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流行性出血热属于病毒性出血热中的肾综合症出血热,为自然免疫性疾病,鼠为主要传染源,临床上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分为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和恢复期.  相似文献   

2.
流行性出血热属于病毒性出血热中的肾综合征出血热,为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上以发热、休克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该病全年均可发病,但有明显高峰季节,且以青壮年为主.而本地区又是该病的高发区,如果救治不及时,极易造成死亡。流行性出血热低血压期、少尿期主要表现为尿毒症、酸中毒和水、电解质紊乱,并伴有血清钙的降低。现就流行性出血热低血压期、少尿期的钙离子的变化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流行性出血热(HFRS)的主要表现为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其典型病程分为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以及恢复期。近年来HFRS患者肝损害出现比例逐年增多,且程度重。本文对62例HFRS患者的肝功能损害进行观察,以探讨HFRS患者肝损害发生比例、程度及与预后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流行性出血热(EHF)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世界卫生组织(WHO)定名为“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出血、低血压及肾损害,典型者呈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五期经过。本病病情复杂,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病死率高,误诊率高。  相似文献   

5.
流行性出血热(EHF)是由虫媒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属于有肾损伤综合征的出血热(HFRS),主要病理变化为全身小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临床表现为发热、低血压休克、少尿、多尿和恢复期的五期经过,而重症出血热出血和肾功不全表现明显,持续时间长。可因顽固性休克和急性肾功衰竭而死亡。我们对25例重型出血热进行血液透析治疗,观察血透的时间选择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流行性出血热(BHF)118例患者治疗后未出现低血压休克期和少尿期112例,即越期率为94.9%。其中发热期入院的84例,未出现低血压,少尿期83例,即越期率为98.8%。说明期使用本品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7.
120例流行性出血热低血压休克期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对流行性出血热低血压休克期的观察要点及护理体会。方法:通过观察和护理120例处于低血压休克期的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结果:死亡25例,病死率20.8%,其中死于低血压休克者10例,占死亡原因的40%,结论:加强低血压休克期的观察和护理是流行性出血热治疗中的重点,直接影响预后。  相似文献   

8.
流行性出血热属于病毒性出血热中的肾综合征出血热,也就是说疾病本身就有肾损害。在“五期”经过中,有少尿期。临床上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休克、出血、肾功能衰竭,其中肾功能衰竭最常见。降低患者的死亡率除积极的救治外,对少尿期的观察及护理亦尤为重要。现将其观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流行性出血热病人的护理李洪华流行性出血热(EHF)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自然疫原性疾病。典型病例临床上分为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5期经过,密切观察各期病情变化,精心护理,对预后甚为重要。1临床资料本组49例,男32例,女17例;年龄...  相似文献   

10.
低血压休克是流行性出血热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低血压休克的发生既是发热期病理改变的继续,又是诱发或加重少尿期肾衰的重要因素。因此迅速纠正低血压休克不仅能改变本病病程的演变和转归,而且也是降低本病病死率的关键,故此低血压休克病人输液中的护理甚为重要,本文把我科两年来收治的45例流行性出血热低血压休克输液的护理报道如下。l资料与方法45例病人中,男25例,女20例。年龄15-60岁。全部病人诊断均符合1990年全国第二次流行性出血热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病情定度。外周血象白细胞总数升高,最高值可达48X109/L,最低为3.5…  相似文献   

11.
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临床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少尿期为本病极期,患者经过发热,低血压休克期后,机体免疫力下降,加之肾损害已达高峰,故此时极易发生各种并发症.如高血容量综合征、出血、继发感染、高血钾等.因此,认真做好该期病人的病情观察及护理,防治肾衰及其并发症是此期治疗关键.现将我院治疗护理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流行性出血热是由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以黑线姬鼠为主要传染源 ,病源体通过破损皮肤、呼吸道和螨的叮咬而侵入人体。临床表现除发热、出血外 ,有明显的肾脏损害。潜伏期 1~ 46d ,一般为 4周。典型病例历经发热期 ,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 5期。但多数不典型 ,有“越期”现象。重者可有Ⅱ期 ,甚至Ⅲ期交叉重叠出现 ,严重者可能有生命危险。近 2年来 ,我院共收治流行性出血热患者 10 1例 ,治愈 98例。其中 ,3例因病情变化自动出院 ,现就 10 1例患者谈谈对流行性出血热的观察及护理。1 观察1.1 发热期起病急 ,体温…  相似文献   

