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彩色饲料对幼虾的诱食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印度水产科研人员配制6种不同颜色的等能量饲料对罗氏沼虾后期幼体进行了诱食试验。饲料颜色分别为草莓色、苹果绿色、柠檬色、桔红色、巧克力色和无色对照。饲料粗蛋白含量为32.80%,脂肪含量 7.82%。结果表明 ,投喂草莓色饲料的罗氏沼虾后期幼体摄食量最高,为777.64mg;其次是投喂苹果绿色饲料的虾,摄食量为767.64mg;其后依次为投喂桔红色饲料的虾(520.02mg)、投喂巧克力色饲料的虾(497.44mg)和投喂无色对照饲料的虾(412.19mg)。投喂草莓色饲料的虾生长最好,平均个体重…  相似文献   

2.
1 材料和方法1.1 试验饲料的制备用市售商品饲料原料鱼粉、豆粕、次粉、酵母粉、磷脂以及复合预混料配制成基础饲料。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4 %乌贼膏、2 %乌贼膏加0 .1%桑普诱食剂、0 .2 %桑普诱食剂和0 .1%桑普诱食剂(配方组成见表1) ,制成粒径为4mm的颗粒饲料。将制成的4组试验饲料于冰柜中保存备用。表1 试验饲料配方组成 %鱼粉豆粕花生粕次粉酵母鱼油磷酸二氢钙磷脂胆碱预混料30 2 0 2 0 15552 0 .50 .521.2 试验鱼选择当年健康的牙鲆鱼种,平均体重为(5 0 .3±2 .4 ) g。用基础饲料喂10d待牙鲆适应环境后再开始分组试验,每组2 0尾,…  相似文献   

3.
银大麻哈鱼饲料中的精氨酸需要量对银大麻哈鱼投喂6种试验饲料,饲料中的精氨酸含量分别为3.5%和8.5%。日投饵量约为鱼体重的3.5%,试验鱼平均体重1.6克,养殖水温15C,8周试验发现各组鱼的增重、摄食及成活率无显著差异,投喂试验饲料的鱼增重360...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国内甲鱼养殖迅速发展,带动了甲鱼配合饲料的研究开发。国内外水产科研工作者在甲鱼营养方面已作了一些初步研究,基本摸清了甲鱼蛋白质、脂肪、糖类的需要量。本试验是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设计7种全价配合饲料,以期筛选出l─2种高效且经济实用的配方。1材料与方法l.1试验饲料饲料组成见表1。将各种原料粉碎至80目,然后混匀制成粉状料。秘鲁鱼粉先过20目筛,剔除大块的鱼骨,过筛部分再行粉碎。6号料和7号料组成相同,但7号料制成颗粒投喂,对照组饲料为北京佳纬公司生产。每组饲料设两个重复。各组饲料成分测定值见表2。1.…  相似文献   

5.
在甲鱼养殖殖过程中,为了满足各个生长阶段的需求,以确保其正常生长,需要不断修正投饵量。投饵量是根据甲鱼的实际重量和生长变化计算确定的。现将其计算方法叙述如下:1.增重率与增重量甲鱼的日增重率计算公式为:式中:I为日增重率(%),W_1为甲鱼的末重(克),W_0为甲鱼的始重(克),n为饲养天数。甲鱼的增重量可以根据抽样实测,在求出日增重率后,也可以按下列公式计算;式中的字母代号均与上式相同。2.投饵量的调整当得知池中甲鱼的总重量、投饵率(根据不同月份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和饲料转化率(饲料转化率=净增重×100%摄…  相似文献   

6.
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玉米蛋白粉替代鱼粉及补充鱿鱼膏和甜菜碱对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摄食和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一:以含30%鱼粉饲料作为基础饲料,然后采用玉米蛋白粉替代基础饲料中10%、15%、20%、30%和40%的鱼粉,配制成6种等蛋等脂的试验饲料,投喂平均体重(105±0.23)g的黄颡鱼8周。结果表明:当鱼粉的替代量达到30%时,黄颡鱼的增重率、摄食率、蛋白质沉积率和脂肪沉积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下降23.9%、11.2%、21.1%和22.9%,饲料系数显著升高9.5%(P < 0.5)。试验二:以含30%鱼粉饲料作为基础饲料,玉米蛋白粉替代30%鱼粉为负对照组,在负对照组饲料中分别添加1%鱿鱼膏、2%鱿鱼膏、0.5%甜菜碱和1%甜菜碱,配制成6组等蛋等脂的试验饲料。以6种试验料投喂平均体重(100±0.15)g的黄颡鱼8周。结果表明:鱿鱼膏对摄食低鱼粉饲料黄颡鱼的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没有显著提升效果(P > 0.05),在低鱼粉饲料中添加0.5%甜菜碱后,黄颡鱼的增重率和摄食率较负对照组显著提升33.9%和8.3%,但仍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不同甜菜碱添加量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 > 0.05)。综上可知,玉米蛋白粉可替代饲料中20%的鱼粉而不会对黄颡鱼的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产生负面影响,当替代达到30%及以上时会产生负面影响|在饲料中添加0.5%甜菜碱可以改善摄食和饲料利用。 [关键词] 黄颡鱼|玉米蛋白粉|鱼粉替代|鱿鱼膏|甜菜碱  相似文献   

