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采用外购Q345A连铸板坯,在韶钢2500mm轧机上进行了以“再结晶区 未再结晶区”两阶段控轧及轧后空冷或水冷工艺为主体的中板控轧控冷试验,主要研究了轧制温度、终冷温度对钢板组织和性能的影响,为韶钢“大转炉一中板轧机”生产高强度低合金钢板进行了控轧控冷工艺的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2.
杨太阳  姚幼标 《宽厚板》2007,13(1):12-14
通过对韶钢宽板厂A36船板控轧控冷工艺的实践研究,得出A36船板合理的控轧控冷工艺,并分析了钒微合金化和控轧温度对船板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控轧控冷工艺在2500mm中厚板生产线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远坚  王学志 《宽厚板》2006,12(1):24-29
本文介绍了控轧控冷工艺在韶钢二轧厂2500mm中厚板生产线上的应用情况和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4.
韶钢中厚板生产线于1996年完成了对原三辊劳特式单机架轧机的改造,构成2500四辊单机架轧制生产线,轧机具备较大的轧制压力和刚度,工艺布置比较合理,但由于受炼钢落后工艺的制约,板材品种非常单一,控轧控冷工艺未得到很好开发。针对生产线现状,其分析了优缺点,并对实现控轧控冷应采取的措施以及控轧控冷工艺设计等问题作了初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崔风平  高玲 《山东冶金》1998,20(5):14-17
本文简要介绍了控轧控冷的基本原理,强调了控轧控冷与钢的微合金化及化学成分之间的密切关系,分析了济钢中板厂应用控轧控冷技术的可行性及其应用情况,并对济钢中板厂提出了技术改造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为开发强度级别为685MPa的高强钢板的控轧控冷工艺,研究了终轧温度,未再结晶区累积压下量,终冷温度,冷却速度等工艺参数对钢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控轧控冷条件下,钢的室温显微组织由铁素体和贝氏体组成,贝氏体主要以粒状贝氏体为主,此外,晶粒细化是提高钢的强度和韧性的最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7.
文章对三种中厚板轧后控制冷却工艺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合安钢中板的现有工艺条件,指出了安钢中板发展控冷工艺需要解决的问题及应该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20MnSi钢控轧控冷工艺的研究,得出采用合理的控轧工艺及轧后对终轧温度、冷却速度、终冷温度的合理调节及控制,对钢材的性能产生影响,来提高钢材的强度、硬度、韧性,降低脆性。根据对试验数据的分析,制定出合理的控轧控冷工艺制度。  相似文献   

9.
通过实验室φ350 mm 4辊轧机对V-Nb-Wi微合金化X100管线钢(%:0.057C、1.84Mn、0.25Mo)进行控轧控冷试验。结果表明,在1 100℃始轧,800~900℃终轧,100~400℃终冷温度下,X100钢的组织为针状铁素体+粒状贝氏体-下贝氏体。降低终轧温度可细化组织,提高钢的强度;降低终冷温度可提高钢的强度,但使钢的韧性降低。X100管线钢的最佳轧制工艺为终轧温度850℃,终冷温度200℃。  相似文献   

10.
介绍热轧带肋钢筋控轧控冷工艺技术在韶钢的应用,通过控轧控冷工艺技术,实现较低合金成份的钢坯生产出各种性能指标稳定的螺纹钢筋,大幅度降低韶钢螺纹钢筋的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提高我国输油、输气管线用热轧板卷的韧性出发,探讨了在热轧宽带钢连轧机上生产低碳高强度微合金X60~X65级管线钢的优化控制轧制与控制冷却工艺制度,研究了热变形过程中变形奥氏体的再结晶规律、轧后冷却过程中相变规律,以及整个加热、轧制、冷却、卷取过程中微合金元素碳、氮化物的固溶与析出行为。结果表明,该实验用钢的合理控轧控冷工艺为:奥氏体化温度为1200℃,粗轧区开轧温度为1150℃,终轧温度为1050℃;精轧区开轧温度为950℃,终轧温度为860℃,轧后冷却速度为15℃/s,卷取温度为550℃。采用上述工艺,宝钢生产的X60~X65级管线钢板的冲击韧性值提高了1倍以上,其综合性能达到或接近日本进口钢板的实物水平。  相似文献   

