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对肠造口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病人出院早期造口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6月在我科首次行肠造口术的HIV病人8例为对照组,选取2017年7月—2017年12月在我科首次行肠造口术的HIV病人11例为观察组,两组病人实施常规的在院护理和出院指导,出院后观察组利用微信平台实施延续性护理。出院时、出院后3个月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进行评定,统计病人出院后造口并发症发生情况,以评价造口护理能力水平。[结果]观察组病人出院3个月后ESCA量表得分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可提高肠造口合并HIV感染病人出院早期造口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2.
肠造口管理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造口术已成为许多消化道疾病救急治疗的重要手段。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专业人员和患者对肠造口的过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随着肠造口技术和器械的不断进步,使病人愈来愈乐于接受肠造口术,肠造口术后如护理得好,可使患者恢复正常的工作和家庭生活,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而将肠造口术看作会带来许多不便的观点已成为过去。作者着重综述国内外肠造口术后护理发展史及肠造口的管理模式,结合我国肠造口术后护理情况,提出肠造口护理的展望。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肠造口病人术后早期护理的效果。[方法]将306例肠造口病人分为对照组133例,观察组17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造口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传统的造口护理方法基础上进一步改进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造口并发症少于对照组。[结论]采用采用传统的造口护理方法基础上进一步改进的护理方法护理肠造口术后早期病人,可提高病人自我护理能力,减少造口早期并发症,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肠造口患者在手术后早期自我照护经历的内心真实感受,探讨影响自我管理的因素,为制订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象学方法,本院行过肠造口术后1月内的患者进行半结构化访谈,分析访谈资料,提炼主题。结果提炼出四个主题包括患者自护能力有限、生理功能障碍、心理障碍、家庭支持为主,缺乏社会支持。结论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造口适应能力与参与造口自我护理的时间早晚、程度相关,医务人员应个体评估,重视患者心理反应,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患者进行自我护理,才能有效帮助患者自我调整,接受造口,以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赋能干预对永久性肠造口术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70例永久性肠造口术后患者按时间分段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按照永久性肠造口围手术期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为期3个月的赋能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水平。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造口自我护理能力各维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和出院3个月,干预组患者造口自我护理能力各维度得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赋能干预能增强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提高肠造口自我护理知识和自我护理技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DET/AIM在肠造口术后周围皮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1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按照肠造口术后周围皮肤护理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造口周围评估工具进行评估监测,并根据AIM造口周围皮肤护理指南实施护理干预,观察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造口周围皮肤皮炎发生情况和发生率。结果肠造口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造口周围皮肤皮炎发生例数少于对照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ET/AIM应用于肠造口术后患者的皮肤护理中,能有效减少造口周围皮肤皮炎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利于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总结了肠造口术的术前、术后护理进展,包括术前心理护理、造口定位;术后心理护理、肠造口护理、造口袋的选择以及出院后的延续护理。认为科学、合理的肠造口术前、术后护理能使患者及其家属掌握护理方法,减少肠造口并发症发生,有助于患者早日回归社会、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肠造口术是胃肠外科常见施行的手术之一,往往是挽救生命、延续生命和改善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虽然肠造口使病人渡过难关,但是诸多的肠造口及其周围并发症又使病人陷入烦恼之中,甚至生命再次受到威胁。肠造口缺血坏死是一种严重的术后早期并发症,往往发生在术后24 h~48 h,造口缺血坏死的发生率为2%~7%[2]。2012年以来,我院处理结肠造口缺血坏死病例共5例,现报告其中一位造口重度坏死患者的护理经验。  相似文献   

9.
关琼瑶  任翠  陈娟 《当代护士》2006,(12):85-87
分别从手术前、手术后、康复期3个阶段分析了39例肠造口术患者的心理特点,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术前加强访视,做好造口定位和疾病知识宣教工作。护理要点为术后适时进行有效的护患交流,认真观察和分析肠造口患者的心理和躯体变化,给予心理指导和造口护理,减轻患者心理压力;康复期做好出院宣教,做好患者的饮食护理和日常生活护理,使其解除后顾之忧,尽快回归社会。肠造口术患者入院后不同时期均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需要得到良好的心理指导和生活护理。  相似文献   

