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调查分析西安市一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家族聚集性疫情传播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COVID-19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及密切接触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疫情的传播链,采集病例及相关人员的鼻咽拭子标本进行SARS-CoV-2核酸检测。 结果 本次疫情累计发现4例普通型、1例危重症型确诊病例和2例无症状感染者,危重症病例最终死亡。首例病例A于2020年1月31日发病,其他病例在首例病例发病后的1~13 d内发病,病例B、C和D、E分别为二、三、四代病例。 结论 家族聚集性疫情是COVID-19的防控重点,及早发现传染源,对密切接触者进行筛查隔离,防止传播扩散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分析河北省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病人病史的问询、养殖现场外环境的采样、病人患病期血液检测结果及脑脊液培养分离猪链球菌等方法进行调查。结果病人由破损伤口直接感染细菌,临床症状表现为意识障碍,伴有发热、恶心、呕吐,大小便失禁,运动功能紊乱,血液检测及脑脊液培养均为阳性。病人发病前有流行病学接触史。结论该病例为河北省首例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病例,切断传染源和传播途径是控制疾病的有效措施。应加强人畜共患疾病的健康教育和宣传,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佛山市首例发现感染猪链球菌病例的调查,探讨感染此类疾病的来源和途径,为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现场调查、观察和实验室检测等方法。结果:确诊为人感染猪链球菌病例,患者经治疗按卫生部诊疗规定治愈出院;患者通过左手小指破溃伤口接触病(死)生猪肉后感染得病可能性最大,无人传人现象。结论:做好个人防护,特别是有破溃伤口时不接触生猪肉,控制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的主要措施是控制生猪疫情。  相似文献   

4.
李美霞  杨智聪  汤国球  沈秋逢 《热带医学杂志》2009,9(12):1438-1439,1442
目的查明广州市2例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的感染来源、流行特征,为预防控制疫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进行回顾性调查和现场调查,采集脑脊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分离,用PCR进行鉴定。结果患者均有明显的生猪接触史且首例患者手部有伤口,起病急,全身中毒症状明显,病程进展迅速,均为脑膜炎型。患者脑脊液分离培养出猪链球菌经生化和PCR检测结果为猪链球菌Ⅱ型,病人经及时治疗均痊愈出院。结论2例病例均为人感染猪链球菌病(Ⅱ型)实验室确诊病例,为散发疫情,相互间无流行病学关联,传播途径可能为接触被猪链球菌污染的生猪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查明荆州市某乡镇某幼儿园一起腹泻暴发疫情的致病因子、传染源和传播途径。方法 制定病例定义开展病例搜索,通过面访和电话调查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进行分析。开展现场卫生学调查,利用RT-PCR方法对病例标本、环境标本进行检测。结果 疫情从2月13开始至2月18日结束,共发生诺如病毒感染病例91例,罹患率为18%(91/520)。回顾性队列研究未发现可疑餐次。幼儿园对呕吐物未采取消毒措施,也未采用人员疏散措施。检出7份老师肛拭子、2份幼儿肛拭子、1份食堂工作人员(帮厨)肛拭子和1份环境标本(幼儿用碗)为诺如病毒GII型核酸阳性。结论 本次疫情为一起由诺如病毒引起的腹泻暴发,可疑传染源为首发病例,传播途径主要为接触传播。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腾冲市1例基孔肯雅热病例的发现、诊断、个案调查和处置情况,为基孔肯雅病热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对腾冲市人民医院报告的1例疑似基孔肯雅热病例采集患者血液,用Real-time PCR法进行基孔肯雅病毒核酸检测;开展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及诊疗过程、媒介伊蚊调查;采取环境整治、灭蚊、防蚊隔离治疗,追踪同行人员、密切接触者及家庭周围人群控制疫情。结果 患者2019年7月31日出现发热、头疼、关节疼痛,8月1日出现皮疹,基孔肯雅热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发病前有缅甸探亲史,确认为缅甸输入性病例,经对症支持治疗痊愈;同行人员、密切接触者及家庭周围人群未发现疑似症状者;滇滩岳家寨、猴桥及滇滩口岸均捕获白纹伊蚊,未发现埃及伊蚊,布雷图指数(BI)分别为4.00、9.80、3.85;灭蚊喷洒90余户,面积2.3万m2,处置后,布雷图指数(BI)控制在5以下。结论 病例为腾冲市首例输入性基孔肯雅热,调查处置及时有效,未发生继发病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报告河北省首例人感染猪链球菌病例的相关调查情况和实验室检验结果。方法通过询问病史、现场观察、血液及脑脊液细菌学培养、荧光PCR检测及生化鉴定等方法进行调查。结果病人由破损伤口直接感染,临床症状表现为意识障碍,伴有发热、恶心、呕吐,大小便失禁,运动功能紊乱。血液培养出特征菌落,经鉴定为人感染猪链球菌Ⅱ型。结论病人发病前存在明显的流行病学接触史,切断传染源和传播途径是控制该病的有效措施。应加强人畜共患疾病的健康教育和宣传,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凯里市首例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的感染危险因素、流行病学特征,供防控参考。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病例个案及病原学检测资料。结果病例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测结果符合实验室诊断病例标准。病人长期从事猪肉分割销售,无个人防护措施,手部有破损,其周围人群未发现猪链球菌病病例。结论首例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病例感染来源是猪,做好生猪检疫、禁止宰杀食用病死猪肉和搞好个人防护是防控人感染猪链球菌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惠州市一起无症状感染者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家庭聚集性疫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为COVID-19疫情防控积累经验。方法 对该起疫情所有病例及其密切接触者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鼻咽拭子、咽拭子、肛拭子和血液标本,对一般接触者采集咽试子标本,采用RT-PCR法进行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核酸检测和胶体金法检测IgM抗体和IgG抗体。结果 本起疫情共有1例确诊病例,2例无症状感染者;传染源可能是具有武汉居住史的无症状感染者C,并较大可能通过密切接触方式传染给无症状感染者B,由B传染给确诊病例A,但不排除由C先后传染给B和A; A是该起疫情的指示病例;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和SARS-COV-2核酸检测以及血液标本IgM、IgG检测判定,本疫情为一起输入性无症状感染者导致本地感染的家庭聚集性疫情。结论 家庭聚集性疫情以密切接触方式传播为主,加强对家庭的个人卫生防护宣传;家庭聚集性疫情中如果存在无症状感染者其传染具有一定隐蔽性,是社区扩散的重要风险点,应加强对无症状感染者的管理,特别是对无症状感染者儿童应重视早期识别。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广西田林县人民医院首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肺部CT变化、临床表现特征和流行病学特点,为COVID-19防控提供经验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20年1月30日在田林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例COVID-19确诊病例的诊疗经过和流行病史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临床表现为发热、乏力、咳嗽伴少许咳痰,入院以“呼吸道感染”收治,CT显示磨玻璃影,病灶进行性增大,通过对不同日期肺部CT对比高度怀疑新冠疑似病例,进而对患者隔离治疗并取样送检,该患者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患者长期居住田林县定安镇,其本人及家属均无武汉等旅居史;患者发病前同其妻一直经营一家早餐店。经大数据手段对患者潜伏期内到其经营粉店用餐的可疑人员逐一排查发现,2020年1月20日上午来自湖北省黄石市卢某某(卢某某为黄石市确诊病例)在患者经营的粉店用早餐,用餐人员一般情况下均通过递粉小窗口与患者面对面有近距离短暂交流对话。结论 患者临床症状不明显,肺部CT病灶严重程度与临床表现不一致,符合新冠病毒感染肺炎普通型特征。该患者感染途径是通过自疫区的当地短暂旅居者(感染源)发病前(潜伏期后期)近距离空气飞沫途径传播。  相似文献   

