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4 毫秒
1.
红霉素耐药葡萄球菌的克林霉素耐药表型和基因型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红霉素耐药的葡萄球菌对克林霉素的耐药表型和基因型,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收集本院2005年1月至2006年6月对红霉素耐药、克林霉素敏感和中介的葡萄球菌178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62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116株),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推荐的纸片法测其耐药表型,通过PCR测其耐药基因,并进行对比.结果:178株葡萄球菌中红霉素耐药、克林霉素敏感且D试验阳性(iLSM)37株(20.8%),红霉素耐药、克林霉素敏感D试验阴性(MS)46株(25.8%),红霉素、克林霉素均耐药(cLSM)95株(53.4%).PCR检测显示所有菌株中3种基因(ermA、ermC、mrsA)至少一种为阳性.MS葡萄球菌中仅检测到mrsA基因,其他均检测到ermA、ermC基因.在所测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中iLSM型以检测出ermA多于ermC;cMLS中未检出ermC基因;而在CNS中iLSM 、cLSM 2型均以检测到ermC居多.结论:临床上分离的对红霉素耐药、克林霉素敏感的葡萄球菌诱导性耐药比较常见,耐药表型D试验与多重PCR检测结果相一致,且前者方法简单易行,建议实验室应加强对葡萄球菌D试验的常规检测,以指导临床正确合理使用大环内酯类、林可酰胺类抗生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微量肉汤稀释法、纸片扩散试验(2种表型试验)检测葡萄球菌对克林霉素诱导耐药的现状(及其)耐药基因mecA、ermA、ermB、ermC、msrA在本地区的流行分布,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通过革兰染色、凝聚因子、凝固酶试验、触酶试验和Vitek 2 compact鉴定菌株。PCR检测细菌的mecA、ermA、ermB、ermC、msrA耐药基因。结果微量肉汤稀释法、纸片扩散试验检测葡萄球对克林霉素诱导耐药与基因检测有很好的一致性。ermC为葡萄球菌诱导克林霉素耐药的优势基因。ermC、ermA在S.aureus、S.epidermidi、S.haemolytic所占比例分别75.0%(81/108)、65.9%(91/138)、74.2%(92/124);21.3%(23/108)、22.5%(31/138)、15.3%(19/124)。结论 2种表型方法检测葡萄球对克林霉素诱导耐药试验与PCR检测耐药基因方法符合率高,微量肉汤稀释法可用于自动化仪器、纸片扩散试验可用于常规试验。  相似文献   

3.
目的测定葡萄球菌属对红霉素及克林霉素的耐药性,分析红霉素诱导克林霉素耐药的发生率以及耐药基因的类型。方法用K-B法检测葡萄球菌属对红霉素及克林霉素的耐药性,依据CLSI2011年推荐的D试验方法,测定红霉素对克林霉素的诱导耐药表型,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耐药基因型。结果2009~2011年红霉素和克林霉素同时耐药(cMLSB)菌株占葡萄球菌的比例分别是48.9%、52.0%、61.2%,随着时间的增长有升高的趋势。而D试验阳性(iMLSB)菌株占所检测葡萄球菌属的比例随着时间的增长有下降的趋势,分别是19.6%、18.5%、11.9%。这两种趋势在金黄色葡萄球中表现尤为明显。D试验阳性(iMLSB)菌株在对红霉素耐药而克林霉素敏感的葡萄球菌株所占的比例在三个不同时间段分别是58.2%、56.6%、56.5%。耐药基因分析表明:红霉素核糖体甲基化酶基因ermC是诱导耐药的主要基因。结论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应开展D试验,检测葡萄球菌属中红霉素对克林霉素的诱导耐药,指导临床医生更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4.
