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观察超声波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疗效,为探寻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理想治疗方法提供依据。方法确诊为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90例患者按就医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5例。对照组使用常规内科治疗加中医穴位针灸加顽固性呃逆药物治疗,试验组在采用对照组方案的基础上配合超声波治疗,观察2组的疗效。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2.7%,对照组总有效率66.7%,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例数少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超声波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取得较好疗效,简单易操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并对其机理进行探讨。方法将127例顽固性呃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穴注组)与对照组(肌注组)。治疗组采用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注入内关、膈俞、公孙等穴位,每天1次;对照组采取肌肉注射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每天1次。治疗7 d后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4%,对照组为75.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优于肌注组。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莫沙必利联合巴氯芬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效果。方法 48例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两组均给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甲氧氯普胺,观察组加用莫沙必利联合巴氯芬。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8%,对照组为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呃逆症状消失时间为(2.6±0.8)天,对照组为(4.2±1.6)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接近,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莫沙必利联合巴氯芬用于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疗效好,治疗时间短,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4.
穴位埋线治疗顽固性呃逆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治疗顽固性呃逆的效果,为此类疾病寻求更为安全有效的方法。方法将90例顽固性呃逆患者半随机分成穴位埋线组45例,对照组(穴位注射组)45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穴位埋线组总有效率为91·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4%,经统计学分析,(χ2=7·78,P<0·0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穴位埋线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穴位埋线治疗顽固性呃逆简便、有效、安全,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镇膈熄呃汤对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疗效。方法:73例卒中后顽固性呃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平均年龄57.3岁,采用镇膈熄呃汤治疗,2次/d,疗程3d;对照组33例,男18例,女15例,平均年龄57.6岁,采用甲氧氯普胺、山莨菪碱、氯丙嗪穴位注射及针灸等常规方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100.0%,对照组治愈率为72.7%,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镇膈熄呃汤是治疗卒中后顽固性呃逆安全有效的方法,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张勇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4):105+107-105,107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顽固性面瘫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29例行穴位注射,对照组29例用常规针炙疗法。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66%,治愈率为51.7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97,治愈率为31.0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穴位注射为主治疗顽固性面瘫有较好的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盐酸氯丙嗪鼻黏膜用药和足三里穴位注射两种给药方式治疗顽固性呃逆的效果。方法将70例顽固性呃逆患者随机分成鼻黏膜用药组和穴位注射组。鼻黏膜用药组35例给予盐酸氯丙嗪滴鼻,12.5mg(双侧总量)/次,4次/d;穴位注射组35例给予盐酸氯丙嗪足三里穴位注射,25mg(双侧总量)/次,2次/d。两组疗程均为3d。结果鼻黏膜用药组和穴位注射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1%和91.4%,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氯丙嗪注射液两种给药方式治疗顽固性呃逆均有较好的疗效。其中鼻黏膜用药方式具有简便、速效和无痛苦的特点,更易于为患者所接受。  相似文献   

8.
《抗感染药学》2016,(5):1097-1099
目的:评价中药生柿楴汤与维生素B_1(VB_1)内关穴穴位注射对肿瘤患者顽固性呃逆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3年8月间收治的肿瘤顽固性呃逆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中药生柿楴汤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再给予VB_1内关穴位注射治疗,评价两组患者治疗7 d后的总有效率,以及治疗后首次呃逆消失时间和再发作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87.50%高于对照组为85.00%(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首次呃逆消失时间为(0.386±0.023)h短于对照组为(0.523±0.052)h(P<0.05),呃逆中止首次再发作时间为(6.31±1.39)h优于对照组为(4.38±1.34)h(P<0.05)。结论:采用中药生柿楴汤与穴位注射VB_1治疗肿瘤患者顽固性呃逆的疗效与单用中药生柿楴汤的疗效相当,但联合治疗起效更快,药效长。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星状神经节阻滞与点式直线偏光近红外线照射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顽固性呃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Ⅰ组:星状神经节阻滞结合中脘、内关、足三里穴位注射(n=30);Ⅱ组:星状神经节点式直线偏光近红外线照射结合中脘、内关、足三里穴位注射(n=30)。结果:Ⅰ组总有效率90%,Ⅱ组总有效率86.67%,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两种方法均能中断和减轻呃逆发作,其临床治疗效果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医穴位按摩对呃逆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呃逆患者,按照呃逆诊断标准,按完全随机法分成治疗组20例,对照组20例。