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阐述了我厂空压站ARD系列自热再生(也称无热再生)空气干燥器仪表风因为压缩空气的温度、湿度、含油量等的波动而引起露点升高,相应的采取调整水温、稳定干燥器、提高干燥剂吸附能力等措施,有效的控制了仪表风露点升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孤岛压气站空压岗的压缩空气主要用于各气动调节阀和气动仪表,对干燥露点要求高,而现有的干燥系统存在一些问题露点不能够达到标准要求,因此我们提出要对干燥装置进行改进,提高压缩空气质量,保障生产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3.
1概况 我公司空压站共有3台仪表空气压缩机,供应全公司的仪表气和工业风,工艺要求仪表气常压露点≤-40℃。空压装置有压缩系统和干燥系统各3套。工艺流程为:自然状态的空气经进气过滤器除尘后进入压缩机,经两级压缩增压至0.8MPa,再经后冷却器冷却降温、除油器除油、缓冲罐缓冲、干燥器干燥后送至空气球罐,向后系统送出。空压装置于1998年投运,仪表气露点随着空压站运行时间的延长而逐步升高。至2004年,平均露点已从最初的-47℃升至了-27℃。2005年夏季,仪表气露点竟高达2℃,严重危及公司气动阀门的正常使用。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仪表风系统的基本情况以及工作原理,系统的分析了影响仪表风露点的各项因素,并且从多方面采取对策判断,从而有效的控制了仪表风露点升高,制定本装置的仪表风系统的日常管理。  相似文献   

5.
1装置概况中平能化集团尼龙化工公司空压站的主要任务是负责向全公司提供工业风及露点≤-40℃的仪表空气。装置原有2台80 m3/min喷油式螺3  相似文献   

6.
空压站是为化工厂区提供压缩空气和仪表空气的装置,根据生产需要还可以进一步生产氮气,是化工厂内不可或缺的辅助生产装置。主要简述了压缩(仪表)空气、氮气的工艺系统设计内容,包括设备选型、设备布置等内容。  相似文献   

7.
仪用压空系统的功能是为保证核电厂各厂房的气动控制装置所需的仪表用压缩空气的分配。本文通过仪用压空系统流量的波动对安全壳泄漏率的数据增大进行分析,提出有效的处理建议,对处理效果进行验证。处理建议实施后结果表明,安全壳泄漏率数据下降到正常值,避免增大至报警值的风险,安全壳泄漏率安全可控。  相似文献   

8.
梁国耀 《广东化工》2016,(11):238-239
文章以某钢厂无油离心式空压站实际应用为例,提出一种新型余热再生吸附干燥工艺,该工艺适用于直接对无油高温压缩空气进行干燥,能使压缩空气达到较低的露点,整个干燥过程中无需消耗压缩空气用于吸附剂的再生,仅需消耗小量电能,大幅度节省能源,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相似文献   

9.
邯钢焦化厂空压站目前共有5台空气压缩机,其中4台42m3活塞机,1台36m3螺杆机,从空压站出来的供风管路分4路:动力风、仪表风、脱硫风和除尘风。动力风主要供焦炉生产及热力锅炉用,仪表风主要供全厂仪表使用,脱硫风专供回收工段脱硫再生塔使用,除尘风专供焦炉降尘站使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化工》2008,(9):75-76
日前,大化搬迁基地大孤山新建项目甲醇空压站提前试车成功,标志着甲醇项目正式进入试车调试阶段。空压站是供应整个甲醇装置仪表空气的枢纽,其试车成功与否,关系到下步仪表调试能否顺利进行。随着甲醇项目投料试车时间的日益临近,大化碳化工公司全力实施空压站提前试车计划,并在各施工单位的积极配合下,提前20天实现空压站一次试车成功,甲醇装置随即进入试压、吹扫、仪表调试阶段。  相似文献   

11.
气流分布环中气体变质量流动及进气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曙明 《化工设计》2002,12(1):26-28
介绍氧化反应器的气流分布环中气体变质量流动的规律,讨论了切向与径向两种进气方式对变质量流的影响,确定最佳的进气方式。  相似文献   

