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冯文江  李明 《计算机科学》2012,39(3):98-100
针对主用户采用OFDM通信体制,认知用户采用NC-OFDM通信体制,认知用户共享主用户授权频谱的工作场景,研究了认知无线电系统功率分配策略。提出依据主用户不同工作状态,采用不同的约束准则:对认知用户工作信道,引入功率泄漏干扰因子约束认知用户的发射功率,以限制对主用户工作信道的泄漏功率强度;对主用户工作信道,设置主用户速率损失上限,以确保主用户正常工作。功率分配算法以混合约束准则为基础,最大化认知无线电系统的传输速率。仿真结果表明,与干扰功率约束机制相比较,本算法能显著提升传输速率。  相似文献   

2.
目前关于认知无线电频谱分配的研究大多以最大化系统容量为目标,很少考虑认知用户的QoS需求,频谱分配方案设计缺乏公平性。针对主用户干扰限制和保障认知用户QoS需求,结合OFDM技术,研究了认知无线电场景中下行多用户分配算法。该算法构建不等式约束下的目标函数以最大化系统容量,通过拉格朗日(Lagrange)对偶优化法给出近似最优解。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牺牲系统和容量的前提下充分保证了次用户的QoS需求,提高了系统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underlay频谱共享模式的认知异构网络可有效缓解频谱资源短缺问题,但同时会加剧网络中的干扰。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非合作博弈模型的动态频谱分配和功率控制算法进行干扰协调。首先,考虑频谱共享造成的干扰问题,引入认知用户优先等级,将问题构建为联合动态频谱分配与功率控制的频谱定价博弈模型;其次,通过两阶段动态博弈得到纳什均衡解,实现认知网络层频谱资源合理分配和发射功率控制。仿真表明,所提算法能够实现不同优先级用户频谱资源的合理分配和认知基站发射功率控制,有效抑制认知异构网络的跨层干扰和层内干扰。  相似文献   

4.
频谱分配是认知无线电中的重要问题,而传统的频谱分配算法并未考虑频谱的差异性。提出一种基于免疫克隆优化算法、考虑频谱差异性的频谱分配算法,算法引入可信度矩阵对频谱的时间差异性进行建模。进行约束处理时,通过差异性算子(DCSO)的使用能将可信度更高的频谱分配给认知用户,从而提高系统的总收益。对于冲突激烈的认知用户,使用公平性算子(FCSO)能够增加它们被分配频谱资源的可能性,从而提高系统的公平性效益。仿真实验表明,相较于传统的免疫克隆优化算法、颜色敏感算法和遗传算法,本算法能显著增加网络的总收益、可信度,提高网络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5.
为了减轻D2D用户在通信过程中的相互干扰,提高整个蜂窝系统的吞吐量,根据D2D用户数目、信道状况和系统吞吐量的限制需求,分析干扰噪声模型约束下多用户发射功率的控制问题。通过引入玻尔兹曼常数等参数对干扰模型进行条件约束,最终得到基于效用下系统的平均发射功率和最大和速率,进而给出基于反向迭代组合算法的多用户合作博弈功率控制分配方案。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满足了多用户共享蜂窝网络频谱资源下的功率分配需求,终端用户发射功率经过多次反向迭代后达到纳什均衡,系统的吞吐量显著提高,频谱资源达到了较好的均衡收益。  相似文献   

6.
星地一体化网络是卫星网络和地面网络互联,实现卫星网络和地面网络优势互补的一体化网络。随着无线通信的快速发展,卫星网络和地面网络的同频复用技术可有效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满足日益增长的无线数据业务需求。但由于无线数据业务类型的多样化和频谱资源的稀缺性,如何实现用户数据服务的服务体验质量(Quality of experience, QoE)和公平性提升也成为星地一体化网络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综合考虑信道时变性、服务体验多样性和服务公平性,提出了一种基于QoE感知的星地一体化网络资源分配策略。为此,将目标问题描述为基于时间平均的服务体验质量的网络公平效用最大化,并利用李雅普诺夫优化理论,将复杂的动态原始优化问题进一步转化并分解为3个瞬时优化子问题,每个子问题可以在每个时隙独立求解。同时,由于无线资源分配为典型的非凹混合组合优化问题,推导了一个低复杂度的两步算法来求解第三个资源分配子问题。仿真结果揭示了在不同的公平性参数下用户的长时QoE与公平性之间的折衷情况。  相似文献   

