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为了测定糠皮质激素受体(GR)的结合参数,以利于今后进一步探讨GR改变在某些疾病发生中的作用及对治疗的指导意义。材料和方法以[3H]地塞米松(Dex)为配基,建立了大鼠外周血GR的放射配体结合测定方法。结果Scatchard作图分析[3H]Dex特异结合呈一直线,表现结合容量(Ro)和平衡解离常数(Kd)分别为(3387±328)位点/细胞和(2.35±1.13)nmol/L(±s,n=5),[3H]Dex特异结合有明显的甾体特异性。结论大鼠外周血白细胞[3H]Dex特异结合部位具备了鉴定受体所必须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部糖皮质激素膜受体的结合特性。方法用改进的蔗糖密度梯度超速离心法从大鼠脑匀浆物中制备出突触质膜,其中不含胞液成分,用放射配体结合法,以[3H]皮质酮作为标记配体。结果测得突触质膜上有皮质酮特异结合部位,其结合的饱和曲线呈“S”形,用Scatchard作图呈一条向上凸的曲线,表明受体结合过程中有正协同作用,蛋白的结合容量(R0)为(450.20±58.60)pmol/g,平衡解离常数(kd)为(160.25+28.20)nmol.L-1。取代结合实验表明,[3H]皮质酮结合部位有相当显著的配体结合特异性。按结合力大小排列为:醛固酮>皮质酮≈皮质醇>孕酮>睾酮≈雌二醇>地塞米松。结论提示脑突触质膜上存在糖皮质激素膜受体。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烫伤所致的病理性应激时大鼠肝胞液糖皮质激素受体的变化及可能的调节机制。方法 以 [3H]地塞米松为配体 ,用放射性配基 受体结合分析法测定了正常对照组、轻度烫伤组和重度烫伤组大鼠肝胞液糖皮质激素受体的结合容量(Receptorcapacity ,R0 )和表观解离常数 (Kd)。采用体内注射TNFα、IL 1 β中和抗体和α 促黑色素细胞刺激激素 (α melanocyte stimulatinghormone ,α MSH)和合成肽KPV(Ac D Lys L Pro D Val)等措施调节其改变。结果 与正常组的R0 [Massactionrobust:(30 7.86± 2 4.2 2 )fmol/mg ;Scatchard :(30 6 .71± 2 7.96 )fmol/mg]相比 ,烫伤后 1 2h ,轻烫组的R0 [MassActionRobust:(2 85 .1 9± 1 6 .6 2 )fmol/mg ;Scatchard :(2 96 .6 4± 1 6 .0 6 )fmol/mg]差异不显著 ;重烫组的R0 [Massactionrobust:(2 0 5 .5 2± 30 .41 )fmol/mg ;Scatchard :(2 0 8.45± 30 .78)fmol/mg]则显著下降 (P <0 .0 5 )。用体内注射TNFα、IL 1 β中和抗体和α MSH和KPV均能明显改善重烫组R0 的降低。结论 TNFα、IL 1 β中和抗体、α MSH及KPV均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重度烫伤所致的病理性应激时糖皮质激素受体的减少  相似文献   

4.
分离大鼠肝细胞质膜级分中存在低亲和力的[~3H]皮质酮结合位点。利用LIGAND程序计算该结合的参数为:Kd=4.11±0.57μmol/L,B_(max)=68.87±4.64pmol/mg蛋白。5种甾体取代皮质酮特异性结合的能力依次为:孕酮≈地塞米松>RU26988>RU38486>17β雌二醇。置换实验显示低浓度的RU38486对[~3H]皮质酮的结合无抑制效应,当浓度达到[~3H]皮质酮的100~280倍时,才开始抑制[~3H]皮质酮的结合。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室以往的工作证明,大鼠烫伤后,不但有肝胞液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容量的改变,而且有表观解离常数的增大和糖皮质激素受体沉降系数的改变。本文采用[~3H]去炎松缩酮光亲和标记法测定了烫伤大鼠肝胞液糖皮质激素受体的分子量,和正常大鼠无显著差异,因而说明,受体沉降系数的改变不是由于受体结合亚单位分子量的改变所致。  相似文献   

6.
给大鼠每天肌肉注射氢化可的松2mg/100mg体重,连续注射20天左右,引起了大鼠肝胞液[~3H]地塞米松特异结合部位的结合容量(R_0)明显减少,平衡解离常数(kd)增加。盐水对照组和处死前5小时和24小时一次注射氢化可的松对照组皆无明显变化。实验结果提示,慢性给予糖皮质激素对其受体具有反向调节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用放射配基测定法探讨人和大鼠血淋巴细胞β受体与[~3H]DHA结合的饱和性质。试验表明:人及大鼠血淋巴细胞β受体存在高亲和力低容量及低亲和力高容量两个结合部位,在测定有生理活性的高亲和力低容量位点时,正常人完整血淋巴细胞β受体密度(Bmax)为548.64±79.71fmol/10~7细胞,平衡解离常数(Kd)为6.80±1.40nM。正常SD大鼠完整血淋巴细胞β受体Bmax为285.21±32.71 fmol/10~7细胞,Kd为5.94±1.47nM。  相似文献   

