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肾络通药物血清对大鼠系膜细胞外基质(ECM)不同成分的抑制作用及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以体外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Cs)及血清药理学方法为基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AIS)检测细胞外基质中纤维连接蛋白(FN)、Ⅳ型胶原(ColⅣ)的含量;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TGF-β1 mRNA的表达.结果:细胞外基质FN、ColⅣ的含量与TGF-β1 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肾络通对二者均有抑制作用.结论:肾络通能够减少细胞外基质的积聚,抑制TGF-β1的分泌与表达,从而进一步明确其防治多种肾小球疾病,延缓肾小球硬化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肾络通药物血清对大鼠系膜细胞外基质不同成分的抑制作用及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以体外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及血清药理学方法为基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细胞外基质中纤维连接蛋白(FN)、Ⅳ型胶原(ColⅣ)的含量;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TGFβ1mRNA的表达。结果细胞外基质FN,ColⅣ的含量与TGFβ1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肾络通对二者均有抑制作用。结论肾络通能够减少细胞外基质的积聚,抑制TGF-β1的分泌与表达,从而进一步明确了其防治多种肾小球疾病,延缓肾小球硬化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糖肾汤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系膜细胞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表达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细胞外基质分泌的影响,探讨其防治糖尿病肾病的机制。方法:培养大鼠系膜细胞,分为空白组、ox-LDL组、糖肾汤高、中、低剂量组和罗格列酮组,培养24h后,RT-PCR检测系膜细胞mRNA表达,ELISA技术检测细胞上清液中TGF-β1、四型胶原(ColⅣ)和纤黏连蛋白(FN)含量。结果:糖肾汤、罗格列酮含药血清均能抑制ox-LDL诱导的TGF-β1、LOX-1 mRNA表达上调,及TGF-β1、FN、ColⅣ的分泌,其中糖肾汤含药血清呈剂量依赖性作用,中浓度作用最强。结论:糖肾汤可能通过降低ox-LDL受体LOX-1的表达以减少ox-LDL摄入及由此引起的细胞因子分泌和细胞外基质产生,从而起到防治糖尿病肾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通肾络1号对在高糖刺激下大鼠肾系膜细胞MMP-2、TIMP-2mRNA转录水平及其对细胞培养上清产物FN、ColⅣ的影响。方法: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在高糖、高糖 ET-1、高糖 ANGⅡ培养下,给予通肾络1号、缬沙坦刺激后,运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及ELISA方法检测MMP-2、TIMP-2mRNA转录水平及细胞培养上清产物FN、ColⅣ的含量。结果:通肾络1号能提高高糖刺激下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MP-2mRNA转录水平(P<0.05),降低TIMP-2mRNA水平(P<0.05),以及提高MMP2/TIMP2(P<0.05)比值,降低细胞上清FN(P<0.05)、ColⅣ含量(P<0.05)。结论:通肾络1号降低细胞上清FN、ColⅣ含量是通过提高高糖刺激下系膜细胞MMP-2mRNA转录水平,降低TIMP-2mRNA水平,达到提高MMP2/TIMP2比值实现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肾络通对阿霉素诱导的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大鼠肾组织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TGF-β1 mRNA袁达和纤维连接蛋白(FN)、层粘连蛋白(LN)的影响.方法:采用生化、放射免疫法及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等方法观察大鼠肾功能,肾组织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及TGF-β1、FN、LN的蛋白表达和TGF-β1 mRNA表达.结果:肾络通及缬沙坦组肾功能明显改善,肾素活性、ANGⅡ水平有所下降,TGF-β1、FN、LN的蛋白表达及TF-β1 mfRNA减少.结论:肾络通可能通过调节RAS,抑制TGF-β1和TGF-β1 mRNA的表达,减少细胞外基质的沉积,减轻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进程.  相似文献   

6.
