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为探讨葡萄籽提取物(GSE)对细胞内黑色素合成的抑制作用以及可能的作用机制,为GSE作为美白化妆品的天然添加剂提供实验依据,采用高表达黑色素的小鼠黑素瘤细胞(B16)为细胞模型,观察在细胞培养液中添加不同质量浓度的GSE后,黑色素生成量的变化,黑色素生成的关键酶——酪氨酸酶的表达量及活性的变化以及对B16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GSE在质量浓度为100 mg·L-1时,对B16细胞内黑色素合成的抑制率为(50.05±0.21)%,对细胞内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率为(34.89±0.17)%,细胞内酪氨酸酶表达量受到抑制,且均呈质量浓度依赖性抑制作用;在培养过程中,B16细胞的增殖没有受到影响。说明GSE对B16细胞内黑色素的合成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抑制机制可能是GSE抑制了酪氨酸酶蛋白的表达以及降低该酶的活性。GSE是一种高效的黑色素合成抑制剂,可作为美白化妆品的天然添加剂。  相似文献   

2.
几种中药的美白作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黄芩、虎杖和地榆等中药提取物对B16黑色素细胞的增殖、细胞内酪氨酸酶活性及黑色素合成的影响。结果显示,各中药提取物能不同程度地抑制细胞增殖,对细胞内酪氨酸酶活性有明显抑制作用,能明显减少细胞内黑色素的含量。人体皮肤实验表明,用这几种中药制备的护肤品有较好的美白效果。本研究提示,这几种中药具有良好的美白功能,是较为理想的化妆品美白添加剂。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水解珍珠对蘑菇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及对小鼠B16黑素瘤细胞内酪氨酸酶活性及黑色素合成的影响,探讨水解珍珠的美白机理。结果表明:水解珍珠对蘑菇酪氨酸酶活性具有明显抑制作用;此外,水解珍珠对B16细胞酪氨酸酶活性及黑色素生成量均有显著抑制效果,并随其浓度水平的提高,效果越明显,呈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可为水解珍珠应用于美白护肤品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白藜芦醇美白功效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白藜芦醇对B16黑色素细胞的增殖、细胞内酪氨酸酶活性及黑色素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白藜芦醇可抑制细胞增殖,对细胞内酪氨酸酶活性有明显抑制作用,能明显减少细胞内黑色素的含量,从而起到美白的作用。与熊果苷和乙基Vc相比较,白藜芦醇在0.5μg/mL的较低浓度下即可达到前二者在50μg/mL浓度下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5.
采用醇提法以洋甘菊、橙花、茉莉花、百合花4种植物花为原料制备得到复合提取液,应用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增殖率测定、黑色素生成抑制试验、细胞内酪氨酸酶活性测定、体外酪氨酸酶活性抑制试验以及红细胞溶血试验对其美白功效和刺激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4种植物花复合提取液能显著抑制B16细胞内的黑色素合成和酪氨酸酶活性,且不影响细胞的增殖生长;依ECVAM刺激性分类标准,其分级为无刺激性。复合提取液既安全又高效,可以作为天然美白剂添加到化妆品中。  相似文献   

