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如众周知,按细胞表面标记及免疫学检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可分为非T非B细胞ALL,B细胞ALL及T细胞ALL(T-ALL)。T-ALL为早期T细胞恶变而成,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临床特点有:周围血白细胞数高,脏器浸润(肝。脾。淋巴结肿大)明显,常有纵隔肿物,易有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皮损亦多见,需强烈化疗,治疗反应差。成人T淋巴细胞白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绵羊红细胞花环(ES)方法检测T细胞,用OKT_(10)单克隆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前T (胸腺)细胞,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膜表面免疫球蛋白阳性的B细胞和细胞浆内μ链阳性的前B细胞等四种方法,对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五型法免疫学分型。其结果在15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中有9例属于无标志型,3例属于前B细胞型,3例属于B细胞型。未发现T细胞和前T细胞型。6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均属于B细胞型。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卵白素生物素复合物(简称ABC)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标记Thy1、2,Lyt-1,Lyt-2和Iak~2四种单克隆抗体,研究了L7712和P388两种小鼠白血病模型的免疫学分型。实验结果提示L7712属于抑制性T淋巴细胞性白血病,P388属于B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相似文献   

4.
淋巴细胞白血病30例免疫学分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一组抗淋巴细胞膜分化抗原单克隆抗体,对30例急、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进行免疫学分型研究。结果表明,23例急性白血病中有8例为T细胞型(T-ALL),12例为前B细胞型(preB-ALL),3例为未分化型白血病。8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可以分为两个亚型。  相似文献   

5.
机体的免疫功能与淋巴细胞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根据淋巴细胞的分化过程、功能及其表面标记的不同,可分为 T 淋巴细胞和 B 淋巴细胞两群,在自然条件下,人体 T 淋巴细胞能结合绵羊红细胞(SRBC)而形成玫瑰花办样的细胞(ERFC)。现已确认,这种玫瑰花办形成是 T 淋巴细胞的标记之一。  相似文献   

6.
人体的免疫系统主要是淋巴细胞,根据其表面标志以及功能的不同,可区分为T与B淋巴细胞,分别负责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T与B细胞又可分为若干亚群,各有不同功能。各群淋巴细胞之间以及它们与协同因子之间相互促进或抑制,构成一个复杂而协调一致的免疫系统,保证机体的内在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细胞免疫机理的阐明,相继发表了大量有关各种病理状态下T、B淋巴细胞的动态报导。两类淋巴细胞在形态上虽极为相似,但在表面结构上各有其特征,B细胞表面具有高密度的球蛋白,而人类T细胞最近证明有两个可识别的标记,一是能与抗人胸腺细胞血清发生反应,一是能直接与绵羊红细胞结合形成玫瑰花结。应用玫瑰花  相似文献   

8.
1 免疫学概况急性白血病的免疫学分型一般分为二个阶段 :①根据白血病细胞表达的系列相关抗原 ,确定其来源如淋巴细胞系、粒细胞系、单核细胞系、红细胞系和巨核细胞系 ;②根据白血病细胞表达的各系列分化期相关的抗原作进一步分型。这第二个阶段目前仅限于B -ALL、T-ALL的免疫学分型诊断。2 细胞表面抗原 (Clusterdesignations,CD)这是国际统一命名 ,因为细胞膜表面蛋白往往在细胞成熟的不同阶段表达 ,所以又称其为分化抗原。现已知CD数量已超过 1 97种 ,目前CD号码已达到 1 6 6。B淋巴细胞正常成熟过…  相似文献   

9.
无论动物或人体,肿瘤体内淋巴细胞对其自身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已证实无疑,并由此奠定了肿瘤免疫学基础。根据免疫学研究,认为免疫活性细胞从形态和功能上可分为T、B两类淋巴细胞,并证实T淋巴细胞具有对肿瘤细胞的细胞毒作用。B淋巴细胞为  相似文献   

10.
人体免疫系统功能上可分为两个主要部分:(1)T淋巴细胞免疫系统即细胞免疫系统。 (2)B淋巴细胞免疫系统即体液免疫系统。由此可见淋巴细胞担负着机体的主要免疫功能,目前广泛应用E·EAC花环形成试验,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免疫荧光,电镜等方法来区别T,B淋巴细胞,但这些方法需要一定的条件,一般不易开展。近年来国内外很多学者应用细胞化学方法,在普通显微镜下将T,B淋巴细胞区分,因人类白细胞中含有作用于短链脂肪酸酯酶,称非特异性酯酶,不同种类的白细胞含有不同种类的酯酶,选择不同种类的基质,可产生不同种类的酯酶反应,末稍血涂片酸性非特异性酯酶标记T淋巴细胞即为其中之一(ANAE)染色,T及N(Null cell)淋巴细胞由于含有a-酯酶,能把基质中的乙酸-a萘脂  相似文献   

11.
使用一组单克隆抗体对22例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进行了免疫学分型,其中T-ALL7例,C-ALL7例,B-ALL1例,NTNB-ALL3例。4例CLL中T-CLL3例。B-CLL1例。结果表明,原认为相当均质性的FAB形态学分型,实际是十分异质性的。在L_1和L_2型ALL中分别包括上述的免疫表型。而各类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免疫表型大多表现为某种细胞的单克隆扩张,突出地表达某种、某分化阶段的表面标记,极少数兼有两种细胞表型。采用一组能识别不同来源和不同分化阶段细胞表面抗原的单克隆抗体,结合细胞形态和其他免疫学标记,可相当准确地识别恶性细胞来源及分化阶段,提高淋巴系统恶性疾病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2.
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一例多毛细胞性白血病患者血象。T淋巴细胞未见明显变化。B淋巴细胞除表面有皱折和微绒毛外,还有特征性的细长毛样突起.部分红细胞形态异常,多为棘形和瓢状。本文支持该病是B淋巴细胞的恶变并对红细胞外形改变的机理在理论上作了初步探讨.本文认为,用SEM诊断此病,能提供具有特殊意义的形态依据  相似文献   

