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是当前最重要的竞争策略。借助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制造工业是大趋势从以技术为中心策略向以人为中心策略转变,从强调专业分工向模糊分工和一专多能转变从金字塔的多层次生产管理结构向扁平的网络结构转变,减少层次,加速信息的传递从按照功能划分部门的固...  相似文献   

2.
切削加工生产技术的发展展望本文对先进制造技术发展的主要领域加切削、磨削、精密、超精密加工和自动化等方面的新成就和发展趋向作了概括介绍。(哈尔滨工业大学袁哲俊)集成制造面面观──探源、展望、反思和对策本文着重从信息技术的水平及其发展来探讨制造系统组织结构和运行方式的演变,并且将OIMS作为以计算机为中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新一代制造系统来加以考察和研究。文章对我国的OIMS实践进行了反思,并论述了我国实施OIMS的国情与策略。(华中理工大学师仅民)论现代制造系统中的切削技术本文试从数据库、专家系统、切…  相似文献   

3.
汽车行业正在由原来简单的制造加工(赚劳动力、赚制造、赚资源的钱)转变为精益生产(赚技术、品牌、服务的钱),由过去资源粗放式的增长方式,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转变。  相似文献   

4.
屋顶风机玻璃钢顶帽模具制造新工艺闫宪金(鞍山市风机二厂)针对我厂生产的七种规格No4~10屋顶风机顶帽模具多年失修,达不到技术要求的情况,为了保证产品质量,我厂决定本着少花钱办实事的原则,自行制造顶帽模具。经共同研究,制定出如下可行性方案。1.按图1...  相似文献   

5.
制造技术的未来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1993年8月在英国爱丁堡举行的国际生产工程学会(CIRP)第43届年会和1993年12月在香港举行的第2届国际制造技术会议为背景,阐述在国际经济竞争、产品生产革新中机械工业和制造技术的重要性,并以“制造技术的未来”为中心,从产业政策、制造技术、生产系统、产品寿命周期和制造公司的组织结构与管理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一个国家生产的产品竞争能力主要取决于其制造业是否有竞争力。由于自动化技术将复杂的机械、电子和计算机技术应用于生产操作和控制中,所以制造业自动化技术是先进制造技术的重要支柱,它可提高其产品的T(时间)、Q(质量)、C(成本)、S(服务)的综合指标,满足不断发展的多样化需求。制造工业的自动化,国外大体上从刚性自动化发展到柔性自动化,再发展到智能自动化。自70年代初以来,CIM被许多工业国家作为制造工业自动化的发展途径,不同的开发者根据不同的理解与市场的不同需求,提出不同的模式,但目前没有一个国家建成一个完…  相似文献   

7.
“现在中国船舶出现集体井喷式发展.从整个造船行业的发展历史来看,造船模式从传统的船舶工业到现在的船舶工业以及未来的船舶工业.不论是在生产模式还是主导技术上都会有相应的转变。现在国家倡导向现代造船模式转变。我们上海船厂正加快步伐做好转变,大力发展信息技术、智能敏捷技术.并集中优势向未来的虚拟制造技术领域探索。”李宏海从当前船舶行业发展的角度与记者展开了对话。[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目前美洲机床工业的动向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以美国为代表,机床产值逐步上升;②出口缓慢,机床进口额随经济形势好转而不断增加;(3)美国正加强科研和应用技术开发,不断加强机床制造中的新材料、新工艺、新结构、新产品的开发。在IMTh’94美国国际制造技术展览会已明显显示出这一特点;(4)加强廉价、超廉价机床的开发,供应内需并扩大出口;(5)在加速汽车工业发展的同时,对汽车制造所需机床不断增多;(6)美国在大量大批生产自动化方面技术在世界上领先,目前重点努力发展柔性中小批生产自动化,因此一方面自己努力生产柔…  相似文献   

9.
先进制造生产模式与管理的研究   总被引:40,自引:1,他引:40  
先进制造生产模式是对大批量生产模式的扬弃与创新,在理论上已初具体系,在实践中取得成效的先进制造生产模式主要有柔性生产,精益生产和灵捷制造,中国学者在国外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效快速重组(LAF)生产系统的概念,先进制造生产模式以获取生产有效性为首要目标,以制造资源集成为基本原则,工作重点置于组织的创新和人因的发挥,从管理的角度看,先进制造生产模式有待解决的核心问题是组织创新,高素质人员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综述航天CIMS研究、实践与发展(01-01)基于入世后我国东西部制造业再发展模式的思考(12-01)质量管理的发展及趋势(12-04)专家论坛绿色制造工艺技术的发展方向(11-01)先进制造技术独立制造岛模式与微型轴承生产(01-11)中小企业环境下基于现实技术的区域协同制造(01-15)企业级制造信息系统设计(03-01)单元制造技术及其实施方法(03-04)供应链管理中的战略库存(03-07)国内外企业应用ERP计算机管理系统总体分析(03-09)基于XML与STEP的网络化产品信息集成(04-0…  相似文献   

