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7 毫秒
1.
吴珂  游潮 《四川医学》2009,30(3):352-354
目的检测并分析不同级别的星形细胞瘤的MRS结果,评价MRS在星形细胞瘤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星形细胞瘤患者共21例进行磁共振成像和磁共振波谱检查,分析MRS特点,对MRS测定的代谢物浓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星形细胞瘤MRS较其正常侧表现为NAA峰降低,Cho峰升高,Cr峰较稳定,MI峰散见升高。Lac峰在高级别星形细胞瘤中明显升高。随星形细胞瘤恶性程度上升,NAA/Cr、NAA/Cho减小,Lac/Cr、Cho/Cr升高。NAA/Cho在低级别和高级别星形细胞瘤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ac/Cr在WH03级与4级星形细胞瘤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体素MRS有助于星形细胞瘤术前分级,NAA/Cho、Lac/Cr最具鉴别意义。  相似文献   

2.
李军  张雪雁  张林  郭兰田 《中外医疗》2009,28(36):19-20
目的探测多体素1H波谱分析对胶质瘤分级及瘤周浸润情况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2例经病理证实为胶质瘤且作常规MRI及MRS检查之患者,低级别(WHO分级的Ⅰ或Ⅱ级)的有12例,高级别(WHO分级的Ⅲ或Ⅳ级)的共计20例。分别测量不同级别胶质瘤肿瘤实质区、周围区代谢物比值:NAA/Cho及Cho/Cr值,观察有无差异性。结果不同级别胶质瘤之间,肿瘤实质区及周围区的NAA/Cho及Cho/Cr比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随着胶质瘤级别的升高,肿瘤实质区及周围区NAA/Cho比值降低,Cho/Cr比值升高。结论不同级别胶质瘤肿瘤实质区、周围区NAA/Cho及Cho/Cr均存在统计学差异,波谱分析对判定胶质瘤级别和瘤周浸润情况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磁共振氢质子波谱分析1H—MRS对于术前胶质瘤病理分级的理想阈值。方法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6例胶质瘤病人,其中低级别(I~Ⅱ级)胶质瘤36例,其中I级4例,Ⅱ级32例,高级别(Ⅲ~Ⅳ级)胶质瘤4()例,其中Ⅲ级25例,Ⅳ级15例。通过后处理波谱分析,检测肿瘤实性部分最大Cho/Cr值。高低级别胶质瘤最大Cho/Cr值比较采用t检验分析,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operatingcharacteristic,R(Ⅺ)曲线确定鉴别高级别与低级别胶质瘤的Cho/Cr的理想阈值。结果胶质瘤肿瘤实性部分最大Cho/Cr值与病理级别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60101),低级别和高级别胶质瘤肿瘤实性部分最大Cho/Cr值分别为2.4492±1.3658、5.0960±2.7366(CI±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以胶质瘤实性部分最大Cho/Cr值鉴别高级别与低级别胶质瘤时,所获得ROC曲线下面积值为0.8378,以3.93作为理想阈值时,其灵敏度为76.9%,特异度为83.8%。结论胶质瘤1HMRS检查所获得的波谱图像,能够反映肿瘤细胞的增殖程度,肿瘤实性部分最大Cho/Cr值与其病理分级呈正相关,1H—MRS检查对于术前评估胶质瘤的病理分级具有很高价值。  相似文献   

4.