葡萄球菌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检测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广城  黄烈  刘键  韦洁宏  杨来智  陆学东 《中国热带医学》2006,6(11):1926-1927,1952
目的了解葡萄球菌对大环内酯类药物表型耐药性和耐药基因以及分析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与诱导克林霉素耐药的相关性。方法用K—B纸片法检测2004—2005年分离的136株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性,依据NCCLS2004年发布M100-S14的D-试验方法,测定红霉素对克林霉素的诱导耐药率;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MsrA、Vgb、Sat4、ermA、ermB、ermC、mphA、MefA/E、ereA、ereB10种耐药基因。结果136株葡萄球菌共栓出MsrA、Sat4、ermC、mphA、ereB5种耐药基因,耐药基因总检出率为80,15%(109/136)。MRSA、MRCNS、MSSA、MSCNS耐药基因的检出率分别为81.25%(13/16)、89,47(68/76)、73,08%(19/26)、50,00%(9/18),耐药基因主要存在于MRCNS。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同时耐药株占43.38%,红霉素耐药而克林霉素敏感株占37,50%;D-试验阳性率为25,00%(34/136),阳性株数占红霉素耐药而克林霉素敏感株的66,67%(34/51)。耐药基因MsrA、Sat4、ermC、mphA、ereB的阳性率分别为24.26%、41.91%、56,62%、1.47%、18.38%,其中核糖体甲基化酶基因ermC是诱导克林霉素耐药的主要基因。结论ermC是诱导克林霉素耐药的主要基因,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应同时开展D试验和耐药基因检测,以指导临床更加合理使用抗菌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的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用于检测葡萄球菌对甲氧西林的耐药性,同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的种进行鉴定。方法 对临床分离的武汉地区金黄色葡萄球菌80株。表皮葡萄球菌70株,其余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60株,提取其基因组DNA,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独有的femA基因,表皮葡萄球菌的种特异性序列,决定葡萄球菌对甲氧西林耐药性的mecA基因,和细菌共有的16srRNA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四对引物。同时加入PCR体系中对相应片段进行扩增。结果 在210株葡萄球菌中,mecA基因检测结果与苯唑西林敏感试验结果的一致率为96.2%。mecA基因阳性但苯唑西林敏感的5个菌株,通过由低到高浓度的苯唑西林筛选培养后。均表现出耐药性。mecA基因阴性但苯唑西林耐药的3个菌株,经过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敏感性试验后,被证明是β-内酰胺酶的高产株。结论 此多重PCR方法不仅可以对临床分离葡萄球菌菌株的甲氧西林耐药性作出判断。同时还可以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表皮葡萄球菌做出种的鉴定,是一种高效、敏感、特异性高的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的大环内酯类耐药葡萄球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检测克林霉素诱导耐药的发生情况,探讨其耐药机制。方法 采用Vitek-32和ATB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对临床分离的葡萄球菌进行鉴定与药敏试验,收集红霉素耐药的葡萄球菌346株,以D试验检测红霉素诱导克林霉素的耐药表型。结果 346株红霉素耐药葡萄球菌中,81.2%为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ethicillin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MRS),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唑啉、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苯唑西林、青霉素耐药率在80%以上;对利福平、呋喃妥因、奎奴普丁/达福普丁耐药率相对较低(〈30%),未见万古霉素耐药菌株。其中,核糖体结构变异(红霉素和克林霉素同时耐药)217株,占62.7%,核糖体可诱导变异(D试验阳性)87株,占25.1%,泵出机制(红霉素耐药、克林霉素敏感)42株,占12.1%,67.4%的葡萄球菌具有诱导耐药作用。结论本地区医院感染的大环内酯类耐药葡萄球菌对其它抗生素多重耐药,其耐药机制以核糖体结构变异型为主,其次为核糖体可诱导变异型。在红霉素耐药、克林霉素敏感菌株中克林霉素诱导耐药率较高,对红霉素耐药、克林霉素敏感的葡萄球菌应开展D试验检测,以指导临床正确合理选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7.
鲁卫平  安琳 《重庆医学》2006,35(23):2115-2117
目的 了解我院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及克林霉素的耐药性,测定红霉素对克林霉素诱导耐药率及诱导耐药基因。方法 双纸片法测定临床分离株红霉素对克林霉素的诱导耐药表型,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诱导耐药基因。结果 9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有77株为红霉素耐药,其中结构型克林霉素耐药45株,诱导型耐药(D试验阳性)26株。51株MRSA中结构型耐药菌株占62.7%,D试验阳性菌株占19.6%。43株MSSA中结构型耐药菌株占30.2%,D试验阳性菌株占37.2%。克林霉素诱导型耐药主要由ermC基因决定。结论临床微生物实验室须加强可诱导克林霉素耐药的检测,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大环内酯类、林可酰胺类和链阳霉素B类抗生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葡萄球菌对克林霉素和红霉素的耐药性及红霉素对克林霉素诱导耐药的情况,以便更准确地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 采用纸片扩散法检测葡萄球菌对克林霉素和红霉素的耐药性,依据NCCLS2004年发布的M100-S14 D试验方法检测并判读红霉素对克林霉素的诱导耐药性,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检测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结果 92株金黄色葡萄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均耐药率的有44株,占47.8%,对红霉素耐药而克林霉素敏感的有34株,其中D试验阳性的有18株,占红霉素耐药而克林霉素敏感的52.9%,检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56株,占60.8%;77株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CNS)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均耐药的有31株,占40.2%,对红霉素耐药而克林霉素敏感的有31株,其中D试验阳性14株,占红霉素耐药而克林霉素敏感的45.2%,检出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51株占66.2%.