8.
大鼠脾淋巴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测定大鼠脾淋巴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GR)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大鼠脾淋巴细胞具有和地塞米松结合的高亲和力、低容量的特异结合部位,最大结合量为6773±585特异结合部位/细胞,平衡解离常数(Kd)为5.05±1.70 nmol/L,受体-配体复合物具有温度依赖性核转位现象。本文为进一步研究糖皮质激素作用的分子机理以及GR的病理变化和生理调节提供了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去肾上腺大鼠肝胞液糖皮质激素受体测定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报告了以【~3H】地塞米松为配体的糖皮质激素肝胞波受体的放射配体结合测定法。所测得的地塞米松特异结合部位具有以下特点:①低容量,结合容量为264±50fmole/mg蛋白;②高亲和力,平衡解离常数为2.5±0.9×10~(-8)M;③与皮质激素结合的特异性;④除肝脏以外,还存在于胸腺、脑、肾等靶器官;⑤腹腔内注射氢化可的松所诱导的酪氨酸转氨酶的活性和特异结合部位在体内被占据的程度之间呈平行关系,因此具备了作为受体的条件。测定结果的重复性较好。简要地讨论了影响测定结果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用改进的蔗糖密度梯度超速离心法从大鼠脑匀浆物中制备出突触质膜,其中不含胞液成份,用放射配体结合法,以[ ̄3H]皮质酮作为标记配体测得突触质膜上有皮质酮特异结合部位,其结合的饱和曲线呈“S”形,用Scatchard作图呈一条向上凸的曲线,表明受体结合过程中有正协同作用,蛋白的结合容量(R0)为(450.20±58.60)pmol/g,平衡解离常数(kd)为(160.25±28.20)nmol/L。取代结合实验表明,[ ̄3H]皮质酮结合部位有相当显著的配体结合特异性。按结合力大小排列为:醛固酮>皮质酮≈皮质醇>孕酮>睾酮≈雌二醇>地塞米松。结果提示脑突触质膜上存在糖皮质激素膜受体。  相似文献   

11.
采用~(125)碘标记精氨酸加压素(~(125)I-AVP),建立了大鼠脑粗制膜上AVP受体的测定方法。结果表明,第一次冻融可使~(125)I-AVP与脑粗制膜上受体的结合率降低约35%,第二次冻融则降低约70%。用此方法测得大鼠脑粗制膜上AVP受体的最大结合容量Bmax为157.1±16.3fmol/mg蛋白,平衡解离常数Kd为0.25±0.04nmol/L。  相似文献   

12.
应用特异性标记配体〔~3H〕QNB 测定家兔心肌蕈碱型(Muscarine M)乙酰胆碱能受体。固定〔~3H〕QNB 浓度,特异性结合值随心肌膜制剂浓度(0.25~3.7mg/ml)而呈线性增加。由Scatchard 作图可得平衡解离常数Kd 为0.57±0.07nM(n=14),正常家兔心肌M 受体的最大结合值Bmax 为305±20fmol/mg 蛋白。在37℃时作动力学测定,得结合常数k_1 为0.03M~(-1)min~(-1)解离常数k_2为0.0158min~(-1)。由动力学计算所得Kd(0.53nM)与饱和曲线所得值一致。胆碱类药物东茛菪碱、阿托品、乙酰胆碱、氨甲酰胆碱、匹鲁卡品等抑制特异结合的IC_(50)分别为0.01、0.019、2.5、10、40μM。  相似文献   

13.
作者通过肾α_1受体拮抗剂[3H]Prazosin,采用放射配体结合分析法观察大白鼠缺血60min时肾脏α_1肾上腺素受体的变化。结果发现大白鼠肾α_1受体具有高、低亲和力两个位点。正常组高亲和力位点的平衡解离常数Kd_1为0.185±0.022nmol/L,[~3H] Prazosin的最大结合量Bmax_1为3.298±0.131nmol/mg蛋白;  相似文献   

