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新疆和田维吾尔族居民糖尿病患病率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新疆和田地区维吾尔族居民空腹血糖受损(IFG)和糖尿病(DM)的患病率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取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新疆和田地区及下属三个乡镇的4619名35岁以上维吾尔族居民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新疆和田地区维吾尔族居民IFG检出率为4.94%,标化率为4.69%;其中男性为5.08%,女性为4.83%,标化率分别为4.77%、4.66%;男女性及总的DM患病率分别为6.00%、5.43%、5.67%,标化后分别为5.39%、5.12%、5.23%。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是空腹血糖水平增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新疆和田地区维吾尔族中老年人群需要加强糖尿病相关防护知识的教育和普及。  相似文献   

2.
广州市10080人糖尿病患病情况调查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了解广州市居民糖尿病(DM)的患病特点,探讨DM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2001年对10080名25岁以上常住居民进行DM患病情况调查.标化患病率按照2000年该地区人口构成计算.结果DM和空腹血糖偏高(IFG)患病粗率分别为11.22%和17.28%,标化患病率分别为9.46%和15.88%;DM和IFG患病率基本上呈随龄递增趋势;肥胖组DM患病率比正常体重人群高1.54倍;DM和IFG病人的高血压与高脂血症患病率高于血糖正常人群.结论DM是该区居民的常见疾病;年龄增长、肥胖是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DM与高血压及高脂血症之间存在着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湖北省城乡居民糖尿病(DM)和空腹血糖受损(IFG)患病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参与2002年湖北省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项目的18岁以上成年人为研究对象,共2 204人.以现场测定空腹血糖为主要诊断指标,结合糖耐量试验和既往病史确定糖尿病和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率比较运用卡方检验和线性趋势检验.结果 湖北省18岁及以上居民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率为1.8%,男性为1.7%,女性为1.8%;18岁~、45岁~、60岁~各年龄组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率分别为1.1%、2.2%、3.6%.18岁及以上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为2.7%,其中男性为2.7%,女性为2.7%;不同年龄段中,18岁~、45岁~、60岁~年龄组人群患病率分别为1.5%、4.1%、4.3%.不同职业中,糖尿病患病率较高的依次为待业人员、离退休人员、办公人员,分别为7.9%、6.4%和3.6%;空腹血糖受损患病较高的依次为离退休人员、家务劳动者、待业人员,分别为4.7%、3.3%、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IFG:CMHχ2=51.85,P<0.01;DM:CMHχ2=63.10,P<0.01).年经济收入为<800元、800元~、2 000元~、5 000元~、10 000元~者的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率分别为0.8%、1.9%、1.9%、2.1%、1.3%,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2.5%、1.9%、2.8%、3.4%、2.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IFG:CMHχ2=1.15,P>0.05;DM:CMHχ2=1.52,P>0.05).低体重、正常体重、超重、肥胖者的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1.4%、1.9%、4.2%、5.0%(CMHχ2=69.56,P<0.01),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率分别为0.0%、1.1%、2.3%、6.9%(CMHχ2=83.16,P<0.01).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城乡、职业、年龄、体重指数)再同时进行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职业、年龄、体重指数是显著影响空腹高血糖(糖尿病和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率的因素.结论 湖北省城乡成年居民糖尿病和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率均随年龄增长出现显著升高趋势,且城市高于农村,不同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职业、年龄、体重指数是影响湖北省居民空腹高血糖患病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山东省东营市城乡居民空腹血糖调节受损(IFG)、2型糖尿病(T2DM)的患病率及合并心血管危险因素情况。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东营市城市和农村40~79岁居民4 322人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东营市40~79岁居民IFG及T2DM的患病率分别为21.15%、11.70%,男性与女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随着年龄增长,总体IFG患病率及T2DM患病率增加,差异有显著性(χ2=11.21、15.41,P<0.05);城市、农村IFG患病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T2DM患病率差异有显著性(χ2=14.87,P<0.01)。城市男性、女性IFG病人的吸烟比例高于农村,城市女性T2DM病人的吸烟比例高于农村女性,差异均有显著性(χ2=6.144、17.148,P<0.01);城市男性IFG肥胖比例高于农村男性,城市女性T2DM肥胖比例高于农村女性,差异均有显著性(χ2=4.158、17.497,P<0.05);农村男性、女性IFG、T2DM病人血压升高的比例及同型半胱氨酸(Hcy)升高的比例均高于城市男性、女性,差异有显著性(χ2=8.314~37.831,P<0.05)。结论东营市40~79岁居民IFG及T2DM的患病率较高,城市IFG及T2DM居民多合并吸烟、肥胖、血脂异常等心血管危险因素,而农村人群多合并高血压、高Hcy血症等心血管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常州市30~59岁农村居民空腹血糖受损及糖尿病的流行特征。方法采用随机整群的抽样方法,对常州市农村地区6 913名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并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血压和空腹血糖等指标,根据2000年第5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对现患率进行年龄标化。结果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率为5.28%,标化率为4.74%,男和女标化患病率分别为5.21%和4.43%。随着年龄和BMI的增加,IFG患病率呈显著升高趋势(Ptend均〈0.0001)。结论常州农村地区人群IFG患病率较高,应重视和加强宣传和早期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体检人群2型糖尿病(T2DM)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方法收集体检人群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T2DM患病率及标化患病率分别为5.5%及4.6%,空腹血糖受损(IFG)患病率及标化患病率分别为1.8%及1.7%;②其危险因素有巨大儿生育史、肉类摄入、糖尿病家族史、高脂血症、自然流产史、年龄。水果摄入是其保护性因素。结论体检人群2型糖尿病患病率较高,随年龄增长而增高。  相似文献   

7.