6.
几种天然活性物对黑色素细胞毒性及美白功效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为比较几种天然产物的美白效果及细胞毒性大小,采用小鼠B16黑色素细胞为受试细胞,分别研究了熊果苷及两种不同的海藻多糖对黑色素细胞的细胞毒性、酪氨酸酶活性和黑色素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熊果苻具有明显的细胞毒件,与之相比,海藻多糖对黑色素细胞活力几乎无影响;3种药物对细胞内酪氨酸酶活性及黑色素合成均有浓度依赖性的抑制作用,且熊果苷的抑制作用高于海藻多糖。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珍珠灵芝提取物复配在美白类化妆品中开发的优势,采用体外酪氨酸酶活性和小鼠B16黑色素瘤细胞模型实验,分别对黑灵芝提取物、珍珠提取物及其复配物的美白功效进行评价,测定三者对体外酪氨酸酶活性、B16细胞相对黑色素含量、酪氨酸酶(TYR)和酪氨酸酶相关蛋白-1(TRP1)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1%黑灵芝提取物、2%珍珠提取物及二者组成的复配物均可显著抑制酪氨酸酶活性(P<0.05)、降低细胞内黑色素含量(P<0.05),其中复配物组对酪氨酸酶活性、细胞内黑色素生成抑制率分别达32.87%、68.27%,均优于单用组(P<0.05);此外,复配物组可显著下调TRP1 mRNA表达水平(P<0.05),而单用组无显著下调TRP1 mRNA表达水平的效果,提示复配物组较单用组有更好地抑制真黑色素生成的功效,具有开发成为化妆品功效添加剂加入美白化妆品的潜力。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一款复方精油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和黑色素含量的效果,采用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一款复方精油进行成分分析;以促黑素细胞激素(α-MSH)诱导黑色素高表达的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细胞)为模型,利用台盼蓝染色记数细胞、CKK8法测定复方精油对黑色素细胞活力的影响;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多巴氧化法测定细胞内的黑色素含量以及酪氨酸酶活性。结果显示,该复方植物精油中含有蒎烯(26.19%)、芳樟醇(12.98%)、檀香醇(9.39%)、乙酸芳樟酯(9.16%)等化合物;当复方精油质量浓度小于0.1 g/L时对B16细胞没有毒性,细胞增殖率高于90%;不同质量浓度的复方精油对α-MSH诱导的B16细胞内的黑色素含量和酪氨酸酶活性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当质量浓度为0.1 g/L时,对B16细胞内黑色素合成的抑制率为36.03%,对细胞内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率为51.27%,其抑制黑色素生成效果最佳。综上所述,该复方植物精油能够显著抑制黑色素合成,抑制B16细胞内酪氨酸酶活性。  相似文献   

9.
在采用B16黑素瘤细胞体外评价高纯竹叶碳苷黄酮复合纳米材料(H-BLFnp)美白作用的基础上,基于临床医学理论进行人体实验,应用系列皮肤测试仪器,对受试者使用试样前后的皮肤含水量、水分散失量、光泽度、明亮度、黑色素含量、皮肤弹性等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考察H-BLFnp在保湿、美白、延缓衰老方面的功效。结果显示,以β-熊果苷为阳性对照,H-BLFnp对B16细胞增殖、胞内酪氨酸酶活性和黑色素合成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当H-BLFnp质量浓度为100 mg/L时,其抑制率分别达到45.14%、72.55%和54.01%,即其可通过降低酪氨酸酶活性、抑制黑素细胞增殖和黑色素生成达到美白功效;人体实验结果显示:H-BLFnp能显著提高皮肤的水分含量、皮肤弹性、明亮度和光泽度,降低皮肤黑色素含量和经皮水分散失。  相似文献   

10.
在采用B16黑素瘤细胞体外评价高纯竹叶碳苷黄酮复合纳米材料(H-BLFnp)美白作用的基础上,基于临床医学理论进行人体实验,应用系列皮肤测试仪器,对受试者使用试样前后的皮肤含水量、水分散失量、光泽度、明亮度、黑色素含量、皮肤弹性等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考察H-BLFnp在保湿、美白、延缓衰老方面的功效。结果显示,以β-熊果苷为阳性对照,H-BLFnp对B16细胞增殖、胞内酪氨酸酶活性和黑色素合成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当H-BLFnp质量浓度为100 mg/L时,其抑制率分别达到45.14%、72.55%和54.01%,即其可通过降低酪氨酸酶活性、抑制黑素细胞增殖和黑色素生成达到美白功效;人体实验结果显示:H-BLFnp能显著提高皮肤的水分含量、皮肤弹性、明亮度和光泽度,降低皮肤黑色素含量和经皮水分散失。  相似文献   

