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改良家庭抚育模式在超重、肥胖婴幼儿居家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山西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儿童保健门诊进行健康体检并建档跟踪管理的婴幼儿,将2014年出生的婴幼儿141人作为常规模式组,给予常规家庭抚育指导;将2017年出生的婴幼儿148人作为改良模式组,给予改良家庭抚育指导,比较两组24个月内母亲陪检、抚育参与度情况及婴幼儿超重、肥胖情况。[结果]改良模式组母亲陪检情况、抚育参与度优于常规模式组;随着月龄增加,两组超重、肥胖婴幼儿人数逐渐增加,到18月龄,超重、肥胖婴幼儿人数呈下降趋势。[结论]对家长进行陪检模式、辅食添加方式以及喂养模式等方面的专业指导,有助于降低婴幼儿超重、肥胖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肥胖症(obesity)是指体内脂肪堆积过多和(或)分布异常,体重增加,是一种多因素相关的慢性代谢性疾病。调查显示[1],中国成人肥胖率为7.1%,估计肥胖人数6000多万;由于超重基数大,预计今后肥胖患病率将会有较大幅度增长。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2],全球成人中1/10以上为肥胖人群。肥胖症是多种疾病(如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多种癌症等)发生的危险因子,对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现将成人肥胖症病因及相关危险因素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糖尿病是常见病、多发病。据报道,中国20岁以上糖尿病总患病人数约为9200万人,糖尿病前期的患病人数高达1.48亿[1]。2型糖尿病(T2DM)患者数量占糖尿病患者总数的95%以上。糖尿病与肥胖症关系相当密切,约90%T2DM患者存在肥胖或超重。国外很多研究[2-4]表明,减重手术对肥胖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在减轻体重的同时可以使血糖得到有效控制或改善。本研究回顾性对比分析笔者医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福建省泉州地区成年人超重和肥胖流行现状,为其预防和干预措施提供衣据。方法 2011年7月至12月对泉州地区18~70岁43 098人在体检过程中进行超重和肥胖流行情况的调查。结果所检人员总的超重人数11 794例,超重率为29.25%,总的肥胖人数2 776例,肥胖率为8.87%。超重肥胖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男性超重肥胖率高于女性。其中男性组超重为8 829例,占37.97%,肥胖为2156例,占13.00%,女性组超重为2 965例,占17.37%、肥胖为620例,占4.21%。男女组别超重和肥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组超重和肥胖率有显著差异。超重和肥胖率与年龄有关,18~30岁超重和肥胖率最低,51~60岁超重和肥胖率最高。结论泉州地区成年人超重肥胖患病形势严峻,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需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综合干预。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的改变,超重和肥胖已经成为全球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1-2]。根据WHO的诊断标准[3],约有17%的亚洲人为肥胖。肥胖也与许多慢性疾病息息相关[2-4],是公认的糖尿病等代谢相关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等重要危险因素,并可增加死亡风险。目前临床上多用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腰围(Waist Circumferance,WC)、腰臀比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肥胖人数均在迅速增加[1]。2003年,中国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显示[2],我国已有超重和肥胖者共2.8亿人,其中超重者为2.15亿人,肥胖者为6 844万人。这表明,我国人群不再是低体质量指数(BMI)的瘦小人群,超重和肥胖者已大量出现。本研究针对公  相似文献   

7.
目前全球超过10亿的成年人和10%的儿童属于超重和肥胖.每年与肥胖相关的死亡人数在11.2万~28万之间.肥胖问题已成为亟需解决的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重大医学问题和社会问题.肥胖与胃排空过速或胃动力亢进有关.而胃运动除受自主神经调控外,还受某些激素的调节.瘦素能够抑制食欲,减少能量摄入,本研究观察了单纯性肥胖者进餐前后血清瘦素水平的变化,探讨了其与胃动力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沈学香 《浙江临床医学》2010,12(10):1127-1129
199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肥胖已成为全球流行病,正式把肥胖归为威胁人类健康三个最重要的慢性疾病之一(依次为吸烟、肥胖及艾滋病)。从此,人们逐渐认识到,肥胖不再只是影响形象的个人问题,而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的一种疾病。根据WHO报告,2000年全世界成人肥胖人数约为3亿。资料显示,约23%的加拿大成年人及55%的英国成年人是超重或肥胖病患者(BMI≥30.0kg/m^2),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高校新生身体状况,分析影响健康的原因,制订预防、控制措施,从而有效促进高校新生的健康。[方法]对2 499名某机电学院2013级新生进行健康体检,并对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部检查结果正常1 677人(占67.11%),其中发现至少有1项是异常822人,检出率为32.89%;高血压、转氨酶升高、肺部阴影、心脏疾病等器质性疾病的检出率不高(共8.6%),低血压、超重与肥胖、色弱的检出率高于器质性疾病的检出率;男生前5位异常结果检出率高于女生;有吸烟行为的学生体检异常率(25.64%)高于不吸烟的学生(5.29%),有良好饮食习惯的学生体检结果正常率(95.16%)高于不良饮食习惯的学生(90.28%),喜欢运动的学生体检结果正常率(94.36%)高于不喜欢运动的学生(88.24%);低体重1 033人(占41.3%),超重与肥胖356人(占14.2%),体重正常1 110人(占44.4%)。[结论]某机电学院2013级新生的健康状况较为良好,大学生卫生保健工作的重点应以提高学生体质、保护视力为主。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进步及经济快速增长,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世界儿童超重及肥胖率不断增长[1].Lob-stein等[2]预测,2025 年全球 5~17 岁儿童超重率达到 15.8%,人数达到 2.68 亿,肥胖儿童达到 9100万,中国超重儿童达到4850 万.儿童肥胖不仅直接损害其各脏器功能,降低其智力、心理健康水平,甚至增...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已经成为困扰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1]。肥胖涉及各个年龄段,目前中国儿童的肥胖率在10%左右,因此导致的各系统疾病正在逐年增多。肥胖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也归属于代谢异常性疾病[2]。  相似文献   

