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7 毫秒
1.
通过对“场域”概念的理解和分析,以及对空间的认知,探讨“场域”与空间的内在关系,即空间以一种抽象的存在方式作为“场域”的一种载体。研究在不同空间模式中“场域”的几种表现形式,进而挖掘空间与“场域”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2.
生机无限     
《新建筑》2019,(Z1)
正设计者的建筑设计策略,有如生物生长,是从无到有,在某一区域如同细胞分裂一样呈一定组织性地增多单体与群体的生成。从内转向外、从局部转向整体、从个体转向社区、从封闭转向开放、从建筑转向城市,并且它们以一种组织细胞蔓延的形式有序生长,在单元与单元中间形成"过渡空间"和"之间领域",达成了秩序和变化并存的建筑关系。场域是一种多元形式或空间的环境母体,它可以把外部元素吸纳编译成与自身契合的一部分,多孔与松散是场域的流动性特征,要素之间的联系比要素本身更重要。  相似文献   

3.
西南山地传统场镇中特殊的自然与人文资源构成,反映了场镇建设尊重自然、适应环境发展的思想,独特的形态与山水环境浑然一体的格局以及孕育其中的人文内涵更是形成山地场镇与建筑间特有的文化.对西南山地传统场镇开放空间进行研究,采用由“点”及“线”到“面”层层推进的分析方法,总结出其在不同尺度视角下的形态特征.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对传统场镇开放空间如何保持原真性进行了策略思考,以求得其空间物质形态与人文精神的延续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巴塞罗那在域八区范围内选择了近百处场域和节点重点加以改造,根据场域的不同采用相应解决方式,对整座城市进行针灸式“治疗”,在1992年完成了100多个社区改造,1992年后完成300多个社区改造,形成一套整体巴塞罗那再开发系统.在既有的“横向机制”下团队互补,并邀请委托世界级艺术家进行创作,这座以艺术公园为理念的城市经历了城市规划的变革,民主制度的转变,并在宪法修订的保障下茁壮成长.  相似文献   

5.
肖芳凯 《新建筑》2023,(4):94-99
园林中的悬挂风景,有如画实景和各式图画两种形态,其中悬画常见临时悬挂和固定悬挂两种方式。空间的价值往往受益于悬挂图画生成的意义,由此塑造了一个“另类展场”式的文化场域。从园林空间中的悬挂图画出发,分析观者身份与悬挂的空间、主题及形式特征,解析从图画转化为实景的线索与方法,探析“园林”沿着场地、场所、场景、场域的演化逻辑,足以揭示空间实践中一条关乎园林与绘画转化的文脉线索。  相似文献   

6.
王丹丹  李雄 《华中建筑》2012,(7):109-112
“绿地”是城市开放空间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绿地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空间体具有综合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面对不同类型的城市灾害.绿地可在不同层面发挥避灾作用,从而完善整个城市的综合防灾体系。该文通过相关文献回顾,指出目前城市综合防灾体系规划中绿地避灾功能的必要性及重要性。在借鉴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从规划和建设两个层面探讨城市绿地避灾作用的实现途径,并与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综合防灾体系、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相协调。实践以承德市营子区绿地系统规划的避灾建设作为实例.从而达到理论对实践的综合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赵榕 《建筑师》2005,(1):79-85
本文是对斯坦·艾伦(Stan Allen)的论文《场域状态》的阅读笔记。艾伦在这篇论文中比较了作为视觉对象的建筑形式与作为体验场域的建筑形式在方法上的不同,阐述了“场域”(field)的特征和操作机制,并试图将这些工作方法运用到其实践中。  相似文献   

8.
过渡空间是建筑联系内外环境的空间要素,在岭南现代建筑中被创作出大量不同类型的过渡空间,形成通透、开放、融合自然的建筑风格。按照空间界面、尺度等特征差异岭南现代建筑中的过渡空间可分为“灰空间”、内部开放空间、外部延展空间三类。通过对岭南现代建筑过渡空间的空间特征、功能特征、审美文化特征进行解读,归纳岭南建筑过渡空间的“人本”设计核心,并尝试从广州现代城市建设角度,探讨过渡空间对激活城市活力、体现城市特色的意义,为当代岭南建筑实践提供创作思路。  相似文献   

