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5 毫秒
1.
用核酸电泳法对1983~1987年秋、冬季收集的318份急性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进行了轮状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阳性187份。研究表明,轮状病毒始终是本地区秋、冬季节婴幼儿急性腹泻的病原体。轮状病毒的RNA 电泳型分析提示,5年中本地区一直系长型毒株(笫Ⅱ亚群)为流行的优势株,其中4年同时伴有短型毒株(第Ⅰ亚群)流行。从187份阳性标本中检出差异型21个。4个属短型,17个属长型。每年都有数个电泳型毒株流行,但仅有其中的一个占流行优势。多数毒株仅流行1~2年,但有2个毒株持续4~5年被检出。提示轮状病毒的基因组有一定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了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广州及邻近地区1982年11月到1985年1月收集的603份婴幼儿腹泻标本进行了人轮状病毒(HRV)的基因RNA分析。共发现21个电泳型,每年均有一个优势电泳型流行,而且在不同的地理位点和年份所检出的非流行优势电泳型基本不同,表明HRV电泳型的变异性较大。另外,发现长—长电泳型和长—短电泳型HRV混合感染各6例,表明同一宿主可同时感染不同电泳型的HRV株,以及HRV在自然界会发生基因重组的迹象。对成人流行性急性腹泻病人的粪便标本的RNA电泳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省的中山县,江门市,新会县三地区以及湖南省所发现的成人轮状病毒(ADRV)感染可能由同一毒株引起,而该毒株与广西发现的ADRV株有少许的差别。表明ADRV也存在电泳型变异性的问题,本文还提出了对HRV电泳型分类及命名的建议,并探讨其在实践应用上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轮状病毒是小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之一。本文对1986~1987年间75例两岁以下的重症腹泻患儿的粪便进行了轮状病毒基因组的分离、鉴定及流行病学研究,发现1986年本地区流行的轮状病毒是以电泳型长型为主,而1987年则主要流行短型的轮状病毒,还发现一个混合感染的例子。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温州市6岁以下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的感染情况。方法利用胶体金法检测标本中A群轮状病毒抗原,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核酸分型。结果 2007~2009年轮状病毒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46.1%、42.7%、30.0%,在6个月~2岁腹泻患儿中检出率最高,最高达40%。每年的2月、5月和10~11月是感染的高峰期。引起婴幼儿腹泻的轮状病毒以长型为主,占94.4%,其中长型以L1型为主。结论轮状病毒是引起春秋季节6个月~2岁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轮状病毒不同电泳型引起的临床症状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从2006年8月~2007年3月收集了56例婴幼儿肠炎的大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聚丙烯酷胺凝胶电泳(PAGE)检测,结果ELISA阴性者45例,PAGE阴性者28例,28例PAGE阴性者中18例为电泳RNA长型,10例为电泳RNA短型,PAGE阴性者均用秋泻灵加丽珠肠乐治疗,结果发现对长型的效果优于短型轮状病毒性肠炎,提示轮状病毒性电泳RNA长型和短型的毒性有差异.  相似文献   