11.
正汽车覆盖件模具生产制造技术在国内日渐成熟,已经从过去主要依靠规模扩张和数量增加的粗放型发展模式,逐步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与提高产品质量及水平为重点的精益型发展模式转变;从以引进消化吸收国际先进技术为主的发展模式,向引进消化吸收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并重的发展模式转变;从以技能型为主的行业特征向以技术型和现代企业管理型为主的行业特征转变;大力推进创新驱动的发展方式,积极培育和发展新的增长点。在国际市  相似文献   

12.
1.CAPP在信息化系统工程中的目标与作用 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机械制造业正朝着现代制造迅速发展,随之改变的是(人们的)生产方式、经营管理模式及生产组织结构。当前大多制造企业都不可避免制造业具有的共同特点:单件小批量生产,高离散性的生产结构及工艺方法,高精度的产品与制造装备,周期长、成本高,繁琐的材料采购及生产配套,复杂的生产管理、财务管理及成本管理等。  相似文献   

13.
智能设计——先进设计技术的核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智能设计——先进设计技术的核心肖人彬周济(华中理工大学CAD中心)查建中(北方交通大学)1设计技术的发展人类的设计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广泛意义上讲,设计无所不在、无所不需。从狭义上理解,设计可限定为是针对技术系统的技术实践活动,这种理解下的设计...  相似文献   

14.
"现在中国船舶出现集体井喷式发展,从整个造船行业的发展历史来看,造船模式从传统的船舶工业到现在的船舶工业以及未来的船舶工业,不论是在生产模式还是主导技术上都会有相应的转变.现在国家倡导向现代造船模式转变.我们上海船厂正加快步伐做好转变,大力发展信息技术、智能敏捷技术,并集中优势向未来的虚拟制造技术领域探索."李宏海从当前船舶行业发展的角度与记者展开了对话.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末以来,市场竞争愈益激烈,大批量生产模式已不能适应市场竞争的新形势,精益生产应运而生。精益生产以“消灭浪费,创造价值”为核心思想,实行以JIT(准时化)拉动式生产为主要特征的新生产模式,显著提高了社会生产效率和质量。精益生产在工厂的施行多是在已有基础上进行改善,本文依托上海日野工厂项目建设,探求从工厂设计阶段就为工厂的精益生产运行奠定良好基础,构建概念创新的精益化制造工厂。  相似文献   

16.
寄语读者     
新春伊始,先向读者报告两则新讯:门)由中宣部、国家科委、新闻出版署共同主持的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春节前揭晓,本刊荣获一等奖。(2)从1996年开始,本刊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收录为来源期刊。新春伊始,应向读者报告今年的思路:(l)由于读者、作者的高度信任,来稿数量与质量均不断上升.造成压稿严重,故正在积极筹备1998年办月刊。(2)为了加大报道重要研究领域成果的力度,1997年始本刊每期有一个报道中心.今年6个具体选题是:汽车工业研究、神经网络技术、现代设计技术、模具CAD’CAE/CAM、快速成形制造技术、数…  相似文献   

17.
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几点体会济南第一机床厂丁欣如何降低生产成本,保证一定的利润率,是机床行业最为关心的大事。下面就从技术经济的角度从五个方面来初探一下这个问题。1.优化设计,简化结构(1)优化设计,提高制造加工效率,降低零部件的废品率以我厂现在生产的数...  相似文献   

18.
1引言本文介绍了当前在美国流行的下一代制造(Next Generation Manufacturing,简称NGM)和协作工程(CollaborativeEngineering)的有关概念,目的是帮助我们思考中国的下一代制造问题,起到他山之石的作用。各国都有自己的国情,自己的文化传统和历史背景。考虑下一代制造问题,也必须从自己的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NGM是美国人提出的对制造业如何发展的看法,是在美国制造业的历史环境中形成的。由福特和泰勒等人开创的大量生产的模式把19世纪开始的工业革命推到了鼎盛…  相似文献   

19.
敏捷制造模式的探索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探索敏捷制造(AM)模式,建立一个参考的模型,将有助于促进中国的传统制造企业向敏捷制造企业的转变。经综合与归纳,笔者发现敏捷制造的基础结构是一个围绕四晶核聚合的树枝形结晶:P(产品),E(员工),M(管理),T(技术)。其中P-AM经营活动的目标,E、M、T-实现P的三个支柱,通过II(信息基础结构),E、M、T达到完全集成,II是E、M、T的结合点。对E、M、T结晶的分解,可清晰显露出组成E、M、T的晶柱及其聚合的相关性:·AM以顾客为中心的质量、服务及竞争意识(Q、T、C、S、Pe、CD)·AM所含的创新特性(TB、VE、BPR、CAB)·AM以人为核心的全面集成(EV、EE、ET、EK、EM)·AM的领先技术(PD、CE、PS、VM、ER/F、TI、OA、II)AM模式研究将随实践进展而成熟起来。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先进制造技术的不断涌现,以及市场和竞争力的变化,引起管理学和运筹学的不断发展。本文试图解决3个问题:(1)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的机制和周期;(2)管理对先进制造技术的影响;(3)如何建立管理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