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在评估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老年肺炎患者作为观察组,按严重程度(CURB-65分级标准)分为低危组(0~1分),中危组(2分),高危组(3~5分)三组,同时选择72例非感染性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治疗前后血清PCT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观察组患者根据治疗前PCT水平分为两组,即PCT≤10 ng/mL组和PCT> 10 ng/mL组,分析两组患者的预后差异.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患者PCT(9.24±2.05 ng/mL)及CRP(48.14±5.38 mg/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0.95±0.52 ng/mL,4.46±0.68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治疗前低危组PCT水平(4.33±1.48 ng/mL)低于中危组(8.72 ±2.58 ng/mL)及高危组(19.42±3.88n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危组PCT水平低于高危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低危组和中危组PCT水平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的CRP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CRP水平较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PCT≤10 ng/mL组的痊愈率明显高于PCT> 10 ng/mL组(P<0.01).结论 血清PCT可用于老年肺炎的诊断,血清PCT水平与老年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也可用于患者疗效判断和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计数(leukocyte count,WBC)和血清抗结核抗体IgG阳性(IgG抗PPD-IgG)在肺结核诊断中的检测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120例肺结核患者,其中活动性肺结核患者60例,非活动性肺结核患者60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和肺部感染(非肺结核)患者60例为对照.收集受试者血清并检测血清中PCT、CRP和WBC表达水平和IgG抗PPD-IgG阳性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活动性肺结核组与非活动性肺结核组患者血清内PCT和CRP血清水平、白细胞计数,IgG抗PPD-IgG阳性率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肺部感染组相比,活动性肺结核组与非活动性肺结核组患者血清内PCT和CRP血清水平、白细胞计数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活动性肺结核组相比,非活动性肺结核组患者血清内PCT和CRP血清水平、白细胞计数,IgG抗PPD-IgG阳性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性肺结核组患者PCT和CRP血清水平、WBC和IgG抗PPD-IgG阳性率的单独检出率明显低于四指标的联合检测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活动性肺结核组患者PCT和CRP血清水平、WBC和IgG抗PPD-IgG阳性率的单独检出率明显低于四指标的联合检测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CRP、WBC和IgG抗PPD-IgG阳性率在肺结核患者的血清中呈高表达状态;其联合检测在肺结核的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管建  姜娟娟 《医学信息》2018,(15):146-147160
目的 探讨血清IL-6、IL-10、CRP和PCT水平检测对手足口病早期合并细菌感染患儿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早期手足口病患儿90例为观察组,并根据患儿是否合并细菌感染分为单纯组51例和感染组39例,选取同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儿童50例为对照组,比较三组间IL-6、IL-10、CRP和PCT水平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儿IL-6、IL-10、CRP以及PCT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患儿CRP以及PCT水平高于单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和单纯组IL-6、IL-1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6、IL-10水平在鉴别手足口病是否合并细菌感染方面的意义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而联合CRP和PCT检测可为临床鉴别早期手足口患儿是否合并细菌感染提供可靠的实验室依据,利于临床早期用药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肺感染患者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水平,为临床鉴别诊断肺感染源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肺感染患者131例,将肺感染种类分为G+菌感染组61例,G-菌感染组52例,真菌感染组18例,对照组为门诊体检健康人员78名.检测各组血清中CRP和PCT水平.结果 G+菌感染组和G-菌感染组CR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G+菌感染组、G-菌感染组和真菌感染组PC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G菌感染组与G+菌感染组比较,CRP和PCT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CRP和PCT处于低水平状态.结论 CRP和PCT水平检测对肺感染分类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B型利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D-二聚体(D-Dimer,D-D)、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和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IL-10)联合检测在心力衰竭并发肺部感染诊断中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心力衰竭并发肺部感染患者50例为观察一组,单纯心力衰竭患者50例为观察二组,单纯肺部感染患者50例为观察三组,选取本院同期健康志愿者50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受试者血清中BNP、D-D、PCT和IL-10的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一组、观察二组和观察三组患者BNP、D-D、PCT水平显著升高,IL-10水平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一组患者BNP、D-D、PC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二组和观察三组,IL-10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二组和观察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NP、D-D、PCT和IL-10各项单独检出阳性率相比,四指标联合检测阳性率、灵敏度和特异性明显高于单独检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力衰竭并发肺部感染诊断患者血液中BNP、D-D、PCT和IL-10水平呈异常状态;且BNP、D-D、PCT和IL-10联合检测及实时监测对于心力衰竭并发肺部感染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周雯雯 《医学信息》2020,(2):169-171
