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余热发电系统运行的目的是余热利用,我们就没必要想方设法创造发电量的高纪录。但既然有了余热发电系统,我们就没有理由浪费余热,而应该在不增加热耗保证熟料生产的前提下,增加发电量。  相似文献   

2.
玻璃窑炉烟气余热发电技术的发展和提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林楚荣  蒙应龙  周军  沈克俭 《玻璃》2009,36(12):21-24
介绍玻璃余热发电技术的发展过程,研究技术提高的方向和方法。提出(次)中温参数、自除氧、闪蒸补汽、双压补汽余热发电热力系统等提高能量回收、增加发电量的新方法、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对余热发电系统的运行管理,不再着重于热回收量的大小,更关注热的功效率,即利用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导余热发电,协调窑系统的操作,达到在不进行技术改造的前提下提高余热发电量;加强峰电期间的发电运行,提高发电量,将大大降低用电成本,基本可以在用电高峰期实现自给自足的目标;我公司余热发电量超出窑系统用电总量1 000 kWh,完全可以用余热发电系统带动窑系统的运行用电。  相似文献   

4.
王乃同 《水泥》2010,(12):59-60
<正>目前,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都是并网不上网,主要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余热发电系统装机容量有限,所发电量不能满足需要,如根据5 000t/d生产线所能利用废气量配套的余热发电系统发电量只能满足30%的生产需要;二是受内外条件制约,孤网运行极不稳定,无法正常运转。因此,并网不上网不仅增加了系统稳定性,而且对原有生产系统的影响也降到了最低。  相似文献   

5.
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的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曹华 《水泥》2010,(2):36-37
<正>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的设计中,要将纯低温余热电站看作水泥生产系统热平衡的一部分,首先对水泥生产系统进行分析,进而对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进行合理的优化,在保证熟料产质量和窑系统工况的前提下,提高纯低温余热电站的运转率和发电量。  相似文献   

6.
浅谈水泥窑中低温余热发电业主所关心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分解窑系统熟料冷却机和窑尾预热器排出的废气温度在350℃左右,其热量占烧成系统总热耗的35%左右。为充分利用这部分余热,可设置余热发电装置。目前预分解窑余热发电系统有纯余热发电系统和带补燃炉的余热发电系统。前者系统简单、投资少,且不增加能耗,但发电量较少,吨熟料发电量约30kWh;后者发电量大,经济效益可观,但投资较高,系统也较复杂。两种余热发电系统所用设备均已成熟,系统运行是有保障的,国内外已有许多成功运行的实例。加之我国政府对利用余热发电有明确的政策扶持,因此,在新型预分解窑上增设中低温余热发电系统,可为企业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华润水泥通过技术装备的实践应用与生产热工测试的结合,提出了提高水泥生产线余热发电量的三项技术措施:选择合适的余热发电系统、选择合适的余热取风位置及控制发电系统漏风。实践表明,三项措施的合理采用,可以提高水泥生产线的余热发电量,约1~2 kWh/t,甚至更多。  相似文献   

8.
水泥厂利用余热发电,但不能因为要发电,就可以增加余热,而依然应该以降低余热为前提。无论是水泥生产,还是余热发电,都应重视均质稳定这个生产条件。稳定程度关系到熟料热耗,也关系到发电量。  相似文献   

9.
<正>中材节能股份有限公司下属某水泥公司5 000 t/d熟料生产线配套9MW余热发电系统,熟料产量为5 750 t/d,熟料产量较为稳定但吨熟料发电量长期在25~27 kWh/t波动,相较同行业32~37 kWh/t的先进水平有较大的差距,平均小时发电量为6 406 kWh。为查找原因,我们对余热发电系统做了一次详细的热工标定,并通过改造解决了该公司余热发电量较低的问题。1余热发电系统存在的问题1.1 AQC入口温度超限运行  相似文献   

10.
陶从喜  梁乾 《水泥工程》2023,36(4):29-31
本文通过对某水泥企业新投入运行的余热发电系统进行现场诊断分析,找出了系统余热发电量低的原因,并提出了优化生产管理的建议,对于其他水泥企业推广节能降碳应用低温余热发电技术具有很好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ORC系统在水泥工业余热利用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水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烟气,利用ORC系统进行发电,通过理论计算及实际工程分析,结论如下:在现有常规余热发电系统基础上,利用窑尾收尘器前150℃左右烟气,设置ORC系统,2 500~5000t/d水泥生产线余热发电能力可新增发电量250~350k W;利用窑头窑尾余热烟气,以ORC系统取代目前常规余热发电系统,2 500~5 000t/d水泥生产线余热发电能力减少500~1 000kW。  相似文献   

