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0年7月26日至8月9日,云南农业大学连林生教授、云南省科委王汉英主治医师和云南农业大学赴美进修的杨志鸿讲师一行3人,赴美访问了密苏里—哥伦比亚大学和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考察了小型猪的培育及其在医学实验应用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2.
国内外小型猪资源概况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猪和人在解剖学、生理学上有极大的相似性,而小型猪还具有品系繁多、遗传性能稳定等诸多优点,因此,作为实验动物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的多个方面.本文主要介绍了从40年代末美国开始培育小型猪以来,国内外小型猪的主要品系、培育、开发研究的发展情况以及国内培育小型猪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小型猪在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猪广泛用于生理学和实验外科研究。随着小型猪的培育成功,在药理学和毒理学领域的应用明显增加,在毒理学研究中,已成为非啮齿类动物中的一个新的选择。为推动国内小型猪在毒理学研究方面的应用,特综述小型猪在一般毒理学、皮肤毒理学、生殖毒理学和药物代谢方面的研究情况和小型猪应用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4.
对小型猪在颌面外科实验中研究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猪的解剖生理与人类较为相似,作为实验动物比猫狗更优越,但体积、体重较大,实验操作上不方便,饲养管理也不经济。国外从40年代即开发新的实验动物品种,人工培育小型猪,并对小型猪的特点及应用进行了大量研究。小型猪应  相似文献   

5.
云南滇南小耳猪与广西巴马小型猪mtDNA D-Loop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封闭群滇南小耳猪与广西巴马小型猪线粒体DNA(mtDNA)的多态性,探索小型猪遗传监测的方法。方法用18种限制性内切酶对23头滇南小耳猪和21头广西巴马小型猪mtDNA D-loop的PCR产物进行RFLP分析。结果滇南小耳猪和广西巴马小型猪的mtDNA D—loop在品种内和品种间均表现出相同的酶切图谱,未见多态性。结论滇南小耳猪与广西巴马小型猪mtDNA D—loop的遗传多样性贫乏,mtDNA PCR—RFLP技术在其遗传监测中不具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小型猪正逐渐成为生命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实验动物。我国具有独特和丰富的小型猪资源,我国小型猪品系或资源涉及资源品系、封闭群、近交培育品系等。本文就我国的小型猪品系资源状况进行了介绍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7.
腹疝是人类的常发病,其中腹股沟疝的发病率最高,约占85%以上。长期以来,由于缺乏理想的动物模型,使这方面研究工作进展缓慢,治疗技术改进不大。疝的手术修补复发率较高,并发症也时有发生,常给患者带来痛苦。近年来,我们在培育中国实验小型猪过程中,发现其腹疝的发病率比较高。经过深入观察,发现小型猪的腹股沟阴囊疝和人的斜疝在解剖结构与发病机理上十分相似。众所周知,小型猪已广泛用于医学研究,本试验表明中国实验用小型猪还可作为研究人类腹股沟疝的动物模型和实验对象,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一、腹股沟阴囊疝的临床观察对小型猪场48头5~75日龄的腹股沟阴囊疝雄猪逐个检查并根据阴囊疝的明显程度进行分类。另外,随机选三窝新生雄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清醒状态记录小型猪心电图的方法,并对3个品系小型猪6个导联心电图进行分析比较。方法选用4月龄广西巴马猪7头、5月龄五指山小型猪6头、中国农大小型猪10头,清醒状态下吊床保定,测定Ⅰ、Ⅱ、Ⅲ、aVR、aVL和aVF6个导联的心电图。结果3个品系小型猪心电图的波形与人相似,心率较快,在3个品系之间差别不明显,存在偶发性窦性心率不齐。广西巴马猪、五指山小型猪和中国农大小型猪的P-R间期分别介于0.08—0.10s、0.08—0.11s和0.08—0.11s;QRS波群分别介于0.04—0.06s,0.04—0.07s和0.04~0.05s。3个品系小型猪均有清晰的S-T段,偏移小于1mm。结论本研究获得了3个品系小型猪清醒状态时的心电图基本数据,经比较,3个品系之间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实施冠状动脉内皮损伤术,加速小型猪在高胆固醇饮食条件下的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建立小型猪定位冠状动脉硬化技术,为心血管疾病研究提供理想的动物模型。方法采用8头五指山小型猪进行冠状动脉内皮损伤术,术前饲喂3.0%高胆固醇饲料20—25d,在冠状动脉前降支中段进行球囊扩张,压力为6—10atm,扩张次数3次。结果除1头小型猪,在经过扩张压力10个大气压,扩张3次手术后存活外,其余小型猪在术后6—24h内死亡。结论五指山小型猪冠状动脉扩张后,极易出现室颤,推测该品种小型猪对这种手术的耐受力较差。  相似文献   