多体素1H磁共振波谱在胶质瘤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体素(multi-voxel)1H磁共振波谱(1H magnetic resonallce spectroscopy,tH-MRs)对胶质瘤诊断及分级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武进人民医院2005年8月~2008年12月1H磁共振波谱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48例胶质瘤的临床资料,根据胶质瘤恶性程度不同分为低恶性组21例(包括星形细胞瘤I级和Ⅱ级,室管膜瘤、少突胶质细胞瘤等),及高度恶性组27例(包括星形细胞瘤Ⅲ级和Ⅳ级、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间变性室管膜瘤、髓母细胞瘤).观察氮乙酰门冬氨酸(N-acetylas-partare,NAA)、胆碱(choline,Cho)、肌酸(creatjne,Cr)、肌醇(in0isitol,Ins)的共振峰及相关比值,以对侧对应的正常脑组织的相应值作对照分析.结果:与病变对侧相对应的正常脑组织相比,低度及高度恶性胶质瘤均表现为NAA含量下降,Cho含量增高.Cr总量变化不大,Ins含量轻度下降;NAA/Cr值降低,Cho/Cr值升高,NAA/Ch0值显著降低,且低度恶性胶质瘤中的NAA均显著高于、Cho显著低于高度恶性胶质瘤,NAA/Cho值在高度恶性胶质瘤中低于低度恶性胶质瘤.结论:1H-MRS对胶质瘤的诊断和明确分级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磁共振波谱成像结合病理免疫组化评价脑胶质瘤侵袭性的研究。方法: 对83 例脑胶质
瘤病人和另外30 例健康志愿者( 对照组) 进行常规MRI 和1H-MRS 检查。采集手术病人的肿瘤标本进行免疫
组化分析。结果: 不同分级星形细胞瘤和对照组中正常脑组织之间的Cho /Cr、Cho /NAA 和NAA/Cr 有统计学显
著性差异( P<0.05) 。对少突胶质细胞瘤病人和同级( II 和III 级) 星形细胞瘤病人进行分组对比,前者的Cho /Cr
和Cho /NAA 高于后者( P<0.05) ,但NAA/Cr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磁共振波谱成像有助于区分同
级别的星型细胞瘤和少突胶质细胞瘤,以及判断星形细胞瘤的分级。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探讨microRNA-210(miR-210)在星形胶质细胞肿瘤和少突胶质细胞肿瘤中的表达差异及意义。方法 将组织标本分为正常脑组织、少突胶质细胞肿瘤、星形胶质细胞肿瘤三组,星形胶质细胞肿瘤再分为A[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WHO Ⅰ级)],B[弥漫性星形细胞瘤(WHO Ⅱ级)],C[间变性星形细胞瘤(WHO Ⅲ级)],D[胶质母细胞瘤(GBM,WHO Ⅳ级)]。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各组中miR-210的表达水平。 统计学分析miR-210的表达和星形胶质细胞肿瘤的相关性。结果 miR-210在各级别星形胶质细胞肿瘤中表达水平依次为D,C,(B,A)(P<0.001),除A、B组间外,其他组间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说明星形胶质细胞肿瘤级别越高,miR-210表达水平越高;然而在少突胶质细胞肿瘤中呈低表达(P<0.05),且间变性少突胶质细胞瘤中表达量低于少突胶质细胞瘤中的表达量。结论 miR-210在不同起源、不同级别胶质瘤中的表达水平不同,可以作为不同起源胶质瘤病理检查的辅助鉴别手段,也可作为星形胶质细胞肿瘤恶性进展的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fMRI在脑肿瘤诊断、鉴别诊断及肿瘤浸润边界划定中的价值。方法:脑肿瘤35例,均行MR平扫、增强、DWI及MRS。在肿瘤强化区、瘤周区、正常参照区,DWI测量各区域信号值,计算相对表观扩散系数(rADC)值;^1H—MRS行MVS采集NAA、Cho、Cr、Lac等波峰,计算不同区域各代谢物比值均值,比较统计学差异。结果:DWI示肿瘤强化区rADC值在脑膜瘤与星形细胞瘤、转移瘤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瘤周区rADC值在星形细胞瘤与脑膜瘤、转移瘤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体素^1H—MRS示肿瘤强化区各代谢物比值均值与正常参照区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瘤周区,星形细胞瘤、转移瘤和脑膜瘤间多组代谢物比值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fMRI与常规MRI相结合有助于脑肿瘤的鉴别诊断以及确定病灶浸润范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3D多体素^1H-MRS代谢物改变、并结合形态学改变在脑胶质瘤诊断及分级中的价值。方法选取51例脑胶质瘤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开颅手术,病理证实低级16例、Ⅱ级部分区域间变呈Ⅲ级4例,高级31例;所有患者均行颅脑常规核磁共振增强扫描和3D多体素135ms序列扫描。分别测定病变实质、病变周围区域的胆碱(Cho)、肌酸(Cr)、乙酰天门冬氨酸(NAA)、Cho/NAA、Cho/Cr、NAA/Cr比值的变化;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体素内Cho升高提示肿瘤增生活跃、NAA减低提示神经元破坏程度。低级别胶质瘤和高级别胶质瘤瘤体区Cho/Cr、Cho/NAA比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体素^1H-MRS结合形态学改变在脑胶质瘤诊断、分级及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价值;1 H-MRS代谢物改变较敏感,与体素内所包含组织密切相关,在分析代谢物变化时应结合相应区域形态学改变。  相似文献   

9.