结论 葡萄球菌临床分离株对红霉素耐药性严重,红霉素对克林霉素诱导耐药的发生率较高,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必需开展D试验,才能更准确地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北京地区社区感染和院内感染中金黄色葡萄球耐药情况变化。方法用琼脂稀释法检测了471株从北京地区收集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11种抗生素的敏感水平(其中422株菌株从1993年至2000年门诊脓疱疮患儿分离获得,49株从2000年烧伤病房住院患者分离获得)。用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对上述菌株进行了mecA耐药基因的检测。结果引起社区感染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比率由1993年的12.2%上升至2000年的29.8%,对甲氧西林均表现为低度耐药。引起院内感染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甲氧西林的耐药率为63.3%,表现为高度耐药。所有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100%耐药,对红霉素、四环素、克林霉素和氯霉素的耐药率分别约80%、70%、60%和50%。引起社区感染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未发现庆大霉素和利福平耐药菌株,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由1993年的2.4%上升至2000年的21.3%;引起院内感染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中对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和利福平的耐药率分别为63.3%、63.3%和57.1%。所有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对夫西地酸和万古霉素敏感。2000年分离的多重耐药菌株比例较1993年有所增加。PCR对mecA耐药基因的测定结果显示,所有对甲氧西林高度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ecA耐药基因均呈阳性;对甲氧西林低度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ecA耐药基因均呈阴性。结论在本实验所及范围内,北京地区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率逐渐上升,mecA耐药基因测定是筛选耐药MRSA菌株的快速、简易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贵州省从江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变迁情况,掌握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主要耐药基因和耐消毒剂基因,并对部分菌株作同源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贵州省从江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2018~2021年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情况变迁情况,以相关性分析(pearson)统计学方法探讨细菌耐药性与抗菌药物用药频度(defined daily dose system, DDDs)二者的关系。以四年间重症医学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送检标本分离获得的40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为研究对象,采用仪器法对试验菌株作鉴定及药敏,通过PCR技术作耐药基因(mecA、SCCmec、femB)和耐消毒剂基因(qacA/B)检测。应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法分析40株试验菌的同源性。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每年的平均耐药率显示青霉素耐药率一直高于92%以上。四环素、克林霉素、复方新诺明耐药率在2019年有所下降后却又再次持续升高。红霉素、苯唑西林、左氧氟沙星、奎奴普丁/达福普丁的耐药率呈现逐年增长趋势。未发现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和替加环素的耐药菌株。相关性分析提示青霉...  相似文献   

11.
鲁卫平  颜保松  安琳 《重庆医学》2004,33(8):1169-1171
目的建立一种能快速有效地对葡萄球菌感染进行病原体诊断的方法.方法利用三重聚合酶链反应技术(Triplex PCR)同时检测葡萄球菌特异性16S rRNA 基因、金黄色葡萄球菌特异性Sa442基因和编码青霉素结合蛋白(PBP2a)的mecA基因.结果 84株葡萄球菌的16S rRNA 基因100%阳性,其中3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的Sa442基因100%阳性,mecA基因阳性率为78.8%.51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Sa442基因100%阴性,mecA基因阳性率为76.5%.30株其他临床常见菌16S rRNA、Sa442、mecA基因100%阴性.结论该技术具有简便、快速、特异性强等特点,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感染快速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2.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及其耐药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分析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测方法及其耐药性。方法 采用头孢西丁、苯唑西林纸片法和PCR3种方法检测2005年安徽地区12家医院临床分离13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MRSA菌株;琼脂稀释法测定金黄色葡萄球菌对17种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头孢西丁、苯唑西林纸片法及PCR法对MRSA检出率分别为52.63%、54、13%、51.87%,3种方法对MRSA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以PCR法检出mec—A基因为判断MRSA的金标准,头孢西丁纸片法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98.44%、符合率为99、24%,r(正确诊断指数)=0.9844。苯唑西林纸片法的灵敏度为98.55%、特异度为93、75%、符合率为96.24%,r=0.923。除了青霉素-G、氨苄西林、替考拉宁、万古霉素以外,其余抗生素的耐药率,MRSA组均明显高于MSSA组(P〈0.01)。结论 头孢西丁纸片法是筛选和确认MRSA菌株的一种可靠、简便的方法;MRSA为多重耐药菌株,临床应加强检测。  相似文献   

13.