肾康注射液对肾小球系膜基质作用的血清药理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肾康注射液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MC)细胞外基质(ECM)不同成分的影响.方法:制作单侧肾切加链脲佐菌素诱导的大鼠DN模型,采用血清药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具有益气活血泄浊功效的中药制剂肾康注射液对人MC中的EMC不同成分的影响,双抗夹心ELISA法测定FN,LN,ColⅣ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测定.结果:(1)病理组肾小球MC上清FN、LN、ColⅣ检测值明显高于常规培养组与正常组(P<0.01);(2)肾康高剂量组与肾康低剂量组FN、LN、ColⅣ检测值均明显低于病理组(P<0.01);洛汀新组FN和ColⅣ检测值亦明显低于病理组(P<0.01);(3)高剂量肾康注射液含药血清对MC产生FN、LN、ColⅣ的抑制作用优于洛汀新与肾康低剂量组(P<0.01).结论:肾康注射液含药血清对MC合成和分泌FN、LN和ColⅣ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辛通畅络中药复方肾苏Ⅱ对系膜增生性肾炎(MsPGN)模型大鼠肾组织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及肾小球细胞外基质(ECM)的影响,探讨中医药防治MsPGN的有效途径。方法:采用抗Thy-1系膜增生性肾炎大鼠模型,以中药复方肾苏Ⅱ为治疗药物,贝那普利为对照药物,于治疗6周末,分别观察各组大鼠肾组织IL-1、IL-6和肾小球纤维连接蛋白(FN)、层粘连蛋白(LN)和Ⅳ型胶原(ColⅣ)表达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6周末,中药组在抑制MsPGN大鼠肾组织IL-1、IL-6表达,减少肾小球FN、LN、ColⅣ表达量等方面显示疗效优势,且均明显优于西药组。结论:以辛通畅络立法的中药复方肾苏Ⅱ,具有减轻MsPGN模型大鼠肾小球ECM积聚,改善肾小球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益肾蠲湿合剂对TGF-β1作用下肾小球系膜细胞(GMC)分泌细胞外基质的影响。方法将含不同剂量益肾蠲湿合剂的药物血清与TGF-β1(终浓度5μg/L)共同培养GMC 24,48,72 h,收集培养上清并用ELISA法检测纤维连结蛋白(FN)、层黏连蛋白(LN)及Ⅳ型胶原(ColⅣ)含量。结果益肾蠲湿合剂的药物血清可抑制TGF-β1刺激GMC分泌FN、LN和ColIV,而且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其对GMC分泌FN、LN和ColIV的抑制率也相应增加。结论益肾蠲湿合剂对TGF-β1诱导的GMC分泌FN、LN和ColIV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提示抑制TGF-β1刺激GMC分泌细胞外基质是本复方治疗慢性肾小球疾病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肾疏宁防治肾小球硬化机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肾疏宁防治肾小球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单侧肾切除并阿霉素尾静脉注射建立大鼠肾小球硬化模型,观察肾疏宁给药8周后肾小球病理表现,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肾小球内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纤维连接蛋白(FN)、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ColⅣ)阳性表达,并进行图像分析。结果:肾疏宁治疗组肾小球内α-SMA、FN、LN、ColⅣ和系膜基质较模型组显著减少,与苯那普利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肾疏宁能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表型转化,减少细胞外基质蓄积,对阿霉素肾小球硬化大鼠肾脏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肾康丸对高糖培养大鼠系膜细胞(MC)分泌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及纤连蛋白(FN)分泌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防治DN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MC,将细胞分为6组:低糖组、高糖组、正常血清组、开搏通组、肾康丸高、低剂量组。培养72 h后,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高糖对MC分泌TGF-β1和FN的影响;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高糖对TGF-β1和FN mRNA的表达的影响;同时研究药物血清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高糖可以促进MC分泌TGF-β1和FN,并提高MC中TGF-β1和FN mR-NA的表达,肾康丸可以明显抑制上述作用。结论:肾康丸可以通过TGF-β1途径抑制MC基质分泌。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褐藻多糖硫酸酯(FPS)对阿霉素肾硬化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40其SD大鼠分成正常组、模型组、海昆肾喜组(褐藻多糖硫酸酯组)、盐酸贝那普利组.建立阿霉素肾硬化大鼠模型,分别采用相应药物干预;8周后观察各组大鼠肾脏病理改变,PAS观察肾小球系膜基质,免疫组化观察肾脏组织纤连蛋白(FN),Western blot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结果 FPS能减轻肾小球系膜基质增生,且能减少TGF-β、FN表达,上调肾皮质MMP-9的表达.相关性分析研究显示,TGF-β值与FN、系膜基质指数呈正相关;MMP-9值与FN、系膜基质指数呈负相关.结论 FPS可能通过调控TGF-β及MMP-9表达,减轻FN沉积,从而抑制肾小球硬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柴胡皂苷-d(saikosaponin—d,SSd)对脂多糖(1ipopolysaccharides,LPS)作用后肾小球系膜细胞(mesangialcell,MC)增殖及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的异常增生的影响,为肾小球硬化的防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体外培养、鉴定大鼠肾小球MC。利用MTT、LDH释放实验、流式细胞技术观察SSd对LPS刺激后MC增殖的作用,ELISA法检测细胞外基质Ⅳ型胶原(type1Vcollagen,ColⅣ)、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及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1,TGF-β1)。细胞免疫化学法检测细胞素依赖性蛋白激酶4(cyclin—dependentkinase4,CDK4)、c—Jun、c—Fos。结果SSd对MC增殖有抑制作用,可使Go/G1期细胞增多,并诱导细胞凋亡;SSd可抑制MC分泌ColⅣ、FN、TGF-β1,并抑制了CDK4、c-Jun、C—Fos的表达。结论SSd对肾小球硬化(glomerulosclerosis,GS)的抑制作用是通过抑制CDK4、c—Jun、c-Fos的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13.