大脑胶质瘤病的核磁共振成像及核磁波谱成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磁共振成像(MRI)、磁波谱成像(MRS)对大脑胶质瘤病诊断及病理分级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1例经病理证实的大脑胶质瘤病MRI平扫、增强及病灶MRS综合影像学资料的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侵犯两个或两个以上脑叶,以颞叶、额叶、胼胝体常见,分别为91%、64%、64%。MRI表现:T1WI呈低或等低信号,T2WI呈高或混杂高信号,FLAIR像敏感,呈高信号,受累区脑组织轻度肿胀,邻近脑裂、脑沟变浅或消失,占位效应轻;注射Gd-DTPA增强扫描示,4例不规则、结节状强化,1例肿块样强化,2例线状轻度强化,4例无强化;DWI3例弥散受限,8例弥散不受限。MRS:5例强化患者行MRS分析,肌酸(Cr)升高明显,胆碱复合物(Cho)中等程度的升高,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和乳酸、脂质(LL)降低,Cho/Cr、Cho/NAA比值升高,肿块样强化患者MRS数值变化明显。病理检查结果:肿瘤分级6例为星形细胞瘤Ⅰ-Ⅱ级,4例(强化)Ⅱ-Ⅲ级,1例(肿块样强化)Ⅳ级。结论:MRI,MRS对大脑胶质瘤病的诊断及病理分级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在检测星形细胞瘤水肿区代谢物变化规律与病理分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经病理证实的36例脑星形细胞瘤患者,分为低级别星形细胞瘤(LGA)组12例、间变性星形细胞瘤(AA)组11例和胶质母细胞瘤(GBM)组13例。每位患者术前均行常规扫描和增强扫描,随后行多体素1H-MRS检查,检测肿瘤水肿区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Cho)、肌酸(Cr)和乳酸(Lac)代谢物浓度,比较3组间肿瘤水肿区NAA/Cr、Cho/Cr及NAA/Cho比值平均值变化情况。结果水肿区Cho/Cr比值在LGA组与AA组、GBM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恶性程度越高Cho/Cr比值越高。结论1H-MRS可提高对脑星形细胞瘤分级诊断的准确性,并有助于制定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应用磁共振氢质子波谱(1H-MRS)技术了解脑小血管病(small vessel disease,SVD)病灶区域与病灶周围正常脑白质区域的组织细胞代谢变化情况,从而探讨脑SVD的病理机制及其对脑内神经细胞、轴突的结构破坏情况和对神经递质传递的影响.方法 对43例脑SVD患者行常规MRI和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sion tensor imaging,DTI)检查后选取51个SVD病灶进行1H-MRS扫描,检测SVD病灶及病灶周围正常脑白质的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Cho)、肌酸(Cr)和肌醇(MI)等生化代谢物的浓度值并计算NAA/Cr、Cho/Cr、MI/Cr和MI/Cho的比值.将51个SVD病灶分成梗死灶组和慢性缺血灶组,比较2组间上述各代谢值和比值的差异.结果 在脑SVD患者51个病灶中,病灶的NAA、Cho、Cr和NAA/Cr较病灶周围正常脑白质降低(P<0.05或P<0.01),而病灶的MI/Cho和MI/Cr较病灶周围正常脑白质升高(P<0.01).在梗死灶组的脑SVD患者中,病灶的NAA和NAA/Cr较病灶周围正常脑白质降低(P<0.05),而MI/Cho较病灶周围正常脑白质组升高(P<0.01).在慢性缺血灶组的脑SVD患者中,病灶的NAA、Cho和Cr较病灶周围正常脑白质降低(P<0.01),而MI/Cr较病灶周围正常脑白质升高(P<0.01).结论 1H-MRS能够反映脑SVD病灶区域组织细胞代谢的异常变化,可为判断SVD对于脑内神经细胞、轴突的结构破坏以及神经递质传递的影响提供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磁共振波谱(MRS)结合S-100B蛋白在急性硬膜下血肿(ASDH)患者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入选80例ASDH患者和20例健康体检者,通过MRS检测丘脑和胼胝体压部中的NAA/Cr、Cho/Cr、NAA/Cho和Glx/Cr;并在伤后72 h检测血中S-100B蛋白。分析以上各项指标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和伤后2个月时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的相关性。结果 MRS各项检测指标和S-100B蛋白在ASDH各组与正常对照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随着颅脑损伤严重程度的加重Cho/Cr、Glx/Cr的比值和S-100 B蛋白浓度升高, NAA/Cho和NAA/Cr的比值降低。在恢复不良组、恢复良好组与正常对照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颅脑损伤患者预后越差,Cho/Cr、Glx/Cr的比值和S-100 B蛋白浓度越高,同时NAA/Cho和NAA/Cr的比值越低。 GCS评分和GOS评分与胼胝体压部的Cho/Cr和Glx/Cr比值呈负相关、与NAA/Cho、NAA/Cr比值呈正相关;S-100B蛋白与Cho/Cr和Glx/Cr呈正相关、与NAA/Cho、NAA/Cr呈负相关。 MRS结合S-100 B判断患者预后的准确性达到81%。