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目的:对中药注射剂治疗心力衰竭的系统评价或Meta分析进行再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WanFang Data、VIP、CBM、CNKI等中英文数据库,检索中药注射剂治疗心力衰竭的系统评价。由2位评审员独立对纳入文献进行资料收集,并采用AMSTAR量表以及GRADE评估工具,对所纳入文献进行评价。应用Rveman 5.3软件对结局指标进行亚组分析,并进行间接比较。结果:最终纳入40篇系统评价或Meta分析文献,包含193个结局指标,涉及11种中药注射剂。AMSTAR量表评价结果中"是否提供前期设计方案""纳入标准中是否考虑发表文献""是否提供排除文献名单""是否说明相关利益冲突"4项为导致方法学质量降低的主要因素。GRADE评估工具的评价结局中,纳入系统评价的局限性以及发表偏倚为引起结局指标证据质量降低的原因。间接比较显示人参注射液、益气复脉注射液以及参芪扶正注射液分别在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疗效、LVEF和BNP的改善方面效果最佳。中药注射剂对于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率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目前关于中药注射剂治疗心力衰竭的系统评价或Meta分析存在评价方法不规范、证据质量等不足,导致本次评价结论的可靠性降低。今后的研究应进行科学、合理的研究设计,从而为中药注射剂治疗心力衰竭提供更为可靠地循证证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再评价纳入随机对照试验的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系统评价,对证据进行再评价研究。方法计算机检索建库至2019年12月31日Cochrane Library、EMbase、PubMed、CNKI、CBM、VIP和WanFang医学数据库,筛选符合标准的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系统评价。2位作者对纳入的研究独立进行资料收集,对各系统评价的结局指标进行描述性评价,并进行报告质量、方法学质量和证据等级的评价。报告质量评价用PRISMA声明,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AMSTAR2量表,证据质量评价采用GRADE工具。结果共纳入11篇系统评价,结论显示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对心绞痛、心电图等结局指标的改善均有优势。PRISMA评价结果显示10篇报告质量为中等,1篇报告质量较低;AMSTAR2评价结果显示,所有报告均为极低质量;GRADE分级结果显示,5项结局指标证据质量为低级,其余均为极低,导致降级的最主要原因为研究的局限性和发表偏倚。结论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但当前针对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系统评价的方法学质量总体不高,结论的证据水平普遍较低,整体报告质量还有待提高,今后的临床试验和系统评价均应严格遵循循证医学科研设计要求,以提供更高质量的证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联合低分子肝素防治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疗效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进行再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中英文数据库中有关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联合低分子肝素防治术后DVT疗效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检索时间限定为自2000年1月1日至2019年8月1日,由两名研究者根据纳入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对最终纳入文献使用AMSTER量表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使用GRADE方法进行证据质量评价。结果共纳入6个系统评价,结果显示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联合低分子肝素可以降低术后DVT发生率,且较为安全。AMSTER量表中,条目1、条目4、条目11报告严重缺失,所有研究AMSTER评分在11和17之间;GRADE证据质量显示证据质量主要为低级和极低级,无中级和高级证据。结论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联合低分子肝素防治术后DVT疗效确切,相对安全,但存在证据质量低、结局指标单一且无针对性、系统评价报告不完整等问题,临床使用应谨慎对待,今后的研究应提高研究质量,规范报告撰写。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已发表的参附注射液治疗心力衰竭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方法学质量,并对临床疗效证据进行系统评估和汇总分析。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WanFang、VIP、SinoMed、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和EMbase数据库,收集已发表的参附注射液治疗心力衰竭的系统评价,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8年12月2日。应用AMSTAR2量表评价其方法学质量,GRADE对证据质量进行分级评估。结果共纳入12篇参附注射液治疗心力衰竭系统评价/Meta分析。AMSTER2量表评价显示,纳入研究质量均较低,评分在6.5~10.5分。GRADE证据分级结果显示,2篇文献的临床综合疗效、6-MWT和证候有效率3个结局指标证据质量为中级。余下所报告结局指标证据质量均为低级或极低级。结论参附注射液治疗心力衰竭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方法学质量不高,证据质量等级整体偏低,应加强对系统评价员和临床研究者方法学培训,提升临床试验和系统评价质量。  相似文献   

5.