12.
姚敏娟  许卫革  高轲 《水泥工程》2011,(3):71-74,87
余热发电技术是水泥工业相对成熟且非常有效的节能减排技术,是水泥工业可持续发展之关键节点。通过对水泥厂余热来源、余热量等影响余热利用的因素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提出提高发电量的措施及设计中的注意事项。对余热发电项目考核中,应对"吨熟料发电量"和"余热发电热效率"进行综合考核;只有在保证水泥生产正常稳定、不影响熟料质量和热耗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利用余热进行发电,才能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最好的节能减排的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3.
根据多年从事水泥纯低温余热发电的实践经验,分析了单压系统、双压系统和闪蒸系统各自的优缺点;提出了统一考虑烧成系统和余热发电系统进行大系统优化的观点,着重就吨熟料烧成煤耗与发电量之间的最佳平衡点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如何进一步优化烧成系统和余热发电系统的设计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耿红战 《河南化工》2002,(12):29-30
简述了炼油余热发电系统的概况,分析了余热发电机组及蒸汽管网系统中制约余热发电量的因素,提出提高余热发电量的措施,为今后机组的优化运行,维护保养及操作调整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谢文虎 《水泥》2018,(9):24
我公司2 500 t/d水泥生产线配套的一组4.5 MW汽轮发电机组于2012年2月投产运行,SP锅炉额定蒸发量为21.5 t/h,AQC锅炉额定蒸发量为5.5 t/h。余热发电系统自运行以来随温度变化波动较大,由于窑系统热工不稳定和余热发电管理水平的欠缺,余热发电系统运行效率低下,发电量较低,2012~2014年平均吨熟料发电量为31 kWh左右。经过几年的运行发现,我公司余热发电SP锅炉入口烟气温度一直在308~328 ℃左右,出口温度180~189 ℃之间,锅炉主蒸汽温度在295~310 ℃左右。AQC锅炉烟风温度随窑工艺状况波动较大且发电量曲线随AQC锅炉烟风温度曲线波动。随着窑系统热工稳定和公司余热发电管理水平的提高,我们逐步认识到要提高发电量必须稳定窑尾锅炉蒸汽量,减少窑尾旁通阀门漏风量的同时,提高AQC锅炉烟气入口温度,从而使窑尾低品位蒸汽与窑头高品位蒸汽混合后提高整体的蒸汽品质以提高系统发电量。  相似文献   

16.
韩涛 《水泥工程》2012,(3):15-18
对已投运水泥窑余热电站发电量的统计表明,煤质和生料配料比均影响发电量的大小。按照煤燃烧相关理论,在生产条件不变或相同的前提下,生产系统的余热资源和所用煤种没有关系。通过深入分析,发现煤质和生料配比影响的是生产线的热耗,而热耗才是影响余热发电出力的关键因素。热耗与吨熟料发电量正相关,热耗增加会导致余热电站发电量上升。  相似文献   

17.
通过评价模型的建立、公式的推算和实际数据的验证,建立了一个较为合理的经济模型,为业内人士评价余热发电系统和烧成系统多角度地提供借鉴;系统发电总效率用以评价发电设备综合状况,而实际有功功率(实际发电功率)与设计指标的比较可以衡量余热发电设计厂家的诚信与水平;烧成系统(含余热发电系统)的综合收益由两个方面构成,即熟料产量的收益和余热发电的收益,是这两者综合作用的结果,从而体现系统的经济性;能够简明反映兼顾系统观点的指标——吨标煤耗发电量。  相似文献   

18.
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性能评价方法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目前常用的余热锅炉效率、余热发电效率、系统余热发电利用率、吨熟料发电量、平均发电功率、站用电率、汽轮机汽耗和热耗等技术评价指标的计算依据和应用前提,指出了各种指标应用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从水泥窑余热发电技术性能评价方法角度,探析了选择评价余热发电技术性能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新型干法余热发电项目划分熟料与发电的责任界限应当是:窑系统应当供给锅炉温度稳定和风量足够且稳定的废气,这是水泥生产者应当耕好的‘田’;发电系统应当为窑系统的稳定创造条件,而不应当随意增加系统阻力并增加发电量,这是发电工作者的‘地’.为此,企业对发电量指标的考核应该分解为:废气温度与废气量的稳定程度考核熟料生产人员,发电量的多少则应考核发电人员.然而,当今不少企业在生产管理中却倒置了这种关系.另在现实中,有些企业的熟料热耗很高(如达到在800×4.18 kJ/kg)时,只要花费几十万、最多几百万,进行篦冷机、燃烧器、窑口密封等改造,就可以明显降低热耗,但企业往往不去做;而花费数千万的低温发电投资却会毫不犹豫;还有些企业甚至为了多发电而要设法增加余热,使熟料能耗大大提高;也经常看到水泥人在发表的文章中或在会议上的发言中,在大力介绍提高余热发电量的经验时,却对水泥熟料的热耗只字不谈.这些,都给人一种‘种了别人地,荒了自己的田’之感;结果是发电工作者的‘地’大家都去‘种’,不但没种好,还浪费了‘肥料’,还误了水泥生产的正业.  相似文献   

20.
教传艳  吴敬 《水泥工程》2015,28(5):19-19
<正>1概述某水泥公司一条5 000 t/d熟料生产线,配套余热发电系统,装机容量9 MW。于2011年投入使用,由于多方面因素影响,余热发电系统投入使用后,窑系统工况不能满足余热发电对高品质稳定热焓量烟气的需求,单位熟料发电量较低,年平均为34 k Wh/t左右。为此该公司于2013年应用废热气循环利用技术,将篦冷机排出的90~100℃余热废热气进行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