吴春香  于杰 《中国全科医学》2019,22(10):1203-1208
背景 糖尿病患病率的持续上升,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开展社区糖尿病高危人群筛查,能及时发现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患者,通过早期干预,有助于延缓或逆转疾病进程,减少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目的 利用上海市普陀区糖尿病高危人群筛查结果,分析相关因素对筛查结果的影响。方法 2017年3—9月对上海市普陀区符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中的糖尿病高危人群标准的常住居民通过问卷评估、身体测量、实验室检测的形式,收集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糖尿病危险因素及相关症状、体格检查数据及血糖数据,对筛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调查13 057例高危人群,糖尿病检出率为10.61%(1 386/13 057),糖尿病前期检出率为11.93%(1 558/13 057)。男性糖尿病检出率为12.19%(747/6 127),女性为9.22%(639/6 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256,P<0.001)。男性糖尿病前期检出率为12.15%(744/6 127),女性为11.75%(814/6 9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88,P>0.05)。随年龄升高,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的检出率逐渐升高(χ2趋势=244.746,P<0.001;χ2趋势=144.104,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糖调节受损史、超重/肥胖/中心性肥胖、一级亲属中糖尿病家族史、巨大儿生产史或妊娠糖尿病史、高血压或正在接受降压治疗、血脂异常或正在接受调脂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病史、一过性类固醇糖尿病史是居民糖尿病检出阳性的影响因素(P<0.05);年龄、糖调节受损史、超重/肥胖/中心性肥胖、一级亲属中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或正在接受降压治疗、血脂异常或正在接受调脂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病史是居民糖尿病前期检出阳性的影响因素(P<0.05)。具有不同危险因素数量的居民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9.623,P<0.001;χ2=129.073,P<0.001)。具有4个及以上危险因素居民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检出率均高于危险因素数量为1个的居民(P<0.05)。结论 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检出率随危险因素数量的增长而增长,≥40岁、高血压、超重/肥胖/中心性肥胖、血脂异常的人群属于糖尿病筛查的重点对象,应持续开展社区高危人群特别是重点高危人群的筛查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掌握新余市渝水区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现状及相关身体指标情况,分析糖尿病的危险因素,针对糖尿病危险因素提出防控措施。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随机抽取新余市渝水区居民600名(城市和农村常住居民各300名)进行相关身体指标(身高、体质量、腰围及血压)和血糖[空腹血糖(GLU)、餐后血糖(OGTT)]的测量。结果 600名社区居民中男性占49.33%,女性占50.67%。男女间身高、体质量、体质指数、腰围、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超质量占32.50%,肥胖占6.83%,腰围超标占42.67%;男女间腰围超标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9.66%比35.86%,χ2=11.687,P=0.001)。600名居民中糖尿病患病率为9.50%,标化率为8.11%;糖尿病前期患病率为22.29%,标化率为16.37%。城市居民糖尿病患病率高于农村居民(12.67%比6.33%)、腰围异常人群糖尿病患病率高于腰围正常人群(12.89%比6.98%)、高血压人群糖尿病患病率高于正常人群糖尿病患病率(24.24%比5.34%),均P<0.05;40岁以后随年龄增长糖尿病患病率逐渐升高。Logistic回归分析:居住地为城市(OR=3.617;95%CI:1.916~6.826)、年龄增长(OR=1.711;95%CI:1.292~2.265)及高血压(OR=4.316;95%CI:2.285~8.152)均为糖尿病的危险因素。结论新余市渝水区居民超质量率、肥胖率、腰围超标率及糖尿病患病率较高,需要针对高危人群开展糖尿病的综合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广西南宁市健康体检人群中糖尿病及空腹血糖受损的患病率和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进行健康体检并行血糖检查的南宁市居民37 318人进行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糖尿病的患病率为2.63%,空腹血糖受损的患病率为3.32%.按性别划分,糖尿病患病率男性为3.14%,女性为1.97%;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率男性为3.93%,女性为2.53%.糖尿病及空腹血糖受损的患病率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结论]南宁市成人糖尿病和空腹血糖受损的患病率均较高,糖尿病的教育及控制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南安市柳城社区成人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13年调查南安市柳城社区5个村委会常住居民(40岁及以上)4 756人,应答率89.4%。受试者隔夜空腹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检测空腹血糖及服糖后2 h血糖以分析其糖代谢情况。调查和分析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患病率分别为13.7%(男性14.6%,女性12.9%)和14.4%(男性14.3%,女性14.6%);标化后分别为8.1%(男性8.5%,女性7.7%)和8.0%(男性7.8%,女性8.1%)。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增龄、家族史、肥胖、血压升高、甘油三酯升高、总胆固醇升高为糖代谢异常的危险因素(OR=2.05、3.22、1.25、1.15、1.28、1.13,P<0.05)。高密度脂蛋白、规律运动是发生糖代谢异常的保护因素(OR=0.86、0.84,P<0.05)。结论南安市柳城社区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患病率相对较低,增龄、家族史、肥胖、高血压、高血脂是糖代谢异常的危险因素。须采取有效的防治策略以干预糖代谢异常的流行。  相似文献   