对照组给予盐酸甲氧氯普安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穴位按摩,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20例中,治愈12例,好转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达95%;对照组20例中,治愈5例,好转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65%;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25,P<0.05)。结论对呃逆患者给予盐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肌内注射同时给予中医穴位按摩护理,可增强临床疗效,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乙哌立松治疗顽固性呃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乙哌立松对顽固性呃逆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26例顽固性呃逆病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66例(男性36例,女性30例)采用乙哌立松治疗。最小剂量50mg, tid,最大剂量100mg,tid。对照组60例(男性32例,女性28例),采用甲氧氯普胺、硝苯地平、东莨菪碱、氯丙嗪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 %,对照组总有效率67 %,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 01)。治疗组服药d1起效率53 %,对照组为32% (P<0. 05)。治疗组疗程明显缩短,不良反应小。结论:乙哌立松对顽固性呃逆的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王冰 《中国医药指南》2011,9(27):195-196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治疗重型颅脑引起的顽固性呃逆的效果。方法将120例重型颅脑引起的顽固性呃逆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采用中药补阳还五汤加减鼻饲或口服,对照组60例采用胃复安足三里穴位注射或利他林肌内注射及丙戊酸纳鼻饲或口服。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3.3%,对照组75.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补阳还五汤治疗重型颅脑外伤引起的顽固性呃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呃逆的治疗方法。方法将呃逆患者73例按咨询顺序随机分为2组,多潘立酮组37例,给予多潘立酮10mg顿服,如1h后无效再服1次;甲氧氯普胺组36例,给予甲氧氯普胺10mg,如1h后无效再服1次。2组疗程均为1d,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多潘立酮组治疗呃逆显效时间快于甲氧氯普胺组,而且疗效优于甲氧氯普胺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多潘立酮治疗呃逆效果优于甲氧氯普胺。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利他林足三里穴位注射对肝癌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术后呃逆治疗价值。方法 89例肝癌TACE术后呃逆应用屏气、喝水、肌内注射胃复安、口服奋乃静等治疗无效者,应用利他林20 mg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结果本组病例痊愈46例,显效19例,有效17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92.1%。结论利他林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肝癌TACE术后呃逆效果满意,而且本法具有起效快、不易复发、操作简便、安全、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乙酰唑胺对脑血管病后顽固性呃逆的疗效。方法43例顽固性呃逆病人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23例(男性10例,女性13例),采用乙酰唑胺治疗,0.25~0.5g,口服,3次/天,疗程3~5天。对照组20例(男性8例,女性12例)采用氯丙嗪,25rag,1日3次口服,辅以针灸治疗,疗程3~7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50%(P〈0.01),治疗组起效快,不良反应少。结论乙酰唑胺是治疗顽固性呃逆较为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6.
巴氯芬治疗顽固性呃逆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 :观察巴氯芬对顽固性呃逆的疗效。方法 :80例顽固性呃逆病人分为 2组 ,其中治疗组42例 (男性 2 8例 ,女性 14例 ,年龄 48a±s 8a)采用巴氯芬治疗。最小剂量是 10mg ,bid。最大剂量为 15mg ,tid。小剂量开始 ,逐步递增。疗程 4d。3 8例对照组 (男性 2 4例 ,女性 14例 ,年龄 44a± 11a)采用氯丙嗪、苯妥英、硝苯地平、东莨菪碱等常规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98% ,对照组总有效率 5 8% (P <0 .0 5 ) ,治疗组服药d 1起效率 86% ,对照组服药d 1起效率 2 1% (P <0 .0 1) ,治疗组疗程明显缩短 (P <0 .0 1) ,不良反应少。结论 :巴氯芬是治疗顽固性呃逆较为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7.
阿普唑仑治疗药源性顽固性呃逆疗效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刘志新 《中国药房》2004,15(8):494-495
目的 :评价阿普唑仑治疗药源性顽固性呃逆的疗效。方法 :在停用涉及引发呃逆的药物及积极治疗基础疾病的基础上 ,治疗组加用阿普唑仑片 ,对照组加用七叶神安片。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84 4 % ,对照组有效率为66 7 % ,两组有效率具有显著性差异 (P<0 01)。结论 :阿普唑仑对药源性顽固性呃逆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起效快 ,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顽固性呃逆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西药组。西药组给予胃复安10 mg肌内注射,针刺组实施针刺治疗。结果针刺组患者治疗顽固性呃逆病程时间短于西药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针刺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48%,西药组总有效率为85.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西药组相比,针刺组患者治疗顽固性呃逆病程短、疗效高。  相似文献   

19.
多塞平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薇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5):814-815
目的观察盐酸多塞平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疗效。方法60例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患者口服多塞平片25—50mg,每日3次,口服2—8d;对照组30例患者口服阿普唑仑0.4mg,每日3次,121服2~8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67%,两组比较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多塞平治疗脑卒中后呃逆疗效确切,方法简单,起效快,无明显不良反应,价格低廉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