10.
由于猪胚胎透明带是一天然屏障,能有效地防止病原体侵入,所以自1951年猪胚胎移植成功以来,许多学者利用该技术培育SPF种猪群并获得成功。为将此项技术尽快应用于我国现代化养猪业以及培育卫生合格的小型猪、近交系实验动物,1987至1990年。我们重点研究  相似文献   

11.
小型猪在解剖、生理和营养代谢等方面与人类相似,是人类医学研究的理想模型动物.然而,由于小型猪(尤其是我国自行培育的小型猪)在实验操作过程中不配合,成为限制其应用的主要因素之一,另一方面,由于实验操作的不规范,也常常引发动物的应激反应,并造成实验数据变异增加.以下结合本实验室的应用经验,介绍小型猪的基本实验操作技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建立小型猪腹壁拉链模型,并在教学实践中开展应用性试验,研究小型猪在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并收集相关的研究数据,为小型猪腹壁拉链模型后期推广应用奠定基础.方法 选用健康、幼龄小型猪20只,分为两组,10只为常规手术组作对照,10只用于建立小型猪腹壁拉链模型.以小型猪为实验对象实施外科教学项目—肠吻合术和肠瘘管手术以及术后手术部位恢复情况动态观察实验.记录实验的耗时、麻醉药用量、小型猪的精神状况、饮食情况以及手术后的恢复情况.结果 小型猪腹壁拉链模型成熟、稳定,在外科教学中具有较强实用性.在肠吻合手术中实验中,小型猪腹壁拉链模型组的实验耗时,麻药使用量,以及动物的精神状况等均明显优于常规手术组,此外,模型自身的结构特点还可以方便实验人员手术后的动态观察.结论 本研究成功的建立了小型猪腹壁拉链模型,该模型外科教学实验中的应用情况较好,为今后相关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3.
西藏小型猪MSTN基因5''调控区的酶切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西藏小型猪MSTN基因进行PCR—RFLP基因多态性分析,并对五指山小型猪、贵州香猪和巴马小型猪进行MSTN基因多态性的比较研究。方法以42头西藏小型猪、17头五指山小型猪、7头巴马小型猪和22头贵州香猪作为研究对象,对猪MSTN基因5’调控区进行了PCR—RFLP多态性研究。结果1、不同猪种之间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有显著性差异(P=0.000),西藏小型猪的MSTN基因表现出3种基因型TT(9.52%)、AA(61.90%)、TA(28.57%),T和A的频率分别为23.81%和76.19%;五指山小型猪的MSTN基因表现出2种基因型TT(82.35%)、AA(17.65%),T和A的频率分别为82.35%和17.65%;贵州香猪的MSTN基因表现出2种基因型TT(81、82%)、TA(18.18%),T和A的频率分别为90.91%和9.09%;巴马小型猪的MSTN基因表现出2种基因型TT(71.43%)和TA(28.57%),T和A的频率为85.71%和14.29%。2、不同MSTN基因型的西藏小型猪的初生重(P=0.761)和离乳重(P=0.319)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西藏小型猪、五指山小型猪、贵州香猪和巴马小型猪的MSTN基因5’调控区存在多态性,但暂不能把MSTN基因做为西藏小型猪繁殖性能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西藏小型猪MSTN基因进行PCR—RFLP基因多态性分析,并对五指山小型猪、贵州香猪和巴马小型猪进行MSTN基因多态性的比较研究。方法以42头西藏小型猪、17头五指山小型猪、7头巴马小型猪和22头贵州香猪作为研究对象,对猪MSTN基因5’调控区进行了PCR—RFLP多态性研究。结果1、不同猪种之间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有显著性差异(P=0.000),西藏小型猪的MSTN基因表现出3种基因型TT(9.52%)、AA(61.90%)、TA(28.57%),T和A的频率分别为23.81%和76.19%;五指山小型猪的MSTN基因表现出2种基因型TT(82.35%)、AA(17.65%),T和A的频率分别为82.35%和17.65%;贵州香猪的MSTN基因表现出2种基因型TT(81、82%)、TA(18.18%),T和A的频率分别为90.91%和9.09%;巴马小型猪的MSTN基因表现出2种基因型TT(71.43%)和TA(28.57%),T和A的频率为85.71%和14.29%。2、不同MSTN基因型的西藏小型猪的初生重(P=0.761)和离乳重(P=0.319)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西藏小型猪、五指山小型猪、贵州香猪和巴马小型猪的MSTN基因5’调控区存在多态性,但暂不能把MSTN基因做为西藏小型猪繁殖性能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广州地区西藏小型猪的繁殖性能和繁殖行为进行了观察研究。方法以广州地区雌雄西藏小型猪为研究对象,根据其繁殖卡的详细资料进行分类统计。结果雄性西藏小型猪阴茎首次伸出日龄为(39.50±2.63)d,此时体重为(3.26±0.87)kg;其射精日龄为(65.22±3.69)d,体重为(5.34±1.03)kg。雌性西藏小型猪初情日龄为(142±5.3)d,成年母猪发情周期为(20.35±0.72)d,发情持续期(4.2±0.31)d;其妊娠期约为114 d左右。初产雌性西藏小型猪产仔数为(2.30±0.82)头,2月龄断乳存活率为86.5%;而经产雌性西藏小型猪产仔数为(5.70±1.00)头,其2月龄断乳存活率为91.4%。哺乳期雌性西藏小型猪母性强,护仔行为强烈。结论广州地区西藏小型猪生长发育繁殖正常,产仔率和2月龄存活率等繁殖性能指标与原产地一致。  相似文献   