11.
背景 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糖尿病相关指标流行率,对防治效果的评价和患病率的时间变化趋势分析不足,且关于不同年龄段居民空腹血糖受损(IFG)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流行趋势的研究报道较少。目的 基于2011-2017年镇江市慢性病监测数据分析不同年龄段人群IFG情况及其时间变化趋势、相关危险因素流行趋势。方法 本研究实施时间为2011年6月-2017年12月。回顾性分析2011-2017年镇江市历年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数据,该监测主要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查与实验室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分析不同年龄段居民IFG率、标化IFG率时间变化趋势及IFG相关危险因素流行趋势。结果 共发放调查问卷29 400份,回收有效问卷28 408份,有效回收率为96.63%;共130名居民被置换,置换率为0.46%;2011-2017年分别抽取到3 953、3 482、4 259、4 270、4 203、4 039、4 202名居民。2011-2017年45~59岁男性居民IFG率呈下降趋势〔年度变化百分比(APC)=-6.92,95%CI(-12.50,-1.00),P<0.05〕;2014-2017年≥60岁男性居民IFG率亦呈下降趋势〔APC=-15.71,95%CI(-26.50,-3.30),P<0.05〕。2011-2017年所有居民总体标化IFG率呈下降趋势〔APC=-3.18,95%CI(-5.90,-0.40),P<0.05〕,男性居民总体标化IFG率亦呈下降趋势〔APC=-5.26,95%CI(-9.50,-0.80),P<0.05〕;2014-2017年≥60岁男性居民标化IFG率呈下降趋势〔APC=-16.23,95%CI(-28.20,-2.30),P<0.05〕。2011-2017年所有居民吸烟、被动吸烟、蔬菜摄入频次≥4 d/周流行率变化趋势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饮酒、早餐摄入频次≥5 d/周、水果摄入频次≥4 d/周、睡眠质量好及很好、近1年内体质量基本不变、超重、血压<130/85 mm Hg流行率呈上升趋势(P<0.05),静态行为时间<4 h/d、肥胖、中心性肥胖流行率呈下降趋势(P<0.05)。不同年龄段居民IFG相关危险因素流行率呈现不同变化趋势。结论 2011-2017年镇江市居民IFG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流行趋势均得到了一定控制,尤其是在2014-2017年≥60岁的男性居民中,社区IFG相关干预工作初显成效,今后应注意加大对中青年人群的干预力度,并根据年龄别IFG率时间变化趋势及相关危险因素流行趋势适时调整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北京市通州区社区居民的高血压患病情况、控制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确诊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与社区卫生服务利用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年7—9月北京市通州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范围内的≥18岁的7 008例常住人口,采用《通州区社区居民健康状况和卫生服务需求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体格检查,包括身高、体质量、腰围、血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诊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影响因素。结果 高血压患病率为30.66%(2 149/7 008);男性患病率为34.01%(1 191/3 502),高于女性的27.32%(958/3 506)(χ2=36.820,P<0.001)。高血压确诊率为61.47%(1 321/2 149);男性确诊率为54.58%(650/1 191),低于女性的70.04%(671/958)(χ2=53.620,P<0.001)。确诊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为43.38%(573/1 321)。不同医疗保险、半年内健康体检情况、1年内基层医生提供血压测量的确诊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0.195、4.319、11.014,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总月收入〔OR=1.087,95%CI(1.022,1.157)〕、新农合〔OR=1.775,95%CI(1.185,2.659)〕、1年内基层医生提供血压测量〔OR=1.383,95%CI(1.095,1.745)〕是确诊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情况的保护因素,城镇职工医保〔OR=0.654,95%CI(0.431,0.993)〕是确诊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情况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通州区社区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较严重,确诊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情况较差。应采取提供定期血压测量、改善经济状况等综合措施来加强居民的血压控制,对城镇职工和公费医疗人群应给予高度关注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苏加丽  张怡  许英 《中国全科医学》2018,21(20):2493-2498
