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观察自拟排浊汤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疗效及其机制探讨。方法:将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予以自拟排浊汤治疗,对照组予以低脂低蛋白饮食,根据病情予降压、抗感染、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适当利尿消肿及一般对症治疗;检测各组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血尿酸(BUA)。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90%和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降低Scr、BUN、TG、TC、LDL、BUA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排浊汤治疗慢性肾衰竭疗效优于单用西药治疗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泄浊汤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慢肾衰)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对63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其中泄浊汤组治疗32例,单纯西医治疗对照组31例,观察每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各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临床疗效总缓解率泄浊汤组为96.9%,优于对照组80.6%,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泄浊汤组治疗后在降低中医症候积分、BUN和Scr以及升高Ccr方面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对照组治疗后在降低中医症候积分、BUN、Scr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升高Ccr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泄浊汤组降低Scr的作用较对照组改善不明显(P〉0.05),但在降低中医症候积分、BUN及升高Ccr方面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提示泄浊汤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效果优于单纯西医对照组,同时能改善BUN、Scr、Ccr指标,对肾功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能延缓慢性肾衰的进展。  相似文献   

3.
益肾泄浊汤治疗慢性尿酸性肾病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益肾泄浊汤治疗慢性尿酸性肾病的疗效。方法:观察70例慢性尿酸性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对照组34例。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口服益肾泄浊汤,观察治疗2个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尿酸(UA)、24h尿蛋白定量、尿β2微球蛋白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水平(P〈0.05)。结论:益肾泄浊汤能改善慢性尿酸性肾病患者的症状,降低血尿酸,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4.
史海立  赵庆华 《光明中医》2008,23(6):772-773
目的:观察健脾泄浊化瘀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腹水(脾虚血瘀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所选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6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口服双氢克尿塞片、氨体舒通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健脾泄浊化瘀汤,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同时查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BIL、ALT、STP、AIB、GIB水平、彩超及临床症状与体征的改变。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症状和体征计分及总计分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治疗组对日平均尿量,日腹围、体重减少较对照组明显(P〈0.05).治疗后,治疗组肝功能分级比较A级C级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1)。治疗后,治疗组ALT、TBIL、ALB,GLB较对照组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腹水深度、脾厚值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结论:健脾泄浊化瘀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腹水(脾虚血瘀型)其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在减轻临床症状、体征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可降低血清TBIL、ALT、STP、GIB水平,升高AIB水平,并能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分级。  相似文献   

5.
邱新英 《中医药学刊》2013,(9):2072-2074
目的:探讨益肾泄浊汤加减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38例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盐酸二甲双胍口服,每日1次,1次1片(0.5g);保肾康口服,每日3次,每次3粒;开同每日3次,1次4~8片。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益肾泄浊汤加减,治疗周期均4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改善以及各监测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糖尿病检测指标(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糖)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肾功能检测指标尿素氮(BUN)较治疗前下降(P〈0.05);血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GFR)各参数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且Scr、Ccr、BUN改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治疗组治疗后症状分级评分、Spitzer评分、cAREs—SF评分分别为(9.92±4.28)分、(7.93±0.14)分、(69.91±12.46)分,生活质量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4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42%,病情转归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肾泄浊汤加减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能改善患者肾功能,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可以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清利化瘀益肾汤治疗慢性前列腺炎(C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予左旋氧氟沙星和特拉唑嗪(高特灵)治疗,治疗组47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自拟清利化瘀益肾汤治疗。观察治疗后的临床疗效、NIH-CPSI评分、EPS(前列腺液)检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5.1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NIH-CPSI评分及EPS(前列腺液)检查均有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清利化瘀益肾汤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曲黎  孙月梅 《河北中医》2013,(4):501-503
目的观察益肾健脾泄浊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予益肾健脾泄浊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30例予西医常规治疗。2组均2个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尿素氮(BUN)、血肌酐(Cr)及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6.6%,对照组总有效率56.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BUN、Cr及Cc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BUN、Cr下降,Ccr升高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肾健脾泄浊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慢性肾衰竭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黄露艳 《四川中医》2020,38(6):107-109
目的:观察益肾泄浊汤辅助西药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清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92例慢性肾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用计算机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益肾泄浊汤。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差异,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肾功能(Scr、BUN)、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血清Scr、BUN、IL-6、IL-8、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肾泄浊汤辅助西药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和肾功能,减轻炎症水平,促进疾病转归。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益肾解毒化瘀汤治疗慢性肾衰竭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影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加用益肾解毒化瘀汤治疗,对照组加用尿毒清颗粒治疗,两组均治疗1月为一疗程,共治疗两个疗程。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77.78%;对照组总有效率55.56%。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且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组间亦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益肾解毒化瘀汤能保护肾功能,延缓患者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进展速度。降低患者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补脾益肾升血方治疗慢性肾衰竭(CRF)肾性贫血的疗效。方法:将74例肾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8例应用补脾益肾升血方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照组36例应用EPO。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和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变化,以及对中医症状积分的影响。结果:治疗后2组Hb、HCT均有明显的提高(P〈0.01),症状体征改善也比较明显(P〈O.05,P〈0.01),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治疗组的BUN、Scr、Ccr有明显改善(P〈0.01,P〈0.05),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补脾益肾升血方可明显改善肾性贫血、保护残肾功能、改善中医症状,并能较快达到治疗目标,相应减少EPO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益肾化瘀汤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仅予降糖、降压及饮食控制治疗;治疗组口服益肾化瘀汤,同时使用降糖、降压及饮食控制治疗;两组疗程均为90天。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变化情况及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尿微量蛋白、血尿素氮、血肌酐水平。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和73.3%,组间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空腹血糖、24 h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血肌酐水平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空腹血糖、血尿素氮、血肌酐水平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24 h尿蛋白定量、尿微量蛋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化瘀汤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益肾泻浊化瘀方治疗大鼠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观察益肾泻浊化瘀方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RF)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理。 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中药益肾泻浊化瘀方组、西药依那普利组、模型组及假手术组,以5/6肾大部切除术建立慢性肾衰大鼠模型,检测各组治疗前后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e);血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及肾组织病理改变。 结果 :治疗后中药组和西药组BUN、Cre均较模型组明显下降(P<0.01),且中药组Cre下降幅度较西药组大(P<0.05)。模型组大鼠血ET、CGRP含量较假手术组显著升高(P<0.01),中药、西药均能有效降低ET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分别为P<0.01和P<0.05,中药组血CGRP含量下降(P<0.05)。各组血NO水平无显著差异。模型组肾组织病理改变最严重,中药组较西药组病变程度轻。 结论 :益肾泻浊化瘀方能有效保护CRF大鼠肾功能,且疗效优于西药依那普利,可能与其降低CRF大鼠血ET水平,减轻受损肾脏的病理改变等有关。  相似文献   