该研究对中药注射液治疗脓毒症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进行再评价,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推动临床证据质量的提升。通过全面检索中国知网(CNKI)、Medline、EMbase等8个中、英文数据库,搜集中药注射液治疗脓毒症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6月。分别采用AMSTAR 2量表、PRISMA 2020、GRADE证据分级并结合“基于证据体的中医药临床证据分级标准建议”对纳入研究进行方法学质量、报告质量、证据质量评价。共纳入27篇系统评价/Meta分析,包含血必净注射液、参附注射液、参麦注射液和生脉注射液。AMSTAR 2量表评价结果表明,纳入系统评价/Meta分析方法学质量为中级到极低级,其中存在明显缺陷的关键条目为条目2(前期设计方案),非关键条目为条目3(研究类型选择)、条目10(资助来源)和条目16(利益冲突)。PRISMA 2020结果表明,8个主题的条目完整报告缺失>50%,分别为检索策略、可信度评价、结果综合、证据可信度、注册与计划书、支持、利益冲突、补充材料。纳入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共涉及30个结局指标,对出现频次最多的3个结局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前已有较多临床试验、系统评价/Meta分析证明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证据数量较多,综合性论述较少。该研究通过对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进行再评价,为该药物临床实践和决策提供证据概貌和依据。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维普(VIP)、CBM、EMbase、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有关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应用AMSTAR-2量表、GRADE工具对纳入的6篇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及结局指标的疗效评价。AMSTAR-2方法学质量评价结果显示,6篇文献均为极低质量;GRADE证据质量评价显示,55个结局指标中中等质量证据2个,低质量证据4个,极低质量证据49个。6篇系统评价均得出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有效的结论,在总有效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液流变学、血流动力学方面均有改善作用。方法学质量评估及证据等级评价结构显示,纳入研究方法学质量极低,结局指标证据等级为中、低等,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仍需更多高质量研究进一步证实,未来相关临床研究的开展及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书写应严格遵守相关规范。  相似文献   

7.
[目的] 本研究对中药注射液治疗肺心病的系统评价/Meta 分析进行再评价,以期为临床应用中药注射液提供循证支持。[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等 8 个中英文数据库,检索年限为建库至 2023 年 3 月,搜集中药注射液治疗肺心病的系统评价/Meta 分析。分别使用AMSTAR-2、PRISMA 2020、GRADE 系统对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报告质量及证据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共纳入26 篇系统评价/Meta 分析,涉及 16 种中药注射液,29 个结局指标。AMSTAR-2 评价结果表明,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整体较低,无中、高质量文献,条目 2(前期方案)、3(研究类型选择原因)、4(文献检索)、8(研究特征描述)、10(资助来源)具有明显缺陷。PRISMA 2020 结果显示 8 个主题条目的报告完整度<50%,分别为检索策略、方法综合、可信度评价、结果综合、证据可信度、注册与计划书、利益冲突和补充材料。GRADE 评估结果表明纳入研究中无高质量证据体,方法学质量低、结果不一致、存在发表偏倚是证据质量降级的主要因素。[结论] 基于现有证据,提示中药注射液治疗肺心病有效且基本安全,有助于纠正肺心病患者的缺氧状态、改善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降低肺动脉压、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但目前已发表系统评价/Meta 分析的方法学质量较低,文献报告存在一定缺陷,且证据质量等级不高,影响结果的可靠性。因此,未来需要更多高质量的临床研究和证据为中药注射液治疗肺心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提供循证支持。  相似文献   

8.