目的 了解社区人群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防治知识与防治行为的现状,为社区DR重点人群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花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由服务站就诊或配药的501例糖尿病(DM)患者或糖耐量异常(IGT)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开展调查,包括居民对DR的认知情况(题目1~7)、居民采取DR防治措施的现状及意愿调查(题目8~10)。结果 DM患者与IGT者题目2(DR病因)、3(DR可预防控制)、5(DM定期检查眼底)、6(了解DR的途径)的认知情况分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217、13.198、15.721、25.168,P<0.05)。DM患者与IGT者题目9(最近眼科检查时间)、10(是否定期眼底检查)的防治行为分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2.156,χ2=4.474,P<0.05)。不同性别IGT者题目10的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50,P=0.007)。不同年龄DM患者题目9、10的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9.614,P=0.022;χ2=23.449,P<0.001)。其中,<60岁与70~79岁的DM患者题目9的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0岁DM患者选择“会定期检查”的比例均高于60~69、70~79、≥80岁DM患者,60~69、70~79岁DM患者选择“会定期检查”的比例均高于≥80岁DM患者(P<0.05)。不同病程DM患者题目8(DR知识讲座)、10的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539,P=0.005;χ2=6.353,P=0.042)。其中,病程>10年DM患者选择“参加过”的比例均高于病程<5、5~10年DM患者,病程<5年DM患者选择“会定期检查”的比例均高于病程5~10、>10年DM患者,病程5~10年DM患者选择“会定期检查”的比例高于病程>10年DM患者(P<0.05)。结论 本社区居民对DR知晓率较低,且IGT者在认知程度和防治行为上均不及DM患者,因此对社区居民开展DR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4.
背景 目前全球高血压患病率正在逐步增高,而我国高血压患病人群不仅基数庞大并且在不断增加。当前对于高血压患病情况的研究多数基于临床分析,较少涉及血型分布等遗传规律。目的 分析高血压患病情况与ABO血型的相关性,为研究高血压的预防与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2008—2017年江西省居民健康档案中185 633例体检人群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确诊高血压,将其分为病例组(8 798例)和对照组(176 835例)。分别统计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血型。进一步分析病例组与对照组的性别、年龄以及血型的分布情况。对性别、年龄进行亚组分析,判断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高血压患病情况与ABO血型是否具有相关性。结果 对照组和病例组性别分布、年龄分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5.863,P<0.001;χ2=2 765.236,P<0.001)。对照组和病例组血型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102,P<0.001)。病例组A型、B型所占比例低于对照组,O型、AB型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P<0.001),RR值依次为0.95、0.93、1.06、1.15。男性中,对照组和病例组血型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286,P<0.001);病例组A型、B型所占比例低于对照组,O型、AB型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P<0.001),RR值依次为0.95、0.94、1.06、1.16。女性中,对照组和病例组血型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271,P<0.001);病例组A型、B型所占比例低于对照组,O型、AB型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P<0.001),RR值依次为0.94、0.93、1.07、1.16。少年中(0~17岁),两组血型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02,P=0.475);两组A型、B型、O型、AB型所占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中(18~45岁),两组血型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733,P<0.001);病例组B型所占比例低于对照组,O型、AB型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RR值依次为0.89、1.11、1.20。壮年中(46~60岁),两组血型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982,P<0.001);病例组O型、AB型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RR值依次为1.07、1.20。老年中(>60岁),两组血型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449,P<0.001);病例组A型、B型所占比例低于对照组,O型、AB型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RR值依次为0.95、0.96、1.05、1.11。结论 高血压患者与非高血压者在血型分布中存在差异,O型与AB型与高血压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15.
