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探索阜康阿魏植物内生真菌的组成及分布,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其作用机理及应用价值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微生物学研究方法与技术,对阜康阿魏的不同生长期、不同部位中的内生真菌进行了分离,并利用形态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其鉴定。通过分离频率、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系统发育树等分析阜康阿魏内生真菌的组成、分布及多样性。结果:本研究共分离得到内生真菌59株,分别归属于20个分类单元,其中,Pleosporales sp.,短枝霉属和叶点霉属为优势菌群,分别占总菌株数量的11.86%、8.47%和8.47%。阜康阿魏1~2年根的多样性指数最大,达到1.48。结论:阜康阿魏在不同生长期及不同部位中的内生真菌分布及组成存在差异,具有一定的年份及组织专一性。  相似文献   

2.
吴婷  王梦迪  黄情儿  朱波  秦路平 《中草药》2023,54(16):5372-5378
目的 明确延胡索Corydalis yanhusuo不同组织器官中内生真菌菌群结构与多样性。方法 通过形态和分子手段相结合的方法对延胡索块茎、叶、茎、根中的内生真菌进行分离、鉴定及菌群结构分析。结果 共分离得到内生真菌2161株,根据菌株的形态学特征划分成106个形态型,分子鉴定为57个分类单元,归属到41个属,其中木霉属Trichoderma、毛链孢属Monilochaetes为块茎的专有属,腐霉属Pythium、白僵菌属Beauveria为叶的专有属,亚球壳属Sphaerulina、核瑚菌属Typhula为茎的专有属,小囊菌属Microascus为根的专有属;相似性分析表明,延胡索不同组织器官内生真菌组成结构上存在差异;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及Simpson指数分析显示延胡索根和茎中内生真菌多样性指数、丰度均显著高于块茎和叶。结论 延胡索组织器官中内生真菌资源丰富,为延胡索内生真菌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基础资料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杨明俊  李娟  王永刚  薛鸿燕  马雪青  杨林 《中草药》2014,45(11):1625-1630
目的 分离纯化水仙根茎中的内生真菌,并进行菌群组成及其多样性分析。方法 采用表面消毒、划线法从水仙鳞茎和根中分离内生真菌,基于形态学特征和核糖体转录间隔区(ITS-rDNA)序列分析,对分离株进行分类鉴定;以内生真菌的多样性指数(H)和均匀度指数(E)为指标,分析水仙内生真菌的菌群组成及其多样性。结果 共分离到18株内生真菌,其中16株来自根部,2株来自鳞茎,分别占总分离菌株的88.89%和11.11%。PCR扩增其中14株真菌ITS-rDNA,得到大小约500 bp片段,用BLAST软件对其测序结果进行相似性比对,发现4株为青霉属Penicillium,相似性95%~99%;3株为曲霉属Aspergillus,相似性99%~100%;3株为喙枝孢属Rhinocladiella,相似性为99%;其他4株分别为木霉属Trichoderma、链格孢属Alternaria、赤霉属Gibberella和镰孢霉属Fusarium,相似性都为99%。青霉菌为水仙内生真菌优势菌属。通过构建系统发育树发现这14株内生菌明显分为2大类群,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1.778,均匀度为0.913 7。结论 水仙内生真菌菌群组成具有一定程度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毛花猕猴桃Actinidia eriantha可培养内生真菌的菌群结构、多样性、分布规律及其活性,为内生真菌资源利用提供依据。