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以新疆民族织物图案为对象,通过分析图案特点,发现具有某些元素有规律地重复排列组合的特征,分解这些元素找出基本构型,归纳为六边形结构堆砌、砖形结构堆砌、田字结构堆砌、三角结构堆砌、菱形结构堆砌等。用户在创作时首先选择某一种基本构型,然后设计或嵌入适当的纹样基元到初始构型中,最后通过折叠或旋转延展生成一幅精美的对称图案,文中原型系统可以广泛应用于新疆民族织物图案设计、广告以及服装设计等领域。  相似文献   

2.
新疆民族地毯图案具有独特的地域性、民族性和风格,如何保留和传承其风格特征是图案创新设计的难点.提出一种基于进化计算的创新设计方法.可通过分解地毯图案,分析其组成元素,抽取具有表征风格的特征予以进化计算,再生新型纹样,设计中还可以调整图案内容及结构来丰富花型变化,并通过不同顺序关系中元素组合增强图案的表现力,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实现了生成具有风格化的创新图案,借助于主客观评价模型得到很高地认可.  相似文献   

3.
罗茜 《包装工程》2024,45(4):438-447
目的 为梁平蓝印花布的保护与传承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增添动力。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走访调查、DFA分析、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方法,对梁平蓝印花布传统纹样进行研究。首先,基于文化基因理论,对梁平蓝印花布传统纹样进行基因识别和提取;然后,利用形状文法对提取的形态基因进行推演,形成新的纹样图形;最后,将新纹样图形应用到文创产品设计上。结论 固本与造意是梁平蓝印花布纹样保护与传承的基本思路,梁平蓝印花布纹样的文化基因是由纹样的形态基因、结构基因、色彩基因和意蕴基因共同构成的。以纹样的形态基因为基点,以结构基因、色彩基因和意蕴基因为约束条件,借助形状文法,可以推演出多种纹样图案,进而设计出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创新型文创产品。  相似文献   

4.
半坡彩陶三角图案的再设计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伟伟  魏婷 《包装工程》2018,39(8):42-46
目的半坡彩陶纹饰种类丰富,设计感突出,对点、线、面的构成应用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对三角图案的运用尤为广泛。研究半坡彩陶三角图案的构成规律,提取其设计因子,进行图案的重新构成,并应用在半坡文化衫设计中,通过设计将传统纹样进行规范化、统一化,实现对地域特色文化的优化及传承。方法通过卡片分类法及个案研究法进行彩陶纹样的整理归类,筛选典型特征元素,获取有效设计信息。结合形状文法进行图案再设计,使新生成的图案既继承半坡彩陶纹样结构简单、重复性强的设计风格,同时又具有现代设计简约、时尚的韵味,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结论通过分析传统纹样的形式语言特征,帮助文化创意设计高效、准确地进行。通过对半坡三角图案的设计应用,验证了上述方法的有效性及可用性。  相似文献   

5.
孙斐 《包装工程》2019,40(16):77-82
目的 陕西秦绣具有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厚的地域文化特色,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主要研究当代秦绣图案中抽象几何纹样的提取及衍生图案设计方法,并对其进行设计应用,验证相应的设计方法和思路。方法 首先采用分析比较法、归纳总结法、聚类分析法、型谱分析法对秦绣图案的表现题材、色彩、几何纹样、构成形式进行研究。其次,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典型秦绣样本图案中的色彩、几何纹样设计元素。最后,利用形状文法对几何纹样进行推演及衍生图案设计。结论 将秦绣文化融入到现代设计中,一方面有利于为现代设计注入新的设计文化语言;另一方面有利于秦绣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使秦绣文化在数字化时代能实现自我创新。  相似文献   