清开灵注射液是临床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中药注射剂之一,且可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该研究旨在对清开灵注射液的系统评价进行分析,以期为清开灵注射液的临床应用和相关临床实践指南的制订提供参考和依据。笔者对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Wanfang)、维普(VIP)、Pub Med、Cochrane Library和EMbase进行检索,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20年8月,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系统评价。使用AMSTAR 2评价纳入系统评价的方法学质量,并提取疾病、联用药物和研究结果等信息进行分析。最终纳入24篇系统评价,其中治疗急性脑血管疾病10篇、呼吸系统感染9篇、病毒性肝炎2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篇、清开灵注射液的不良反应2篇。AMSTAR 2仅有3个条目完全报告率70%,其余均70%,其中条目2、3和10均无系统评价报告。纳入的系统评价共涉及29个结局指标,出现频次最多的3个是有效率、不良反应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且纳入研究均显示清开灵注射液有较好的疗效。常见的重型不良反应为过敏性休克,轻型为皮肤及黏膜的不良反应。与清开灵注射液联用最多的药物是抗生素,以青霉素和青霉素+先锋霉素为主。现有证据显示清开灵注射液系统评价的方法学质量有待提高,且清开灵注射液的疗效较为明显,但应对临床试验和系统评价结局指标的选择进行规范,并加强对药物联用等基础信息的报告,从而更有力地为临床服务。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中医药治疗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的系统评价进行再评价研究。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2018年11期)、CBM、CNKI、万方等6个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8年11月20日。采用AMSTAR工具评价纳入系统评价的方法学质量,并应用GRADE证据评价工具进行证据质量分级。结果 共纳入相关系统评价或 Meta分析9篇,包含42个结局指标。方法学质量评价结果显示,所纳入9篇系统评价的首要问题是均未提供前期设计方案,其次是未说明相关利益冲突(7篇)。证据质量分级结果显示,在42个结局指标中,极低质量11个,低质量27个,中等质量仅4个,导致降级最主要因素为局限性(42个结局指标),其次为不精确(19个结局指标)和不一致(18个结局指标)。结论 基于系统评价再评价结果,中草药治疗MG具有一定疗效和安全性,针灸治疗MG的系统评价文献数量较少,鉴于二者均存在方法学质量总体较差、证据等级总体偏低,该研究结论存在一定局限性,临床医师在使用这些证据进行临床决策时尚需谨慎。建议今后进一步加强原始研究顶层设计科学性和报告规范性,同时更多关注中草药联合针灸治疗MG的综合效应的系统评价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血塞通注射液治疗中风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证据。[方法]检索CNKI、Sino Med、Wan Fang、Pub Med、Cochrane library和EMbase数据库,查找血塞通注射液治疗中风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以AMSTAR量表评价方法学质量,并分析研究结果的证据级别。[结果]共纳入9个系统评价/Meta分析,包括7个结局指标。与其他药物或常规治疗相比,血塞通注射液治疗中风临床总疗效更好,3篇显示在改善中风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上更有优势,1篇显示能明显降低恶化率与病死率,但证据质量不高。AMSTER量表评价显示方法学质量高(条目报告率80%)的条目有3个:纳入标准、检索资源、纳入研究的科学性;质量中等(50%~80%)的条目有3个:排除标准、纳入研究特征、发表偏倚;其余12个条目质量较差(50%)。其中研究问题、灰色文献与研究文献清单3个条目问题突出。[结论]现有的证据提示血塞通注射液能够改善中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且安全性较好。但由于纳入文献质量不高,影响证据的强度,需要严格设计的高质量临床研究进一步论证。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的首选报告项目(PRISMA)条目及多系统评估量表(AMSTAR)对疏血通注射液治疗中风的Meta分析/系统评价的方法学及报告质量进行评价。方法:检索万方医药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期刊、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和Pub Med数据库,筛选疏血通治疗中风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文献,时间截至2015年5月。采用PRISMA条目及AMSTAR量表对纳入的研究进行方法学与报告质量评价。结果:10篇研究符合纳入标准。PRISMA报告质量平均得分为22分,其中严重缺陷1篇。AMSTAR量表平均分6分。主要存在问题有在前期方案注册、文献的选择性偏倚、资料提取和评价文献科学性方面的偏倚、未报告资金来源方面。结论:疏血通治疗中风的Meta分析/系统评价的方法学及报告质量相对完全。但仍需要完善方案设计,对前瞻性文献质量控制,报告资金来源,对方法学质量规范化。  相似文献   

12.