6.
卓美瑛  杨宜珍 《广东医学》1994,15(4):233-234
轮状病毒是秋冬季婴幼儿腹泻的常见病因,近年有报道轮状病毒性肠炎于疾病早期,部份病例出现心肌酶谱的变化。为了认识轮状病毒性肠炎心肌酶谱变化与临床症状、病毒型别间关系,我科于1990年10月~12月间将经病原学检查确诊的44例轮状病毒性肠炎进行心肌酶学检查,并对其与临床表现、基因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一、资料来源:1990年10月~12月间住院腹泻患儿54例,于入院第1日收集粪便标本送广州卫生市防疫站病毒室作轮状病毒检查,酶联免疫吸附法(ELASA)阳性40例(74.5%),电泳法(PAGE)阳性39例(72.22%)。其中长电泳型(RNA长型)19例,短电泳型(RNA短型)16例,不能分辨4例。总共经病毒病原学检查获确诊轮状病毒性肠炎44例。男27例,女17例。发病年龄2个月~2岁5个月,其中6个月~1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1988年6月~1985年5月期间经电镜或/和ELISA证实含有轮状病毒的28份上海婴幼儿腹泻粪便标本、2份澳大利亚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和1份外地成人腹泻粪便标本,提取核酸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比较它们的电泳图形。上海28份标本中19份呈长型,3份呈短型,长型有4种电泳图形(L_1~k),短型有2种(S_1,S_2),L_1占多数(10/22),其特征为第7、8、9条三条分开,但7和8之间间距小于8和9之间间距。澳大利亚2份标本的图形与上海的L_1相似。一份外地成人标本电泳条带亦为11条,但图形和其他电泳图形不同,而与国内1982年后发现的成人轮状病毒相同。有4株轮状病毒经用型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鉴定其血清型为1型,他们的电泳图形属长型。  相似文献   

8.
1985年秋、冬季,对滨州市76例婴幼儿腹泻便标本,用聚丙烯酰胺凝胶法(PAGE)进行检测和RNA电泳型分析,阳性35例(阳性率46.5%)。其中34例核酸电泳图呈短型,仅1例呈长型。首次确诊该病毒是本地区秋冬季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病因。  相似文献   

9.
现已公认轮状病毒是婴幼儿非细菌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轮状病毒RNA的11个片段,可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简称PAGE)方法检出。RNA 11个片段在电泳过程中的迁移图称为轮状病毒的电泳型,大片段迁移速度慢,小片段迁移速度快。虽不同宿主来源的轮状病毒电泳图型不同,但轮状病毒的电泳图有一总模式,即可分为4组:第1组为4个大片段(第1~4条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次在国内报告用PAGE法对轮状病毒感染作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并首次确认该病毒是本地区引起婴幼儿急性腹泻的主要病原(据我们手头资料)。本研究从151份急性腹泻患儿粪便中提取轮状病毒核酸,用PAGE法进行核酸检测,共测出轮状病毒核酸阳性标本90份(阳性率为59.6%),其中86份的RNA基因图型为“长型”,仅4份为“短型”。我们对轮状病毒核酸检测方法亦作了一些改进。  相似文献   

11.
1985年10月至1986年1月,在武汉市两所医院肠道门诊,收集了449例急性腹泻病人的粪便标本,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进行核酸分析,结果发现75例婴儿轮状病毒RNA阳性,检出率16.70%。在这些阳性粪样中获得了8种不同的电泳图型。从时间.年龄和性别的分布表明,短电泳型是武汉地区的优势型。未检出成人轮状病毒。  相似文献   

12.
轮状病毒核酸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显示该病毒含有双链节段性RNA,有11个RNA片段,成人轮状病毒有独特的核酸图型,与典型普通轮状病毒有明显区别,特别表现在第3组(7、8、9片段)明显分离,第2组(5、6片段)趋于接近。在1982~1984年济南发生的婴幼儿腹泻中,二种核酸图型同时存在,以长型为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在小儿腹泻病中轮状病毒感染情况。方法对404例小儿腹泻病的患儿进行轮状病毒检测。结果404例小儿腹泻病患儿中检出轮状病毒感染282例,占64.85%,并且好发于秋冬季节;多见于6个月-2岁的患儿.阳性率为76.3%。6个月以内的婴儿及〉2岁幼儿较少见。结论在小儿腹泻病的患儿中以轮状病毒感染的患病率是较高的.但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4.
本实验用萤光局灶中和试验(FFN),对30例人轮状病毒(HRV)感染的病儿双份血清的中和抗体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此方法能有效地鉴别HRV的血清型,证明1982,1983和1984年广州地区HRV流行的优势电泳型毒株分别属血清1,3和2型。此外还讨论了HRV中和抗体变化动态与腹泻病程、排毒时间、HRV IgM共同抗体存在之间的关系,以及中和抗体的交义保护作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Clinical Study of Poria-Polyporus Anti-Diarrhea Oral Liquor in Treating Infantile Rotavirus DiarrheaWANGShu-shan(王树山),YANGSon...  相似文献   