方法 对毛花猕猴桃3个部位(根、茎、叶)内生真菌进行分离、纯化与ITS分子鉴定,分析其菌群结构、多样性与分布规律;采用拟南芥共培养、病原菌平板对峙的方法,对内生真菌进行促生与病原菌拮抗活性筛选。结果 共分离得到2 446株内生真菌,分为156个形态型,ITS分子鉴定为49个分类单位,归属于真菌界3门5纲10目14科18属,其中子囊菌门真菌数量最多,占比94.89%;根、茎、叶共有菌30种,其中Trichoderma spirale是根的特有种,Bionectria ochroleuca是茎的特有种;Shannon-Wiener(H’)以茎多样性指数最高,Simpson指数(D)以叶多样性指数最高;筛选得到显著促拟南芥生长活性的内生真菌AE16,鉴定为Clonostachys sp.,其共生拟南芥鲜质量增长率为(37.13±10.35)%;具有显著抑菌活性的内生真菌11株(木霉属10株,白僵菌属1株),其中AE175(Trichodermasp.)抑制效果最好,相对抑菌率为(87.59±9.36)%。结论 畲药毛花猕猴桃内生真菌资源丰富,筛选得到的活性菌株为毛花猕猴桃内生真菌资源开发和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凹叶厚朴内生真菌的鉴定研究,进一步丰富凹叶厚朴内生真菌种群的多样性,为更加合理有效的利用药用植物资源提供依据。方法:本文通过微生物方法从秦岭凹叶厚朴中分离纯化内生真菌,采用显微形态观察法对分离得到的内生真菌进行初步鉴定。结果:对秦岭凹叶厚朴内生真菌进行分离纯化及初步鉴定,共分离得到内生真菌34株,其中四川都江堰共分离14株,优势菌群为枝孢属;陕西汉中共分离20株,优势菌群为镰刀菌属。初步鉴定结果为:1纲,3目,4科,9属。其中曲霉属3株,青霉属1株,葡萄孢属2株,胶帚霉属1株,镰刀菌属16株,枝孢属5株,交链孢属1株,束丝核菌属2株,组丝核菌属3株。结论:凹叶厚朴内生真菌的种群存在着极其丰富的多样性特征,为合理利用凹叶厚朴药用成分及保护凹叶厚朴药用植物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槟榔根、叶和果的内生真菌进行分离及鉴定,并对其多样性分析。方法:采用平板分离法分离内生真菌,采用ITS序列分析鉴定内生真菌菌属。结果:从槟榔的根、叶和果中分离获得53株内生真菌,并鉴定为9个属,分别为曲霉属Aspergillus、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镰刀菌属Fusarium、毛双孢属Lasiodiplodia、Meyerozyma sp.、青霉属Penicillium、拟茎点霉属Phomopsis、Pleosporales sp.、木霉属Trichoderma;其中优势菌属为木霉属Trichoderma;叶部内生真菌多样性指数(1.11)要高于根(0.87)和果(0.87);叶(0.57)比根(0.41)和果(0.41)的均匀度高;且槟榔根与叶、根与果、果与叶之间的内生真菌相似程度较高。结论:槟榔内生真菌的多样性将为槟榔内生真菌代谢产物活性研究及新化合物的开发和挖掘,进而充分发挥其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滇重楼内生真菌分离与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研究滇重楼内生真菌菌群的多样性,为探讨内生真菌作为生物活性物质的价值提供科学依据。该文通过对云南省嵩明县、鹤庆县、保山市野生滇重楼植株的采集,从其根、块茎、叶中分离内生真菌,并基于ITS序列分析和形态学方法进行分类鉴定。试验分离得到内生真菌749株,分别归属于41个属,其中3个属仅在根部出现,12个属仅在块茎出现,8个属仅在叶部出现。各个样地分离出的内生真菌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其中鹤庆样地块茎部位分离的内生真菌多样性最高,各样地间,各部位间的内生真菌组成相似性系数低。研究认为,不同样地、不同部位的滇重楼内生真菌的差异性可能与生境以及各部位结构、成分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8.