11.
Streptococcus suis is known to cause sporadic infections in people who have occupational exposure to pigs and pig meat. A large outbreak occurred in China in 2005, where there was 62% mortality among those who developed toxic shock syndrome. Despite S. suis being common in pigs, this is the first published report of a human case of S. suis toxic shock syndrome in Australia.  相似文献   

12.
猪链球菌2型感染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猪链球菌2型感染部分病例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68例2005年夏季四川省猪链球菌2型感染的临床及病原学确诊的患者资料,从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等方面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猪链球菌2型感染流行于6~8月,传染源主要为猪,易感人群主要为农民,常见的暴露方式为宰杀、洗切病/死猪肉.临床表现为急起畏寒、发热、头昏、头痛、全身不适及疼痛,重者出现休克及昏迷.临床类型主要有单纯败血症型、休克型、脑膜炎型及混合型4型.所分离的猪链球菌2型均对四环素耐药,对其它多种抗菌药物均敏感.本组68例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6.5%(52/68),病死率为23.5%(16/68).有休克的患者治疗后有效率为42.3%(11/26),病死率为57.7%(15/26).化脓性脑膜炎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97.5%(39/40).结论 猪链球菌2型感染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化脓性脑膜炎和休克.治疗效果以脑膜炎型为好,休克型及混合型差,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13.
Streptococcus suis(S.suis)is a Gram-positive,facultatively anaerobic coccus that has been implicated as the cause of a wide range of clinical disease syndromes in swine and other domestic animals.S.suis has also been implicated in disease in humans,especially among abattoir workers,swine and pork handlers.Here we report a case of streptococcal toxic shock syndrome(STSS)caused by S.suis in a 59-year-old man.Despite of intensive treatment,the patient died of shock with multiple organ failure 14 h after admission.One bacterial isolate obtained from blood culture was identified to the species level by biochemical tests and serological tests as S.suis serotype 2.Identification was confirmed by PCR amplification of genes encoding 16sRNA of S.suis and the capsule of S.suis serotype 2(cps 2J).Genes encoding virulence factors were also detected.An investigation to identify the source of S.suis revealed that several days before admission the affected man had been handling sick pigs or their meat.Transmission may occur through breaks in the skin of feet with tinea due to that no measures for personal protection was taken.This case should highten awareness of the potential for occupational exposure and human infection with S.suis.  相似文献   