宽叶缬草对高胆固醇血症大鼠肾组织内TGF-β1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宽叶缬草对高胆固醇血症大鼠肾组织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用含4%胆固醇和1%胆酸钠的高脂饲料饲喂大鼠建立高脂模型,观察宽叶缬草对大鼠血脂、尿蛋白和肾功能的影响,以及对肾小球细胞外基质增生、TGF-β1和Ⅳ型胶原表达的影响.结果:宽叶缬草有降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尿蛋白和血肌酐的作用,肾病理和免疫组化证实宽叶缬草在降脂同时,能减轻肾小球系膜病变和细胞外基质产生,降低肾组织内TGF-β1和Ⅳ型胶原表达.结论:宽叶缬草对高脂血症肾脏有保护作用,此作用可能与其降低肾组织内TGF-β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糖耐康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对细胞外基质成分表达的影响,探讨糖耐康治疗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将HK-2细胞用含10%胎牛血清的DMEM/F12(1∶1)培养基培养,并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TGF-β1诱导组(TGF-β110 ng/mL)、空白血清对照组(TGF-β110 ng/mL+10%空白血清)、干预1组(TGF-β110 ng/mL+5%糖耐康药物血清)、干预2组(TGF-β110 ng/mL+10%糖耐康药物血清)、干预3组(TGF-β110 ng/mL+20%糖耐康药物血清)。药物干预24 h,荧光定量PCR检测Ⅰ型胶原(ColⅠ)、Ⅲ型胶原(ColⅢ)和纤连蛋白(FN)的mRNA表达。结果 HK-2细胞经TGF-β1诱导后,ColⅠ、ColⅢ和FN的mRNA表达显著上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糖耐康药物血清干预后,其表达逐步下降,与TGF-β1诱导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空白血清无此作用。结论糖耐康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抑制TGF-β1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ColⅠ、ColⅢ和FN的mRNA表达,减少细胞外基质成分的分泌,具有防治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肾疏宁调节肾小球硬化细胞因子网络平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肾疏宁对肾小球硬化模型大鼠肾组织细胞外基质及其主要调控细胞因子的作用。方法:采用单侧肾切除并阿霉素尾静脉注射建立大鼠肾小球硬化模型,分组观测肾组织细胞外基质成分collagenⅣ、FN、LN表达及含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测定HGF和TGF-β1的基因表达。结果:模型组HGF基因表达明显下降,TGF-β1表达上升。细胞外基质成分显著增多。肾疏宁治疗组HGF基因表达上升,TGF-β1基因表达降低。结论:肾疏宁能调节HGF和TGF-β1基因表达的平衡,减少细胞外基质增多,防治肾小球硬化进展有效。  相似文献   

16.
何岚  陈朝晖  徐月红  王宁生 《中药材》2006,29(8):819-820
目的:观察五苓散含药血清是否能够抑制内皮素刺激下,体外培养的大鼠系膜细胞的增生及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on,FN)、层粘连蛋白(lam in in,LN)和Ⅳ型胶原(Ⅳtype collagen,ColⅣ)的分泌。方法:采用常规血清药理学方法,以内皮素(endothelin,ET)-1为刺激因子,用MTT法检测五苓散含药血清对细胞增殖性的影响;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外基质中FN、LN及ColⅣ的含量。结果:五苓散含药血清可以抑制内皮素刺激下体外培养的大鼠系膜细胞的增生及纤维连接蛋白(FN)、层粘连蛋白(LN)和Ⅳ型胶原(ColⅣ)的分泌。结论:系膜细胞是五苓散治疗肾病的重要靶细胞,五苓散可以拮抗内皮素对系膜细胞的作用,这是其发挥疗效的作用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益肾蠲湿合剂对TGF-β1作用下肾小球系膜细胞(GMC)分泌细胞外基质的影响。方法将含不同剂量益肾蠲湿合剂的药物血清与TGF-β1(终浓度5μg/L)共同培养GMC 24,48,72 h,收集培养上清并用ELISA法检测纤维连结蛋白(FN)、层黏连蛋白(LN)及Ⅳ型胶原(ColⅣ)含量。结果益肾蠲湿合剂的药物血清可抑制TGF-β1刺激GMC分泌FN、LN和ColIV,而且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其对GMC分泌FN、LN和ColIV的抑制率也相应增加。结论益肾蠲湿合剂对TGF-β1诱导的GMC分泌FN、LN和ColIV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提示抑制TGF-β1刺激GMC分泌细胞外基质是本复方治疗慢性肾小球疾病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荔枝核总黄酮(total flavonoids of litchi,TFL)对高糖联合TNF-α诱导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分泌纤维黏连蛋白(FN)、Ⅳ型胶原(Col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以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HBZY-1)为研究对象,用不同浓度荔枝核总黄酮干预高糖联合TNF-α诱导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作用48 h后,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和细胞免疫组化法检测HBZY-1表达FN、ColⅣ蛋白情况。