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尿酸(UA)、胆红素和血脂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CIS)的关系,旨为CIS的防治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 以2009年5月-2010年9月在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的230例CIS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85例健康体检者(排除脑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受检者于入院后24 h内空腹抽取静脉血测定血UA、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脂蛋白a[Lp(a)]水平,统计分析两组上述指标的差异,并进行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1)两组受检者在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吸烟史及饮酒史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2)观察组血UA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血TBiL、DBiL及IBiL水平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 0.05).(3)观察组血TC、LDL-C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 0.05),血TG 、Lp(a)及HDL-C水平在两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4) CIS患者的血UA与HDL-C水平呈负相关(P<0.05),血DBiL与TG和TC水平亦呈负相关(P<0.05).(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调整其他危险因素后,血UA与CIS的正相关关系依然存在,且有统计学意义[P<0.01,OR=9.48,95%CI(4.45,7.67)].TBiL与CIS呈负相关[P<0.01,OR=0.36,95%CI(0.22,0.62)],IBiL与CIS亦呈负相关[P<0.01,OR=0.49,95%CI(0.30,0.73)].结论 血UA、TC、LDL-C水平升高,血TBiL、DBiL及IBiL水平下降是CIS的危险因素;血UA与HDL-C、血DBiL与TG和TC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共同促进CIS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冠心病患者血清脂类、胆红素及尿酸水平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清脂类、胆红素和尿酸(UA)浓度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63例CHD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间接胆红素(IB)、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a)[Lp(a)]和UA并与对照组60例健康者进行比较。结果CHD组血清TB和IB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D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HD组血清UA、TC、TG、LDL-C及Lp(a)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而HDL-C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清脂类和UA水平升高、胆红素水平降低是CHD发病的危险因素,测定血清脂类、UA和胆红素对CHD诊断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王晓莉 《甘肃医药》2012,(4):271-272
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DBiL,IBiL)、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与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塞的关系。方法:病例选择均系我院确诊患者,健康对照组系体检者,均采取空腹静脉血分离血清采用日立7060C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结果: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塞两组与对照组比较DBIL、IBiL、HDL-C值均降低;TC、LDL-C值均升高,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低胆红素、高胆固醇与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塞有关,应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清尿酸(UA)及胆红素水平与冠状动脉易损斑块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300例行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及60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对照组),根据狭窄的冠状动脉斑块形态将冠心病患者进行分组:Ⅰ型斑块组(85例)、Ⅱ型斑块组(139例)和Ⅲ型斑块组(76例).测定4组受检者的血清UA、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及血脂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Ⅰ型斑块组和Ⅲ型斑块组比较,Ⅱ型斑块组患者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UA水平显著升高(P<0.01),TBiL、DBiL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型斑块组UA水平与LDL-C、TC水平呈正相关(P<0.05),而TBiL及DBiL与UA及血脂指标之间不存在相关性;LDL-C、UA、TBiL和DBiL是斑块稳定性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其相对危险度(RR,用OR值代替)分别为5.408、2.610、2.059和1.330.结论 血清UA和胆红素水平可以反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UA水平增高或胆红素水平降低与急性冠状动脉事件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血清胆红素和尿酸(UA)水平诊断冠心病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3月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检验科受检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检查结果分为观察组(冠心病患者)与对照组(健康人群),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UA和血清胆红素水平,并根据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积分,将观察组分成4级,比较各级UA和血清胆红素水平。结果:观察组UA水平高于对照组,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心功能级别越高,观察组UA水平越高,TBiL、DBiL、IBiL水平越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UA、TBiL、DBiL、IBiL诊断冠心病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52、0.854、0.831、0.842,诊断价值较高。结论:针对冠心病患者,采用血清胆红素、UA水平进行诊断的价值显著;冠心病患者心功能级别越高,UA水平越高,血清胆红素水平越低,UA和血清胆红素可以作为诊断以及评估冠心病病情的重要指标,可指导临床医师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与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脂[LP(α)]、UA的关系。方法测定102例住院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Hcy、FBG、TC、TG、HDL-C、LDL-C、LP(α)、尿酸(UA)等指标,并根据Hcy升高与否分为Hcy升高组(A组)和Hcy正常组(B组),比较2组各项指标水平的变化。结果A组患者FBG、LP(α)、UA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TC、TG、HDL-C、L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BG、Lp(a)、UA与血清Hcy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脂、胆红素及尿酸浓度的变化对冠心病的影响。方法 抽取冠心病组(106例)、对照组(98例)清晨空腹静脉血,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尿酸(UA)、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等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冠心病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TG、LDL-C、UA含量明显升高,HDL-C、T-BIL、I-BIL含量则明显下降,而TC、D-BIL含量变化不明显。结论 血脂、胆红素、UA的的变化对冠心病的诊断及病情变化监测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张金强 《广东医学》2005,26(11):1554-1555
