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8 毫秒
1.
心脏康复的积极效果已经得到证实,但是患者参与心脏康复的依从性不容乐观。国内外近些年诸多研究探讨心脏康复依从性低的原因并形成相关评估工具。因此本文就心脏康复依从性相关评估工具进行综述,介绍心脏康复偏爱形式量表、心脏康复注册障碍量表、心脏康复障碍量表、心脏康复信息需求量表等量表的内容、信效度、优缺点,以期为医务人员合理选择相关评估工具提供科学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2.
总编导读     
本期刊出2篇基层常见疾病诊疗指南,对基层全科医生极有帮助。《冠心病心脏康复基层指南(2020年)》阐明冠心病患者可以从心脏康复治疗中获益。指南从冠心病心脏康复的定义、具体内容、分期、心血管综合评估、危险分层、心脏康复处方、健康教育及随访等方面对心脏康复做了详尽的阐述,特别是Ⅲ期社区/家庭心脏康复,给全科医生提供了需要掌握冠心病心脏康复的日常活动指导及特殊生活指导,强调了健康教育和基层随访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冠心病是一种复发性较高的疾病,心脏康复是改善冠心病患者预后的有效措施,而动机是影响其参与心脏康复的重要因素。从动机的内涵及价值、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动机的测评工具、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动机的影响因素等方面对冠心病患者坚持心脏康复计划动机问题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了解患者心脏康复动机相关问题,为医务工作者制定相对应的针对性策略提供依据,同时达到提高患者动机水平,促进其坚持心脏康复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心肺运动试验指导个体化心脏康复的指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心血管疾病康复概述心脏康复(cardiacrehabilitation)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处置原则的质疑,心肌梗死患者长期卧床导致全身功能衰退,而运动康复可以纠正机体的废退状态。心脏康复已经被认为是心血管疾病患者能够得到持续治疗的关键[1]。心脏康复的内容包括医学评估、运动疗法、饮食疗法、心理疗法、控制危险因素、健康教育和生活指导障[2]。因此,心脏康复不能单纯从字面上理解为仅为心脏自身的康复,而可以理解为心血管疾病的综合性康复。  相似文献   

5.
心脏术后的康复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血管疾病在发达国家已是疾病致死原因顺位中的第一位。因此 ,心脏康复就成为现代医学 ,特别是现代康复医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心脏康复始于 2 0世纪 5 0年代 ,70年代康复治疗程序基本成熟 ,80年代康复治疗效果确立[1] 。美国公共卫生服务部门认为[2 ] :心脏康复是一种包括医疗评估、锻炼、心脏危险因素控制、教育和咨询的全面、长期的方案。广义的心脏康复 ,不单是指心肌梗死后的康复 ,还包括心脏术后的康复。目前 ,心脏术后康复护理的焦点问题及发展趋势是 :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尽早尽快使患者恢复身心健康 ,缩短住院时间 ,提高手术治愈…  相似文献   

6.
陈秀丽  车琳  邓兵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8):123-124,127
心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医疗风险和高医疗费用的第一大慢性疾病,开展心血管疾病的社区康复和社区预防具有重要意义。心脏康复是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的一部分,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的主体是心脏康复。心脏康复与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整合,使心脏康复更全面,使二级预防更具体。应用心脏康复模式开展多方位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是实施心血管疾病社区防治的理想模式。  相似文献   

7.
以运动为核心的心脏康复,逐渐成为了心脏病患者较为理想的治疗手段之一。要想提高心脏康复的效果,就要重视提高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的依从性。然而诸多因素影响着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依从性的提高,不利于心脏康复的顺利进行。文章结合实际对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加以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介绍心脏康复的概念和内涵以及冠心病心脏康复护理的研究现况已及发展情况,阐述心血管疾病患者心脏康复护理分期,同时介绍国内外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心脏康复护理内容,并探讨可实践的我国护理心脏康复工作模式,充份发挥护理人员在心脏康复中的作用,以期更好地指导心血管疾病患者心脏康复护理工作,降低冠心病患者死亡率以及提高心血管疾病病患者的生存质量,最大程度的恢复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9.
