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了工业副产废盐酸常压浸出拜耳法赤泥中铝、铁的过程。考察了盐酸浓度、浸出温度、浸出时间和液固比对氧化铁、氧化铝浸出率的影响。通过试验得出了较佳浸出工艺条件:盐酸浓度25%、酸浸温度90℃、酸浸时间60 min、液固比6∶1。在此条件下,铁的浸出率为92.51%,铝的浸出率为90.12%。各因素对氧化铝氧化铁浸出率影响大小为:酸浸反应温度盐酸浓度反应时间液固比。同时,利用硫酸铁作为除钙剂对赤泥盐酸浸出液进行脱钙处理,Ca~(2+)一次脱除率达83.3%。研究成果为低浓度工业废盐酸和贵州拜耳赤泥的处置与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利用高岭土尾矿制备复合型无机高分子絮凝剂PAFC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高岭土尾矿制备复合型无机高分子絮凝剂聚合氯化铝铁(PAFC),考察了最佳溶出条件和水解聚合条件。实验结果表明,高岭土尾矿的最佳溶出条件为:在控制焙烧温度600~700℃,盐酸质量分数15%,液固质量比3∶1,酸浸温度85℃,酸浸时间5h时,高岭土尾矿中铁铝总溶出率可达90%以上。铁铝的最佳水解聚合条件为:以Ca(OH)2溶液为调聚剂,水解聚合温度55~65℃,聚合pH值2~3,反应时间3h。制备的复合型无机高分子絮凝剂PAFC稳定性好,对皮革工业中废水的浊度、色度、CODCr去除率分别达到78.23%、87.56%、78.95%。  相似文献   

3.
以硫酸为浸出剂,进行了酸浸初步分离铁、钪的研究,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液固比、硫酸浓度等对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0 ℃、液固比10∶1、硫酸浓度10 mol/L条件下浸出30 min,铁、钪浸出率分别为11.32%、58.41%。酸浸铁、钪的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赤泥酸浸铁的过程符合未反应收缩核模型,受化学反应控制,其表观活化能为41.79 kJ/mol;而赤泥酸浸钪的过程符合多相液固区域反应动力学特征,受扩散控制,其表观活化能为6.72 kJ/mol。  相似文献   

4.
以炼铁矿渣和粉煤灰为主要原料,通过酸溶、聚合和熟化过程制备了无机高分子絮凝剂聚合氯化铝铁(PAFC),并将之用于煤泥废水的处理.结果表明,铝铁溶出较佳条件:盐酸浓度为5 mol/L,液固比为3.0 mL/g,酸溶温度为85℃,酸溶时间为2.0 h,在此条件下炼铁矿渣铁的溶出率95%,铝的溶出率为65%;粉煤灰铁的溶出率90%,铝的溶出率为70%.探究了不同Al/Fe摩尔比的PAFC对煤泥的絮凝性能,发现Al/Fe摩尔比为1∶0.66的PAFC絮凝效果最好;几种絮凝剂絮凝试验结果表明:制得的PAFC的絮凝性能优于聚合氯化铝(PAC)、聚合氯化铁(PFC)以及PAC和PFC混合复配物,煤泥水上清液的透过率可达95%.  相似文献   

5.
含富铟铁酸锌锌浸渣中铟的微波强化酸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规酸浸很难高效浸出富铟铁酸锌中的铟,为了探索提高铟浸出率的低耗、高效工艺,以广西柳州锌品厂含富铟铁酸锌的锌浸渣为对象,进行了微波助浸工艺及工艺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微波直接酸浸工艺具有简单、高效的特点,其铟浸出率明显高于常规酸浸和微波预处理+常规酸浸工艺,与微波预处理+微波酸浸工艺的铟浸出率十分接近;搅拌速度、硫酸初始浓度、液固比、浸出温度、浸出时间对铟浸出率均有显著影响;在搅拌速度为550 r/min、硫酸初始浓度为1.5 mol/L、液固比为10 mL/g、浸出温度为75℃、浸出时间为90 min情况下,对锌浸渣进行微波直接酸浸铟,铟浸出率可达77.0%,较常规酸浸铟浸出率高19.9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拜耳法赤泥的矿物组成,通过热力学计算讨论了赤泥与盐酸反应可行性。通过正交试验得出了盐酸浸出赤泥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对铝、铁浸出率显著性影响顺序分别为盐酸浓度温度液固比反应时间,盐酸浓度液固比温度反应时间;最佳条件为:盐酸浓度6 mol/L,温度110℃,液固比6:1,反应时间90 min;在最佳条件下,铝铁浸出率分别为83%和84%。浸出反应符合未反应收缩核模型的化学反应控制过程,铝、铁的浸出活化能分别为45.17 KJ/mol,22.35 KJ/mol。  相似文献   

7.
粉煤灰烧结料盐酸浸出铝铁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粉煤灰烧结料盐酸浸出提取铝铁的条件进行研究,分别采用正交试验与单因素试验考察了浸出温度、浸出时间、浸出酸浓度、液固比对烧结料中铝、铁的酸浸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浸出工艺条件为:在浸出温度为100"C、浸出时间为2h、浸出酸浓度6mol/L、液固比为4:1时,粉煤灰铝铁浸出率可达到96.92%.表明该工艺从粉煤灰烧结料中提取铝铁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任雪娇  夏举佩  张召述 《非金属矿》2012,35(2):12-14,27
以煤矸石为原料,经机械活化、热活化、酸浸提铝,酸浸液利用Fe3+、Al3+水解pH值的差异分离铝铁,制备氢氧化铝。研究了煤矸石预处理条件、酸浓度、反应温度、时间和液固质量比等因素对煤矸石中铝溶出率的影响机理,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为:粒度80目,焙烧温度750℃,焙烧时间120min,浸取温度95℃,浸取时间4h,液固质量比3,硫酸质量分数40%。此条件下煤矸石中Al2O3的溶出率达到81.8%。  相似文献   

9.
为了便于利用煤矸石酸浸渣-硫酸钠干法制备水玻璃,用98%硫酸作酸浸介质、微波进行辅助加热直接浸取煤矸石中酸溶物,制备富含硅的酸浸渣。按酸浸渣中二氧化硅与硫酸钠中氧化钠摩尔比1.0配料干法生产低模数水玻璃。研究了焦炭量、煅烧温度、煅烧时间、冷却方式、溶解温度、溶解时间、液固比对二氧化硅溶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焦炭量为硫酸钠质量的17.0%,煅烧温度1100℃,熔融时间1 h,冷却方式为水淬骤冷,液固质量比为10∶1,溶解温度80℃,溶解时间90 min,此条件下二氧化硅溶出率为72.56%,液体水玻璃模数为1.24。  相似文献   

10.
以油页岩脱油残渣为原料,采用酸浸、水解、聚合、熟化等工艺过程,制备聚合氯化铝铁(PAFC)絮凝剂产品。重点对制备PAFC絮凝剂的酸浸工艺参数进行研究,其最佳工艺条件:活化温度850℃、盐酸浓度20.2%、酸浸温度110℃、酸浸时间2.0h、液固比4∶1,氧化铝浸出率90.6%,氧化铁的浸出率91.7%。利用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对PAFC进行了结构表征及PAFC絮凝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PAFC的絮凝效果明显好于聚合氯化铝(PAC),用油页岩脱油残渣制备PAFC絮凝剂产品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