6.
李敏  白寒  殷果 《包装工程》2023,44(22):242-251
目的 将现代参数化生成技术融入传统纹样设计方法,以此弥补传统的纹样设计方法对设计结果可控性低、产出效率低的不足,从而探索传统纹样创新设计的新途径。方法 运用模件系统理论和图谱量化法提取传统纹样的文化基因图案,采用Grasshopper参数化工具重构纹样,并将形状文法推演规则转译为参数化语法表达的形状文法推演规则,运用系统的文法规则控制感性随意的纹样参数衍生流程,实现基于形状文法导向的参数化纹样设计方法。结果 以黄梅挑花八角莲纹为例,编写形状文法控制的纹样衍生参数化程序,生成多种八角莲纹衍生图案,并应用于不同的文创载体。结论 参数化设计逻辑下的形状文法可以更高效地挖掘传统文化纹样的创新设计价值,以形状文法为导向的参数化技术可灵活并科学地对传统纹样进行再设计,为数字化时代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马皎 《包装工程》2018,39(20):22-28
目的 纹样是传统民间美术艺术形式的重要特征,而它的创新性演变却非常匮乏,单纯的提取无法满足其在现代审美中的传播与发展。抽取出一种适用于“非遗”纹样的转译设计方法,使传统纹样更好地满足时代特征的审美需求。方法 通过对陕西“非遗”宁强羌族刺绣传统纹样的分析,明确其典型特征,提取核心纹样图案作为初始模型,利用转译原理生成新的纹样设计方案。基于转译原理的传统纹样再设计,既保留了传统纹样的基因特征,又创新性的挖掘了其遗传因素,为传统刺绣业在现代文化中的转型提供了巨大的创新设计源泉和方法。结论 某款宁强羌族刺绣的纹样再设计实验,论证了其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张明春  李珂  邓倩  张伟社 《包装工程》2014,35(12):84-87
目的研究产品图案实体再造方法及自动生成系统的应用。方法以图案实体再造方法为研究对象,提出两种方式扩充图案样式:一是对无规律但已抽象出自动生成算法的构图元素的总结利用;二是对无算法图案,使用DIPA软件,应用VisualC++结合UG二次开发技术,对图案图像的构图元素进行提取、分割、再造后,生成多样式的新图案。结论应用数字化造型设计工具,开发出产品图案的三维实体自动生成系统,产品图案实体再造方法与应用研究,能够提高设计效率,提升产品设计的创新度与自动化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与提取畲族凤凰纹样的视觉要素,探索畲族凤凰纹样视觉风格,并将CGM模型运用于畲族凤凰纹样的再设计过程中,在进行创新设计的同时保留畲族纹样风格。方法 首先通过文献查阅与实地考察对畲族凤凰纹样进行收集与整理,并对其文化内涵进行解读与分析;其次,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畲族凤凰纹样作为研究案例,分别对其色彩要素、造型要素与构图要素进行归纳、解构与提取;最后,运用CGM模型对畲族凤凰纹样进行造型转化,并结合色彩与构图要素展开畲族凤凰再设计,从而设计出具有创新性又富有民族特征的畲族凤凰纹样。结论 结合畲族凤凰纹样在色彩、造型与构图三个方面的主要特征构建了设计方法,并引入了CGM模型对畲族凤凰纹样的造型进行设计转化,通过案例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为单个复杂纹样的再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岳灵  薛丹萍 《包装工程》2023,44(4):50-58
目的 中国古代历史悠久,每个朝代或民族都有其独特的纹样图案。这些纹样记录了当时人民的生活风貌,体现了超越前人的审美情趣,也充分反映了时代经济、政治、文化的繁荣程度。为了传承和创新中国传统纹样,以数字化的技术手段实现其在空乘制服中的设计与运用。方法 以吉祥纹样这一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纹样为研究对象,以文献研究和案例分析等方法阐述中国空乘制服的背景以及设计现状;从中国图案学和类型学的角度,对中国传统纹样的构成形式、色彩搭配、内涵寓意进行分析和归纳;运用数字化技术实现其在空乘制服上的创新应用。结论 将中国图案学、设计学、信息技术等学科进行交叉研究,可为具有中国吉祥纹样的空乘制服设计中的数字化运用及传播,提供多学科融合的研究路径与经验。  相似文献   

11.
闫静莉  李少波 《包装工程》2020,41(18):294-301
目的 针对现代文创产品设计趋向地域性、独特性的发展方向,归纳整理蒙古族传统哈木尔纹样的艺术特征,探析其实践应用于文创产品再设计研究的创新。方法 以实用、适用与审美的统一为标准,归纳哈木尔纹样的艺术特征、形态特征、构图格律、色彩分析;将饱满浑厚、刚劲有力的造型和独特的民族风格特征与现代文创产品设计方法相结合进行深入推敲。以传统纹样古为今用的传承、创新、传播为视角,分析、整合具有蒙古族地域特色的哈木尔纹样文创产品的再设计创新。结论 借助哈木尔纹样的艺术特征结合实践设计案例,从“传统、生活、材质、科技”四个方向论证哈木尔纹样之美与地域性文创产品设计是有机统一且紧密结合的。这既增加了内蒙古地区文创产品设计的民族特色化,又通过再设计对哈木尔纹样进行了开发和保护,推动了传统纹样在发展中的继承。  相似文献   