王艳  常帆  程虎印  贾凤安  程江雪  王汉屏 《中草药》2019,50(5):1232-1237
目的寻找能促进宿主植物活性代谢产物合成的微生物,为后续功能菌群的建立及功能基因的发掘,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应用IlluminaMiseqPE250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重楼根际土壤真菌、根及根茎内生真菌ITS1区进行序列测定,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测序结果共获得154228条序列,这些序列对应的根际土、根茎、根分别被聚类为408、119、57个OTUs。结论重楼根际及内生真菌多样性的关系为根际土根茎根,在重楼药用部位根茎中发现Mucoromycota门较非药用部位根中的门为特有门,Ascomycota门为优势门,Roseodiscus属真菌为重楼根茎内生真菌优势菌群,根茎和根部的特有种群及优势菌群可能与重楼活性产物合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不同产地玄参内生真菌的种群结构差异。方法通过形态和分子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对来自浙江磐安、陕西安康、湖北武穴、湖南邵东、四川达州和安徽亳州共6个产地的玄参进行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种群结构分析。结果共分离得到3 052株内生真菌划分为153个形态型,经分子系统学分析,共划分为84个分类单元,分属于25个属,其中间座壳属、镰刀菌属、黑孢属、链格孢属、茎点霉属、棒孢属、附球菌属、枝孢属为6个产地内生真菌共有属,各产地的优势属不同。相似性分析表明,不同产地玄参内生真菌的组成结构上存在差异。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及Simpson指数分析表明浙江磐安产地玄参内生真菌多样性较高,四川达州产地的多样性稍低。结论系统研究玄参内生真菌的多样性与群落结构,阐明内生真菌在植物组织中的分布规律,可为玄参内生真菌的开发利用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阿魏属中挥发油成分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新疆阿魏Ferulasinkiangensis、阜康阿魏F.fukanensis、多伞阿魏F.ferulaeoides和园锥茎阿魏F.conocaula均系伞形科阿魏属植物,分别用水蒸汽蒸溜得挥发油成分,经GC-MS-DS联用仪分析,从中分离鉴定出51种不同成分,并根据气相色谱峰值计算各成分的相对含量。  相似文献   

11.
毕江涛  何萍  吕雯  关晓庆  贺达汉 《中草药》2013,44(12):1667-1672
目的 探明桃儿七内生真菌资源多样性及其抑菌活性特征.方法 通过组织块法对内生真菌进行分离,并选择5种植物病原真菌和4种细菌作为指示菌,采用对峙法和改进的菌块法测定抑菌活性.结果 从桃儿七根、茎、叶中分离出49株内生真菌,根部最多,22株,其次为茎部,18株,叶部最少,9株;经形态学分类鉴定归于2个目,3个科,9个属,梭孢霉属为优势菌属;有22株菌对1种或多种供试植物病原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占分离菌株数的44.8%,有8株菌对2种或多种供试植物病原真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占所分离菌株总数的16.3%,有3株菌对4种或多种供试植物病原真菌有明显抑制作用,2株内生真菌分别对2种供试指示细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 桃儿七内生真菌具有多样性和明显的抗外源真菌活性,抑菌活性菌株主要分布在曲霉属、单孢枝霉属、梭孢霉属,其内生真菌的研究和开发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12.