16.
用PAGE电泳法检测腹泻婴幼儿粪便中轮状病毒RNA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诊断方法。方法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PAGE)检测轮状病毒RNA。结果  41份腹泻婴幼儿粪便标本中有 16份为RNA阳性 ,阳性率为 39%。结论 用PAGE电泳方法检测轮状病毒RNA准确可靠 ,不易出现假阳性  相似文献   

17.
婴幼儿腹泻的病毒学检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婴幼儿秋冬季腹泻中轮状病毒、星状病毒及肠道腺病毒的感染情况.方法:对2006年10月至2007年3月的182例急性水样腹泻婴幼儿的粪便标本,采用金标快速试剂盒检测轮状病毒抗原;采用酶免疫吸附测定法(EIA)检测星状病毒抗原及肠道腺病毒抗原.结果:182例标本中轮状病毒检出率35.2%(64/182);星状病毒检出率5.5%(10/182),4例合并轮状病毒感染:肠道腺病毒检出率3.3%(6/182),2例合并轮状病毒感染.结论:轮状病毒仍是婴幼儿秋冬季腹泻最主要致病原;星状病毒感染是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第二位病因;有混合性病毒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18.
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感染情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感染特点。方法: 用ELISA法对1 323例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进行A组轮状病毒检测。结果: 1 323例标本中A组轮状病毒阳性600例,阳性检出率为45.4%。10~12月份为轮状病毒性腹泻发病高峰期。2003年A组轮状病毒阳性检出率在>6个月~2岁组最高(53.4%),0~6个月组次之(18.8%),>2~5岁组最低(13.8%);男性患儿轮状病毒阳性检出率高于女性患儿(P<0.05)。结论: 轮状病毒为>6个月~2岁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  相似文献   

19.
豫北地区婴幼儿腹泻病毒病原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豫北地区婴幼儿腹泻标本中的轮状病毒、杯状病毒、腺病毒及诺如病毒4种病毒感染的情况。方法采集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新乡医学院一附院儿科收治的269例小儿腹泻患者粪便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检测轮状病毒、杯状病毒、腺病毒、诺如病毒的抗原,并与50例健康儿童的标本相对照。对轮状病毒进行病毒株血清学检测,并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进行基因分型。结果患儿病毒病原检出率分别为轮状病毒59.2%、杯状病毒7.8%、腺病毒1.1%,未检出诺如病毒;其中混合感染率为2.2%。同时用RT-PCR及ELISA2种方法检查56份粪便标本中轮状病毒,检查一致率达96.43%。56株轮状病毒G血清型分型:血清Ⅰ型3份,Ⅱ型3份,Ⅲ型43份,Ⅸ型4份,未能分型3份。对8株轮状病毒P分型,其中7株为G3P8,1株为G9P8。轮状病毒感染具有明显季节性,以秋、冬季多,杯状病毒以秋季多。结论豫北地区婴幼儿腹泻的病毒病原中以轮状病毒为主,杯状病毒次之,腺病毒检出率低。流行的轮状病毒以G3型为主,G3P8多见。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粪便镜检脂肪球与A群轮状病毒引起的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采集5187例腹泻患儿新鲜粪便标本,进行粪便常规检查,同时用A群轮状病毒诊断试剂盒对患儿的粪便标本进行A群轮状病毒抗原检测。结果:5187例腹泻患儿中检出A群轮状病毒阳性标本1287例,阳性率为24.8%。A群轮状病毒阳性标本中粪便镜检出脂肪球882例,阳性率68.5%。轮状病毒阳性组与阴性组粪便镜检脂肪球数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533.6,P〈0.01)。结论:粪便镜检脂肪球与A群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感染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