12.
基于符号演化的木制民居装饰构件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琳  吕健  谢庆生 《包装工程》2018,39(6):212-218
目的使苗侗民族文化元素更好融入现代木制民居设计和木制民居装饰构件设计过程。方法提出基于形状文法与可拓学基元表征的符号演化方法,以可拓学基元为表征模型,对传统苗侗木制民居中的符号进行可拓基元解构。在经典形状文法基础上,结合可拓基元表征,构建图案创意配置过程模型,实现苗侗民族纹样的形态演化与文化传承。结论围绕新农村室内设计高度民族化以及个性化发展的整体构思,详细分析了苗侗民族传统文化遗产结构特征、装饰风格及其他艺术特色、表现手法、造型特点等。以木制民居装饰构件为例,对提出的设计方法进行验证,并应用于黔东南木制民居的个性化定制设计中,创造出具有文化灵魂,人文化、民族化特质的房屋建筑。对苗侗木质民居的文化传承及新农村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本文聚焦普米族的民族文化中服饰纹样的研究,并依托IP人物设计开发普米族系列文创产品。厘清普米族民族服饰纹样的形成及发展过程,研究其在民族杂居大环境下保留的传统服饰纹样的独特性,以及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其他少数民族如白族、纳西族、藏族等的影响。通过对普米族服饰中头服、上衣、下裳和装饰的相关资料进行详细整理研究,从款式类型、色彩搭配和装饰技艺等几个方面分析其艺术特点,结合IP人物形象设计的审美价值、创新形式、工艺技术以及传统与现代并存的理念,解构后再创作实践,设计出基于普米族少数民族文化的符号化、大众化的文创产品。同时,民族服饰能够体现其民族文化、民族独特风貌和其发展轨迹,将普米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流行设计元素相结合,赋予现代设计产品浓厚且扎实的民族文化属性、艺术属性,使产品更具竞争力。优化文创设计产品,使民族文化传播途径更加多元化,引导市场消费者主动了解中国民族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4.
秦臻  刘永红  郑栋毅 《包装工程》2021,42(14):65-73
目的 优化民族图案创新设计过程中由于图案语义的隐性、复杂性等特点,造成创新设计的图案脱离原始语境,无法展现文化内涵.方法 以设计需求的关键性语义为驱动,分别利用TextRCNN、可拓语义量表、深度学习等技术手段,建立包括语义输入与转化、侗锦图案匹配、设计辅助3个层面的侗锦图案智能设计路径.结果 通过对设计需求关键性语义的提取,匹配相应语义的侗锦图案,并智能生成语义相关的设计方案.结论 以语义为驱动的民族图案辅助设计路径,有助于提高设计的效率,增强民族文化元素使用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吴海茹  寇迪一  邹晨  侍秉颂  郝亚岑  佟可新  成刚 《包装工程》2022,43(22):434-442, 456
目的 探索汉字与少数民族文字在字体形态上文化转译的可行性;保护与传承民族文字的多元字型文化,拓展少数民族文化特征的汉字设计创新研究,服务于民族区域文化建设,助力民族品牌塑造。方法 运用“文化转译”方法展开对蒙古文字造型特征的提取,进行汉字文化物质层、行为层、精神层的蒙象汉体设计转译。在获得造型要素样本筛选结果、蒙象汉体转译方法建构、认知体验达成路径以后,进行赋能民族品牌升级的设计与优化,继而提升汉字民族文化内涵的表达。结果 围绕蒙古文多元字型的挖掘,完成蒙汉字型文化转译的设计方法探索、蒙象汉体设计、民族区域品牌优化实践。结论 基于文化转译视角的蒙象汉体创新设计研究是以设计学视角构架民族文字与汉字融通的桥梁,有助于深度挖掘民族文字造型的文化内涵,探索中国汉字传承与设计创新的新思路,为促进我国汉字设计事业的健康发展,赋能民族地区的文化创意产业与传播事业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6.
乔锦浩  肖懿  崔誉丹  季铁 《包装工程》2021,42(14):74-80, 91
目的 针对剪纸智能生成中剪纸的地域性和风格性问题,探索一种能够生成特定风格剪纸的智能生成方法.方法 以侗族剪纸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纹样分析,得到其中应用比较广泛的花草纹样.然后,根据花草纹构造特征进行分解,重构出数量较多的保留侗族剪纸风格的图案,同时通过数据增广的方式获得侗族剪纸花草纹数据集.基于该数据集,提出使用生成对抗网络来拟合花草纹数据集的数据分布,生成侗族剪纸风格的纹样.结果 生成的纹样图像质量较高,线条流畅、优美,符合侗族剪纸风格.结论 通过生成对抗网络学习侗族的剪纸风格,取得了较好效果,为特定风格剪纸的智能生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针对检测精度与检测速度两大指标,提出了用HOUGH变换改进的曲率法平面轮廓图元识别方法。开发了基于邻域值的轮廓点分类算法,采用曲率阈值法筛选轮廓点、投影高度法判别图元属性及分类轮廓点,构建了基于HOUGH变换的直线图元、圆弧图元分割与融合算法。对提出的方法分别进行了特征点检测精度与检测速度对比实验和特征点检测能力测试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图元识别准确、检测速度快、通用性好。  相似文献   

18.
虞杰  吕健  潘伟杰 《包装工程》2020,41(10):255-261
目的为促进蜡染这一民族传统艺术与现代审美的有机结合,提升蜡染纹样的文化影响力和传播力,提出一种基于分层形状文法的计算机辅助传统纹样设计方法,保留传统蜡染纹样的视觉特性同时满足现代审美,使传统蜡染焕发出新的生机。方法首先分析贵州传统蜡染纹样中的花朵纹造型特征,提取造型元素并分层,然后运用分层形状文法进行纹样推理演变;依据提出的创新方法生成大量不同形状,目标形状与结果形状通过规则连接得到整个形状衍生树模型。最后设计师根据自身审美和经验对形状衍生树节点进行人机交互选择,修剪衍生树,排除不符合条件的节点,完成设计方案的决策。结论改进形状文法使其适用于蜡染造型设计,建立纹样衍生树模型,并利用传统蜡染花朵纹的创新设计,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