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头皮浅表脂肪瘤样痣一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浅表脂肪瘤样痣是一种少见的皮肤良性肿瘤,以真皮内成熟脂肪细胞沉积为特征,多发生于出生时或儿童期,通常表现为群集的柔软扁平丘疹结节,单发的较大体积肿物少见.现将我们发现的一例罕见的头皮病变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20 0 1年 1月至 2 0 0 3年 5月 ,我们为 33例单发和多发体表脂肪瘤的患者设计实施了非切开手术治疗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情况 :本组 33例 ,男 2 0例 ,女 13例 ;年龄 2 2~ 6 6岁 ;单发 19例 ,多发 14例 ;涉及面颊部、颈后、肩胛部、上臂、前臂、腰部、臀部、大腿等 8个部位 ;大小不等 ,长径 1 0~15 0cm。2 .要求采用本术式的主要原因 :多发 14例 ,最多数十个 ;单发暴露部位惧怕瘢痕产生、影响美观者 10例 ;单发非暴露部位但瘤体较大者 9例 ;其中非常惧怕疼痛者 3例 ;主观意愿接受该治疗。3.手术方法 :肿胀液配制同一般吸脂术。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在单发与多发(肿瘤个数≥2个)乳腺纤维腺瘤中的表达,观察单发与多发乳腺纤维腺瘤复发率的差异,探索减少复发的方法.方法:100例单发与100例多发乳腺纤维腺瘤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并对肿瘤组织进行ER、PR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多发者中50例术后予以三苯氧胺治疗(治疗组).结果:ER在单发纤维腺瘤与多发纤维腺瘤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5%和80%(P<0.05),PR在单发纤维腺瘤与多发纤维腺籀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4%和63%(P>0.05).术后3年,100例多发乳腺纤维腺瘤中治疗组50例无复发,非治疗组50例有12例复发(P<0.05);而100例单发者中6例复发(P<0.05).结论:多发纤维腺瘤的ER表达阳性率高于单发者,多发纤维腺瘤的复发率高于单发者,多发纤维腺瘤术后予以三苯氧胺治疗可以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4.
王少伟  李伟居 《中国骨伤》2006,19(7):438-439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是以病理纤维增殖为基础的良性病变,早在1891年Von Reck inghcuson首先发现本病,直到1942年L ichtenste in与Teffe才正式命名为骨纤维异常增殖症[1]。本病可单发或多发,多发者治疗较困难。在处理骨缺损上方法比较多,笔者曾治疗1例单发于桡骨中上段的骨纤维异常  相似文献   

5.
李崇阳  袁岚  黄刚 《临床外科杂志》2002,10(Z1):102-103
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angiomyolipo-ma,AML)常发生于肾脏。发生于肝脏者十分罕见。自 1976年 Ishak等 [1 ]首先报道以来 ,国内外累计报道约 70例 ,主要为个案报道 ,国内报道极少。术前诊断十分困难。本文就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病理特征及治疗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 ,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提高术前诊断率。一、临床特点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hepatic an-giomyolipoma,HAML)系肝脏的良性间质性肿瘤 ,多发生于女性 ,肿瘤多为单发 ,偶有多发[2 ] 。 HAML可与肾脏AML、多发性硬化结节、多发性子宫肌瘤并存 [3~ 5] 。患者无肝炎及肝硬化史 ,…  相似文献   

6.
结直肠多原发癌患者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结直肠多原发癌患者的发病特点及预后。方法 回顾分析1994年6月至2002年6月间收治的1125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并发结直肠或其他脏器原发癌分为多发癌组和散发癌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病理和预后。结果 本组多原发癌发生率为7.4%(83/1125例)。其中多发性结直肠癌47例,异时性12例;合并结直肠外肿瘤者36例,异时性3l例,有12例为胃癌。多发癌组和散发癌组在发病年龄、性别及年龄构成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多发癌组并发息肉者较单发癌组多(P=0.002),有癌症家族史的比率也显著高于单发癌组(P=0.036)。复发的病例在多发癌组有15例,其比率明显高于单发癌组(P=0.047),两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发癌组先证癌位于右半结肠者占41.0%,明显高于单发癌组(P=0.048),且第2癌以腺瘤恶变多见(44.7%,21/47)。结论 癌症家族史和结直肠息肉是结直肠多原发癌发生的高危因素。结直肠多原发癌患者的肠外肿瘤以胃癌最多见,第2癌以腺瘤恶变多见。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肝内单发病灶的复发性肝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对96例复发性肝细胞癌患者进行分析,根据其肝内复发病灶为单发或多发将其分为单发组(46例)和多发组(50例).对两组患者的10项临床病理指标及3项病理免疫组织化学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中,初次手术切除时肿瘤直径≤5 cm者单发组为67.4%(31/46),多发组为34.0%(17/50);脉管无癌栓者单发组为76.1% (35/46),多发组为56.0%(28/50);复发时间>1年者单发组为65.2% (30/46),多发组为40.0%( 20/50);Ki-67阳性细胞数≤20%者单发组为43.5% (20/46),多发组为24.0% (12/50).结论 初次手术切除时肿瘤直径≤5 cm,脉管无癌栓,复发时间>1年,Ki-67阳性细胞数≤20%的原发性肝细胞癌术后复发时为单发病灶.  相似文献   