刘括  郭秀花  杨昆  黄丹  许俊峰 《中国全科医学》2018,21(28):3495-3499
目的 探讨35岁以下成年人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07—2012年在北京某三级甲等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 317例35岁以下成年人为研究对象,收集体检者一般资料、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踝肱指数(ABI)及实验室检查等资料。比较不同性别体检者上述资料的差异,比较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体检者baPWV和ABI,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baPWV的影响因素。结果 男性的年龄、身高、体质量、体质指数(BMI)、腰围、收缩压、舒张压,饮酒、患高血压者所占比例,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酸(UA)水平均高于女性,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吸烟、患糖尿病者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论在男性或女性组中,baPWV均随着年龄增大而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年龄段男性baPWV、ABI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5岁以下成年人baPWV>900 cm/s的比例为93.92%(1 237/1 317),女性随年龄的增高,baPWV>900 cm/s者所占比例具有增高趋势(P<0.05)。35岁以下成年人baPWV>1 400 cm/s的比例为4.71%(62/1 317),男性随年龄的增高,PWV>1 400 cm/s的比例具有增高趋势(P<0.05)。26~30、31~35岁组男性中baPWV>1 400 cm/s的比例高于同年龄段女性(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收缩压、舒张压、FBG、TG、HDL-C为baPWV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35岁以下成年人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主要表现为baPWV异常,异常比例为4.71%,影响因素主要为血压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清甲状腺激素(TH)水平与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患者冠状动脉侧支循环(CCC)形成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09-01至2017-02-28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病房住院择期行冠状动脉造影术且至少1支主要冠状动脉CTO的冠心病患者86例,根据Cohen-Rentrop法评估CCC形成程度,分为不良组(23例)和良好组(63例)。分析患者一般资料、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血常规、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CH)情况。结果 不良组糖尿病病史比例、高脂血症病史比例、吸烟比例、TSH水平、SCH比例均高于良好组,FT3、FT4水平均低于良好组(χ2=6.192、6.031、6.720,Z=-2.410,χ2=4.976,Z=-3.586、-2.802,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1显示,糖尿病〔OR=0.255,95%CI(0.066,0.981)〕、吸烟〔OR=0.136,95%CI(0.030,0.620)〕、SCH〔OR=0.048,95%CI(0.007,0.327)〕是CCC形成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2显示,糖尿病〔OR=0.142,95%CI(0.027,0.761)〕、吸烟〔OR=0.128,95%CI(0.019,0.861)〕、TSH〔OR=1.955,95%CI(1.247,3.066)〕、FT3〔OR=0.170,95%CI(0.043,0.671)〕是CCC形成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糖尿病、吸烟、SCH、TSH、FT3是冠状动脉CTO患者CCC形成不良的危险因素,为冠心病二级预防提供了新证据,从而更好地预防冠心病进展。  相似文献   

17.