目的探讨血脂、尿酸和胆红素水平变化与冠心病的之间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69例冠心病患者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组(ACS组)和稳定型心绞痛组(SAP组),3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分别测定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和尿酸(UA)含量。结果冠心病ACS组和SAP组TC及LDL-C冠心病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ACS组和SAP组血尿酸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冠心病ACS组和SAP组总胆红素及间接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血脂、胆红素、尿酸水平的变化在冠心病的发病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低血清胆红素(BIL)和高尿酸(UA)与冠心病危险性的关系。方法:58例经临床确诊的冠心病(CHD)患者为观察组,6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日立706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尿酸(UA)以及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甘油三脂(TG)、胆固醇(TC)。结果:通过统计分析观察组的TBiL、DBiL、UA以及TG、TC、HDL、LDL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TBiL、DBiL与冠心病常规检测指标TC、TG、LDL成显著负相关(P〈0.05),而UA与TC、TG、LDL成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低胆红素和高尿酸水平可以增强冠心病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成年男性血清尿酸(UA)水平与血脂各组分及部分比值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2016年4~8月男性体检者1164例,按年龄、尿酸水平分组,其中652例为随机样本,512例为健康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UA、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水平,并计算sdLDL-C/HDL-C、TC/HDL-C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男性血清UA、sdLDL-C水平及sdLDL-C/HDL-C与TC、TG、HDL-C、LDL-C、sdLDL-C、TC/HDL-C在置信度(双侧)为0.01时均显著相关;成年男性血清UA水平分布:20~40岁为361.00μmol/L(330.75~394.00μmol/L);41~60岁为355.00μmol/L(319.00~395.00μmol/L);61~80岁为367.00μmol/L(323.00~406.00μmol/L);高UA组血清各项指标分布:TC为4.6700 mmol/L(4.2100~5.3700 mmol/L),TG为1.6800 mmol/L(1.2400~2.4800 mmol/L),HDL-C为1.0600 mmol/L(0.9200~1.2200 mmol/L),LDL-C为2.6700 mmol/L(2.2300~3.1200 mmol/L),sdLDL-C为0.9700 mmol/L(0.6900~1.2900 mmol/L),TC/HDL-C为4.4537(3.7958~5.0617),sdLDL-C/HDL-C为0.9058(0.6438~1.2113);高UA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清TC、TG、HDL-C、LDL-C、sdLDL-C、sdLDL-C/HDL-C、TC/HDL-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20~40岁人群血清UA、HDL-C、TG、sdLDL-C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C、LDL-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成年男性血清尿酸水平与血脂水平密切相关;20~40岁男性总体血清尿酸及血脂水平已显著偏离正常水平;sdLDL-C/HDL-C对评价体内血脂代谢情况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尿酸、血脂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 116例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测定血清胆红素、尿酸及血脂水平,采用Gensini评分系统衡量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依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分为对照组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组,其中冠心病组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血清胆红素、尿酸及血脂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HD组血清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IL)、间接胆红素(indirect bilirubin,IBIL)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CHD组血清尿酸(uric acid,UA)水平、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血清甘油三脂(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于对照组(P〈0.01);血清TBIL、DBIL、IBIL、HDL-C水平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和Gensini积分的增加而明显降低,与之呈负相关(P〈0.01),血清UA、TC、TG、LDL-C水平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和Gensini积分的增加而显著升高,与之呈正相关(P〈0.01)。结论血清胆红素浓度降低、尿酸升高、血脂异常与CHD的发生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临床观察和评定冠状动脉病变发展(病变范围或/和狭窄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血脂、血糖、血尿酸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356例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和331例健康对照组的体质量指数 (BMI)、促甲状腺素 (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FT3)、游离甲状腺素 (FT4)、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空腹血糖 (FBG)、血尿酸 (UA)水平,比较其结果的差异。结果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组的BMI、TSH、TC、LDL-C、TG、FBG、UA水平高于对照组,FT4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HDL-C虽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TSH水平与TC (r=0.254,P=0.000)、LDL-C (r=0.110,P=0.004)、TG (r=0.218,P=0.000)、BMI (r=0.119,P=0.002)和FBG (r=0.210,P=0.000)呈正相关;与HDL-C和UA无相关关系 (P>0.05)。结论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可能会影响血脂、FBG、UA的代谢。  相似文献   

13.