9.
空间破碎是农村工业化地区实施城市更新的主要制约,如何整合是重要的实践和学术课题。本文以“问题-对策”为分析框架,以佛山市南海区为例,从广度层面揭示出三类空间破碎及其对改造的约束机理和现有改造的整合特征,并通过深度的案例比较探究空间整合的关键所在。研究发现:物质和权属的空间破碎是该类地区的典型特征,改造又衍生出政策空间破碎;破碎增加交易成本,阻碍用地整合;现实中的整合改造是少数;在市场资本的驱动下,政府推动整合的效果显著。以“交易中间人”的角色统筹改造彰显出政府降低交易成本以协同市场的职能回归。  相似文献   

10.
以广州村集体物业更新改造政策与实践为例,阐述城中村物业如何突破非正规性的约束实现产业与空间品质的提升。从非正规性概念与村集体物业改造困境出发,采用文献资料搜集分析、实地踏勘调研、深度访谈,发现产业导向的微更新对于城中村非正规性治理的价值与创新,在提升空间品质、回应社会需求的同时,用渐进主义的态度策略性地保留了非正规性,为非正规物业进入市场创造了途径。市场主导的微更新相对全面改造,存在回避规划建管层面审批、合法性不足的局限,应当基于非正规性的特征和需求,对城乡建设管理的“例外状态”进行规划引导。  相似文献   

11.
文章引入“记忆之场”理论,结合城市历史公园公共场域属性,探索建构了基于记忆之场识别、建构的历史公园保护更新方法。该方法旨在建立公园客观遗产要素、历史信息与主体历史经验的连接,将场域、场所、场景作为人本主体读取和存贮集体记忆的空间媒介,以实在、功能、象征为记忆之场的构成要素,以经验、价值、意义为三元要素的经验结果,从空间尺度、时间阶段、存在状态等多重维度开展识别与解构。在此基础上,文章以重庆市枇杷山公园为证例,通过对公园不同时期历史场域、场所、场景的识别解析,提出相应记忆之场要素的修复、活化和呈现策略,以促进公众对公园“记忆之场”的动态经验和建构,创新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实践逻辑与行动理论。  相似文献   

12.
关于《空间的生产》和空间认识范式转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汪原 《新建筑》2002,(2):59-61
《空间的生产》一书是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亨利·勒菲弗一生最重要的著作。书中亨利·勒菲弗根据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对空间概念进行全新的阐释。通过主观性的引入,亨利·勒菲弗将精神空间与社会和物质的关联域进行了整合,从而实现了符号学的“文脉化”。为了弥补传统二元论之间的分歧,亨利·勒菲弗还引入了社会空间、生活空间以及社会实践、空间实践的概念,并利用黑格尔关于“生产”的概念,形成了集物质空间、精神空间、形式抽象以及人对社会空间的感知为一体的一元化的空间理论。他认为空间是一种社会产品,每一个社会和每一种生产模式都会“生产”出自己的空间。人们应该关注的是空间的生产过程,而不是空间自身或空间内部的事物。  相似文献   

13.
石子滢  戴航  於振亚 《建筑学报》2023,(12):108-114
指出结构自性是结构形式产生的内在、生成性因素,并与结构内力场秩序直接关联;将这个思维拓展到建筑形态设计之中,提出了一种“内生外显”的设计策略:将外在的空间物理环境和建筑概念转化为受力场域,以场域内在的应力图像为图底,通过将内在的结构自性植入结构构件秩序,形成新的形态设计表达;并对具体案例进行分析和操作,展现了作为内在自性表达的结构应力图像与外部建筑形态的映射,验证了新的建筑形态设计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文章引入“记忆之场”理论,结合城市历史公园公共场域属性,探索建构了基于记忆之场识别、建构的历史公园保护更新方法。该方法旨在建立公园客观遗产要素、历史信息与主体历史经验的连接,将场域、场所、场景作为人本主体读取和存贮集体记忆的空间媒介,以实在、功能、象征为记忆之场的构成要素,以经验、价值、意义为三元要素的经验结果,从空间尺度、时间阶段、存在状态等多重维度开展识别与解构。在此基础上,文章以重庆市枇杷山公园为证例,通过对公园不同时期历史场域、场所、场景的识别解析,提出相应记忆之场要素的修复、活化和呈现策略,以促进公众对公园“记忆之场”的动态经验和建构,创新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实践逻辑与行动理论。  相似文献   