背景 高血压为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可引起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的发生,增加疾病负担,甘肃省高血压流行病学数据缺乏。目的 调查甘肃省成年人的高血压患病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于2013年9月—2014年12月采用整群随机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甘肃省34 792例20~74岁常住居民为研究对象,经培训合格的调查人员按统一标准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比较不同特征受试者高血压患病率,采用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结果 甘肃省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7.73%(8 712/31 417),男性和女性分别为29.78%(4 194/14 083)和26.06%(4 518/17 334)。根据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中我国的年龄段人口标准,年龄标准化高血压患病率为23.24%(191 862/825 712),男性和女性分别为25.87%(213 613/825 712)和20.98% (173 201/825 712)。不同性别、年龄、民族、学历、区域、海拔、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吸烟情况、饮酒情况、高血压家族史情况、体质指数(BMI)、腰围、血糖情况、血脂情况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学历、区域、海拔、饮酒情况、高血压家族史、BMI、腰围、血脂情况、糖尿病患病情况是高血压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甘肃省成人高血压患病率较高,性别、年龄、学历、区域、海拔、饮酒情况、高血压家族史、BMI、腰围、血脂情况、糖尿病患病情况是高血压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隗瑛琦  马爱娟  谢瑾  方凯  董晶  谢晨  姜博  祁琨  赵越  董忠 《中国全科医学》2020,23(34):4356-4361
背景 血清三酰甘油(TG)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比值(TG/HDL-C)是系统性反映血脂水平的指标,不良的睡眠状况可能是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探索睡眠问题对TG/HDL-C的影响并识别危险人群,有助于有针对性地通过改善睡眠减少血脂异常的发生。目的 了解2017年北京市成年人睡眠问题现状及其与血清TG/HDL-C的关联,旨在为改善睡眠质量及控制血脂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数据来源于2017年北京市成年人慢性病与危险因素监测,在北京市16区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18~79岁常住居民,收集调查对象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等人口学信息,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慢性病患病情况,吸烟、饮酒等生活行为方式,睡眠时长及打鼾/窒息、入睡困难、中间觉醒≥2次、早醒、服用安眠药等睡眠问题,测量身高、体质量、腰围、血压,抽取空腹静脉血进行血脂四项检测。采用t检验、非参数Kruskal-Wallis H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χ2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睡眠与TG/HDL-C的关联。结果 13 240例调查对象平均年龄为(44.79±15.47)岁,平均睡眠时长为(7.47±1.30)h/d,中位TG/HDL-C为0.99(0.84),6 490例(49.02%)30 d内存在睡眠问题。睡眠处于9 h/d者TG/HDL-C水平最低,中位数为0.95(0.82),不同睡眠时长的女性人群TG/HDL-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14,P<0.01)。按是否存在睡眠问题进行分组,组间TG/HDL-C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控制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城乡、受教育程度、现在吸烟、30 d内饮酒、身体活动不足、高血压、糖尿病、BMI等协变量之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存在≥1种睡眠问题是TG/HDL-C升高的影响因素〔OR(95%CI)=1.05(1.01,1.08)〕;相比于无睡眠问题的人群,男性或18~44岁人群存在≥1种睡眠问题是高TG/HDL-C的影响因素〔OR男(95%CI)=1.05(1.01,1.09);OR18~44岁(95%CI)=1.06(1.01,1.10)〕。结论 北京市18~79岁成年人睡眠时长过长或过短,打鼾/窒息/入睡困难、服用安眠药等睡眠问题可能影响血清TG/HDL-C,男性及45岁以下人群作为高危人群应采取改善睡眠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宋晨晓  徐爱军 《中国全科医学》2018,21(15):1785-1789
目的 比较单纯糖尿病患者与糖尿病共病患者的健康相关生命质量和卫生服务利用情况。方法 本研究资料来源于2016年居民卫生服务利用行为监测中4个省份糖尿病患者的调查数据,共有517例糖尿病患者,记录其慢性病患病情况、人口学特征、健康相关生命质量、调查期间糖尿病发病情况、就医行为。结果 517例糖尿病患者中,单纯糖尿病139例(26.9%),糖尿病共病378例(73.1%)。单纯糖尿病患者与糖尿病共病患者年龄、就业状况、商业医疗保险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共病患者行动、自我照顾、平常活动、疼痛或不舒服、焦虑或抑郁无问题率小于单纯糖尿病患者,调查当日自身健康总体情况自评得分低于单纯糖尿病患者(P<0.05)。517例糖尿病患者中,有475例在调查期间发病,其中选择自我医疗或遵原医嘱持续治疗149例(31.4%,其中单纯糖尿病43例,糖尿病共病106例),选择门诊就诊326例(68.6%,其中单纯糖尿病85例,糖尿病共病241例)。门诊就诊患者中,单纯糖尿病患者就诊次数、就诊接受的服务与糖尿病共病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门诊就诊患者中,单纯糖尿病患者就诊机构类别与糖尿病共病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单纯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共病患者的健康相关生命质量更低;未于门诊就诊患者中,相比糖尿病共病患者,单纯糖尿病患者更加倾向于选择自我医疗治疗疾病;门诊就诊患者中,相比糖尿病共病患者,单纯糖尿病患者更加倾向于去基层医疗机构就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