结论 ASDH患者在伤后早期进行MRS检测,对评估损伤严重程度和预后有重要价值,结合血中S-100 B蛋白,可以提高评估预后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诊断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临床价值。方法选择138例足月新生HIE患儿(轻度43例,中度52例,重度43例)作为HIE组,以明确无窒息史的43例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间常规磁共振成像(MRI)信号差异及1H-MRS脑代谢物胆碱复合物(Cho)/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NAA/肌酸(Cr)、Cho/Cr、NAA/Cho及Cr/NAA结果的差异。结果 HIE组常规MRI扫描发现75例诊断为HIE,其中轻度12例,中度25例,重度38例。两组基底节兴趣区Cho/NAA、Cho/Cr、NAA/Cr、NAA/Cho及Cr/NAA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额叶兴趣区Cho/NAA、Cho/Cr及NAA/Cho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H-MRS可客观反映足月新生儿脑代谢变化,可为颅脑代谢异常提供参考指标,有助于早期、客观的诊断足月儿HIE。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MRI、MRS对大脑胶质瘤病诊断及病理分级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1例经病理证实的大脑胶质瘤病MRI平扫、增强及病灶MRS综合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侵犯两个或两个脑叶以上,以颞叶、额叶、胼胝体常见,分别为91%、64%、64%。MRI表现:T1WI呈低或等低信号,T2WI呈高或混杂高信号,FLAIR像敏感,呈高信号,受累区脑组织轻度肿胀,邻近脑裂、沟变浅或消失,占位效应轻。注射Gd-DTPA增强扫描示4例不规则、结节状强化,1例肿块样强化,2例线状轻度强化,4例无强化。DWI3例弥散受限,8例弥散不受限。MRS:5例强化患者行MRS分析,胆碱复合物(Cho)升高明显,肌酸(Cr)中等程度的升高,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和乳酸、脂质(LL)降低,Cho/Cr(平均2.458)、Cho/NAA(平均3.988)比值升高,肿块样强化患者MRS数值变化明显.病理:肿瘤分级6例为星形细胞瘤I-II级,4例(强化)II-III级,1例(肿块样强化)IV级。结论 MRI、MRS对大脑胶质瘤病的诊断及病理分级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磁共振波谱(MRS)分析技术,探讨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前额、颞叶、基底节区的MRS的变化特征。方法将48例PSD患者组、27例卒中后无抑郁组(no-PSD组)和15例正常对照组(NC)予以MRS检查,分析其变化特点,并进行对比。结果MRS检查显示:PSD组双侧额叶、基底节区ROI的NAA/Cr比值低于no-PSD、NC组;Cho/Cr的比值高于no-PSD、NC组(P〈0.05),PSD组双侧颞叶ROI的比值低于NC组,Cho/Cr的比值高于no-PSD、NC组(P〈0.05),而双侧颞叶ROI的NAA/Cr比值与no-PS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SD组、no-PSD组的NAA/Cr比值左侧较右侧高(P〉0.05),Cho/Cr比值的无明显差异。结论额叶、颞叶、基底节区等部位的脑血管病导致的神经化学的改变可能构成神经生物学基础,也说明了额叶、颞叶、基底节区在抑郁症的发病机制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不同痴呆程度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神经心理学改变与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按AD诊断标准、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纳入AD患者30例,分为轻度痴呆组、中度痴呆组、重度痴呆组,每组10例.对每例AD患者进行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社会功能活动量表(FAQ)、WAIS数字广度测验(DST)评定.采用1H-MRS分析技术测定双侧海马区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酸(Cr)比值和胆碱(Cho)/肌酸(Cr)比值.结果 3组之间NAA/Cr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随着痴呆程度加重,NAA/Cr比值逐渐减低.轻度痴呆组、重度痴呆组左侧海马区NAA /Cr比值与MMSE评分及DST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1=0.716、r2=0.640、r3=0.717、r4=0.766,P〈0.05);中度痴呆组右侧海马区NAA /Cr比值与MMSE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831,P〈0.05);3组双侧海马区Cho /Cr比值与各量表评分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AD患者随着病情加重海马区代谢物NAA /Cr比值逐渐减低;海马区代谢物NAA /Cr比值变化可作为AD早期诊断、病情评估及病程监测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