14.
张占卿 《世界感染杂志》2007,7(4):326-331,336
人猪链球菌病是由人感染猪链球菌而引起的新发传染病,荚膜2型猪链球菌为主要病原。病猪和带菌猪是人猪链球菌病的主要传染源,夏秋季多发。人猪链球菌病的自然病程可分为潜伏期、前驱期、进展期和恢复期,人猪链球菌病可分为普通型、休克型、脑膜炎型和混合型。抗菌药物治疗有效,休克型的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广东省2005-2006年分离的10株2型猪链球菌菌株的病原学特征,为诊断、治疗和制定今后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0株菌进行常规方法鉴定及PCR技术检测。结果经血清学分型和生化鉴定,10菌株均为猪链球菌2型,其中9株菌三种基因(菌种基因(16SrRNA)、荚膜多糖编码基因(CPS2J)和溶菌酶释放相关蛋白基因(mrp))均阳性,1株菌mrp基因检测阴性。结论广东省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由2型猪链球菌引起。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猪链球菌脑膜炎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2019年10月于海南省人民医院确诊住院的6例猪链球菌脑膜炎患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听力检查、头颅影像学检查及治疗转归等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 6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34~67岁,平均年龄(54.8±11.56)岁,均为农民。主要的临床表现为急性起病,临床症状以头痛、发热、听力下降为主。6例患者的血象及炎性指标均有升高,脑脊液检查提示白细胞及蛋白质均有增高,氯化物基本正常。5例血培养阳性,2例脑脊液培养阳性,5例脑脊液二代基因测序提示为猪链球菌。3例患者头颅CT检查未见异常,2例脑灰白质分界模糊,脑组织肿胀,1例右侧颞枕叶交界区低密度影。在确诊后给予头孢曲松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头孢曲松2 g,1次/12 h,连续21 d;地塞米松10 mg, 1次/d,连续7~10 d),同时根据病情给予脱水、脑保护剂等治疗。3周后6例患者症状均明显好转,但5例患者遗留有听力障碍。结论 临床医生应提高对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的认识,对疑似猪链球菌感染患者及时行病原检测,避免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海宁市人群猪链球菌感染状况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海宁市不同人群中猪链球菌的感染状况,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抽查了288名普通人群和51名生猪屠宰工人采血进行猪链球菌抗体(SS2IgG)检测。结果普通人群SS2IgG阳性率为6、94%,以40~49岁组最高(14.58%),〈20岁组最低(0%)。阳性率与性别无关。屠宰工的SS2IgG阳性率为21.57%,显著高于普通人群(P〈0.05)。结论海宁市人群的猪链球菌感染以亚临床或隐性感染为主,须做好屠宰工的职业防护.加强生猪疫情的控制、集中屠宰和上市检疫。  相似文献   

18.
A 49 year old head porter developed meningitis shown to be caused by Streptococcus suis type II. The rare human infections with the organism, a pathogen of pigs, usually occur in those employed handling pig meat and are associated with auditory or vestibular dysfunction.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海南省2011—2016年输入性疟疾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本地防治疟疾提供数据支持。 方法 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和寄生虫病防治信息管理系统2011—2016年海南省输入性疟疾病例资料及海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1—2016年疟疾防治工作年报表,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 2011—2016年海南省共报告疟疾73例,分别为9例、13例、16例、13例、14例和8例,报告输入性疟疾62例,分别为 4例、13例、16例、13例、8例和8例,分别占当年疟疾报告总数的44.44%、100.00%、100.00%、100.00%、57.14%和100.00%。62例输入性疟疾病中恶性疟42例,占67.74%,间日疟18例,占29.03%,卵形疟2例,占3.23%,未发现三日疟及混合感染病例。1例死亡病例。全部输入性病例均为男性,主要集中在21~50岁,占83.87%(52/62)。全年均有报告,无明显季节性特征。共9个市县有报告病例,海口市最多,报告27例,占43.55%。62例输入性疟疾病例均为境外输入,其中非洲45例,东南亚14例,南亚3例。 结论 海南省2011—2016年输入性疟疾占比有增加趋势,应加强输入性疟疾病例管理、出国务工人员的健康教育及监测。  相似文献   

20.
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原菌,其中猪链球菌2型(Streptococcus suis type 2, SS2)致病性最强、发病率最高,SS2患病猪只传染给人,可导致败血症、心内膜炎、关节炎及脑膜炎等症状。关于其毒力因子的挖掘与功能探索一直是猪链球菌致病机理研究的重要方向。溶血素(Sly)作为猪链球菌2型分泌性毒力因子,一直被视为是SS2的毒力标志因子之一,在细菌感染与致病过程中扮演重要作用。本文阐述了猪链球菌2型溶血素因子的溶血特性与分子结构,并重点论述 Sly因子在介导 SS2 的黏附与侵袭、细菌繁殖与免疫逃避、突破血脑屏障与诱导脑膜炎等感染生物学过程中的作用。以期为推进猪链球菌基础研究及其他链球菌溶血素因子的机制探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