16.
小型猪     
小型猪的来历现在的家猪是经过数千年进化、自然选择和应用近代遗传育种原理培育而成的,它不仅为人类提供了有益的食物来源,而且为生物医学研究提供了模型。猪作为一种实验工具,具有若干重要特性:广泛的遗传多样性;毛稀;生理上和人有许多相似之处等。但使用普通猪做实验时,因其体形过大,既不利于饲养管理,又和人体的大小不能类比。因此,美国等国家用标准的美国猪和德国猪与美国南部的野猪或亚洲、墨西哥、科西嘉野猪杂交,已经培育出各种小型猪。这些猪的大小和亚洲自然生存的小型猪相近,  相似文献   

17.
我国小型猪研究的现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猪在解剖学、生理学、疾病发生机理等方面与人极其相似,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尤其是近年来,异种医用组织器官的移植已引起国际上高度重视.猪在作为人医用组织器官移植的供体方面,已显示出良好的前景。我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1997年颁布了“异种移植的基础研究”重大项目申请指南,拟全面开展猪作为异种器官移植供体的基础研究。因此,猪愈来愈受到生命科学领域各学科的广泛关注。小型猪由于劳动人民长期的近亲培育,基因纯合度及遗传稳定性高,在医学生物学研究中的重复性好。同时.小型猪体型小、便于操作、饲养费用低。因此,小型猪的实验动物化及其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倍受重视。  相似文献   

18.
两组科学家利用基因工程培育出的克隆猪的组织有可能适于移植入人体。这两个小组报告他们培育的克隆猪缺少引起排斥反应的基因。基地在爱丁堡的PPLTherapeutics机构已经培育出五头缺少这种基因的克隆猪 ,而ImmergeBioTherapeutics机构和密苏里哥伦比亚大学的一组研究人员克隆的小猪带有这五头猪的DNA基因模块。PPL的研究主任AlanColman说 :“克服了一个个主要的技术难关和科学险情 ,异种间移植的愿望今天成为了现实 ,这将推动移植业的改革。”研究人员一直着手于将猪的肾、心脏和其他…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两种小型猪作为代谢综合征模型动物的可行性。方法选择巴马小型猪和西藏小型猪,测量体重、体尺以及与代谢综合征有关指标-血脂、血糖、自由基水平,在不同种和性别之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西藏小型猪比较,巴马小型猪体重大,体长度短,颈围大,腹围大,肥胖指数高,而且差异在雌性巴马小型猪中更加显著。TC、HDL-C、LDL-C、TC水平在雌性小型猪高于雄性小型猪。GLU水平在巴马小型猪高于西藏小型猪,并与雌性西藏小型猪的差异显著,而FRA和Hb Alc水平在西藏小型猪高于巴马小型猪,Insulin水平在雌性巴马小型猪和雄性西藏小型猪中分别高于雄性巴马小型猪和雌性西藏小型猪。MDA水平在雌性巴马小型猪中显著高于雄性巴马小型猪和西藏小型猪,SOD和GSH-Px水平在巴马小型猪中高于西藏小型猪。结论通过体重、体尺、血脂、血糖和自由基水平等正常生理指标的分析,巴马小型猪倾向于肥胖;两种小型猪血脂雌性高于雄性;巴马小型猪空腹血糖高于西藏小型猪,但巴马小型猪的血糖控制能力优于西藏小型猪;巴马小型猪抗氧化能力优于西藏小型猪。总之,在代谢综合征相关研究中根据具体需求进行选择不同种、不同性别的小型猪并以具体造模实践来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20.
融水小型猪的种源来自广西融水县,2012年被引到广东繁育并测定了基础数据,包括种质特性、繁殖性能、生长曲线、血液学指标、血生化指标、脏器系数、染色体分析。参照国家和地方有关实验动物标准,初步建立了融水小型猪微生物与寄生虫、环境与设施、饲料、病理学、遗传学等质量控制标准。融水小型猪能适应当地气候,繁殖良好,自然受孕率为88.3%,妊娠期平均112 d,初产平均胎产仔6.1头,经产平均产仔7.9头。融水小型猪体型小,雌雄成年体重(6月龄)分别为17.21±5.20 kg和16.35±5.23 kg,性情温顺,线粒体DNA分析表明融水小型猪比兰屿猪更为古老。通过标准化的饲养管理与质量控制,具有培育成实验用小型猪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