11.
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利用α-促黑素(α-MSH)诱导的B16小鼠黑色素瘤细胞模型和UVB照射诱导豚鼠皮肤色素沉着模型对棕榈酰三肽-5的美白功效进行评价。研究了其对细胞内酪氨酸酶活性、小眼畸形相关转录因子(MITF)和酪氨酸酶m RNA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棕榈酰三肽-5能够显著降低上清及细胞内的黑色素水平且无细胞毒性。进一步研究发现,棕榈酰三肽-5通过抑制酪氨酸酶活性,下调MITF和酪氨酸酶的mRNA水平,从而抑制黑色素的生成。在动物模型中,棕榈酰三肽-5能够显著降低UVB照射诱导的豚鼠皮肤色素沉着和黑色素分布区域灰度值(P0.05)。  相似文献   

12.
以竹叶黄酮为载药、芫根酸性多糖为包材,以ε-聚赖氨酸为阳离子桥,采用离子交联法获得竹叶黄酮纳米粒子(BLFN)。该纳米粒子的平均粒径约为400 nm,粒径分布均匀,分散性良好。以美白因子β-熊果苷为阳性对照,考察了BLFN对B16小鼠黑素瘤细胞株体外培养过程中美白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BLFN对B16细胞内酪氨酸酶活性、黑色素合成和细胞增殖均表现出质量浓度依赖的抑制作用,当BLFN质量浓度为100 mg/L时,其抑制率分别达到69.68%、62.35%和59.14%,均显著优于β-熊果苷(p0.05,p为表征差异性的统计学指标,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B16细胞的体外实验结果表明:BLFN能通过抑制黑素细胞活性、酪氨酸酶活性和黑色素合成起到美白功效,显示出替代β-熊果苷的潜力。同时,由于该纳米粒子的构建成分均为天然物,所以其具有较高的使用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采用细胞试验、酪氨酸酶试验和人体临床试验,探讨了松茸的美白功效。细胞试验研究了松茸提取物对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细胞)增殖及对B16细胞内黑色素含量的影响。酪氨酸酶试验通过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来评价松茸提取物的美白效果。人体临床试验测试志愿者使用松茸提取物凝露前后皮肤的黑色素指数(melanin index,MI)、个体类型角(individual type angle,ITA°),并用Visia-CR型面部图像分析系统进行面部图像采集。结果显示,当松茸提取物的体积分数为0.25%时,对B16细胞的增殖和黑色素含量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体积分数为0.1%、0.3%、0.5%、0.7%、1%的松茸提取物,其酪氨酸酶抑制率分别为44.77%、50.88%、59.25%、70.69%、85.74%。人体临床试验表明在凝露基质中添加质量分数为0.2%的松茸提取物,连续使用28天,志愿者斑区MI值下降了5.69%、ITA°值增加了7.92%。  相似文献   

14.
不同方式制备松茸化妆品原料的美白功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不同方式制备的松茸化妆品原料的美白功效差异,采用MTT等方法测定水提、醇提和发酵3种方式制备的松茸化妆品原料对B16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对B16细胞内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发酵方式制备的松茸化妆品原料对B16细胞增殖和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要明显优于水提和醇提方式;发酵方式制备的松茸化妆品原料的美白效果较佳,其可能是因为发酵作用可以从松茸中提取出更多或更强的美白有效物质。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三肽D-Trp-Arg-Leu-NH2(dWRL)对小鼠B16细胞的酪氨酸酶(TYR)活性、黑色素合成及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dWRL抑制黑色素生成的可能机制,我们体外培养小鼠B16细胞,采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情况、L-多巴氧化法测定TYR活性、氢氧化钠裂解法测定细胞黑色素含量、qRT-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药物作用后B16细胞中小眼畸形相关转录因子(MITF)、TYR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三肽dWRL在试验浓度范围内可明显抑制α-黑色素细胞刺激素(α-MSH)诱导的B16细胞内TYR活性、黑色素合成量及MITF、TYR基因及蛋白的表达量,且呈浓度依赖性。所以三肽dWRL在体外能抑制B16细胞黑色素的合成,上述变化可能是通过下调MITF和TYR的基因转录和蛋白表达作用来完成。  相似文献   