赵颖  刘健 《天津中医药》2016,33(12):723-728
[目的]评估中国老年医学领域系统评价或者Meta分析的方法学与报告质量,为规范中国老年医学领域同类循证研究提供根据与借鉴。[方法]由两位研究者独立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an Fang)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数据库自建库至2016年5月所发表的中国老年医学系统评价或者Meta分析文献,利用AMSTAR量表和PRISMA量表对最终纳入文献进行评价。[结果]纳入的193篇文献中,65篇为系统评价,128篇为Meta分析。方法学与报告质量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检索不全面,偏倚风险评估未得到相应重视,研究中的资助来源未详细说明等。[结论]中国老年医学系统评价或者Meta分析的文献数量较多,但质量还有待提高。建议老年医学研究者能够提升循证研究能力,严格遵照规范报告格式撰写文献。  相似文献   

13.
Nausea and vomiting are common and distressing adverse events of chemotherapy. This review focuses on the findings and quality of systematic reviews (SRs) of cannabinoids for chemotherapy‐induced nausea and vomiting (CINV). Review of SRs, a systematic literature search, was conducted in several electronic databases and included SRs evaluating cannabinoids for CINV in cancer patients. Methodological quality and quality of reporting were evaluated by AMSTAR and PRISMA, respectively. Initial search retrieved 2,206 records, and 5 SRs were included. On the basis of findings of the sole SR judged as high methodological quality, cannabinoids seem to be more effective than placebo, equal to prochlorperazine for reducing CINV, and to be preferred by patients. The response to different combinations of antiemetic agents seems to be equal to 1 antiemetic alone. The average of AMSTAR score was 5, and the average of PRISMA score was 13.2. Cannabinoids represent a valuable option for treating CINV, despite the adverse events related to treatment, such as drowsiness and cognitive impairment. There is no good quality evidence to recommend or not the use of cannabinoids for CINV. More studies are still need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cannabinoids when compared with modern antiemetics.  相似文献   

14.
目的:使用AMSTAR声明评价有关通心络疗效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文献的方法学质量。方法:计算机检索包括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 (CBM)、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和中国中医药期刊文献数据库(TCM)、Medline数据库、Pubmed数据库、ISI Web of Knowledge数据库、Web of Science数据库在内的国内外各大数据库,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14年12月20日。由5名评价者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并应用AMSTAR声明清单对纳入的所有系统综述文献逐一进行评价。结果:最终纳入22篇文献。其中17篇系统评价,5篇Meta分析,所有文献在方法学及报告质量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主要集中在方案与注册、文献的检索收集、纳入排除标准、真实性评价、数据处理及基金等几个方面;纳入的所有文献对AMSTAR声明的平均报告率为57.02%。结论:从目前平均报告率的高低可以看出,应用AMSTAR声明评价有关通心络疗效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报告的方法学质量相对偏低,影响了文章的质量,说明目前系统评价在论文报告的各个环节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这势必会影响临床证据的可靠性及临床决策的判定,提示撰写此类文章需遵照AMSTAR声明条目以提高文章报告的方法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中药汤剂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系统评价的方法学质量及结局指标的可信度。方法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收集公开发表的关于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检索范围为建库至2019年2月1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提取资料,采用AMSTAR2量表评价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采用GRADE系统对结局指标进行证据质量分级。结果最终纳入8篇系统评价/Meta分析。AMSTAR2量表显示,8篇文献方法学均为极低质量;GRADE评级显示,1个结局指标为高等级,5个结局指标为中等级,11个结局指标为低等级,5个结局指标为极低等级。结论目前中药汤剂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系统评价方法学质量较低,结局指标可靠程度相对较低,需要更多准确、高质量的临床证据,从而指导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治疗。  相似文献   

16.
