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场域,作为一个社会学的复合概念,以"场域状态"的形式被斯坦艾伦引入到建筑设计之中,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认知方法。然而场域状态是复杂的,不同层级对应的是不同的要素与结果,场所、场地都是场域中基础性的所指。该文通过场域状态中不同层级要素认知、提取及凝练过程与方法的总结,结合"叙事语汇、叙事结构、叙事语境"的叙事学研究要素进行了人文要素强调的框表梳理及规划方法探索,并以浙江台州岭下村为例进行了规划设计的运用与实践。  相似文献   

2.
以皮埃尔·布迪厄的"场域理论"为视角,从时间和空间维度,研究扬州地区汉传佛教在传播和发展过程中,其载体——佛寺空间的转换和演进。通过对扬州佛寺空间形态特征的分析,建构佛寺空间场域体系。并结合惯习理论,研究扬州佛寺空间形成及发展的机制和动因,阐释佛寺空间发展与佛教仪式活动及行为模式之间的关系,提出扬州佛寺空间环境、城乡、建筑、园林意境的4个梯阶场域,探索及解析佛寺空间与历史文脉关系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单元聚合空间是空间组织的一种重要方式,单体如何形成、单元如何聚合空间以及单元的材料构造引发的体验性是该文的核心.该文以龙美术馆和瓦尔斯浴场的单元空间设计与组织为例,结合相关文献和图解分析,分别从场所要素、空间聚合、材料构造进行分析和比较,两处建筑在面对不同设计问题均采用单元聚合方式:在场所部分高度抽象场所要素从而转化为...  相似文献   

4.
正ELEV(Elevation Workshop)创始合伙人、主创建筑师弥漫空间"弥漫"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里解释为"充满;到处都是"或者"漫远"。英文最好的翻译是suffuse。弥漫空间(suffused space)是我力图创造的一种建筑空间。弥漫空间有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由物质组成的场域,以及和场域发生互动从而让场域有意义的人或个体。弥漫空间的设计过程也就是个体的经历和物质场域的关系的设计过程。在弥漫空间里,个体的经历都是自我的,都是实时的。如果用一个浅显易懂的比喻来形容,就像在网络游戏的虚拟世界里,每个玩者都是自己故事里的唯一主  相似文献   

5.
树塔     
《新建筑》2019,(Z1)
正"生长"是一种回归自然、诠释生命的演绎法则。生于斯,长于市,设计者希望建筑如同生长在城市各种空间角落的树木一样,随着晨昏交替、四季更迭,可以生长、可以延续。新建筑嵌入城中村,根据周围环境自由生长,为城市探索一种新的"生之道"。设计服务群体是创客青年,设计方案对居住单元和出租方式进行创新,每类户型单元都可以在办公、就餐、休憩、洗浴等多种空间的不同  相似文献   

6.
北京宝星国际小学及幼儿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宝星国际社区是宝星国际小学及幼儿园的"场"设计依托这个"场",去探求建筑的形态及空间。在设计中强调和谐与对话的理念:强调"场"中教育建筑与住宅社区的对话;强调小学与幼儿园之间的对话。并在建筑组合中营造积极共融的空间,通过对建筑空间及形态的营造为儿童及少年从小培养一种与环境和谐、与人和谐的育人理念。  相似文献   

7.
开放场域     
<正>陈东华及合伙人事务所创始人陈东华《开放场域》引述德勒兹的观点“身份是差异的影响”并指出,要用系列的实践从不同层面回应对地域性的理解,需要从不同层面进行一系列的实践。其中一个例子就是位于海丰的体育馆利用开放空间、过度秩序、模糊性的处理手法形成层级过渡的开放场域,在空间形式上充分回应了亚热带气候。此外,广州茶铺改造借助屋顶花园进行自然渗透来打破经典现代主义范式的框架,而南沙厂房改造则通过在大空间中置入变形网格形成“村落状”结构的场域,以抵抗原有的完形。以上所有的项目都是对基于空间形式之间的关系,而非具体建筑样式对岭南文化的回应。  相似文献   

8.
反观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别具一格的建筑和连续排布的空间形态特征,究其缘由,一方面,归于类型化建筑单元的复制与重叠;另外一方面,在尺度、形制接近的不同建筑类型之间,产生了多种形式的共生和衍生的效应。对此类现象进行观察,不仅能了解基础性的地域建筑形式,还有利于深层次挖掘传统空间组合关系的更多内在原因。文章旨在从象山校区建筑共生与衍生现象出发,以符号学、建筑形式类型化角度,对象山校区设计中如何做到"民族性"与"现代化"的交融及建筑"形"与"意"的当代表达进行分析,以期为城市建筑设计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从对象到场域——读斯坦·艾伦《场域状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是对斯坦·艾伦(StanAllen)的论文《场域状态》的阅读笔记。艾伦在这篇论文中比较了作为视觉对象的建筑形式与作为体验场域的建筑形式在方法上的不同,阐述了"场域"(fieId)的特征和操作机制,并试图将这些工作方法运用到其实践中。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建筑聚合空间与流通空间的对比分析,回顾空间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发展,并以西安绿地世纪城会所建筑内部空间设计为例,引申空间和场域的概念在建筑、环境、人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1.
潘曦 《建筑师》2019,(6):58-63
随着住宅研究在20世纪后期更全面地转向非乡土语境,在研究中出现了一种建筑形式与家庭生活之间、外壳与内容之间的张力,一种"统治与抵抗的范式":一方面把墙外的建筑形式看作经济和政治力量的影响范围,对建筑外壳、社区形式的研究较多地参与到更宏观语境的讨论中;另一方面又把墙内个体化的空间实践看作对统治模式的抵制与反抗,对内部空间、家庭生活的研究更多地把分离、附着、流动之特性作为主角,与消费、女性等主题紧密地关联在一起。这种分野,提出了现代生活全面展开之后个体家庭值得关注的一种困境。  相似文献   