16.
对松盐、梅盐与竹盐的美白功效进行了体外评价,分别研究其对体外酪氨酸酶的单酚酶和二酚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并以熊果苷为阳性对照,采用体外培养的B16黑素瘤细胞模型探究其对胞内酪氨酸酶活性、细胞增殖及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盐元素组成丰富,且水溶液呈碱性,松盐、竹盐、梅盐对酪氨酸酶活性表现出极显著的浓度依赖的抑制作用(p0.01),当这3种植物盐水溶液的质量浓度为50.0 g/L时,它们对酪氨酸酶单酚酶抑制率分别为97.1%、94.8%、48.2%,对二酚酶的抑制率均高于92.0%;与原盐相比,5.0g/L的植物盐对B16细胞生长抑制作用不明显,但会抑制其横向迁移;植物盐对B16细胞胞内酪氨酸酶活性抑制作用优于熊果苷,5.0g/L的梅盐组的细胞内酪氨酸酶活性仅有8.76%,抑制效果好于松盐、竹盐。所研究的植物盐可以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且对B16细胞无附加毒性,显示出作为一种无机酪氨酸酶抑制剂的潜力,在人体美白方面有较好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通过酪氨酸酶活性、黑色素含量、酪氨酸酶基因(TYR)和小眼畸形相关转录因子(MITF)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等检测指标,研究了艾叶提取物(Aale)对黑色素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Aale对蘑菇酪氨酸酶单酚酶和二酚酶活性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Aale质量浓度为100μg/mL时,抑制率分别为(43.25%±0.03%)和(44.36%±0.07%);Aale可以抑制IBMX诱导的B16F10细胞黑色素的合成,Aale质量浓度越大,抑制率越高,在质量浓度为6.25、12.5、25μg/mL时,抑制率分别为(37.91%±0.08%)、(61.00%±0.12%)、(77.70%±0.07%);同时Aale也能降低由ET-1和SCF诱导的B16F10细胞黑色素含量。此外,根据qRT-PCR和Elisa试验表明,Aale可以下调TYR和MITF的表达。因此,艾叶提取物存在潜在的美白作用,在化妆品开发中可能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通过观察研究芦笋汁抑制斑马鱼体内黑色素的合成及对斑马鱼体内酪氨酸酶活力抑制作用情况,测试芦笋汁的美白功效。研究结果发现,芦笋汁在低浓度下能有效抑制斑马鱼体内黑色素的合成,并对斑马鱼体内酪氨酸酶活性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通过比较不同油茶副产品提取物的体外酪氨酸酶活性抑制作用,筛选出最佳抑制效果的油茶花提取物,并以曲酸作为阳性对照,采用体外培养的人A375黑素瘤细胞模型和斑马鱼胚胎模型探究其对体内外酪氨酸酶活性和黑色素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茶花、油茶叶、油茶蒲和油茶粕提取物均表现出较好的酪氨酸酶活性抑制效果,其中油茶花效果最佳,其抑制IC50为0.49 mg/mL。与曲酸相比,油茶花提取物表现出极显著的胞内酪氨酸酶活性抑制作用和黑色素合成抑制作用(p<0.01),作用浓度为160 μg/mL时,胞内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率达到34.30%,相对黑素含量减少了26.41%。当油茶花提取物暴露浓度为100 μg/mL时,其对斑马鱼体内酪氨酸酶抑制率达到32.47%,相对黑素含量降低至64.39%,作用效果与曲酸相当。油茶花提取物在体内外均表现出了较好的酪氨酸酶抑制效果,对细胞和斑马鱼黑色素生成具有显著抑制作用,且安全性高,是一种潜在的美白功能成分,在日用化妆品领域具有较高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以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蘑菇酪氨酸酶抑制率为评价指标,对不同溶剂提取的川芎提取物、不同极性部位的活性进行筛选;在细胞水平上分别测定提取物对不同刺激物(α-MSH、Forskolin、IBMX)作用下的黑色素含量、细胞内酪氨酸酶活力的影响;DCFH-DA法测定提取物对UV刺激下细胞内ROS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川芎的50%乙醇水提取物兼具较高的抗氧化和蘑菇酪氨酸酶抑制作用;对三种刺激物作用下的黑色素含量和细胞内酪氨酸酶活性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能剂量依赖性地减少UV刺激下的ROS含量。川芎提取物以抑制细胞内酪氨酸酶活性、清除ROS双靶点的方式起到美白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