8.
同时性结直肠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Wang H  Zhang ZG  Song C  Wang B 《中华外科杂志》2006,44(21):1498-1500
目的探讨同时性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及诊治特殊性。方法对326例资料完整的初诊结直肠癌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分为单发癌、同时性癌两组,并对两组临床、组织病理学差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第一癌病灶分布与单发癌无差异,分化程度、分期优于单发癌;第二癌与单发癌在病灶分布、分化程度及分期有差异。单发癌患者中有11.6%合并腺瘤、合并多发息肉者42.2%;同时性癌患者中合并腺瘤者34.8%,合并多发息肉者78.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癌灶行根治性切除,56.9%多发息肉于术后2~3个月内行电灼术;79.1%腺瘤行一期局部切除或肠段切除术,39.1%行二期电灼术。结论同时性结直肠癌的临床、病理学具有特殊性,术前病灶的全面判断、系统的外科治疗策略以及术后及时、严格随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肠外瘘—重症胰腺炎的严重并发症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赵允召  黎介寿 《普外临床》1994,9(5):289-292
作者自1983年以来10年间共收治重症胰腺炎并发肠瘘或肠、胆、胃多发瘘患者24例,占同期治疗肠瘘患者的3.6%,年龄为27-66岁,平均年龄47.7岁。其中急性胰腺炎由胆道病引起者10例,饮洒后诱发者3例,无明显原因者11例,全组患者均经两次以上手术。消化道瘘的发生率依次为结肠、小肠、十二指肠、胆、胃。本组单发瘘治愈率68%多发瘘治愈率为62%,总治愈率67%。手术治愈占54%。有效地控制感染是预  相似文献   

10.
手部内生软骨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回顾并总结手部内生软骨瘤病灶刮除植骨术的治疗方法,探索该病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对43例手部单发或多发内生软骨瘤的患者分别采用病灶刮除自体骨植骨或人工骨植骨治疗,术中对于瘤壁采用高渗盐水加95%的酒精灭活,通过术后1~6a随访比较疗效。[结果]2种治疗方法均可以达到防止肿瘤恶变减少复发,并明显改善手部功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单发及多发细菌性肝脓肿临床资料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摘要:目的:探讨单发及多发肝脓肿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近25年间收治的148例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单发及多发性肝脓肿分组,比较两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胆源性在多发性肝脓肿组的比例明显高于单发组(P=0.018),平均年龄、就诊时间及住院天数多发性肝脓肿组也明显高于单发组(P=0.023,0.043,0.015)。多发性肝脓肿患者的碱性磷酸酶水平较高(P=0.021), 血清白(清)蛋白水平较低(P=0.039)。单发肝脓肿最常见部位在肝右叶(P=0.002),而多发性肝脓肿更易累及左右两叶(P<0.001)。大肠杆菌是两种肝脓肿最常见的致病菌。单纯抗生素治疗多用于多发脓肿的患者(P=0.022),经皮穿刺置管引流则多用于单发性肝脓肿(P=0.021)。多发性肝脓肿患者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比例较高(P=0.03)。肝脓肿相关的病死率在多发性肝脓肿患者中明显为高(P=0.025)。结论:与单发性肝脓肿相比,多发性肝脓肿病例具有年龄较大、症状持续时间较长、常合并胆道疾病、脓肿多侵及肝脏两叶、容易发生ARDS和病死率较高的特点,治疗多采用手术和/或单纯抗生素治疗。  相似文献   

12.
骨嗜酸性肉芽肿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骨嗜酸性肉芽肿的诊断和治疗徐宏光李秀坤靳松陈方满*⒇嗜酸性肉芽肿为组织细胞增生症X中的一种,好发于儿童及青年,男多于女,50%以上发生于颅骨、肋骨和股骨,可单发或多发,单发者多见,本文报告1985年以来收治的临床资料完整且经病理证实的19例,并对其诊...  相似文献   

13.
脂肪瘤是起源于脂肪组织,由成熟脂肪细胞所组成的良性组织肿瘤,治疗方法多为手术切除,现有学者采用吸脂术治疗脂肪瘤[1].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普通吸脂管治疗多发脂肪瘤,费时费力,且不易彻底吸出,故将吸脂管侧孔前移,开于管壁顶端(自行设计,上海天工医疗器械公司制造,专利号ZL201120172051.4),并以此改良后的吸脂管治疗8例全身多发脂肪瘤患者,随访1~3年无复发,患者满意.  相似文献   