目的 分析血清炎性细胞因子、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在支原体肺炎与细菌性肺炎中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诊治的90例儿童肺炎临床资料,其中诊断为支原体肺炎的51例设为观察A组,细菌性肺炎39例设为观察B组,另选取同期健康儿童40例设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炎性细胞因子(IL-6、IL-10)、PCT、CRP水平以及观察A组和观察B组急性期与缓解期血清PCT、CRP水平。结果 观察A组、观察B组IL-6水平均高于对照组,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A组与观察B组IL-6、IL-10分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B组PCT水平高于对照组和观察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A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A组、观察B组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B组高于观察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A组、观察B组急性期血清PCT、CRP 水平均高于缓解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IL-6、IL-10、PCT和CRP有助于儿童支原体肺炎和细菌性肺炎的诊断,支原体肺炎和细菌性肺炎患儿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基本相同,而PCT对细菌性肺炎诊断具有良好指导作用,可作为临床诊治中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吴丕六  汤磊 《医学信息》2019,(4):163-165
目的 观察联合检测PCT、IL-6和CRP水平预测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并发绒毛膜羊膜炎及新生儿早发性败血症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2017年1月~2018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70例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患者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我院产检孕周正常的70例孕妇设为对照组,根据病理检查将观察组分为绒毛膜羊膜炎组与无绒毛膜羊膜炎组,同时依据新生儿感染情况分为败血症组和非感染组。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外周血、脐血PCT、IL-6、CRP水平表达情况,并对观察组孕妇分娩后胎盘胎膜进行病理学检查以及追踪新生儿感染情况。结果 观察组孕妇外周血中PCT、IL-6、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绒毛膜羊膜炎组PCT、IL-6、CRP水平低于绒毛膜羊膜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PCT、IL-6及CRP诊断绒毛膜羊膜炎的敏感性为68.75%、特异性为93.75%、阳性预测值为97.05%;脐血PCT、IL-6、CRP水平在败血症组新生儿中显著升高,与非感染组新生儿及对照组新生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PROM孕妇外周血PCT、IL-6、CRP水平较高,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对绒毛膜羊膜炎预测价值高,脐血PCT、IL-6、CRP水平检测有利于早期诊断新生儿早发性败血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检测胎膜早破新生儿血清C反应蛋白(CRP)以及降钙素原(PCT)含量水平在胎膜早破新生儿细菌感染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在我院分娩单胎足月的新生儿163例,其中胎膜早破组113例,设为观察组,并将观察组内有感染征象的新生儿进一步分为未感染组40例,局部感染组45例及全身感染组28例,非胎膜早破组(对照组)50例,出生后24h内以及出生后3、7天采静脉血2mL,检测血清CRP和PCT含量水平.结果 全身感染组脐血PCT水平明显高于局部感染组、未感染组以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848、7.376、7.377,P均<0.01),全身感染组脐血CRP水平明显高于局部感染组、未感染组以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079;7.016;4.612,P均<0.01),全身感染组出生后3天的血PCT、CRP水平均高于第1天,出生7天后PCT以及CRP水平下降,均低于第1天以及第3天水平,局部感染组第1、3天PCT水平稍高,但是相比于出生后7~10天血PCT水平无明显差异,CRP变化同对照组.结论 脐血PCT含量的检测能较可靠的预测新生儿严重早发性感染,有针对性的指导临床抗生素的使用,并用于评价疗效及判断预后.但对局部感染诊断意义不大,CRP有助于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但单独测定尚不能确定或排除新生儿感染.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动态变化在老年心衰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老年心衰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共13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6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的治疗措施,对照组由主管医师通过分析患者临床症状和病情变化决定使用抗菌药物的治疗时机.实验组于入院后第1、第3、第7和第14天检测血清PCT水平,据PCT水平及其动态变化来决定抗菌药物使用.观察两组患者的抗菌药物疗程、抗菌药物费用、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二重感染率、临床有效率、住院病死率、半年随访期间肺部感染的发生情况以及停用抗生素时两组患者血清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WBC)、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血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的差异.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81.8%,病死率6.1%,实验组总有效率87.9%,病死率4.5%,二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抗生素使用疗程、抗生素费用和二重感染发生率方面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停用抗生素时两组患者WBC、CRP和ES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血清PCT水平可作为老年心衰合并肺部感染治疗中决定是否使用抗生素、评价抗菌药物疗效及作为停用抗生素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72例确诊为SAP患者为实验组,其中合并感染者(SAP感染组)34人,未合并感染者(SAP未感染组)38人;另选6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别检测比较各组血清PCT和CRP水平差异。