12.
H08Mn2Si钢高速线材控轧控冷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生产H08Mn2Si高速线材控轧控冷工艺参数,分析了终轧温度和冷却速率对力学性能的影响,得出最佳工艺为终轧温度850℃,750 ̄580℃之间的冷却速度〈1℃/s。  相似文献   

13.
含铌钢碳氮化物二相粒子在控轧控冷工艺中析出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立群  刘微  陈新旺 《宽厚板》2005,11(2):7-10
针对含Nb微合金化钢,模拟安钢中板厂现有生产工艺,利用透射电镜技术,研究在试验室条件下,通过对试样进行单道次及多道次金属再结晶区和未再结晶区的控制轧制,探讨控轧控冷工艺对Nb碳氮化物第二相粒子析出规律的影响,并结合安钢轧制工艺现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孙浩  藏勇 《山东冶金》1996,18(4):29-33
对济钢三辊、四辊中板轧机的工艺参数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压下规程应进一步改善;四辊轧机还有一定的设备潜力;三辊轧机采用横纵和纵横轧制方式代替角轧,双机轧制薄宽钢板和采用控轧控冷工艺是可行的;操作中应避免咬入时的冲击以减少设备事故;并采用轧制法分别测定了三辊、四辊轧机的刚度。  相似文献   

15.
通过合理控制钢加热温度、轧制温度、变形量、变形速度及冷却速度等控轧控冷技术手段,在国产全连续式高速无扭线材轧钢生产线上,对高碳钢77B、82B线材的控轧控制冷工艺进行探索,通过不断改变工艺参数及采取多项措施,其产品力学性能基本达到预期效果,为批量生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天铁集团炼钢厂带钢车间用控轧控冷工艺生产TM8带钢的情况,对影响产品性能的因素进行了分析。通过控轧控冷工艺提高了带钢综合性能,节约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7.
《四川冶金》2016,(4):80
正河钢邯钢中板厂运行车间紧紧围绕"市场"和"产品"两大主题,采取精准控制阀门流量、调整控冷侧喷角度等措施,有效改进了控冷工艺,为轧制高级别品种钢和提升产品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随着中板品种钢比例的不断提升,对设备控制精度有了更高要求。该车间为了满足生产品种钢的工艺要求,反复调研试验,对轧后控冷10组侧喷精确调整各喷嘴的角度。将每组侧喷位置进行移动改造,在缝隙狭小的空间内,上下左右调整喷嘴  相似文献   

18.
针对含Nb微合金化钢 ,模拟安钢中板现有生产工艺 ,利用透射电镜技术 ,研究在试验室条件下 ,通过对试样进行单道次及多道次金属再结晶区和未再结晶区的控制轧制 ,探讨控轧控冷工艺对Nb碳氮化物第二相粒子析出规律的影响 ,并结合安钢轧制工艺现状 ,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控轧控冷工艺对HQ钢组织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用HQ钢的控轧控冷实验表明,典型组织为多边形铁素体+粒状贝氏体。终轧温度、终冷温度和冷却速度等工艺参数对钢材的组织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可以通过各参数的合理组合,在提高强度的同时又提高韧性。  相似文献   

20.
对钢筋的控轧控冷工艺和传统生产工艺做了对比分析,根据现场数据计算分析了控轧控冷工艺的节能效果。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控制轧制工艺可节约加热炉能源,采用控制冷却工艺可节约热处理能源。控轧与控冷相结合不但可实现节能,还可大幅度提高钢材综合力学性能,减少氧化烧损,降低生产成本,具有良好的综合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