冠心病和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脂、血糖和尿酸检测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平龙玉  叶丹 《重庆医学》2008,37(12):1340-1342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高糖血症、高尿酸血症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与冠心病和高血压病的相关关系。方法用O-lympus AU 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127例冠心病、89例原发性高血压和106例冠心病与原发性高血压并存患者及12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糖(Glu)和尿酸(UA)浓度。结果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与原发性高血压并存患者TC、TG、LDL-C、Glu和UA水平均明显比健康对照组高(F=7.32~22.59,P<0.05),而HDL-C却比对照组低(F=8.33,P<0.01)。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脂血症、高糖血症和高尿酸血症4种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累积在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和冠心病与原发性高血压并存患者的检出率分别为52.73%、46.07%和58.49%。结论高脂血症、高糖血症和高尿酸血症与冠心病和原发性高血压之间存在密切联系,脂代谢紊乱、糖尿病和高尿酸血症交互影响,促进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高尿酸血症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检测经冠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75例与67例健康体检者的血尿酸(UA)、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肌酐(Cr)、尿素氮(BUN)、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并将冠心病患者按两种方式分组:按稳定型心绞痛(SAP,n=24)、不稳定型心绞痛(UAP,n=29)、急性心肌梗死(AMI,n=22)分为三组;依据冠脉造影分为单支冠脉狭窄(Ⅰ组,n=25)、双支冠脉狭窄(Ⅱ组,n=26)、三支冠脉狭窄(Ⅲ组,n=24)三组,两种分组方式均就上述观察指标进行相关的统计学分析。结果冠心病组血尿酸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其它生化指标TC、TG、HDL-C、LDL-C、BUN、Cr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P<0.01)。SAP、UAP、AMI三组间血尿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SAP组BUN水平显著低于UAP、AMI组(P<0.05);SAP组Cr水平显著低于AMI组(P<0.05),与UAP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三组间其它指标TC、TG、HDL-C、LDL-C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Ⅰ、Ⅱ、Ⅲ组间UA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Ⅱ、Ⅲ组的BUN水平显著高于Ⅰ组(P<0.05);Ⅲ组的Cr水平显著高于Ⅰ组(P<0.05);三组间TC、TG、HDL-C、LDL-C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是冠心病发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血尿酸水平升高预示着冠心病病情加重。  相似文献   

15.
许淑文  李艳  戴雯 《海南医学》2016,(8):1208-1211
目的 研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N末端B型钠尿肽(NT-proBNP)、血清尿酸(U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联合检测在CHF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分别检测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319例CHF患者和102例正常对照者血液中NT-proBNP、UA、hs-CRP及血脂相关指标(TC、TG、HDL-C、LDL-C)的水平,CHF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NT-proBNP、UA、hs-CRP及血脂相关指标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不同心功能之间各指标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而两两之间比较采用LSD法,NT-proBNP与其他生化指标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CHF组患者的NT-proBNP、UA和hs-CRP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升高[(5224.03±8119.83)pg/mL vs(139.46±96.75)pg/mL,(428.06±168.33)μmol/L vs(244.45±67.74)μmol/L,(15.60±24.81)mg/L vs(1.58±0.69)mg/L],而TC、HDL-C和LDL-C的水平均降低[(3.90±1.12)mmol/L vs(4.07±1.25)mmol/L,(1.01±0.95)mmol/L vs(1.59±0.54)mmol/L,(2.03±0.76)mmol/L vs(2.44±0.53)mmol/L];且随着NYHA心功能分级的增加,NT-proBNP、UA和hs-CRP水平都升高(F=28.755,P<0.001;F=6.573,P<0.001;F=3.676,P=0.007),而TC、HDL-C和LDL-C水平都降低(F=3.052,P=0.029;F=2.479,P=0.045;F=2.947,P=0.02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T-proBNP、UA和hs-CRP为CHF的独立危险因素(OR=2.98,P<0.001;OR=1.03,P=0.011;OR=1.39,P=0.021).结论 NT-pro-BNP、UA、hs-CRP、TC、HDL-C、LDL-C等标志物与CHF密切相关,这些生化指标的联合检测有助于监测和控制CHF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血尿酸与炎症因子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107例(男性65例,女性42例)及对照组116例(男性74例,女性42例),测定两组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尿酸(UA)、空腹血糖(GLU)及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IL)-2、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水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值采用Friedewald公式计算而得.[结果]冠心病组高UA、高GGT患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高LDL-C患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冠心病的影响因素为高UA、高GGT.[结论]高UA、高GGT与冠心病独立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血清尿酸水平及血脂水平的变化、血清尿酸与血脂各项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188例冠心病患者(包括69例急性心肌梗死、9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28例稳定型心绞痛)和155例非冠心病患者采血测定血清尿酸、血脂水平,并分析血清尿酸与血脂各项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各组与非冠心病组间血清尿酸水平无差异;冠心病各组与非冠心病组TC、HDL—C、LDL—C有差异(P〈0.05),TG无差异,而TC、HDL—C、LDL—C在冠心病各组间无差异(P〉0.05);UA与TC、LDL—C之间无明显相关性。UA与TG、HDL—C呈正相关。结论高尿酸血症不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TG水平的增高与冠心病的发病无密切关系。冠心病患者的血清尿酸水平与TG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胆红素与血脂综合指数的变化状况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7例高血压组和72例冠脉正常组血清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指标进行测试,分析组间胆红素、血脂、血脂综合指数和胆红素与血脂综合指数的差别.结果:高血压组血清总胆红素明显低于冠脉正常组(P<0.05);高血压组胆红素与血脂综合指数结合指标明显高于冠脉正常组(P<0.01).结论:胆红素与血脂综合指数是具有临床使用价值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