14.
射频消融治疗肝脏肿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运用冷循环射频消融技术治疗肝脏肿瘤的效果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美国RF2000型冷循环射频治疗仪,在局部麻醉或静脉麻醉下将电极针经皮穿刺入瘤体内损毁肿瘤组织,或在开腹直视下行肝穿刺进入缩体损毁肿瘤组织。对于肿瘤直径较大(>8 cm)或是肿瘤数量较多(>3个)的患者采用射频治疗和超声聚焦刀、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的方式进行治疗。用上述方法对2001年11月~2006年6月的347例肝脏肿瘤患者进行了治疗。结果347例病人中肿瘤单发直径小于或等于3cm者24例,肿瘤完全性毁损。肿瘤单发直径大于3cm小于8cm者89例部分肿瘤完全性损毁。肿瘤多发或单发直径大于8 cm者234例,经多点多次联合治疗后仍有肿瘤残余。治疗前甲胎蛋白(alpha,fetop rotcin,AFP)大于或等于400μg/L者261例。术后复查,大部分患者AFP出现不同程度下降。治疗后CT显示治疗区域肿瘤缩小液化坏死或强化减弱。结论冷循环射频消融是一种创伤小、容易耐受、时间短、安全方便的治疗肝脏肿瘤确实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身体内各部位的肌肉内脂肪瘤已有报告,通常是无症状的。三角肌肉脂肪瘤引起症状者未见有报导,作者报告两例中年男性疼痛性三角肌肉脂肪瘤患者,经手术切除而治愈。  相似文献   

16.
颈背部脂肪瘤多发生于皮下,且病因不明,大多无边界及包膜.脂肪组织堆积在网状结缔组织中,手术切除易引起明显瘢痕,影响美观。我科先后对17例颈背部脂肪瘤患者采用肿胀吸脂技术进行治疗,均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大肠多发息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肠多发息肉单吉贤,陈峻青大肠息肉有单发和多发两种,凡两个以上息肉称多发性息肉,大肠多发息肉约占大肠息肉的30%~50%。多发息肉的恶变率比单发息肉高,这是因为前者数目多,其大小,形态,组织学分类均不一致,癌变机率大。在多发性息肉中通常将有100个以...  相似文献   

18.
结直肠同时性多发癌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结直肠同时性多发癌发病特点及临床病理特征,探讨其早期诊断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4年6月至2003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根治性手术治疗的1225例结直肠癌患者资料,根据癌灶数目、家族史、发病年龄等情况分为结直肠同时性多原发癌组(多发组)和结直肠单发癌组(单发组)。比较两组发病年龄、性别构成、肿瘤Dukes分期、肿瘤部位、并发息肉和患者预后等情况。所有资料采用SPSS10.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 多发组39例(3.2%),其中2例为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患者,并发癌以腺瘤恶变多见。多发组中右半结肠癌占45.7%,明显高于单发组22.7%(χ^2=25.757,P=0.0001);息肉并发率两组分别为33.3%和16%(χ^2=6.787,P=0.009)。异时性肿瘤发生率分别为5.1%和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45,P=0.033)。多发组5年生存率为57%,单发组为64%,χ^2=0.084,P=0.772。结论 结直肠同时性多发癌占结直肠癌总数的3.2%,多位于右半结肠,并发癌以腺瘤恶变多见,其预后与单发癌患者相当。  相似文献   

19.
作者自1983年以来10年间共收治重症胰腺炎并发肠瘘或肠、胰、胆、胃多发瘘患者24例,占同期治疗肠瘘患者的3.6%,年龄为27~66岁,平均年龄49.7岁。其中急性胰腺炎由胆道病引起者10例,饮酒后诱发者3例,无明显原因者11例,全组患者均经两次以上手术。消化道瘘的发生率依次为结肠、小肠、十二指肠、胰、胆、胃。本组单发瘘治愈率68%,多发瘘治愈率为62%,总治愈率67%。手术治愈占54%。有效地控制感染是预防胰腺炎后肠瘘的关键,TPN可进一步减少胃肠液分泌,促进瘘口愈合。肠瘘手术应选择在瘘不能自愈,胰腺炎完全消退,感染已被控制,患者情况允许时进行。  相似文献   

20.
<正>骨软骨瘤是一种以软骨内骨过度生长为特征的良性肿瘤,是最常见的良性骨肿瘤(30%~50%),占所有骨肿瘤的10%~15%[1]。骨软骨瘤表现为单发或多发(多发遗传性外生骨疣,发病率只有单发的5%~10%),多发于股骨远端、胫骨近端等,最常见于生命的第1或第2个10年,通常随骨骼成熟后停止生长,少数在骨骼成熟后仍保持生长[2]。2022年8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运动损伤骨科收治1例股骨远端骨软骨瘤合并半月板损伤患者,行关节镜下左膝半月板损伤缝合修补术+股骨远端肿瘤切除术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