7.
给初始体重为(17.24±0.04)g的黄鳝(Monopterus albus)分别饲喂添加0%(对照)、0.1%、0.2%复合诱食剂(由核苷酸、甜菜碱、氨基酸、牛磺酸组成)的三种等氮等能饲料,研究其对黄鳝生长性能的影响,养殖试验持续10周。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复合诱食剂能显著改善黄鳝的摄食、生长、肠道消化酶活性、免疫力和抗氧化能力(P0.05)。当复合诱食剂添加量为0.1%时,黄鳝的日摄食量、末体重、增重率、蛋白质效率均显著升高(P0.05),摄食等量饲料时间明显缩短(P0.05),饲料系数显著降低(P0.05),肠道胰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血清中补体C3含量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且0.2%复合诱食剂组与0.1%复合诱食剂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0.1%复合诱食剂组的血清中补体C4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综上所述,本试验条件下,饲料中添加0.1%的复合诱食剂能显著提高黄鳝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8.
用市售商品饲料原料鱼粉、豆粕、次粉、酵母粉、磷脂以及复合预混料配制成基础饲料。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4%乌贼膏、2%乌贼膏加0.1%桑普诱食剂、0.2%桑普诱食剂和0.1%桑普诱食剂(配方组成见表1),制成粒径为4mm的颗粒饲料。将制成的4组试验饲料于冰柜中保存备用。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诱食剂对黄颡鱼摄食和生长性能的影响。选取体重为(505.9±15.5)g的黄颡鱼160尾,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鱼。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试验组分别在对照组日粮基础上添加0.2%虾浆、0.2%DMPT和0.2%甜菜碱,试验期为8周。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各诱食剂添加组黄颡鱼日摄食量、终末体重、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均显著增高(P0.05),饲料系数则显著降低(P0.05)。虾浆和甜菜碱添加组终末体重显著高于DMPT添加组(P0.05),甜菜碱添加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DMPT添加组(P0.05),各诱食剂添加组间饲料系数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间摄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由此得出,本试验条件下,饲料中添加虾浆、DMPT和甜菜碱3种诱食剂均能够促进黄颡鱼摄食和生长性能,虾浆和甜菜碱对黄颡鱼摄食和促生长效果优于DMPT。  相似文献   

10.
不同添加物对虾诱食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常青 《饲料工业》1999,20(6):19-20
在饲料中添加诱食物质,能刺激水产动物的嗅觉、味觉和视觉等,使它们聚集在饲料周围,从而提高动物的食欲,并促进摄食行为。因此,提高水产动物对饲料的嗜好性,是提高其摄食率,减少饲料浪费,提高饲料效率,增加养殖业经济效益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途径。本试验是在同一实用饲料中加人不同的诱食剂,来比较它们对对虾的不同诱食效果。本项诱食剂试验包括:生长试验和诱食试验。生长试验是通过将含有诱食剂的配合饲料喂养对虾,观察对虾的生长情况,测定其增重率和成活率等情况;诱食试验包括观察对虾的采食情况和对含有诱食剂的配合饲料的趋…  相似文献   