12.
<正>2型糖尿病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公众健康问题之一,给全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沉重的负担[1],预计2025年中国将成为糖尿病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2]。饮食控制早已成为糖尿病重要的治疗基础,同时在预防肥胖及心  相似文献   

13.
陆萍静  张秀敏  刘昱函  胡明  宫伟 《护理研究》2011,25(22):2000-2001
[目的]对企业员工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为制定某企业员工健康教育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长春市某企业员工2 271人进行健康体检,对健康体检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有异常指标检出者为1 881人,占82.8%。体检中的异常指标检出率排在前10位的依次为超重与肥胖(48.4%)、脂肪肝(34.8%)、心电图异常(29.9%)、高血脂(29.9%)、高血压(14.4%)、高血糖(11.9%)、尿酸偏高(9.4%)、肾结石(9.4%)、胆囊息肉(6.7%)、胆囊结石(3.3%),异常及高发异常指标检出率与性别、年龄及工作性质有关。[结论]影响企业员工健康的主要因素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企业员工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4.
赵颖  袁芳  要冬颖 《临床荟萃》2012,27(22):1970-1971
近年来,儿童肥胖率日益升高,全球将近1/10的儿童超重,1/4的儿童肥胖[1]。儿童肥胖带来的相应问题,如儿童的高血脂、高血压、胰岛素抵抗以及儿童性器官发育等严重影响了儿童的健康,成为家庭的严重负担[2-4]。然而,对于治疗该疾病的种种方法却实施困难[5],包括家长对肥胖的认知、运动疗法执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杭州市社区人群人体成分分布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社区居民肥胖等潜在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2016年4月—6月使用人体成分分析仪对杭州市某社区自愿参加测试的人群进行人体成分的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有286名社区居民参加测试,其中男100人,女186人,中年组男性体重指数(24.62±2.50)kg/m2,已达到超重水平,中年组和老年组女性的体重指数分别为(23.66±3.15)kg/m2和(23.14±2.86)kg/m2,已经接近超重水平。男性超重和肥胖者占39.0%,女性超重和肥胖者占31.7%,男性超重和肥胖检出率高于女性。不同年龄组居民身体水分、蛋白质、肌肉量、体脂肪量、骨质量、体重指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居民身体水分、蛋白质、肌肉量、骨质量、体脂率、体重指数、腰臀比和健康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性别、年龄、体重、体脂肪量、骨质量、体脂率、体重指数和内脏脂肪建立回归模型,可解释居民健康评分总变异的62.9%。[结论]应用生物电阻抗法可以测量人体体内的各种组织成分,男性超重和肥胖率高于女性,提示居民一定要注意均衡营养饮食、定期进行体育锻炼,保持正常的体重指数,防止肥胖等相关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正>肥胖症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十大疾病之一[1],它不仅能造成人们形体上的改变,还能增加高血压、冠心病、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因此,备受医学界关注。据WHO数据,目前体重超标的成年人超过19亿,其中肥胖人数超过6亿。自1980至今肥胖人数已翻了1倍。2008年,美国因肥胖支出高达1470亿美元,约占其整个医疗费用的10%[2]。2009年,我国的肥胖净人口数量已超过美国,达到了1.1亿,成  相似文献   

17.
乙肝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肝炎是世界范围内对人类健康的一个主要威胁[1]。目前抗病毒治疗乙肝仍是最重要的一环[2]。同时,超重和肥胖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之一[3]。国内有研究显示抗病毒药物(拉米夫定)效果和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之间存有联系[4]。而关于其他药物(如恩替卡韦)治疗乙肝效果和体重指数之间的联系报道较少。基于以往文献的报道,推测恩替卡韦也可能和  相似文献   

18.
石倩  苏萌  田力娟  梁晓坤 《护理研究》2011,25(15):1337-1338
[目的]对白家庄小学5年级、6年级学生肥胖状况及运动、睡眠、学习时间分配的情况进行描述和分析。[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运动、睡眠、学习时间和身高体重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调查的282人中,体质指数(BMI)均值为19.58 kg/m2。其中肥胖超重组97人(37%),BMI均值为22.59 kg/m2;正常组162人(63%),BMI均值为17.77 kg/m2。肥胖超重组与正常组日平均学习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超重组和正常组运动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学生的肥胖状况与运动、学习时间有关系,应指导学生提高时间分配的效度,控制肥胖率。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变化,尤其是膳食结构的改变,肥胖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要健康问题[1].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指出,全球超重和肥胖人口数量已超过10亿,其中肥胖人口数量超过3亿人,并仍以惊人的速度迅速增长[2].  相似文献   

20.
肥胖症的诊断治疗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王战建 《临床荟萃》2002,17(2):123-124,F003
肥胖症目前已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 ,无论是在发达国家 ,还是在一些发展中国家 ,尤其是在一些太平洋岛国和一些亚洲国家 ,肥胖发病率也开始迅速增加 ,据估计 ,全球约有 3亿人患有肥胖症 ,约 10亿人超重。据资料显示 1998年 ,我国14~ 6 4岁的人群中 ,超重人数已逾 1亿 ,而且呈现增长态势。城市超重人数从 1982年的 10 % ,上升至 1992年的 15 % ,2 0 0 2年将达到 2 5 % ,儿童与青少年的肥胖问题尤其令人担忧 ,在 1985~ 1995年 10年间 ,7~ 16岁的肥胖青少年总人数增加了 3倍。超重与肥胖发生率 ,北方大于南方 ,城市大于农村。所以说肥胖症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