10.
1例结肠造口皮肤黏膜分离病人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造口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很高,国外文献报道,结肠造口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达21%~71%[1],国内报道为16.3%~53.8%[2].肠造口皮肤黏膜分离多发生在术后1周~3周,是指造口处肠黏膜与腹壁皮肤的缝合处分离.造口皮肤黏膜分离是造口术后早期并发症,一旦发生,必须及时治疗及护理,如处理不当,近期可能发生造口回缩,甚至缩至腹腔,造成腹腔感染,必须再次手术;远期可能由于瘢痕增生造成造口狭窄,轻者病人需每日扩肛,重者如过度狭窄影响排便,需要再次手术方能解决[2].给病人生理、心理带来极大的创伤,直接影响病人术后康复,降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正肠造口术是外科最常见的手术之一,往往是低位直肠癌病人延续生命不得已的致残性手术[1]。造口手术后并发症众多,无论是造口本身的并发症,还是造口周围并发症都会不同程度影响病人的康复[2]。造口缺血坏死是术后早期并发症,严重缺血坏死若处理不当,会导致造口皮肤黏膜分离、造口回缩、造口狭窄,最终影响病人排便,出现梗阻,危及生命[3]。2017年6月6日我院造口门诊接诊1例乙状结肠造口狭窄导致排便困难,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造口病人出院后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为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造口病人生活质量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对在造口伤口门诊就诊的288例造口病人进行调查,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造口病人生活质量评分为(41. 11±18. 36)分,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为(48. 62±11. 02)分;相关分析显示造口术后时间与病人生活质量呈正相关,与焦虑水平呈负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焦虑水平、造口性质和造口术后时间是肠造口病人生活质量的预测因子,可共同解释其变异的21. 7%。[结论]焦虑状况、造口性质和造口术后时间是造口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医护人员应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造口后并发症及造口后出现的心理问题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0例肠癌术后造口患者精神状态进行分析。帮助患者正确对待术后情绪及面临的造口护理,培养患者的自理能力,提高其生存质量。结果:肠癌造口术后患者,8例患者出院后能大部分自己护理造口,情绪稳定,积极参加社区活动,肠造口患者联谊会。2例患者基本掌握造口护理方法,因癌细胞脑转移2个月后死亡。结论:运用造口护理指导病人自理,通过正确方法解决患者心理障碍,增强造口病人的相关知识。  相似文献   

14.
高丽霞 《当代护士》2018,(3):122-123
正肠造口是指造口手术后,将一段肠拉出腹腔外并缝合以便排泄,是常见的外科手术[1]。我国每年有超过10万患者接受肠造口手术,永久造口患者接近百万人[2]。由于肠造口的特殊性给患者工作、生活以及学习等诸多方面造成大量不便。近年来,更多的低位直肠癌保肛预防性回肠造口术越来越多。但回肠造口随时有肠内容物排出,大便不成形,更易渗漏,随之对护理要  相似文献   

15.
甄莉 《全科护理》2012,10(36):3429-3429
肠造口术是外科最常施行的手术之一,是挽救、延续病人生命和改善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但是术后如出现肠造口及其周围并发症将增加病人痛苦,甚至生命再次受到威胁。肠造口缺血坏死作为一种严重的术后早期并发症,常发生在术后24h~48h。若能及早发现并得到适当的处理,绝大多数能够恢复。2010年—2011年我科2例病人因行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miles)后,于24h内出现结肠造口坏死,经精心护理,均康复出院。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总结12例直肠癌术后肠造口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直肠癌肠造口术后易并发造口出血、造口缺血坏死、皮肤黏膜分离、造口回缩、造口脱垂、刺激性皮炎、造口旁疝等并发症。护理重点为严密观察造口血液循环及周围皮肤情况,做好引流管及造口袋护理,加强造口局部护理,指导患者深呼吸、收腹提气练习及选择适宜的食物。10例康复出院,2例经再次手术后症状消失出院。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激励式护理模式在永久性结肠造口术病人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2015年1月符合纳入条件的81例永久性结肠造口术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8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33例,采用激励式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分别在护理措施实施前(手术前)以及护理措施实施后(手术后第10日)对病人进行测评,并且在手术后第10日对病人肠造口自我护理能力掌握情况进行评价。[结果]实施后观察组病人SDS、SAS评分和自我护理能力掌握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激励式护理模式应用于永久性结肠造口术围术期护理中,能有效改善结肠造口病人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自我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18.
我国现有永久性肠造口病人约100万人,每年新增肠造口病人约10万人,以后还有增加的趋势。目前肠造口定位在医疗、护理教科书上无操作常规,国内有些外科医生对肠造口位置的选择在术中进行,但是术后并发症多,不利于病人康复。由于手术时平卧、麻醉和切口等因素的影响,造口的解剖位置可能与理想的位置有较大的偏离;另有文献报道:手术肠造口的位置与术前预设不一,肠造口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为21%~70%;故尽可能按术前定位造口。我科回顾性研究2007年5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造口探访对永久性肠造口患者术后6个月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48例行永久性肠造口的结直肠癌患者,按收治医疗组不同分为观察组(n=75)和对照组(n=73)。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围手术期护理、知识宣教和造口治疗师专业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造口探访干预,探访频率为2周1次,持续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及出院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造口自我护理能力量表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出院后1个月和3个月造口自我护理量表得分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造口探访在永久性肠造口术后早期能有效提高造口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肠造口患者自我效能水平,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造口患者自我效能量表、一般资料和造口相关情况调查表对新疆南北疆5所三级甲等医院的181例肠造口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本组肠造口患者自我效能总分为(67.27±13.55)分,自我效能得分分别在18~59岁、60~69岁、70~79岁、80~89岁4个年龄段依次呈现高、低、高、低变化。自我效能得分随造口术后时间的延长呈逐渐增加,术后6个月至1年的增加幅度显著。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造口术后时间、自理程度是肠造口患者自我效能影响因素(P0.05)。结论肠造口患者的自我效能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在护理工作中须加强对年龄大、造口术后时间短、自理程度低患者的健康指导,提高自我效能水平,从而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