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8 毫秒
1.
目的 总结31例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的诊断、治疗经验。方法 对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的诊断、手术治疗的术前准备、手术时机、手术方式选择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术前能确诊为结肠癌的15例全部依靠钡剂灌肠。右半结肠癌7例,左半结肠癌15例行Ⅰ期切除吻合,术后均无吻合口瘘;右半结肠癌2例,左半结肠癌5例行Ⅰ期切除近侧结肠造瘘。本组死亡3例。结论 钡剂灌肠检查是结肠癌急性梗阻病因诊断惟一有效的辅助检查方法。只要患者一般情况好,中毒症状轻,均应争取Ⅰ期切除吻合。术中结肠减压及灌洗是左半结肠癌安全进行结肠Ⅰ期切除吻合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31例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的诊断、治疗经验。方法对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的诊断、手术治疗的术前准备、手术时机、手术方式选择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术前能确诊为结肠癌的15例全部依靠钡剂灌肠。右半结肠癌7例,左半结肠癌15例行Ⅰ期切除吻合,术后均无吻合口瘘;右半结肠癌2例,左半结肠癌5例行Ⅰ期切除近侧结肠造瘘。本组死亡3例。结论钡剂灌肠检查是结肠癌急性梗阻病因诊断惟一有效的辅助检查方法。只要患者一般情况好,中毒症状轻,均应争取Ⅰ期切除吻合。术中结肠减压及灌洗是左半结肠癌安全进行结肠Ⅰ期切除吻合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谢德贵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17):500-501
目的总结31例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的诊断、治疗经验。方法对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的诊断、手术治疗的术前准备、手术时机、手术方式选择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术前能确诊为结肠癌的15例全部依靠钡剂灌肠。右半结肠癌7例,左半结肠癌15例行Ⅰ期切除吻合,术后均无吻合口瘘;右半结肠癌2例,左半结肠癌5例行Ⅰ期切除近侧结肠造瘘。本组死亡3例。结论钡剂灌肠检查是结肠癌急性梗阻病因诊断惟一有效的辅助检查方法。只要患者一般情况好,中毒症状轻,均应争取Ⅰ期切除吻合。术中结肠减压及灌洗是左半结肠癌安全进行结肠Ⅰ期切除吻合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外科处理方法。方法:分析1999年至2004年38例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资料。结果:38例患者中,Ⅰ期行右半结肠切除5例;Ⅰ期行左半结肠切除,近端结肠造瘘,关闭远端结肠31例;肿瘤无法切除行横结肠造瘘2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3.2%(5/38),围手术期病死率2.6%(1/38)。结论:加强对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认识。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5.
王伟伟  韩恩崑  张建生  吴会国 《吉林医学》2013,34(19):3801-3802
目的:探讨左半结肠癌伴急性肠梗阻患者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左半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患者病例资料及手术方式。结果:50例患者施行Ⅰ期肿瘤切除吻合术;52例施行Ⅰ期肿瘤切除吻合、末端回肠造口术;3例采用肿瘤切除,肿瘤近端结肠造口术。结论:左半结肠癌伴急性肠梗阻患者视术中肠道准备及吻合口血运情况,可行Ⅰ期切除吻合或Ⅰ期切除吻合、回肠造瘘术,对于身体情况较差高龄患者可行肿瘤切除,肿瘤近端结肠造口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结肠癌并急性梗阻手术方式的选择及吻合口漏的原因。方法:回顾性研究32例结肠癌并急性梗阻手术治疗的病例。结果:32例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均符合低位结肠梗阻,均行手术治疗。右半结肠癌12例,左半结肠癌20例。右半结肠癌全部Ⅰ期切除、吻合;左半结肠癌行Ⅰ期切除和吻合7例;Ⅰ期肿瘤切除及结肠造瘘,Ⅱ期闭瘘6例;Ⅰ期肿瘤切除,永久性结肠造瘘4例;姑息性切除及结肠造瘘3例。术后病检均为结肠腺癌。右半结肠癌Ⅰ期切除吻合11例成功,1例出现吻合口漏;左半结肠癌Ⅰ期切除吻合6例成功,1例吻合口漏;另外1例病人乙状结肠癌并梗阻,行Ⅰ期肿瘤切除及结肠造瘘,Ⅱ期闭瘘,术后出现吻合口漏。3例出现吻合口瘘的病人引流管置管均超过一周,且置管于吻合口附近。结论:结肠癌并急性梗阻,采用Ⅰ期或Ⅱ期吻合口术式,应根据综合因素而决定,只要严格掌握Ⅰ期手术吻合指征,Ⅰ期手术吻合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而吻合口漏,除与肠道及全身情况及吻合技术均有关外,与术中放置引流的时间和位置有关。  相似文献   

7.