结果高糖联合TNF-α刺激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48 h,FN、ColⅣ蛋白表达明显增高〔(59.946±0.307)vs.(66.825±0.929);(46.445±0.653)vs.(59.443±4.102),P0.01〕,经荔枝核总黄酮干预后FN、ColⅣ蛋白表达明显降低〔(66.825±0.929)vs.(59.496±1.258)、(62.553±1.022)、(52.541±0.608);(59.443±4.102)vs.(51.252±3.676)、(47.742±1.396)、(48.438±0.207)、(47.046±1.810),P0.01〕。结论高糖联合肿瘤坏死因子能够促进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纤维黏连蛋白、Ⅳ型胶原蛋白的表达,且荔枝核总黄酮干预后FN、ColⅣ蛋白表达明显降低,提示荔枝核总黄酮干预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肾纤维化作用的部分机制可能与下调纤维黏连蛋白、Ⅳ型胶原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大黄虫丸对阿霉素肾硬化大鼠系膜基质增生的抑制作用。方法:通过单侧肾切除、分次尾静脉注射阿霉素、高脂饲料喂养的方法,制作弥漫性系膜增生伴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动物模型,并应用大黄虫丸进行干预,同时设立假手术组、空白组作阴性对照,观察时间为12周。分别留取各组第4、8、12周末24h尿样标本测定尿蛋白含量。第12周末,处死大鼠,光镜观察肾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计算系膜基质指数;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纤维连接蛋白(FN)、胶原Ⅳ(CoLⅣ)含量。结果:大黄虫丸可降低阿霉素肾硬化大鼠尿蛋白含量,抑制FN、CoLⅣ的过度表达,减少细胞外基质在肾小球中的积聚。结论:大黄虫丸防治肾小球硬化进展的机制与其减少蛋白尿,抑制系膜细胞、系膜基质增生扩张的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保肾通络方对高糖培养下肾小球系膜细胞外基质增生及外泌体miR-192表达的影响,探讨其防治糖尿病肾病(DN)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保肾通络方低剂量组、保肾通络方中剂量组及保肾通络方高剂量组,每组5只。保肾通络方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分别予浓度为0.5、1.0、2.0 g/mL的保肾通络方颗粒剂药液灌胃,正常对照组大鼠予等容积蒸馏水灌胃。各组大鼠均连续灌胃7 d,通过腹主动脉取血并分离出含药血清。将永生化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高糖对照组、保肾通络方低剂量组、保肾通络方中剂量组及保肾通络方高剂量组。正常对照组肾小球系膜细胞予DMEM低糖培养基+正常对照组大鼠血清培养,高糖对照组肾小球系膜细胞予含30 mmol/L葡萄糖的高糖培养基+正常对照组大鼠血清培养,保肾通络方低、中、高剂量组肾小球系膜细胞分别予高糖培养基+10%的保肾通络方低、中、高剂量含药血清培养。培养24 h后,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活性情况,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外基质蛋白胶原蛋白Ⅳ(CollagenⅣ)及纤维连接蛋白(FN)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法检测CollagenⅣ、FN及外泌体miR-192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高糖对照组培养后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活性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P 0.05),保肾通络方低、中、高剂量组培养后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活性与高糖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 0.05),但保肾通络低、中、高剂量组细胞增殖活性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糖对照组培养后CollagenⅣ及FN灰度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升高(P 0.05),保肾通络方低、中、高剂量组培养后CollagenⅣ及FN灰度值与高糖对照组比较均降低(P 0.05),但保肾通络方低、中、高剂量组CollagenⅣ及FN灰度值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糖对照组培养后CollagenⅣ、FN及外泌体miR-192的mRNA表达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明显上调(P 0.05),保肾通络方低、中、高剂量组培养后CollagenⅣ、FN及外泌体miR-192的mRNA表达与高糖对照组比较均明显下调(P 0.05),但保肾通络方各剂量组CollagenⅣ、FN及外泌体miR-192的mRNA表达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肾通络方可以降低DN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活性,抑制细胞外基质增生,减少CollagenⅣ及FN蛋白的表达,并能够下调CollagenⅣ、FN及外泌体miR-192的mRNA表达,从多途径对DN进行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