广藿香内生真菌类群分析及其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广藿香的根、茎、叶中共分离得到72株内生真菌,根据ITS序列分析鉴定为25属40个种,其中拟茎点霉属Phomopsis、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镰刀菌属Fusarium为优势种群;广藿香内生真菌的分布存在明显的组织特异性,以茎中内生真菌的分布最多,占分离菌株总数的78%;活性测试结果显示共有15个属34株内生真菌至少对1种供试菌具有抗菌活性。结果表明广藿香内生真菌多样性丰富,部分菌株具有明显的抑菌活性,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从药用植物凤丹根部分离、纯化内生菌,运用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种类鉴定,采用生长速率法和滤纸片法进行抑菌活性研究。研究分离得到内生菌129株,其中内生真菌4属、6种、58株,优势属为镰刀菌属Fusarium;内生细菌3属、9种、71株,芽孢杆菌属Bacillus为优势属。Pseudomonas chlororaphis,F.nematophilum,Bacillus megaterium内生菌发酵液各自对金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以及枯草杆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达到25.0,20.2,24.0 mm,F.nematophilum对青霉、黑线炭疽菌的抑菌率分别到达了90.6%,83.3%,P.chlororaphis对西瓜枯萎病原菌以及毛霉的抑制效果好,抑菌率分别为80.0%,84.9%。凤丹内生菌组成丰富,P.chlororaphis和F.nematophilum是具有较好的杀菌剂出发菌种。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北沙参内生真菌的抗菌活性,鉴定活性真菌的分类地位。方法采用植物组织分离法从北沙参基原植物珊瑚菜Glehnia littoralis中分离内生真菌。以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假丝酵母为指示菌株,采用牛津杯法研究北沙参内生真菌的抑菌活性,对具有抑菌活性的内生真菌进行分子鉴定。结果有4株内生真菌对大肠杆菌具有抑制作用,内生真菌发酵浓缩液抑菌圈直径与4 U/mL硫酸庆大霉素抑菌圈直径的比值(d/D)最大可达1.07;有15株内生真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抑制作用,d/D值最大为0.65;有3株内生真菌对白色假丝酵母具有抑制作用,内生真菌发酵浓缩液与0.2 mg/mL氟康唑的d/D值最大可达1.27。19株具有抑菌活性的内生真菌归于4个目,5个科,7个属,8个种。结论北沙参植物中存在多种抑菌活性的内生真菌,对于北沙参内生真菌资源的开发及药材道地性的评价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不同栽培模式下,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可培养内生真菌的菌群结构、多样性差异及分布规律。方法 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对3种栽培模式(石壁附生、断木附生、大棚种植)铁皮石斛内生真菌进行分离、纯化与鉴定,分析其菌群结构与分布规律。结果 共分离得到内生真菌2023株,划分为152个形态型,经分子鉴定后确定为29个分类单元,归属到真菌界2个门3个纲11个目15个科18个属;不同栽培模式铁皮石斛内生真菌菌群结构和多样性存在差异,其中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拟盘多毛孢属Pestalotiopsis、耙齿菌属Irpex、隔孢伏革菌属Peniophora为3种栽培模式共有属;石壁附生铁皮石斛内生真菌多样性最高,断木附生次之,大棚种植最低。茎鲜质量、生物量与叶点霉属Phyllosticta sp.、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 sp.、镰刀菌属Fusarium sp.、隔孢伏革菌属Peniophora sp.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与Hypoxylon sp.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结论 丰富了铁皮石斛内生真菌资源,为内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及其活性研...  相似文献   

16.
泰山黄精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艳玲  王德才  史仁玖  苗增民  廉立慧 《中草药》2013,44(11):1490-1494
目的 研究泰山黄精内生真菌的分布及其多样性,并筛选具有抑菌活性的内生真菌.方法 采用平板分离法分离黄精内生真菌,采用滤纸片扩散法测试黄精内生真菌培养物抗耐药菌活性,同时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筛选出的活性菌株进行鉴定.结果 从泰山野生黄精的根、茎、叶和果实中共分离出32株内生真菌,分属于7个属,分布最广的类群是镰刀菌属Fusarium sp.,占总菌株的31.3%,其次是不产孢真菌Sterile mycelia (28.1%)和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21.9%).各组织中内生真菌的分布存在一定的组织差异性,根中内生真菌的分离率最高,茎和叶中次之,果实中最少.共有来自5个属的14株内生真菌至少对1种供试菌株有抗菌活性,其中8株具有广谱抗耐药菌活性.对活性最强、抑菌谱最广的不产孢菌株HJG-10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将其确定为裂褶菌Schizophyllum commune.结论 泰山黄精中蕴含着大量具有抑菌活性的内生真菌,为寻找和开发新型抑菌生物制剂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