17.
Background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 is a rapidly spreading disease that has caused an extensive burden to the world. Consequently, a large number of clinical trials have examined the efficac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for treating and preventing COVID-19, with coinciding proliferation of reviews summarizing these studies.ObjectiveThis study aimed to evaluate the methodological quality and evidence quality of systematic reviews and meta-analyses on the efficacy of TCM.Search strategySeven electronic databases, including PubMed, Cochrane Library, Web of Science, 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 Chongqing VIP, Wanfang Data and SinoMed, were searched for systematic reviews and meta-analyses in October 2021. Search terms such as “Chinese medicine,” “Lianhua Qingwen” and “COVID-19” were used.Inclusion criteriaSystematic reviews and meta-analyse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that evaluated the efficacy of TCM treatment of COVID-19 were included.Data extraction and analysisA Measurement Tool to Assess Systematic Reviews Version 2.0 (AMSTAR 2)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methodological quality. The quality of evidence was graded using the Grading of Recommendations Assessment,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GRADE) system. Data extraction and analysis were performed by two reviewers independently.ResultsThere were 17 meta-analyses included in our overview.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defined as TCM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as Western medicine alone. The methodological quality of all the included studies was moderate to poor. A total of 89 outcome indicators were evaluated, of which, 8 were rated as moderate quality, 39 as low quality, and 41 as very low quality. Only one outcome measure was graded as being of high quality. The moderate quality of evidence indicated that, for the treatment of COVID-19,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CM in combination with Western medicine was better, in terms of lung recovery, rate of conversion to severe/critical cases, symptom scores, duration of symptoms, mortality, and length of hospital stay.ConclusionEvidence from the included studies shows that,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Western medical therapy alone, the addition of TCM to COVID-19 treatment may improve clinical outcomes. Overall, the quality of evidence of TCM for COVID-19 was moderate to poor. Meta-analyses of the use of TCM in the treatment of COVID-19 can be used for clinical decision making by accounting for the experiences of clinical experts, medical policies, and other factors.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引入雷达图从6个维度多元评价黄芪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文献质量,为临床工作者的证据选择提供循证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维普期刊网(VIP)、万方数据(Wanfang)、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等8个中英文数据库收录的黄芪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文献,截止至2019年5月21日(与正文时间不符,请确认),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数据提取,从文献的发表年份、研究设计的类型、AMSTAR方法学质量评价、PRISMA报告学质量评价、同质性程度、发表偏倚等6个维度进行文献质量评价,计算评价得分及其秩数得分,合成结果绘制成雷达图进行可视化表述,评估黄芪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DKD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文献质量。结果 共纳入8篇研究,秩数平均分依次是:2.83、5.16、3.83、5.17、3.67、6.33、5.5、5.5分,秩数得分平均分为4.75分,与满分8分之间存在较大差距;雷达图直观地反映本次纳入的8篇系统综述/Meta分析在6个维度上的得分普遍不高。结论 本次研究提示黄芪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DKD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文献综合质量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未来的研究者应该加强方法学质量和报告学质量,以提供更高质量的循证医学证据供临床工作者选择及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中药治疗高尿酸血症的系统评价进行再评价。方法 计算机检索英文数据库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和中文数据库CNKI、WanFang Data、VIP数据库,搜集中药治疗高尿酸血症的系统评价(SR)/Meta,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6月。应用AMSTAR2量表、PRISMA声明和GRADE方法对纳入的研究进行评价。结果 最终纳入7个SR/Meta,均分析了临床有效率,5篇个对血尿酸水平进行了分析。AMSTAR2方法学质量评价为极低;得分较差的条目为条目2、7、9、10、12、16。PRISMA报告质量问题主要表现在资金支持、资料条目、方案与注册、单个研究偏倚方面。GRADE进行证据体评价,质量普遍较低。结论 中药治疗高尿酸血症在临床疗效方面有优势,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但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不高,证据体质量低,在以后的临床研究设计中应加强试验的设计,为中药治疗高尿酸血症临床疗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