11.
作者实验测定不同浓度色氨酸日粮对生长猪生长率和肌肉组成蛋白质合成的影响。将45头幼猪(最初体重约为24千克)分成5组.喂一种玉米明胶基础日粮,各组含不同浓度的色氨酸:每千克日粮各含色氨酸0.5(n=8)、0.8(n=10)1.3(n=10)、1.5(n=7)或2.0(n=10)克.共喂35日.发现0.5及0.8克色氨酸组猪比其他组猪生长缓慢、摄食量少和饲料利用率低。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三种投喂方式对小池塘鲤草鲫混养效果的影响,以肠道健康膨化饲料(蛋白水平30%、脂肪水平4%)为试验饲料,采用三种投喂方式:自动投喂(AF)、人工投喂(MF)和自助摄食(SF),在室外小池塘(10 m×10 m×1 m)条件下,研究不同投喂方式对鲤草鲫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存活率、摄食率、蛋白质效率和饲料系数的影响。每种投喂方式设置3个重复,每个小池塘放养300尾鲤鱼、100尾草鱼、200尾鲫鱼,鲤鱼初始体重为(93.03±0.20)g、草鱼初始体重为(176.61±6.79)g、鲫鱼初始体重为(75.83±0.08)g,每天按照相同的投喂量(体重的2%~3%)投喂4次,试验周期为8周。试验结果显示:在鲤草鲫混养条件下,自动投喂组、人工投喂组和自助摄食组的鱼类存活率、蛋白质效率和饲料系数无显著差异(P0.05)。自助摄食组的鲤鱼和鲫鱼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明显高于人工投喂组和自动投喂组(P0.05),而草鱼的情况刚好相反(P0.05)。池塘鲤草鲫混养条件下,鲤鱼由93 g生长到318 g,草鱼由177 g生长到526 g,鲫鱼由76 g生长到155 g,肠道健康膨化饲料的饲料系数平均为1.37。试验表明:池塘中鲤草鲫混养时,三种投喂方式不影响鱼类的存活率、蛋白质效率和饲料系数,自助摄食方式利于鲤鱼和鲫鱼的摄食。根据本试验,建议在混养池塘中采用不需要电力又省力的自助摄食方式。  相似文献   

13.
石莼饲料对鲈鱼生长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选取体质量约为6 g的杂食性海洋经济鱼类-鲈鱼作为试验对象,采取摄食率法及集鱼法作为试验方法,研究饲料中不同比例的石莼添加量对鲈鱼生长及诱食活性的影响,比较和评价添加不同石莼剂量的饲料对鲈鱼的诱食效果及生长影响.结果表明:10%和15%石莼添加量的饲料对鲈鱼均有显著诱食作用;0、5%和20%石莼添加量的饲料对鲈鱼诱食作用不显著;25%石莼添加量的饲料对鲈鱼有抑制摄食作用.饲用10%和15%石莼添加量的饲料鲈鱼增重率明显提高且降低饵料系数,其中以10%石莼添加量的饲料效果最为显著(P<0.01),增重率提高了109.7%,饵料系数降低了36.19%.  相似文献   

14.
在网箱中进行6周饲养试验以检验饲料中硒酵母添加水平对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生长、食物利用及鱼体组成的影响。设计 HF(鱼粉含量为45%)和 LF(鱼粉含量为35%)两种配合饲料,在LF饲料配方中分别按0(对照)、0.5%、1.0%、1.5%、2.0%、2.5%的比例添加硒酵母,以鲜杂鱼作为对比饲料。试验鱼初始体重为(10.19±0.63)g,试验期间每日按饱食量投喂2次。结果显示,饲料中硒酵母添加水平对卵形鲳鲹摄食率(FI)、饲料系数(FCR)、氮储积率(NRE)、肥满度和肝重指数、鱼体组成、氮和磷废物排放量(TNW和TPW)无显著影响(P>0.05)。除添加1.5%硒酵母处理中鱼体的增重(WG)低于对照组外(P<0.05),其余处理组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添加2.0%硒酵母处理组中鱼体的磷储积率(PRE)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余处理组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相比之下,摄食饲料HF、LF和鲜杂鱼对WG无显著影响(P>0.05),但摄食鲜杂鱼组FI、FCR、TNW和TPW均高于摄食饲料HF和 LF 的鱼(P<0.05),而 NRE 和 PRE 低于后两者(P<0.05)。研究表明,投喂含35%鱼粉的配合饲料时卵形鲳鲹生长速度和食物利用效率明显高于投喂鲜杂鱼时,而氮和磷废物排放量显著低于后者;当饲料鱼粉含量超过35%时,在配方中添加0.5%~2.5%的硒酵母不会显著增加卵形鲳鲹生长速度和食物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5.
饵料中添加酵母水解物对中华鳖成鳖的诱食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选用平均体重为197g的1320只中华鳖成鳖,随机平均投放于4个饲养池中,分别投喂含酵母水解物0mg/kg(对照)、500.0mg/kg(Ⅰ组)、1000.0mg/kg(Ⅱ组)、1500.0mg/kg(Ⅲ组)、2000.0mg/kg(Ⅳ组)和2500.0mg/kg(Ⅴ组)的饵料。通过测定摄食量和摄食速度,比较酵母水解物在饵料中的不同添加量对中华鳖的诱食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当酵母水解物的添加量在1000.0-2000.0mg/kg的范围内,酵母水解物对中华鳖的诱食效果均显著(P〈0.05)优于未添加组,而且酵母水解物在饵料中的添加量以2000.0mg/kg的饵料组具有最佳的诱食效果,经过对4个饲养池的观察,中华鳖的采食量为165~173g/2h,采食速度为1.39~1.45g/min之间。  相似文献   