12.
建筑设计中的地域化探索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在延续地域传统文化的同时,需要体现建筑自身的时代特性和内涵,重视建筑与特定时空场域之间的协调和契合.文章以随州世界华人宗祠建筑设计为蓝本,在炎帝故里风景区现有的历史人文环境下,从地域特色的提炼、院落的组合变化、祭祀空间的塑造等方面着手,试图阐释纪念性建筑空间的一种营造策略,展示地域文化视角下的建筑创作思考.  相似文献   

13.
聚焦于对建筑"织补与生长"规律的探索,通过总平面肌理的缝补,建筑与环境的结合,造型风格的呼应及空间场域的营造,武汉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意中心发挥出其作为校园创意客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该文以宁波市甬江北工业基地为例,探讨旧城更新背景下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问题。从景观视角出发,研究工业遗产的景观属性,提出工业遗产在城市空间中的"景观化"方法。通过单元保留、要素重组、抽象再现三种方式,分别实现工业建筑、工业构件、工业场地三类不同遗产要素的景观化过程,从而解决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5.
杜小辉  宋昆 《新建筑》2015,(3):56-59
建筑空间可被分解为若干独立的空间单元,而后根据功能联系性之强弱将这些空间单元排布杂陈,形成类聚落的建筑形式。试对空间单元的杂陈艺术进行系统研究,将空间单元的杂陈方式原型分为"分离""叠加"和"嵌套"三种,而这三种原型混合迭代可形成更加复杂的层级关系。利用大量建筑实例引证说明空间单元杂陈的设计逻辑,并在文末对这种设计方法的特点进行了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9,(7)
现当代,艺术作品空间场域与现实视觉环境之间开始对话,框内的镜像逐渐由独立的向框内集中的三维立体场域,转变成向外发散的平面,甚至进入了四度空间场域——视觉与听觉、感知与感官的身心解放。该文从丹尼尔布罕的艺术作品出发,从艺术作品在时间和空间场域结构关系展开论述,探讨绘画的空间场域问题。  相似文献   

17.
该文基于福柯"权力关系"的微观研究理论,将希利尔的空间句法作为一种基本的研究方法,以番禺中心医院C3住院大楼护理单元作为对象,来研究和解析医护和病患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些关系同建筑空间之间的关联。试图从社会学的角度为医院建筑研究提供一种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建筑室内设计是室内空间形态与使用功能的统一体。从系统学的观点来看,可将建筑室间形态看作一种函数系统,它包括居住性、工作性、心理性等功能要素,这些要素和建筑空间形态紧密联系,而各功能要素之间也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在居住建筑室内空间形态中,其居住性功能要素占主要地位,居住性又受到心理功能要素的支  相似文献   

19.
何彦刚 《华中建筑》2022,40(1):90-94
"视觉遮蔽"现象是空间实践中的一类重要现象,并与"奥""幽邃""深奥""深邃"等空间美学概念具有高度的相关性.该文从空间操作的角度出发,通过对三个当代建筑案例的图解分析,揭示了形成"视觉遮蔽"现象的另一种空间操作范式——"错位或转向"的洞口关系,及其背后的身体作用机制.同时,揭示"洞口"作为重要空间操作要素的存在及其在塑造空间体验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章明  吴尤 《园林》2023,(3):4-11
灰色基础设施造成一系列的环境与社会问题,同时蕴藏着城市更新背景下存量开发的潜力,兼具挑战与机遇。不同学科对于基础设施的研究存在概念上的差异,缺乏相对统一的认知共识和行动纲领。聚焦基础设施这一关键要素,以景观都市主义的视角,强调景观在促进基础设施转型中的能动作用,结合社会学的场域理论,尝试提出“场域基础设施”的概念,总结基础设施在经济模式和城市存量发展模式转型下的一般规律和演变趋势。分析基础设施及所属城市公共空间与场域理论内在关联的三大要素,即“磁场”、机制、过程;归纳“场域基础设施”在重新组织和构建城市空间进程中复合化转型的表征,即复合性、动态性、协作性、多元性。以跨学科的视角和“大环境观”构建融合工程、景观、建筑和规划“四位一体”的理论框架和行动纲领,倡导以“场域基础设施”为导向的城市空间营造的新范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