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预防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感染(CRBSI)的效果.方法 将332例留置血液透析导管为研究对象,其中2012年1月~2012年6月160例患者,采用传统护理方法为对照组,其CRBSI发生率作为基线数据;2012年7月~2012年12月166例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为实验组,比较两组CRBSI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发生CRBSI 10例,发生率0.06%,实验组发生CRBSI 5例,发生率0.009%,两组比较CRBSI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采用有效的集束化护理,可以降低血液净化科CRBSI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预防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行中心静脉导管(CVC)置管操作的150例重症医学科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CRBSI发生率、病原菌分布情况、住院时间、导管留置时间及CRBSI持续时间。结果:护理后,两组SAS、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CRBSI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RBSI持续时间、导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集束化护理应用于CVC置管患者中,可显著降低CRBSI发生率,促进机体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1~12月收治的18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将2015年1~12月210例患者作为干预组,采用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CRBSI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导管留置总天数为32 808 d,发生CRBSI 14例,发生率为0.427‰;干预组导管留置总天数为40 414 d,发生CRBSI 7例,发生率为0.17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有效的集束化护理可有效减少留置血液透析导管患者CRBSI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血液透析病人深静脉置管中的应用。[方法]将98例血液透析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观察两组病人护理满意度、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动静脉内瘘血栓发生情况和插管留置时间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满意度高于对照组,CRBSI、动静脉内瘘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深静脉置管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措施在提高血液透析病人满意度、降低导管感染率、并发症发生率和延长深静脉置管留置时间方面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留置胸腔中心静脉导管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175例留置胸腔中心静脉导管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88例和干预组8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脱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可有效降低留置胸腔中心静脉导管肿瘤患者的脱管发生率,提高其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在连续性血液净化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本院362例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69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193例患者则加施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置管与相关临床指标、各类型疾病CRBSI感染率、已发生CRBSI的相关临床指标与不良医疗事件、家属总体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置管时间、住院时间与医疗费用显著性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糖尿病肾病、急性肾衰竭与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CRBSI感染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总体CRBSI感染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发生CRBSI时间显著性高于对照组,CRBSI持续时间显著性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家属总体护理满意度显著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在连续性血液净化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满意度,具有借鉴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预防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行血液透析的患者160例为对照组,2013年3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行血液透析的患者16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CRBSI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CRBSI发生率为2.50%,显著低于对照组14.38%(χ~2=14.602,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6.25%,显著高于对照组89.37%(χ~2=5.668,P0.05)。结论在血液透析患者中采用集束化护理,可以有效预防患者CRBSI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11):1815-1816
目的对留置血液透析导管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分析集束化护理的实施对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及负性心理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1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200例留置血液透析导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色球法,根据1:1比例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护理后,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发生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及负性心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CRBSI发生率8.0%低于对照组患者3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转变较大,且观察组患者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留置血液透析导管患者临床护理中应用集束化护理,可显著降低患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同时有利于帮助患者改善其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可在临床护理中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分析集束化护理在预防急诊科中心静脉导管感染中的应用及对降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接受PICC诊治的140例急诊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观察并对比2组患者护理前后消极情绪、CRBSI感染率及感染时间情况。结果 2组患者护理实施前的消极情绪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患者SAS、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CRBSI感染8例(11.4%);而研究组患者CRBSI感染1例(1.4%)。研究组CRBSI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导管留置及ICU住院时间较常规组缩短,发生CRBSI时间延长(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患者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预防中心静脉导管感染,降低CRBSI发生率,值得积极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0.