结果:实验组中合并感染者和未合并感染者的PCT和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P感染组患者CRP和PCT水平均比SAP未感染组增高,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T和CRP可以作为SAP患者的常规检查指标,早期监测是否并发感染,为SAP患者病情判断及疗效观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小儿肺炎中PCT、WBC、hs-CRP检测对疾病诊断及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肺炎患儿120例作为观察组,健康儿童65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治疗前后患儿及健康儿童血清PCT、WBC、hs-CRP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细菌感染组WBC数量(15.5±3.4)×109/L、hs-CRP水平(19.8±2.6) mg/L和PCT水平(21.9±2.1)ng/mL均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组(6.8 ±2.3)×109/L、(4.5±2.3)mg/L、(4.7±1.8) ng/mL和健康对照组(8.1 ±1.4)×109/L、(3.5±1.2) mg/L、(1.8±0.5) ng/mL,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非细菌感染组和健康对照组的WBC、hs-CRP和PCT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细菌感染组WBC数量(7.3±1.4)×109/L、hs-CRP水平(5.1 ± 1.2) mg/L和PCT水平(2.3 ± 1.2) ng/mL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WBC、hs-CRP、PCT联合检测的灵敏性95.2%、特异性93.0%、准确度93.3%显著高于WBC、hs-CRP、PCT单独检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小儿肺炎治疗过程中,动态监测患儿血清的WBC、hs-CRP、PCT的变化,并结合临床,有助于诊疗和判断患儿疾病愈后的情况,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雾化吸入干扰素同沙丁胺醇对重症肺炎患儿的疗效及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从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在医院治疗的重症肺炎患儿118例进行研究,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9例.两组患儿均常规予以吸氧、抗生素和抗病毒治疗、平喘和维持呼吸道通畅,以及相关支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另给予雾化吸入干扰素和沙丁胺醇,对比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以及治疗前和治疗7d后两组PCT及CRP水平和肺功能指标水平(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末用力呼气量FEV1及呼气峰流速PEF).结果 观察组的治愈率是45.76%,总有效率是96.61%,均分别较对照组的15.25%,84.75%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是13.56%,与对照组的8.47%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PCT及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治疗后两组的FVC、FEV1及PEF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雾化吸入干扰素和沙丁胺醇治疗重症肺炎患儿,具有较好的疗效,且可明显改善患儿的机体炎症状态及肺功能,值得给予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激素替代治疗对2型糖尿病围绝经期妇女血糖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于石家庄市第二医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围绝经期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41)与对照组(n=41),两组均给予降血糖等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替勃龙治疗,对照组给予复合维生素B进行安慰剂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糖水平、胰岛素抵抗相关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6%,对照组为80.48%,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116,P=0.013);治疗前E2,FPG,2hPG,HbAlc,HOMA-IR,resistin,TNF-α和CRP等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PG,2hPG,HbAlc,HOMA-IR,resistin,TNF-α和CRP水平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2水平有所升高,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变化不明显,与观察组治疗后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替勃龙治疗2型糖尿病围绝经期患者,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内毒素(endotoxin)、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IL-6)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rophilic granulocyte,GRA%)在新生儿败血症中的变化及检测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为观察组和健康新生儿40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新生儿血清中PCT、内毒素、IL-6和GRA%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急性期和缓解期患儿体内PCT、内毒素、IL-6和GRA%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和缓解期患儿血清中PCT、内毒素、IL-6和GRA%联合检出率显著高于各指标单独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败血症患儿血清中PCT、内毒素、IL-6和GRA%表达异常升高;且PCT、内毒素、IL-6和GRA%联合检测对于诊断新生儿败血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rocalcitonin,PCT)与血培养在临床脓毒症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4月疑似脓毒症并在入院早期进行了血培养和PCT检测的500例患者,按SCCM/ESICM诊断标准分为脓毒症组和普通感染组,比较两组患者血培养和PCT检测结果.结果 162例患者进入脓毒症组,338例进入普通感染组.脓毒症组和普通感染组血培养阳性率分别为45.68%和25.44%,PCT阳性率分别为91.97%和36.98%,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脓毒症组及普通感染组PCT均值分别为6.37±1.61ng/mL和0.22 ±0.43n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CT> 2ng/mL时,血培养中革兰氏阳性菌主要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氏阴性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结论 降钙素原与血培养联合检测在脓毒症早期鉴别诊断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对于早期制定抗感染治疗方案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6.
宋国锋 《医学信息》2020,(2):179-180
目的 分析肺结核合并肺部细菌感染患者检测降钙素原(PCT)在临床诊断中的重要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18年4月~2019年4月在我院诊治的112例肺结核患者临床资料,将未合并肺部感染69例设为未合并组,将合并肺部感染43例设为合并组。合并组给予抗菌治疗,依据抗菌效果分为控制组和未控制组,比较合并组与未合并组、控制组和未控制组治疗前后血清PCT水平。结果 合并组血清PCT高于未合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控制组和未控制组治疗前血清P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控制组血清PCT低于治疗前,且控制组低于未控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组43例患者,肺部细菌感染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41,95%CI:0.896~0.983,临界值为0.674 μg/L,PCT检测敏感度为86.04%(37/43),特异度94.87%(37/39)。结论 肺结核合并肺部细菌感染患者血清PCT监测,有助于判断患者是否合并肺部感染及抗菌药物治疗效果,为临床诊断和指导抗菌药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