13.
慢性淋巴样白血病是由不同疾患所组成的一类恶性疾病,其中大多数都为 B 细胞型,故又称“B 细胞型慢性淋巴样白血病”。临床上主要包括三种疾患,即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简称 CLL)、幼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简称 PLL)、毛细胞性白血病(简称 HLC)。这三种疾患各具有其不同的细胞形态学改变,临床表现及免疫学特征,但均好发于老年人。近年来临床上对以上三者的研究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果,尤其在免疫  相似文献   

14.
<正> 淋巴细胞是参与免疫反应的主要细胞,除T细胞、B细胞外,近年来又报道了另外两群即K细胞(Killer cell)与D细胞(Double cell)。淋巴细胞是一个很复杂的不均一群体,用一般形态学方法不易将它们区别开来。目前根据淋巴细胞膜的表面标志、发育阶段中的分化抗原、免疫功能等特征面区分为许多亚群。  相似文献   

15.
淋巴细胞是有机体内功能极为复杂而形态相似的一个细胞系,它们是参与免疫反应的重要的细胞成分,并与自身免疫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根据细胞膜表面有不同的表面抗原、受体和免疫球蛋白以及它们在免疫反应中的功能不同,可以把淋巴细胞分为T、B、K和NK细胞以及不同的亚群。但现有的形态学染色方法和显微镜技术尚不能有效地区分它们。我们用自己建立的淋巴细胞悬浮染色方法,以一种荧光色素硫代黄素显示了十种荧光颜色不同的淋巴细胞,并结合免疫学手段进一步证明了在免疫反应过程中,其中四种淋巴细胞(桔红色荧光核黄色荧光胞质,灰黄色荧光核淡蓝绿色荧光胞质,深蓝色荧光核鲜蓝色荧光胞质和蓝色荧光核淡蓝色荧光胞质的淋巴细胞)可以分化为与它们荧光颜色相同的浆细胞,它们是B细胞。有关其它六种荧光颜色的淋巴细胞类型有待进一步探讨。此外,对淋巴细胞的分类和关于不同荧光颜色的淋巴细胞是不同类型,还是淋巴细胞的不同的分化阶段,或者是淋巴细胞的不同功能状态,以及浆细胞的分化过程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两例血清HBsAg(-)CAH,一例并发恶性组织细胞病,一例并发巨球蛋白血症及组织细胞淋巴肉瘤。其发病机制可能是慢性持续性刺激使抑制性T淋巴细胞的功能降低和B淋巴细胞的高度繁殖、恶变。据免疫细胞分类法,非何杰金氏淋巴瘤主要来源于B淋巴细胞的增殖,而组织细胞性淋巴瘤是从B淋巴细胞转化而来的。  相似文献   

17.
就目前所知,根据淋巴细胞的膜表面标记和某些特征,可分为T细胞、B细胞、K细胞(Null)及N—K细胞等类群。而T细胞和B细胞又根据发育阶段或功能的不同又分为标记各界的若干亚群。为此,本文在掌握技术,标化之后,对正常人和针剌治疗疟疾病人的外周血液进行检测,试图为中医科研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外周血T淋巴细胞(TCL)表达与血清HBVDNA载量的相关性。方法对153例慢性乙型肝炎按血清病毒载量分为HBVDNA阴性组和HBVDNA阳性组,分别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特异性和非特异性T淋巴细胞百分比,并分析两组患者外周血特异性和非特异性T淋巴细胞表达的差异性。结果 75例HBVDNA阴性的慢乙肝患者平均特异性T淋巴细胞为45.27%±8.25%,平均非特异性T淋巴细胞为20.25%±5.18%。78例HBVDNA阳性的慢乙肝患者平均特异性T淋巴细胞为25.58%±7.36%,平均非特异性T淋巴细胞为33.17%±6.42%,两组患者无论是特异性T淋巴细胞还是非特异性T淋巴细胞百分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DNA水平与特异性、非特异性T淋巴细胞相关,通过T淋巴细胞检测可为抗病毒提供免疫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现代免疫学证明,淋巴样组织是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重要组织,完成免疫反应的淋巴细胞,根据其来源及功能的不同,又区分为β—淋巴细胞系及 T—淋巴细胞系,它们分别完成体液性免疫及细胞性免疫。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加速期及急变期的细胞形态学和免疫学分型特征.方法 对73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CML-BP)患者的骨髓标本分别进行光镜细胞形态学及相关细胞化学染色观察,确定其FAB类型;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免疫学一系列相关抗原.结果 73例CML-BP患者的FAB分型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髓变(CML-AML) 44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21例,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HAL)8例.流式细胞术行免疫表型分析,21例CML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转变(CML-ALL)患者中,其免疫表型B-ALL 19例,T-ALL 2例;且12例含髓系标志.8例CML向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HAL)转变(CML-HAL)患者中,免疫表型为B+My 6例;T+My 2例.44例CML-AML患者中,15例含T细胞标志,2例含B细胞标志,其他未见跨系表达.73例CML-BP患者中有29例在CML加速期行流式检查,其中16例急变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13例急变为非AML(ALL 9例,HAL 4例).非AML中2例加速期查见髓系原始细胞和前体淋巴细胞同时存在,余9例为髓系原始细胞或伴淋巴细胞标志.结论 流式细胞术对CML-BP的方向及鉴别诊断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