14.
本实验以(~3H)皮质酮为配体,建立了去肾上腺大鼠海马胞液皮质酮受体的放射配体结合测定法,并对海马胞液皮质酮受体的结合特性以及对氯苯丙氨酸(pCPA)对皮质酮受体数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测得的皮质酮受体具有可饱和性、有限的结合能力、高亲和力和高特异性的特征。Scatchard分析为一直线,表明测得的皮质酮受体是一个或一组kd值十分接近的受体。侧脑室注射pCPA 1mg4天后,海马5-HT含量明显降低,同时海马胞液皮质酮受体的最大结合客量(Bmax)显著升高,提示海马5-HT能神经元的功能性活动在控制海马胞液皮质酮受体数量的相对恒定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3H—丙咪嗪与大鼠大脑皮层细胞膜的结合和解离是快速、可逆的,在0~4℃的条件下,其半结合和半解离时间分别为3.5min 和4.5min,动力学结合速率常数K1和动力学解离速率常数K2分别为1.6×10~7M~(-1)·min~(-1)和0.125min~(-1),平衡解离常数Kd 为7.8nmol/L,最大结合量Bmax 为839.43fmol/mg 蛋白。提示大鼠脑~3H—丙咪嗪结合点具有受体的特性。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以甲亢大鼠模拟阴虚证模型,测定其肝胞液糖皮质激素受体(GCR)等。实验结果表明,甲亢类阴虚大鼠肝胞液GCR最大结合容量(R。)较正常对照组减少(P<0.01),而GCR平衡解离常数(Kd)则无明显变化(P>0.05),经养阴益气中药治疗后的甲亢大鼠肝胞液GCR的R。回升,接近正常对照组水平(与阴虚组比P<0.05,与对照组比P>0.05)。提示阴虚证病理实质可能与肝胞液GCR数量减少有关,而养阴药则可以提高肝胞液GCR的数量。该实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阴虚证与GCR关系提供了有价值的实验依据。实验结果还表明,甲亢类阴虚大鼠的肾上腺皮质分泌功能亢进;养阴益气中药可降低甲亢大鼠的T_8水平及对该动物模型的多种病理改变有不同程度的纠正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实验研究30%体表面积Ⅲ度烫伤大鼠的肝与骨骼肌细胞核体外转录活性,分别观察了伤后6、12、24、48和72小时转录活性的动态变化。 实验结果表明,烫伤后6小时大鼠肝细胞核[~3H]-UTP掺入达峰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01),24小时后迅速降低至对照组水平。而骨胳肌细胞核[~3H]-UTP掺入,在伤后12小时达峰值(P<0.001),是对照组水平的172%,并一直持续到72小时,转录活性仍在很高的水平上。 上述结果提示,创伤后肝与骨骼肌组织中蛋白质生物合成速度增加,可能与这些组织中细胞核转录活性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用~3H-哌唑嗪、~3H-育亨宾为放射配体,建立测定大鼠肝脏的α_1、α_2受体的方法。实验结果得到良好的饱和曲线,重复性良好,用Scatchard作图法计算出受体数(R_T)及亲和力(以解离常数K_d表示)。大鼠肝α_1受体R_T值为74.8±4.5fmol/mg蛋白((?)±s),K_d值为0.37±0.07nmol/L;α_2受体R_T值为21.4±3.2fmol/mg蛋白,K_d值为0.37±0.07nmol/L。本实验数据稳定,重复性好,是测定肝脏α-肾上腺素受体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肝细胞肝癌与癌旁肝组织胰岛素受体密度与亲和力的差异。方法 采用体外受体结合实验 ,通过 Scatchard分析 ,计算两种细胞膜的最大结合容量 (Bmax)与平衡解离常数 (Kd值 )。结果 肝癌细胞膜胰岛素受体 Bmax为 1.94± 0 .6 4pm ol/ mg蛋白 ,Kd值为 2 .12± 0 .6 2 nmol/ L;癌旁肝组织细胞膜胰岛素受体 Bmax为1.42± 0 .5 7pmol/ mg蛋白 ,Kd值为 2 .2 1± 0 .78nm ol/ L。肝癌细胞膜胰岛素受体 Bmax显著高于癌旁组织细胞膜 (P<0 .0 5 ) ,而肝细胞肝癌与癌旁肝组织细胞膜的胰岛素受体亲和力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结论 肝细胞肝癌较癌旁肝组织表达胰岛素受体增高 ,而受体亲和力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0.
米非司酮抗糖皮质激素活性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与糖皮质激素受体的相互作用关系及抗糖皮质激素作用。方法 :以3 H 地塞米松(3 H DEX)作为示踪物 ,采饱和竞争抑制分析法测定米非司酮与大鼠肝胞浆糖皮质激素受体的相对结合亲和力 ;以培养的大鼠胸腺细胞作为模型 ,采3 H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 (3 H TdR)掺入法 ,研究米非司酮糖皮质激素和抗糖皮质激素活性。结果 :米非司酮可与大鼠肝脏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 ,较低浓度范围内就可抑制地塞米松与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 ,与地塞米松相比较 ,米非司酮的相对结合亲和力 (RBA)为 (344 .4 1± 5 7.4 1,5 0 ) %抑制浓度 (IC50 )为 (4.2 1± 1.0 2 )nmol·L-1。在很低浓度时地塞米松就可明显抑制3 H TdR掺入培养的胸腺细胞DNA ,而米非司酮对3 H TdR掺入无明显影响 ,但在高浓度时对3 H TdR掺入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同时米非司酮能拮抗地塞米松诱导的3 H TdR掺入抑制作用。结论 :米非司酮具有一定的糖皮质激素作用和抗糖皮质激素作用 ,但其糖皮质激素样作用比较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