心脏康复作为心血管疾病重要的防治手段之一,日渐发挥其作用。现针对心脏康复的核心内容进行解读与分析,以期提高医护人员及患者对心脏康复的总体认识,为心脏康复的临床实践提供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张杰  郭航远  池菊芳 《中国全科医学》2019,22(12):1392-1395
心血管病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但是目前临床上主要是针对其治疗展开一系列研究,而对其预防和康复均研究不足,因此加快临床心脏康复研究与落实的步伐势在必行。目前,国内心脏康复的指南多参考国外,但国外有些指南的实施需要大量的设备和专业人士的指导,其投入十分巨大,并不适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因此我国心脏康复医学模式必须充分结合国情,发挥我国中医康复疗法的优势,同时借鉴并融合国外先进科学技术和人类文明成果,真正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模式,做好心脏康复治疗。本文从中医、西医心脏康复的特点入手,分析其利弊,并最终提出相较于两种独立的医学模式,中西医结合在心脏康复中存在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朱佳琪 《医学综述》2011,17(4):545-548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心脏康复是心血管疾病患者长期护理保健的重要内容。因此,心脏康复被许多急性心血管疾病临床治疗指南作为Ⅰ类治疗方案进行推荐。虽然心脏康复已经被证实能够明显降低合并症的发病率及病死率,但是临床应用仍未能广泛开展。如今心脏康复的核心内容以及适用的评价方法已经被详细列明,并且有越来越多的心血管疾病患者被纳入系统的康复治疗体系之中。这也使心脏康复得以进一步推广应用,进而完善治疗体系。  相似文献   

12.
沈玉芹 《中国全科医学》2019,22(21):2548-2550
由于心脏康复对心血管病的诸多益处,其已被诸多指南推荐用于心血管病患者的治疗,未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是心脏康复的主要场所,而目前国内主要是三级医院开展了心脏康复,在专科康复医院数量有限的情况下,需探索三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心脏康复转诊模式。本文就目前互联网+三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心脏康复转诊模式存在的问题及推进方法进行了阐述,主要提出了基于互联网+的医联体及联盟模式是可行的心脏康复转诊模式,旨在为推进互联网+三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心脏康复转诊模式的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3.
背景 我国心血管病患者数量庞大,心脏康复在改善患者预后、减轻医疗负担方面有独特优势。定期回顾国际心脏康复领域研究热点,对推动我国心脏康复发展十分必要。目的 了解2000年以来心脏康复研究国家、机构及研究热点的分布,为我国学者进行心脏康复研究提供科学参考。方法 2020-08-01,以“(cardiac or heart)and rehab*”为主题词,对Web of Science数据库核心合集2000-2020年收录的心脏康复研究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对纳入的文献运用VOSviewer 1.6.14和CiteSpace 5.6.R3对发文趋势、发文国家、发文机构、研究热点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共纳入9 793篇文献,心脏康复相关文献发文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发达国家的机构长期从事心脏康复相关研究,影响力较大;心脏康复研究热点集中在心脏康复新模式的探索、运动训练方式、健康综合管理和心理干预方式4个方面。结论 我国学者应更加以患者为中心,充分参考目前研究热点,利用新兴科技,依托社区、家庭,探索适合我国国民的心脏康复模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基于康复风险评估的心脏康复训练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病人心功能和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ACS行PCI病人14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74例)和观察组(75例),对照组实施PCI术后常规心脏康复训练,观察组实施基于康复风险评估的心脏康复训练。3个月后比较2组病人的心功能、MACE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康复训练3个月后,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内径、N末端脑肽钠以及6 min步行试验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MAC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基于康复风险评估的心脏康复训练用于ACS行PCI术后病人,有助于改善病人心功能,降低MACE发生率,促进病人心脏康复和护理满意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背景 在我国冠心病发病率逐年增加的背景下,心脏康复作为心血管事件预防和治疗的重要手段,可以提高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其再住院率及死亡率。