16.
用配合饲料喂养甲鱼已有一、二十年的时间了。大家知道用小杂鱼喂甲鱼,其饵料系数大至40~50之间,而用配合饲料喂养甲鱼,饵料系数大都在2~4之间,最低可达1.8。用小杂鱼喂甲鱼一般平均二、三年才可以到500克左右,而用配合饲料1年即可出池(500克左右)。全价配合饲料往往平均11个月可出池(500克左右),长势最快的五个月多一点可达体重500克,其经济效益不言而喻。早年甲鱼饲养场部是用鳗鲡饲料代替甲鱼饲料。鳗鲡是鱼,甲鱼是爬行动物,它们对饲料中的营养需求有很大的差异。近年来各科研单位相继开发出甲鱼…  相似文献   

17.
1加强投喂 夏季水温高,精饲料每天投喂1-2次,青饲料每天投喂1-2次,鲜活贝类每天投喂1次。投饵量可根据以下情况灵活掌握:(1)池鱼摄食情况,精饲料以投下后30min吃完为度,青饲料以当天吃完为度,贝类以下次投喂前吃完为度;(2)天气晴朗,鱼群摄食量大,应适当多投;天气闷热,鱼群摄食差,残饵易腐败变质,应少投或不投。  相似文献   

18.
水产动物饲料诱食剂及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产诱食剂亦称适口性添加剂 ,属于非营养性添加剂 ,是近年来开发的一项人工高产高效养殖新技术。饲料中添加诱食剂可以促进水产动物觅食、改善饲料的适口性、提高摄食速度、摄食量和促进生长 ,同时促进水产动物对饲料的消化吸收 ,提高饲料转化率 ,减轻水质污染和降低成本等重要作用。1 诱食剂的研究方法日本、美国、前苏联早在 6 0年代就采用多种方法研究了在饵料中添加诱食剂促进鱼虾类食欲的效果。随着研究的深入 ,方法也不断改进与完善。这些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1 对比试验试验中以某一标准饲料为基础日粮 ,同时选定若干鱼虾类等…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研究投喂时间对大菱鲆幼鱼生长和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设3个组,分别于早上(06:00)、中午(12:00)、傍晚(18:00)3个不同的时间点投喂大菱鲆幼鱼[初始平均体重为(8.95±0.13)g],每个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5尾。养殖试验周期为45 d。结果表明:06:00投喂组大菱鲆幼鱼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3个投喂组间大菱鲆幼鱼的摄食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06:00投喂组与12:00投喂组的饲料效率显著高于18:00投喂组(P0.05);06:00投喂组大菱鲆幼鱼肝脏中IG F-Ⅰ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12:00和18:00投喂组(P0.05),而投喂时间对大菱鲆幼鱼脑中IGF-ⅠmRNA相对表达量无显著影响(P0.05)。综上,建议体重8 g左右的大菱鲆幼鱼的投喂时间为06:00。  相似文献   

20.
(一)合理投饲、施肥1.投饲原则.坚持"四定投饲".定质:投喂的饲料要新鲜,不投喂变质的饲料.定位:饲料要投在相对固定的位置,最好建投饲台或饲料台.定量:根据池鱼总量,确定投喂量和投饲率,平时投喂量控制在鱼正常摄食量的80%~90%,阴雨天控制在鱼正常摄食量的30%~50%.鱼种投饲率控制在3%~6%,成鱼投饲率控制在2%~4%.严格控制早晨鱼浮头时投喂和夜间投喂,傍晚投喂时,投喂量与前一次投喂量相当即可.因为傍晚鱼贪食,吃的过多,耗氧多,易造成夜间浮头死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