13.
<正> 流行性出血热为当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且死亡率较高,流行性出血热病程分五期:即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患者常因低血压休克、DIC、肾功能衰竭、内脏出血及心脏肺功能衰竭而导致死亡。所以护理人员应积极主动配合医生做好观察及护理工作,让病人及早渡过危险期,下面就临床上流行性出血热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隔离 流行性出血热是由出血热病毒引起,主要是由黑线姬鼠和褐家鼠传播,目前尚未发现人与人之间的传播,但仍应注意隔离,门窗应装纱窗、纱门、挂蚊帐,室  相似文献   

14.
流行性出血热是由病毒引起的以全身性、广泛性小血管损害,特别是肾脏损害为主要表现的传染病。临床一般分为发热期、低血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五个阶段。本文浅谈一下此病分期的辨证施护。  相似文献   

15.
流行性出血热是汉坦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典型病例有三大主症(发热、出血、肾损害)及五期经过(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有些病例却以特殊形式起病,因其不典型而易误诊。笔在1997~1998年度曾遇到3例这样非典型病例,分别被误诊为急性肾盂肾炎、急性胃肠炎和上呼吸道感染。现将诊治经过、误诊原因、避免误诊的对策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杨玉娟 《中原医刊》2002,29(3):F003-F003
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表现轻重不一 ,典型的病历通常分为五期 ,即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 ,而死亡患者中 90 %的发生在少尿期。由此可见 ,少尿期的观察与护理对该病的发展及愈后极为重要。为提高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病人的护理质量 ,现总结我院近 5年来 36例病人的护理体会如下。1 细心观察出血倾向 本期中由于小血管不断受损、脆性增加、出血倾向日趋加重 ,除皮肤有大量瘀斑外 ,还要注意观察是否有新的出血点或鼻衄、血尿、便血等 ,以便早发现早治疗。患者刘× ,少尿第 6天 ,眼结膜显著充血、鼻衄、呕吐少量新鲜血 ,…  相似文献   

17.
流行性出血热是由虫媒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属于有肾损伤综合征的出血热(HFRS),主要病理变化为全身小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临床表现为发热,低血压,休克,少尿,多尿和恢复期5期经过,而重症出血热以出血和肾功能不全表现明显,持续时间长,可因顽固性休克和急性肾功衰竭而死亡。我院地处半山区属出血热高发区,现就典型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肾综合症出血热(HFRS),也称流行性出血热,是由HFRS病毒引起,由鼠类传播。临床上可分为发热期、低血压期、少尿期、多尿期及恢复期,以发热、出血和肾脏损害主为要临床表现,少尿期常与低血压休克期重叠而无明显界限,可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精神障碍也是常见并发症之一,但多数症状轻微,持续时间较短[1]。2011年6月21日我科收治了1例肾综  相似文献   

19.
对215例流行性出血热死亡病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在各病期的死亡率:低血压休克期为44.7%、少尿期45.l%、多尿期10.2%;急性肾功能衰竭及其并发症为主要致死原因。积极抢救休克、肾衰、大出血、肺水肿等危重症候群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喻梅 《重庆医学》2007,36(6):569-569
流行性出血热(EHF)是由汉坦病毒属的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引起的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根据其发热、出血倾向及肾脏损害三大主要表现,以及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5期经过,典型病例诊断并不困难,不典型的流行性出血热尤其是在病程早期或Ⅱ期、Ⅲ期重叠,以及无明显肾脏损害的病例均容易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败血症、腹膜炎等.现将我院收治的132例出血热误诊情况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