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外科处理经验。方法回顾分析36例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外科手术病例资料。结果右半结肠梗阻病例13例,全部行Ⅰ期切除吻合术,无肠瘘发生;低位结肠梗阻23例,行左半结肠切除Ⅰ期吻合者19例,行Hartmann术者3例,行梗阻近端双口造瘘者1例,术后左半结肠切除Ⅰ期吻合者并发吻合口瘘1例(5.3%,)经治疗后愈合。随访满3年20例,16例(80%)生存;随访满5年16例,7例(43.8%)生存。结论做好围手术期的处理,合理的病例选择,结合术中结肠灌洗,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行Ⅰ期切除吻合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结肠癌所致急性肠梗阻患者Ⅰ期手术行肿瘤切除肠吻合的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01~2006-12收治的28例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患者行工期肿瘤切除肠吻合治疗的经验及效果.其中,Ⅰ期右半结肠切除肠吻合10例,Ⅰ期左半结肠切除肠吻合12例;Ⅰ期左半结肠切除肠吻合近端结肠造口6例.结果 全组病例Ⅰ期肠吻合成功26例,发生吻合口瘘2例,切口感染3例,无手术死亡.结论 对肿瘤无转移、无肠管坏死穿孔、重要脏器功能好者,行Ⅰ期手术肿瘤切除肠吻合的治疗,是安全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68例大肠癌并发肠梗阻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大肠癌并发肠梗阻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至2001年收治手术的68例大肠癌致肠梗阻病例资料。结果:68例患者中一期行右半结肠切除14例;一期行左半结肠切除30例;一期行左半结肠或直肠上段癌切除,近端结肠造瘘,封闭远端结肠或直肠二期吻合17例;直肠癌晚期无法切除根治行乙状结肠造瘘7例,术后并发症发生13.23%(9/68),围手术期死亡4.41%(3/68)。结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根据病情合理选择外科治疗方法,做好围手术期的处理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大肠癌致肠梗阻42例分别采用右半结肠切除术,Hartmann结肠造口术和乙状结肠造口术。结果:42例行右半结肠切除Ⅰ期吻合8例;行横结肠癌切除Ⅰ期吻合2例;左半结肠或直肠上段癌行Hartmann手术26例;直肠癌无法切除行乙状结肠造口6例。术后并发症7例(16.67%),围手术期病死率2例(4.76%)。结论:左半结肠癌致梗阻行Ⅰ期手术切除,Hartmann肠造口术仍不失为一种安全可靠的术式,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可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左半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行Ⅰ期切除吻合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左半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23例患者中结肠脾曲癌4例,降结肠癌4例,乙状结肠癌15例。行Ⅰ期结肠癌切除吻合17例,分期手术切除吻合5例,1例行单纯近端结肠造口术。术后发生吻合口瘘3例。结论:正确掌握左半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手术时机和术中肠道灌洗方法,合理选择手术方式,做好围手术期和术后的处理,尽量施行Ⅰ期切除吻合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左半结肠癌急性肠梗阻的诊断与治疗效果。方法47例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其中Ⅰ期切除29例,Hartman手术4例,首先结肠造口再Ⅱ期手术7例,左半结肠永久造瘘3例,肠侧侧吻合4例。术后采用肠道灌洗并配合中药、及扩肛方法。结果手术切除率为91.4%(43/47),死亡1例。结论对左半结肠并发性肠梗阻的患者,病例选择合理,术中行肠减压和灌洗,大力加强围手术期营养与支持疗法,术后胃管内注入中药,及时扩肛,Ⅰ期切除吻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杜先平 《中国医疗前沿》2011,(23):47+60-47,60
目的探讨老年人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手术方式效果。方法 50例老年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患者,分别采用左半结肠Ⅰ期切除吻合、右半结肠Ⅰ期切除吻合、回结肠吻合术、肿瘤近端肠管造瘘术。结果 50例中术后发生并发症13例,发生率为26.0%,其中感染中毒性休克2例,肺部感染4例,吻合口漏2例,切口感染、裂开2例。死亡3例,死亡率为6.0%。结论结肠癌急性梗阻,右半结肠Ⅰ期切除吻合并发症少,安全可行。老年人结肠癌急性肠梗阻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术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大肠癌致肠梗阻的诊断和手术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1990~2002年67例大肠癌致肠梗阻病例的外科治疗资料。结果 67例结肠癌致肠梗阻病人I期右半结肠切除吻合14例,Ⅰ期左半结肠切除吻合37例,Ⅰ期左半结肠切除吻合,近端结肠造瘘术8例,左半结肠切除、近断结肠造瘘、关闭远端结肠4例。3例直肠癌致肠梗阻病人,肿瘤无法切除,作乙状结肠造瘘1例,横结肠造瘘,肠梗阻缓解后行Mile’s手术3例。全组无吻合口漏和死亡病例。结论 为了提高5a生存率和减少Ⅱ期手术,结肠癌致肠梗阻应争取Ⅰ期切除吻合。合理选择手术方式,做好术中结肠灌洗和围手术期治疗是手术成功关健。文章还强调了大肠癌早期诊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结肠癌致梗阻的外科处理方法。方法:收集1998-2002年间32例结肠癌致梗阻的外科治疗资料。结果:Ⅰ期切除吻合20例(其中左半结肠I期切除吻合6例)。Ⅰ期切除、Hartmann造口4例。横结肠造瘘,Ⅱ期切除吻合闭瘘5例,捷径手术3例,并发症发生率9.4%(3/32)。结论:重视结肠癌梗阻认识,选择合理术式,降低并发症发生及死亡率,尽可能提高左半结肠梗阻Ⅰ期切除率。  相似文献   

16.
