凋亡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的17-DMAG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各组之间比较(P<0.01),且呈时效量效依赖关系(F=241.313,246.856,均P<0.001).17-DMAG作用24 h后胃癌细胞株SGC-7901呈现G2/M期阻滞,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F=231.991,P<0.001),呈浓度依赖关系.17-DMAG处理胃癌细胞SGC-7901 24 h早期凋亡细胞增加,48 h晚期凋亡细胞增加.结论:17-DMAG可明显抑制胃癌细胞SGC-7901的增殖,使胃癌细胞SGC-7901阻滞于G2/M期,诱导胃癌细胞SGC-7901凋亡.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青蒿琥酯(Art)抑制胃癌细胞(SGC-7901)生长作用机制,探讨Art调控SGC-7901细胞线粒体膜电位诱导SGC-7901细胞凋亡作用与Art抑制胃癌细胞生长作用关系。方法利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不同浓度的Art干预SGC-7901细胞24 h后的细胞凋亡,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及细胞中B细胞淋巴瘤(Bcl)-2、B细胞淋巴瘤2相关蛋白(Bax)、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选取Art的浓度为30、60、120μmol/L。对照组使用生理盐水代替Art。结果 FCM检测结果显示,Art组SGC-7901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且Art诱导SGC-7901细胞凋亡作用具有Art剂量依赖性。Art组SGC-7901细胞中Bcl-2蛋白表达水平及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SGC-7901细胞中的Bax及Caspase-3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Art具有抑制胃癌SGC-7901细胞生长作用,其作用机制与Art降低SGC-7901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从而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三裂鼠尾草素在CIK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探讨其在CIK细胞对胃癌细胞SGC-7901杀伤活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分离健康人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体外多种刺激因子共同诱导为CIK细胞;予不同浓度三裂鼠尾草素分别加入CIK细胞,于24、48、72 h后CCK8法检测CIK细胞增殖率;流式细胞术检测CIK细胞颗粒酶B(Granzyme B,Gra B)、穿孔素(Perforin,PFP)、CD107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CIK细胞β-catetin、P-ERK1/2和P-AKT的表达;乳酸脱氢酶释放法检测三裂鼠尾草素对CIK细胞杀胃癌细胞株的活性。结果三裂鼠尾草素诱导48 h后,CIK细胞3.2~102.4 pmol/L浓度组增殖明显(P0.05);25.6 pmol/L浓度组Gra B、PFP、CD107a和β-catetin、P-ERK1/2和P-AKT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对SGC-7901的杀伤活性较对照组增强(P0.05)。结论三裂鼠尾草素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能够促进CIK细胞增殖,并增强其对胃癌细胞SGC-7901的杀伤活性,其机制可能与活化β-catetin、P-ERK1/2、P-AKT和上调PFP、Gra B、CD107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信号通路抑制剂PD98059对体外培养人γδT细胞增殖和杀伤功能的影响。方法从健康人外周血中分离单个核细胞,加入到含有唑来膦酸和白细胞介素2的RPMI 1640完全培养基中诱导培养获得γδT细胞。用ERK1/2特异性抑制剂PD98059阻断γδT细胞ERK1/2信号通路后,用细胞计数仪测定γδT细胞增殖和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测定杀伤能力;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γδT细胞颗粒酶B和穿孔素的表达。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培养10 d后的γδT细胞纯度达到(87.94±2.36)%。PD98059作用后的γδT细胞数低于对照组[(6.74±0.36)×105/ml vs(9.42±0.31)×105/ml],而PD98059作用后γδT细胞颗粒酶B阳性表达率[(48.89±1.31)%vs(41.58±1.58)%]、穿孔素阳性表达率[(65.92±3.29)%vs(33.49±2.83)%]、对肝癌Hep G2细胞的杀伤率[(69.28±4.96)%vs(48.34±3.01)%]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2.708、7.582、15.478、11.201,P值均0.001)。结论 ERK1/2特异性抑制剂PD98059阻断ERK1/2信号通路能抑制γδT细胞的增殖,但能增强γδT细胞的体外杀伤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生存素是近年发现的作用最强的细胞凋亡抑制因子,通过研究姜黄素诱导胃癌细胞凋亡过程前后的生存素表达情况,探讨其用作机制.方法不同浓度的姜黄素作用于SGC-7901细胞,MTT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分析姜黄素作用前后胃癌细胞中Survivin的表达.结果姜黄素能显著抑制体外培养的SGC-7901细胞的生长并呈量效和时效关系.流式细胞术检测到亚二倍体凋亡峰,细胞凋亡率增加.Western blot结果提示经姜黄素作用后,Survivin表达率下降.结论姜黄素能抑制胃癌细胞SGC-7901的生长并促进其凋亡,其发生与Survivin有关.  相似文献   

20.
抗Fas单克隆抗体诱导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细胞凋亡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探讨抗Fas单克隆抗体诱导胃癌细胞凋亡的规律及在胃癌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应用细胞形态观察、琼脂糖凝胶电泳、流式细胞光度术检测抗Fas 单克隆抗体对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周期的影响以及对细胞杀伤作用的方式,并检测了SGC -7901细胞表面Bcl-2的表达情况..结果抗Fas单克隆抗体有阻滞细胞周期、通过诱发凋亡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 经抗Fas单克隆抗体处理后,SGC-7901细胞表面Bcl-2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 .结论抗Fas单克隆抗体可以诱导胃癌细胞系SGC-7901细胞凋亡. 抗Fas单克隆抗体诱导胃癌细胞凋亡与Bcl-2表达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