田敏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15):2135-2137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预防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3年3月我院实施集束化护理为界限,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60例患者为对照组,2013年3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6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 CRBSI 发生率为1.10例次/1000导管天,显著低于对照组5.99例次/1000导管天的发生率(χ2=6.378,P<0.05)。观察组对护理的满意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86.67%的护理满意率(χ2=3.927,P<0.05)。结论在血液透析患者中采用集束化护理,可以有效预防患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采取集束化护理对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在2016年3月~2017年1月收治的60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计算机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集束化护理,对比两组的导管血流感染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血液透析患者经集束化护理干预的导管血流感染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为96.67%,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采取集束化护理对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的效果显著,可降低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集束化管理联合安全核查表干预降低PICC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和回顾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9月留置PICC导管的114例患者为观察组,实施集束化管理联合安全核查表干预的方法;2013年1月至9月留置PICC导管的106例患者为对照组,实施传统的常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CRBSI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CRBSI发生率为0.6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11‰,P0.05;发生CRBSI的时间观察组(11.23±2.5)d、对照组(5.21±1.9)d,P0.01。结论集束化管理联合安全核查表干预策略能有效降低PICC导管CRBSI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集束化管理方案预防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效果,探讨有效可行的PICC导管管理方案。方法:将349例留置PICC导管的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0年7-12月置管的150例,共计7644个导管日,采用传统的管理方法,为对照组;2011年1-8月例,共计13785个导管日,采用中心静脉导管集束化管理方案(central line care bundle,CLB),为实验组。比较两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发生CRBSI13例,发生率1.70‰,实验组CRBSI发生9例,发生率0.65‰,两组比较CRBSI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集束化管理方案能有效地预防PICC导管CRBSI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方案对脑梗塞留置导尿管患者尿路感染及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神经内科2018年9月—2019年3月收治的脑梗塞留置导尿管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40)及对照组(n=40),对照组留置导尿管期间行常规性护理,观察组留置导尿管期间行集束化引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导尿管留置时间、患者舒适度评分、患者满意度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尿路感染发生率、漏尿、导尿管变形、引流不畅等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导管留置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患者舒适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而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方案能有效降低神经内科脑梗塞留置导尿管患者尿路感染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留置导管舒适度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对血液透析留置导管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将48例2011年1~12月行血液透析留置导管患者作为对照组,将48例2012年1~12月行血液透析留置导管患者作为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行持续质量改进,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导管感染率、导管功能不良率及焦虑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导管认可度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可提高护理质量,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缓解患者负性情绪,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多元化护理应用于预防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6月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血液透析患者为观察对象,2014年1-12月73例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法护理导管;2015年1-2016年6月97例为干预组,制定并实施多元化方案护理导管,观察两组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结果:干预组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感染类型比较,干预组出口感染和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隧道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元化护理可以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集束干预策略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2~11月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未实施集束干预策略的18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5年2~11月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实施集束干预策略的19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中CRBSI发生率、发生时间及置管情况。结果实施集束干预策略后的中心静脉置管患者CRBSD发生率由8.33‰下降至1.5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RBSI发生时间由(7.27±2.21)d延长至(12.85±1.88)d,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锁骨下静脉置管率从38.33%上升至68.33%,股静脉置管率从46.11%下降至17.7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集束干预策略可有效降低中心静脉置管患者CRBSI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门诊PICC导管维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3~4月150例门诊PICC导管维护患者分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将2014年5~6月156例门诊PICC导管维护患者分为集束化组,实施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集束化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在门诊PICC导管维护患者中有显著优势,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CVC)血栓预防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2016年8月~2017年8月选取本院血液中心收治的150例行CVC置管的维持血液透析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75)和对照组(n=75),对照组置管期间行血液科常规性护理管理,观察组置管期间行集束化护理,比较2组干预前后凝血指标变化及穿刺点肿胀率、肢体疼痛率、血栓发生率、患者治疗依从率及患者满意率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D-二聚体(D-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导管留置时间较对照组长(P0.05)。观察组穿刺点肿胀率、肢体疼痛率、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而患者治疗依从率及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肾病血液透析行CVC置管患者血栓发生率,延长患者导管留置时间,提高患者治疗满意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9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给予集束化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自我护理能力、血流感染率、生活质量和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透析知识、护理技能、生活自理和回归社会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流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而导管留置时间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身体、心理、社会关系和睡眠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消毒质量、管理质量和文书质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集束化护理应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可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降低患者血流感染率,改善其生活质量和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