7.
动态频谱接入技术允许认知用户接入未授权的频谱,可以有效地提高频谱资源的利用率。频谱分配算法的时间开销和公平性是算法优劣的主要评价标准。本文从图论着色模型出发,构建了着色算法的评价体系及优化目标。针对用户间的公平性与分配的时间开销问题,在极大独立集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加权最大独立集的着色算法,获得了接近于最优的用户公平性,且该算法的时间开销等于信道数,与认知用户的数目无关。仿真分析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升开放网络的通信效率、增加网络容量,研究了采用不同通信协议时无线设备的共存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开放网络的分布式动态频谱分配算法.该算法通过按轮次调整各个通信对端所使用的信道,将不同设备占用的工作信道均匀地分布于开放网络频谱的各个部分,提升了开放网络的总体容量.同时,探测指数的使用降低了算法运行的通信开销以及控制信令对邻居域内数据传输带来的干扰.仿真实验表明,该分配算法提升了网络整体工作效率,并从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不同通信对端之间传输性能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9.
考虑到实际系统中不同用户对通信有着不同的容量需求,为了在有限的频谱资源中获得更大的容量效果,提出一种嵌入式服务器软件接口通信容量调节算法。通过用户的信道增益信息,获取最小蜂窝用户数量。根据吞吐量增量降序排列结果,将排名靠前的蜂窝用户通信容量分配给用户对。将嵌入式服务器软件接口通信容量调节问题,转换为随机网络优化问题,对数据包码长和发送功率联合优化,引入离线算法的思想,提出通信容量调节算法,完成嵌入式服务器软件接口通信容量调节。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可以有效提升吞吐总量,同时能够有效降低平均等待调节延时,平均等待调节时延保持在30ms以内。  相似文献   

10.
当前,车辆密集通信场景下存在通信资源利用率低、DUE(D2D user)用户通信质量差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分簇和Stackelberg博弈的D2D(device to device)资源分配策略,以解决DUE用户功率分配、信道匹配问题。首先,基于每个信道内DUE用户之间干扰最小原则,该模型对所有DUE用户进行分簇;然后,对于CUE(cellular user)用户与DUE用户簇,构建一对多的Stackelberg主从博弈模型,通过复用链路干扰参数和簇内干扰参数的迭代更新,优化每个DUE用户的发射功率;最后,利用匈牙利算法实现DUE用户簇与CUE用户的最佳信道匹配,最大化DUE用户的容量和。仿真结果表明,与基于价格迭代、等功率分配和高能效干扰约束的几种功率分配算法相比,所提算法能有效提升DUE用户的总容量。  相似文献   

11.
中继OFDMA系统容量公平资源分配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OFMDA解码-转发中继系统的资源分配问题,提出了一种以系统总功率和用户间的数据速率比例公平为约束条件,以最大化系统总速率为目标的资源分配算法。该资源分配问题为非线性最优化问题,联合求解所有变量复杂度很高,通过次优化的方法降低计算复杂度。算法包括:子载波分配和功率分配。子载波分配是以功率平均分配为前提,对基站-中继站和中继站-用户链路的子载波按照信道条件进行配对,并根据比例公平约束将配对的子载波分配给相应的用户。功率分配是对每个用户利用Lagrange方法调整每个子载波的功率,进一步提高系统的数据速率。算法仿真分析表明,该算法既能同时满足多用户不同数据速率的要求,又能提高系统的数据速率。  相似文献   

12.
高效地利用无线频谱资源和保证用户体验质量是未来无线网络的主要目标。基于此,提出一种基于QoE的LTE多业务资源分配算法。在考虑信道信息、QoS要求及公平性的基础上,引入QoE来计算的用户优先级。特别的,引入最小QoE约束来保证RT用户QoE要求;提出一种次优资源块(Resource Block,RB)分配算法来解决复杂的资源分配优化问题,该算法主要分为两步:保证RT用户最小QoE要求;最大化系统加权和速率。仿真结果表明,相较现有的RT/NRT资源分配算法,该算法在用户分组丢失率、平均QoE和小区频谱效率方面性能都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13.
一种容量最大化的OFDMA资源分配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功率受限的多用户OFDMA系统,提出了一种简化的子载波和功率分配算法,此算法在最大化系统容量的同时兼顾了用户间的公平性。算法首先依据当前的信道状况计算出各用户所需的载波数量,并分配子载波,然后以注水算法对各载波上的功率进行分配。仿真结果表明,以此算法对OFDMA的系统资源进行分配可显著提高系统的多项性能。  相似文献   