15.
魏娜     
弥漫空间 “弥漫”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里解释为“充满;到处都是”或者“漫远”.英文最好的翻译是suffuse.弥漫空间(suffused space)是我力图创造的一种建筑空间.弥漫空间有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由物质组成的场域,以及和场域发生互动从而让场域有意义的人或个体.弥漫空间的设计过程也就是个体的经历和物质场域的关系的设计过程.在弥漫空间里,个体的经历都是自我的,都是实时的.如果用一个浅显易懂的比喻来形容,就像在网络游戏的虚拟世界里,每个玩者都是自己故事里的唯一主角,每个玩者都会在一个虚构的场景里创造出自己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经历.  相似文献   

16.
章明  吴尤 《园林》2023,(3):4-11
灰色基础设施造成一系列的环境与社会问题,同时蕴藏着城市更新背景下存量开发的潜力,兼具挑战与机遇。不同学科对于基础设施的研究存在概念上的差异,缺乏相对统一的认知共识和行动纲领。聚焦基础设施这一关键要素,以景观都市主义的视角,强调景观在促进基础设施转型中的能动作用,结合社会学的场域理论,尝试提出“场域基础设施”的概念,总结基础设施在经济模式和城市存量发展模式转型下的一般规律和演变趋势。分析基础设施及所属城市公共空间与场域理论内在关联的三大要素,即“磁场”、机制、过程;归纳“场域基础设施”在重新组织和构建城市空间进程中复合化转型的表征,即复合性、动态性、协作性、多元性。以跨学科的视角和“大环境观”构建融合工程、景观、建筑和规划“四位一体”的理论框架和行动纲领,倡导以“场域基础设施”为导向的城市空间营造的新范式。  相似文献   

17.
基于站与城是一个多维度、多要素和多层次的复杂系统,以站城协同效应为目标,以站域空间为研究对象,针对六个样本案例,运用归纳、聚类等方法构建站域空间系统。同时,基于空间耦合概念,建立站域空间耦合模型。通过对样本案例的分析研究,从站域空间耦合的整体层面、系统层面和要素层面进行解析,总结出站城协同发展的三种不同模式,对我国站城协同发展的适应性和多样性选择开展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谈中西方首都城市轴线发展背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董珂 《城市规划》2003,27(12):89-92
与绘画、音乐、雕塑乃至建筑等艺术形式不同 ,城市轴线空间的形成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而且往往经历了很长的发展时期。因此 ,城市轴线形态是一个或多个“群体”力量的结晶 ,肩负着多重的“使命”。这些“群体” ,大到国家 ,小到开发商 ,利益各不相同 ;而这些“使命”大体可以概括为非物质层面和物质层面两个部分。从非物质层面来看 ,城市轴线必然代表建造它的群体力量的利益 ,这可以理解为城市空间建设的“外部动因” ,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宗教、社会等多个方面 ;除了这些显意识的“外部动因”以外 ,还有一类因素影响到城市…  相似文献   

19.
杨超 《新建筑》2022,(2):71-75
创新街区研究与实践近年来已成为学界、业界的关注热点。文章在简要梳理归纳既有理论的基础上,聚焦创新街区的新型空间模式探索,提出适用于中、微观尺度的“溶解”模式及其“等价并置、异质混合”的构造机理;通过价值结构、操作策略、基础设施、景观基质和空间机制五个方面,深入阐释其设计要点与应用,旨在营造开放自由的交流场域和创新环境,扩展社会创新的可能性。同时结合西安昆明池片区起步区城市设计的在地实践,进一步阐释“溶解”模式的操作逻辑,以期拓展建筑学及城市设计学科的认知视野和知识体系,为同类研究与实践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20.
“风景”释义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分析了"风""景"和"风景"在词义上的起源和演变,探讨了"风景"的现代引申含义。自然和人是风景不可或缺的2个要素。"风景"是人对自然环境感知、认知和实践的显现,存在于艺术形式、知识形态和空间形态3个层面:人对自然的感知所形成的"风景",以诗歌、绘画等艺术形式显现;人对自然的认知所形成的"风景",以环境伦理学、环境美学、景观生态学、景观历史学、景观考古学等知识形态显现;人对自然的实践所形成的"风景"以遗产地、园林、公共开放空间、修复了的棕地等空间形态显现。"风景"的"教化"含义具有现实意义"。风景"词义上虚和软的公众印象在学科发展过程中应予以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