基层医院梗阻性左半结肠癌Ⅰ期切除吻合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晓东  廖伟春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31):1014-1015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在急诊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行Ⅰ期肠切除吻合中如何运用结肠灌洗技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2009年我院收治的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急诊手术中应用结肠灌洗后行Ⅰ期肠切除吻合术的38例病例,结合文献分析在基层医院中行左半结肠癌Ⅰ期切除吻合如何选用结肠灌洗。结果根据不同的患者情况,应用个体化的治疗充分地行结肠灌洗后,38例患者均于Ⅰ期乙状结肠癌切除吻合,无1例发生吻合口瘘及切口感染。结论在术中正确灌洗结肠,加强围术期的处理,在基层医院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行Ⅰ期切除吻合是合理和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曹春贵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1):1450+1453-1450,1453
目的探讨结肠梗阻诊断及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对50例结肠梗阻患者行手术治疗或非手术治疗。结果右半结肠切除Ⅰ期吻合无吻合口瘘,左半结肠Ⅰ期切除吻合口瘘3例(13%),2例术后死亡(8.7%)。结论对结肠梗阻行Ⅰ期切除吻合,尤其是左半结肠Ⅰ期切除吻合虽然会出现部分吻合口瘘,但相对Ⅱ期手术还是有很大可取性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40例急性梗阻性结肠癌诊断,手术方式选择及处理原则。方法 对近10年收治的40例急性癌性结肠梗阻行急诊手术治疗,术中加强结肠灌洗。结果 本组40例,其中右半结肠癌22例,左半结肠癌14例,行Ⅰ期切除吻合,肠捷径手术2例,Ⅰ期切除近侧结肠造口2例,术后均无吻合口瘘。结论 对梗阻性结肠癌的患者如能掌握合适的指征和方法,术中认真做好结肠减压灌洗,Ⅰ期切除吻合术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大肠癌急性肠梗阻的外科处理。方法:回顾性收治的35例大肠癌急性肠梗阻的诊断和治疗资料。结果:35例中,I期切除吻合21例,其中右半结肠8例,直肠1例,左半结肠12例。6例左半结肠癌及1例直肠癌行I期根治切除造瘘,Ⅱ期闭瘘。3例左半结肠癌及1例直肠癌行I期造瘘,Ⅱ期切除吻合。肿瘤无法切除行回肠至结肠吻合1例,乙状结肠造瘘2例。I期切除吻合,吻合口漏发生1例,切口感染3例,无死亡病例。结论:结肠癌急性肠梗阻外科术中处理方式,视患者全身及局部情况而定,力争I期切除吻合,以求延长生存期,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20.
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行急诊手术治疗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右半结肠癌并发梗阻21例,左半结肠癌和直肠癌并梗阻43例。结果 64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行Ⅰ期切除吻合44例(右半结肠Ⅰ期切除吻合21例,左半结肠直肠Ⅰ期切除吻合23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例,肺部感染3例,伤口感染7例,切口裂开1例,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7.2%,除2例死于多器官衰竭外,其他病例均通过非手术治疗痊愈,随访统计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8.2%,52.5%,35.7%。结论Ⅰ期切除吻合手术治疗结肠癌并梗阻是可行的,而合理地选择手术方式,正确的术中操作和围手术期处理,对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