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经皮穿刺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ercutaneous laser disc decompression,PLDD)联合臭氧腰椎间盘髓核消融术、胶原酶化学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213例腰椎间盘突出、膨出的患者进行分类治疗。对96例采用PLDD联合臭氧消融术及胶原酶化学溶解术治疗。结果PLDD联合胶原酶化学溶解术治疗组术后4个月~2年优良率95.7%;PLDD联合臭氧消融术及胶原酶溶解术治疗组为97.4%。结论联合介入治疗以往视为相对禁忌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也能达到令人满意的中远期效果。应重新认识腰椎间盘突出症介入治疗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2.
齐亮  郭健  黄桂明  陈平国 《海南医学》2012,23(23):36-38
目的 比较和评价射频热凝术与胶原酶化学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12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一组64例,采用射频热凝术治疗;另一组60例,采用胶原酶化学溶解术治疗.于术后1周、3个月及6个月随访,根据MacNab疗效评定标准和VAS评分法,对治疗后优良率、有效率和疼痛程度进行比较.结果 比较12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的疗效,术后1周MacNab标准分析结果,射频组优良率明显高于胶原酶组(P<0.01);VAS评分后,射频组优于胶原酶组(P<0.01).但3个月、6个月后优良率及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射频术和胶原酶化学溶解术均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疗法.射频热凝术的近期疗效明显优于胶原酶化学溶核术,但远期疗效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胶原酶化学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以及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方法:107例患者均经CT或MRI证实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且临床体征检查符合Mcculloch制定的标准,经保守治疗无效.采用胶原酶化学溶解术进行治疗.术后按3月、6月及12月、24月进行随访,疗效判断根据改良的machab标准进行判定.结果:采用胶原酶化学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取得了满意疗效,优41例,良30例,可25例,差11例.总有效率89.7%,穿刺成功率100%.结论:胶原酶化学溶解术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疗程短、见效快、安全、有效率高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6 艘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介入治疗 6.1 椎间盘化学溶解术(chemonucleolysis):椎间盘化学溶解术是应用胶原酶的水解作用,溶解髓核或突出物,从而缓解神经根的刺激和压迫达到治疗的目的。该技术主要用于突出型、脱出型LDH(图1)。图1 X光监测下行胶原酶化学溶解术 大量基础和临床研究显示椎间盘化学溶解术不失为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之一。目前在我国,有必要对胶原酶化学溶解术安全性及操作规范进行探讨,明确该疗法的适应证,严格规范技术操作,避免因为未经正规培训或治疗不规范造成各种并发症及意外。根据几年的临床经验和相关研究,笔者认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胶原酶化学溶解联合射频消融术(RFA)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84例CSR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实验组行胶原酶化学溶解联合RFA治疗,对照组行单一胶原酶化学溶解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后疼痛程度、影像学参数、...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应用CT引导经骶裂孔硬膜前间隙置管胶原酶溶解术加针刺治疗方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胶原酶溶解术加针刺治疗组30例及胶原酶溶解术对照组30例.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法及改良的MacNab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2组治疗后较治疗前腰腿疼痛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P0.05),治疗2周后及6个月后总有效率分别为胶原酶溶解术加针刺治疗组46.67%、90.00%;胶原酶溶解术对照组23.33%、73.33%(P<0.01).结论 应用CT引导经骶裂孔硬膜前间隙置管胶原酶溶解术加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明显缓解腰腿疼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王大奎 《当代医学》2009,15(1):75-76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本文对134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经腰椎间盘切吸术及胶原酶溶解术后的疗效进行了观察与分析,通过比较不同方法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结果结果发现经皮腰椎间盘切吸术联合胶原酶溶解术能有效地治疗腰间盘突出.且疗效明显优于单独使用经皮腰椎间盘切吸术或胶原酶溶解术的疗效。讨论经皮腰椎间盘切吸术联合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间盘突出不仅能够减少经皮腰椎间盘切吸术的并发症,而且缓解了患者在注射胶原酶后(原多为盘内注射法)的剧烈腰腿疼痛,增加了二者治疗的适应症,提高了远期治疗的疗效;因此,经皮腰椎间盘切吸术联合胶原酶溶解术是目前临床上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胶原酶注射椎间盘溶解术并发神经根损伤的原因。方法对8个临床病例的症状、体征及术中发现、治疗反应进行综合分析。结果1例有明显损伤因素在术后30d发生外,其余7例溶解术后4~8d突然出现神经根损伤症状,7例行手术减压冲洗,术中未见明显神经根受压,术后病例症状出现不同程度的缓解。结论:胶原酶溶解术所至神经根损伤除神经压迫因素外,化学性炎性损伤是其中的重要原因,具体机制仍不详,手术治疗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王大寿  罗绪  蔡封俊  潘奇  覃裕 《海南医学》2006,17(10):104-104,95
目的 探讨胶原酶化学溶解术更严格的适应症.方法 通过对我科65例病人的随访调查及前后影像学对比.结论 椎间盘突出并部分钙化不是胶原酶溶解术的绝对禁忌,应视钙化部分与神经根的关系而定.结果 严格掌握胶原酶化学溶解术的适应症,可以获得良好的疗效,避免开刀手术的痛苦.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胶原酶化学溶解术在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价值和安全性。方法对18例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X射线下经侧隐窝或椎间孔行靶位穿刺胶原酶化学溶解术,术后进行随访,记录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和CT片上椎间盘突出指数(IDH)和CT值改变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18~24个月的随访。所有患者术后1周内临床症状显著改善;1个月后突出物缩小,IDH减小,CT值明显降低,JOA评分则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步提高;1年后上述指标保持稳定。结论胶原酶化学溶解术可有效地用于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相似文献   