多重PCR法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基因及致病毒素基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金黄色葡萄球菌(简称金葡菌)耐药基因及所携带致病毒素基因PVL与TSST-1的特点。方法:应用多重PCR法检测mecA基因、TSST-1基因及Py£基因。结果:84株金 葡球经多重PCR法对其mecA基因进行检测.检出率为58.3%(49/84)。PVL基因阳性菌株的分离率为23.8%(20/84),州£阳性的MRSA为13株(13/49,26.5%),PyL阳性的MSSA为7株(7/35,20.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检出TSST-1基因。结论:金葡菌的耐药性呈上升趋势,且金葡菌可产生多种毒素,在分离金葡菌的同时,应加强其耐药基因及毒素基因的检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医院及环境样中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耐药基因及毒素基因,了解其分布情况。方法采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multiplex polymeras chain reaction,PCR)技术分别检测耐药基因mecA、femA与毒素基因TSST、PVL。结果 8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仅3株(3.61%)菌检出mecA基因,22株菌(26.50%)检出femA基因,15株菌(18.07%)同时检出mecA与femA基因。医院样本检出12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3株甲氧西林耐药凝固酶阴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and coagulasenegative Staphylococcus aureus,MRCNS)。83株分离自医院及环境样本SA,2株分离自咽拭子的样本检出TSST基因,检出率4.54%(2/44);1株分离自血液的样本检出PVL基因,检出率2.27%(1/44),其余菌株未检出毒素基因。结论院内样本中,部分菌株携带mecA基因,环境样本未发现携带mecA菌株,两者存在差异。83株SA菌,毒素基因携带率较低。检测耐药、毒素基因携带率,为临床治疗及院内感染控制,食物中毒溯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揭阳地区妊娠期妇女无乳链球菌的分子流行特征和耐药特征,为其引起感染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揭阳地区妊娠35~37周妇女的阴道直肠拭子,对分离到的无乳链球菌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e, MLST)、分子血清分型、进行药敏试验并检测红霉素和克林霉素耐药基因(ermA、ermB、ermA/E和linB基因)。结果无乳链球菌检出率为9.6%(103/1 076),共发现21个序列型(sequence type, ST),来源于8个克隆群(clonal complexes,CCs),CC103占16.6%。共检出5个血清型,以Ⅲ(49.5%)、Ia(24.3%)和Ib(12.6%)为主。红霉素、克林霉素耐药率及多重耐药率分别为:71.8%、60.2%和62.1%。红霉素耐药菌均检出耐药基因,ermA、ermB和mefA/E阳性率为16.2%、83.8%和25.7%;linB基因阳性率为54.8%。共检出cMLSB、iMLSB和M型等3种红霉素耐药表型,分别占73.0%、8.1%和18.9%。结论揭阳地区的定植无乳链球菌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其多重耐药率高,红霉素耐药以ermB基因介导的cMLSB型为主,部分克林霉素耐药由linB基因介导。CC103已成为该地区流行的主要CC之一;ST17/血清学Ⅲ型为该地区流行的主要定植菌株之一。   相似文献   

16.
刘真真  范昕建  吴疆  高燕渝 《西部医学》2011,23(4):604-605,609
目的了解mecA、femB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检出效率。方法对临床分离的71株非重复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采用多重PCR进行检测。结果 mecA、femB多重聚合酶链反应对MRSA的检测的特异性为100%,敏感性为97.87%。结论 mecA、femB多重PCR法可以对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甲氧西林耐药作出判断,是一种高效、敏感、特异性高的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耐药现状,分析其耐药表型与基因型的关系,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临床分离的86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采用头孢西丁纸片法检测耐药表型、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mecA基因,并将两种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86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头孢西丁纸片法阳性64株,检出率为74.4%;mecA基因阳性58株,阳性率为67.4%;其中有1株头孢西丁纸片法阴性而mecA基因阳性,7株头孢西丁纸片法阳性而mecA基因阴性。结论:本地区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耐药状况严重;头孢西丁纸片法与PCR检测mecA基因一致率90.7%;PCR检测mecA基因可快速准确判定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安徽省宿州地区临床分离的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所携带的7种耐药基因状况。方法: 使用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133株MRCNS中mecA、gyrA、qacA/B/C、qacA、ermA/B/C、ermB、TetM耐药基因。结果: 133株MRCNS中,mecA基因携带率为100.0%,gyrA、qacA/B/C、qacA、TetM、ermA/B/C、ermB基因携带率依次为47.4%、51.9%、45.1%、25.6%、24.8%、12.0%。结论: 安徽省宿州地区MRCNS中mecA、qacA/B/C、qacA基因携带情况常见,gyrA、TetM基因携带率较高,而ermA/B/C、ermB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