12.
空分装置中空气压缩机的自动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小会 《河南化工》2005,22(8):38-39
简述了通钢20000Nm^3/h制氧空分装置空气透平压缩机自动控制的原则、实施方法,详细介绍了基本控制、防喘振保护控制等压缩机主要控制的内容,并叙述了其加载过程及卸载程序。  相似文献   

13.
针对当前生产负荷下工艺空气压缩机出口工艺空气有一定量的富裕(放空),考虑正常生产时空分停用5L空气压缩机,利用工艺空气压缩机富裕气作为空分5L空气压缩机后续装置的气源,达到节能目的。  相似文献   

14.
孙振国 《辽宁化工》2010,39(3):303-304
介绍了液空和液空的形成,液空纯度和液空液位对空分装置工况的影响以及液空阀门。  相似文献   

15.
张海军 《河南化工》2007,24(8):42-43
侧吹风空调的喷淋段在整个空调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喷淋段工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送风相对湿度的高低.文章对喷淋室的结构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并讨论了水温对加湿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通过系统分析,探讨各种情况下的送风温差,提高设计过程的准确性、便捷性。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因设定参数及条件的不同,送风温差会存在一定误差。  相似文献   

17.
《化工装备技术》2017,(4):28-30
为了研究空调导流板角度对室内空气温度的影响,利用CFD软件建立了带进风口(即空调出风口)、回风口的某房间空气流动计算模型。分析了空调导流板分别为向上、0°和向下时对室内温度、风速分布的影响,以及室内人体最佳舒适度区域的大小。研究结果表明,空调导流板在0°时室内温度的均匀性最好,人体最佳舒适度区域最大。  相似文献   

18.
室内空气的品质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室内环境的污染物主要是是来源于建筑装饰材料,空肯,服装等生活用品与生活消费品,以及炊事,取暖,致冷空调和吸烟等产生的各种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特别是甲醛、苯并[α]芘等严重影响人体健康。在分析了各种室内环境条件对室内空气品质的影响,提出了通过选用环保材料、“烘烤”加速污染物散发和通风换气、进行空气净化等措施来降低污染物浓度,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19.
地下水曝气过程中气体流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英  姜斌  黄国强  徐世民  李鑫钢 《化工进展》2003,22(Z1):246-251
以自行设计安装的二维砂箱,并首次采用乙炔作为示踪气体模拟了地下水曝气(air sparging,AS).研究表明,在20~40目白色石英砂多孔介质体系中,AS总曝气压力基本不随气体流量变化,但气体影响半径和平均饱和度随流量增加而增加.在流量为0.15m3/h时, ROI为18cm,气体的平均饱和度为0.017;当流量增为0.30m3/h时,ROI增大到37cm.平均饱和度增加为0.031.另外,曝气流量越大,水位上升越高,达到稳定所需时间越长.由乙炔示踪的AS气体分布研究中发现,在0.05m3/h曝气流量下,AS气体的分布稀疏而且分散;当曝气流量为0.15m3/h时,AS气体的分布均匀,形状近似为对称抛物形,抛物线中部区域气体的密度较高,浓度梯度较小,而抛物线边缘区域中气体的密度较低,浓度梯度较大;在0.30m3/h曝气流量条件下,气体的分布非常不均匀,较易形成优先流.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Paper summarizes the first results of two-dimensional (2D) numerically modelled expansion and flow of compressible and non-viscous gas in typical parts of air jet weaving system: in main nozzle designed as an ejector with various shapes of the mixing zone, in relay (auxiliary) nozzle with substantial flow separation in the rash flow bend directly before the nozzle outlet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shape of the reed dent edges on the free stream reflection and penetration through reed gaps along a real “porous” wall.

Used Euler's equations are solved by a Finite Volumes Method (FVM) with automatic mesh gener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unstructured triangle mesh. Graphical results show 2D isolines of all state values of the gas, further Mach number, entropy and velocity vectors. ID profiles of all quantities along choosen cross-section or surface can be obtained, too. They give to the designer a large and quick review about the problem. The coincidence with experiment, measuring and real weaving tests is very good. The advantage of the PC using consists in the very quick, simple and user-friendly oper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