14.
徐爽  赵晓晖  袁浩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2,48(31):120-124,204
根据认知无线电的特点和正交频分复用(OFDM)的传输特性,提出了一种针对认知OFDM无线电系统的自适应资源分配算法。在传统的子载波分配过程中,具有优先权的用户将优先选择载波,但信道增益最大的载波并不一定会被其使用,这将导致载波利用效率下降。针对这一问题,该算法在载波分配过程中,通过公平度门限来决定载波分配的优先级,从而实现容量和公平度的折中。同时,在子载波和功率分配中使次用户对主用户的干扰功率限制在主用户可容忍的干扰极限内,保证了每个用户的通信要求。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满足公平性的同时还提升了系统的容量。  相似文献   

15.
为适应主用户流量变化较快的场景,在不完美频谱感知的情况下最大化认知用户的吞吐量,提出了一种基于集中式Overlay认知无线网络中感知时间与资源分配跨层优化算法。将优化目标分解为信道分配和检测时间同功率分配联合优化两个子问题,通过子算法迭代,最终得到感知时间与资源分配的联合最优解。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仅考虑频谱感知或资源分配的单层优化算法,该算法可在兼顾公平的前提下使次用户吞吐量得到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16.
在认知星地混合网络中,当卫星用户作为次级用户时,为了不影响地面主用户系统的正常工作,在上行链路中要对卫星用户进行必要的功率控制。针对衰落信道场景,选择最大化卫星用户的遍历容量(EC)作为优化的目标函数,分别提出了基于峰值干扰功率约束(PIC)和平均干扰功率约束(AIC)的功率控制方法,并给出了最优发射功率的闭合表达式。仿真结果表明,卫星信道条件越好、地面干扰链路衰减越大,卫星用户的性能越好;除此之外,基于AIC的功率控制方法要优于基于PIC的功率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7.
基于比例公平的多用户MIMO-OFDM系统自适应资源分配算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传统多用户MIMO-OFDM系统中自适应资源分配算法计算复杂度较高、实时性不强、无法保证用户间公平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低复杂度的自适应子载波、比特及功率分配算法。在子载波分配上,该算法能够在兼顾比例速率约束的前提下使系统发射功率达到最小化;在比特及功率分配上,该算法将非线性优化问题转换为线性优化问题,在保证系统性能的同时显著降低计算量。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良好的性能,能够有效降低计算量,并使系统容量在用户间分配得更加公平和合理。  相似文献   

18.
李中捷  谢东朋 《计算机应用》2018,38(9):2610-2615
针对异构蜂窝网络中终端直通(D2D)用户和小蜂窝用户复用宏蜂窝用户资源产生的干扰问题,提出一种联合功率控制的资源分配方案。首先,在满足用户信号干扰噪声比(SINR)和发射功率约束条件的前提下,根据系统干扰模型推导出每个D2D用户和小蜂窝用户复用宏蜂窝用户信道资源时的最优发射功率;其次,将用户的信道选择规划成用户和信道之间的双边匹配问题,采用延迟接受(Gale-Shapley)算法得到一个稳定的匹配解;最后,以所得的匹配解为初始条件,通过交换搜索算法进一步优化分配方案。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的系统总容量和能量效率分别是最优解的93.62%和92.14%,与随机资源分配方案、无功率控制和交换搜索的分配方案,以及有功率控制无交换搜索的分配方案相比,系统容量平均增幅分别为48.29%、15.97%和4.8%,系统能量效率平均增幅分别为62.72%、44.48%和4.45%。该方案能够达到近似最优的系统总容量,有效提高频率利用率和能量效率。  相似文献   

19.
针对多用户OFDMA系统资源分配中已有算法对系统容量和公平性兼顾较差的情况,提出了一种满足比例公平性的系统容量最大化资源分配算法。首先选择合适的公平度门限范围,在子载波分配中,先将各个子载波分配给信道增益最大的用户,再在公平度门限约束下重新分配最大速率用户的信道增益最小的子载波,可以实现子载波利用率和公平度的折中。然后采用注水线法分配功率来调整用户间的比例公平性,最终找到使系统容量最大的公平度门限。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保证了用户间比例公平性为1的同时提高了系统容量。  相似文献   

20.
针对OFDMA系统中用户QoS需求的差异性,提出了一种非理想状态下不同用户的资源分配算法,即求取用户携带比特数和发射功率最优解问题。基于自适应功率分配增益较小的情况,通过进行功率的平均分配来降低算法复杂度,基于吞吐量最大化原则,将剩余未分配的子载波分配给能获得最大传输速率的用户,提升系统的整体吞吐量水平。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其他传统资源分配算法,这个算法能够保证不同混合用户的最小传输速率要求的同时,有效提升算法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