目前,社区心脏康复开展较少,且社区全科医生为稳定性冠心病(SCAD)患者提供的睡眠指导、心理疏导、运动风险信息等仍不充分。目的 调查社区全科医生对SCAD社区心脏康复的认知情况,旨在为开展社区心脏康复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20年11月,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北京市西城区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月坛、广外、展览路、陶然亭、德胜)从事临床一线工作的全科医生212例进行问卷调查。由课题组自行研制问卷,内容包括社区全科医生基本情况、对SCAD社区心脏康复的看法与态度、SCAD心脏康复基本知识与实践。问卷通过“问卷星”网站发布,于2020-11-26至2020-12-31通过微信或纸质二维码向参与调查的社区全科医生进行推送。调查对象通过手机/电脑“问卷星”在线填写的方式完成调研。完成调研数据收集后,建立数据库,对社区全科医生SCAD社区心脏康复认知情况进行分析。比较不同特征社区全科医生为SCAD患者提供社区心脏康复服务的意愿及对SCAD心脏康复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社区全科医生为SCAD患者提供心脏康复服务意愿的因素。结果 共发放问卷212份,回收有效问卷208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8.1%。190例(91.3%)社区全科医生认为SCAD患者需要进行社区心脏康复;188例(90.4%)认为SCAD患者进行社区心脏康复是安全的;154例(74.0%)愿意为SCAD患者提供社区心脏康复。参加过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相关培训、认为SCAD患者需要进行社区心脏康复及认为SCAD患者进行社区心脏康复是安全的社区全科医生更愿意为SCAD患者提供社区心脏康复服务(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是否参加过冠心病心脏康复相关培训〔OR(95%CI)=0.193(0.063,0.591),P<0.05〕和是否认为SCAD患者需要进行社区心脏康复〔OR(95%CI)=0.092(0.021,0.401),P<0.05〕是影响社区全科医生为SCAD患者提供社区心脏康复服务意愿的因素。社区全科医生SCAD心脏康复知识测评平均得分为(70.12±9.54)分,及格率为86.5%(180/208)。不同职称的社区全科医生SCAD心脏康复知识测评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社区全科医生对“心脏康复基本概念”“干预对象筛选”“健康教育”“随访”“心理和睡眠管理”5个方面知识点的回答正确率分别为94.2%(196/208)、90.4%(188/208)、98.6%(205/208)、92.8%(193/208)、98.1%(204/208),对“心血管综合评估”“心血管危险因素控制”“冠心病危险分层”“运动处方制定”4个方面知识点的回答正确率分别为1.9%(4/208)、1.9%(4/208)、3.4%(7/208)、1.4%(3/208)。仅有21例(10.1%)社区全科医生对6 min步行试验表示“了解并经常进行试验”。结论 北京市西城区社区全科医生普遍认为为SCAD患者提供社区心脏康复服务是必要、可行的,且对参与SCAD社区心脏康复工作具有较高的积极性,但对SCAD社区心脏康复重点知识的知晓率仍然偏低。今后需多方联动,提升社区全科医生心脏康复认知、技能水平,方能保障SCAD社区心脏康复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患心血管疾病的带病生存人数激增,使心脏康复在中国面临巨大的社会需求.但与之相伴随的是患者长期依从性不佳的现实,要解决这一严峻情况,需着眼于患者维持康复行为的机制,增强患者行为管理过程中的应对信心,并激发患者自觉坚持推荐行为的动力.因此,就心脏康复行为依从的概述、自我效能和动机的概述以及自我效能和动...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医院的心脏康复发展迅速,但社区/家庭心脏康复几乎没有开展,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参与心脏康复治疗率较低。本文重点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如何在社区/家庭进行安全而有效的心脏康复,以维持患者的运动治疗习惯,建立以运动为核心的生活方式,促进其坚持二级预防用药,保证良好的心理状态,恢复社会生活和工作。此外,本文还探讨了适合我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社区/家庭实施心脏康复的模式,包括建立结构化运动处方及其易化方法,保持社区/家庭心脏康复运动训练形式多样化和趣味性,进而增加患者在社区/家庭运动训练的主动性,提高我国冠心病患者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后的心脏康复参与率,降低急性心血管事件复发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