11.
颈椎间盘突出症及其继发的神经系统异常是临床多学科研究的热点。近年来对其发病机制和治疗的研究不断深入 ,推动了临床治疗水平的提高。本文就有关颈椎间盘突出症胶原酶介入溶解术的治疗现状、进展情况进行评述。1 颈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制颈椎间盘突出后 ,形成机械性刺激 (压迫、牵拉 ) ,化学性炎症 ,自身免疫反应等 ,均可引起神经根内损伤 (缺血、水肿、纤维化及脱髓鞘 ) ,神经功能降低 (肌肉无力、感觉障碍 ) ,神经根过敏疼痛 (异位冲动 ) [1-5] 。2 胶原酶国内外研究概况196 9年美国Sussman首先提出用胶原酶注入椎间盘 ,治疗腰椎…  相似文献   

12.
胶原酶联合臭氧注射治疗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胶原酶联合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16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胶原酶联合臭氧注射,81例)和对照组(单纯胶原酶注射,80例),观察术后不良反应、并发症及3个月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优良率分别为91.4%、90.0%(P>0.05),联合治疗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胶原酶联合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减少胶原酶化学溶解术的不良反应,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微创介入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胶原酶化学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以有效的减少并发症,并总结护理要点.方法 对胶原酶溶盘术治疗218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心理进行评估,加强术前指导,做好术前准备,指导患者在术中配合,加强术后的临床观察和护理,并指导患者饮食,腰肌锻炼.结果 胶原酶溶盘过程顺利,总有效率达96.4%.结论 胶原酶溶盘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创伤小.  相似文献   

14.
王丽   《中国医学工程》2011,(12):160-161
目的探讨在CT引导下经小关节内侧缘靶点射频热凝消融术联合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和护理。方法对5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射频热凝消融术联合胶原酶溶解术治疗,加强基础护理、心理护理、术后指导及康复训练。结果 58例中,治愈55例;显效2例,无效1例,无1例出现并发症。结论经过2年多的临床患者应用及观察研究,射频热凝消融术联合胶原酶溶解术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高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胶原酶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已渐普遍,且取得了良好效果。我院自1997年应用胶原酶盘内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9例,其中2例出现下肢神经麻痹,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CT引导下腰椎间盘激光减压联合盘外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并与腰椎间盘激光减压术、胶原酶溶解术进行疗效比较.方法 将223例腰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三组,分别选择椎间盘激光减压术、胶原酶溶解术以及两者联合治疗.术后随访3~12个月,按照Macnab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腰椎间盘激光减压组有效率79.73%,胶原酶溶解组有效率78.37%,联合组有效率93.33%,联合组有效率与椎间盘激光减压组、胶原酶溶解组的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引导下腰椎间盘激光减压联合盘外胶原酶溶解术集两者的优点,提高了疗效,是目前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胶原酶化学溶解术是采用胶原酶注射选择性溶解髓核内的胶原纤维的一种微创介入疗法,为国内外一致公认的免除开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有效手段之一,其创伤小、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等特点,成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首选微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在CT引导下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ercutaneous Laser Disk Decompressuer,PLDD)联合胶原酶靶点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并与单纯PLDD治疗效果相比较。[方法]将2006年10月至2010年10月本研究选择的3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PLDD治疗组16例和PLDD联合胶原酶靶点溶解术治疗组20例。两组均在CT定位下行微创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术后3d、术后1周、术后1月及术后2月的VAS评分和JOA评分、疼痛缓解50%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所有数据统计均采用SPSS软件处理,统计方法采用t检验,以P<0.05判定为有显著性差异。[结果]PLDD组和PLDD+胶原酶靶点溶解术组两组治疗前、术后3d及术后1周的VAS评分、JOA评分、疼痛缓解50%的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术后1月和术后2月的VAS评分、JOA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无并发症出现。[结论]PLDD和胶原酶靶点溶解术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安全、有效的微创介入治疗方法;PLDD联合胶原酶靶点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长期疗效(2月后)优于单纯的PLDD。  相似文献   

19.
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600例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目的 通过1600例临床观察,总结分析胶原酶化学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994-10/1999-10采用硬膜外注射,部分采用盘内注射胶原酶300U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600例。结果 1200例患者术后3-48mo随访,总有效率96.67%,优良率90.58%。结论 硬膜外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创伤小、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CT导引下经皮穿刺臭氧、胶原酶化学溶解术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通过CT扫描精确定位,将穿刺针准确刺入靶点,推注60%臭氧30ml即行CT扫描,根据扫描影像结果,把椎间盘分为2型,①纤维环完整型;②纤维环破裂型。根据分型选择是否合并胶原酶治疗,纤维环破裂型需合并胶原酶治疗,观察治疗后6个月的临床疗效。结果:纤维环完整型单纯臭氧注射效果良好。纤维环破裂型需臭氧合并胶原酶治疗才能取得良好效果。经过6个月跟踪随访,优172例,良104例,可32例,差12例,总有效率为96.25%。结论:CT导引下穿刺臭氧和(或)胶原酶化学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安全、微创、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