13.
通络益肾汤治疗糖尿病肾病30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观察通络益肾汤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3、4期DN患者60例,分为通络益肾汤治疗组、络汀新对照组各30例,疗程均为60 d,分别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尿蛋白排泄率、血糖、血脂、血流变性、肾功能等指标变化。结果在改善DN临床症状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在降低尿蛋白排泄率方面,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血流变性、血脂、血糖方面,治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络益肾汤可明显改善DN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尿蛋白排泄率,能显著降低其血糖、调节血脂代谢紊乱,改善血流变性指标。提示通络益肾汤对DN患者具有确切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益肾泄浊化瘀汤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尿路感染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72例患者按随机双盲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敏感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予益肾泄浊化瘀汤(药用生薏苡仁、败酱草、丹参、怀山药、生地黄等),随证加减,头煎加水500mL,煎取汁200mL,二煎加水400mL,煎取汁200mL,两煎混合,分2次口服,1剂/d。两组均以2周为1疗程,治疗3个疗程、随访6个月进行疗效判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70%,对照组总有效率77.8%,总有效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随访6个月,治疗组复发率11.10%,对照组复发率36.10%,治疗组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1)。单项症状疗效评定,治疗组治愈例数优于对照组。[结论]益肾泄浊化瘀汤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尿路感染,可提高疗效,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祛湿化瘀通络方治疗高尿酸血症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常规西医降糖药加祛湿化瘀通络方;对照组给予西医降糖药;两组疗程均为90天。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尿酸、肾功能、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4%和23.33%,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除血肌酐(Cr)外,治疗组治疗后血尿酸、肾功能、血脂指标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祛湿化瘀通络方具有减轻高尿酸患者的血尿酸、减轻肾脏损害程度、改善血脂代谢异常等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益肾健脾泄浊化瘀方联合西药治疗慢性高尿酸血症肾病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40例住院及门诊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基础西药治疗;嘌呤醇,0.1~0.2g/次,3次/d,口服;至血尿酸降至360umol/L时改为维持量:0.1g/次,1次/d,口服。治疗组20例益肾健脾泄浊化瘀方(山茱萸12g,山药、伏苓各20g,薏苡仁30g,土茯苓、川牛膝、制大黄各15g,丹参30g,萆薢15g,益母草、黄芪、威灵仙各20g),1剂/d,水煎450mL,3次/d,口服;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28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临床表现积分、肾损害指标、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9例,有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显效2例,有效1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60.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生化指标、临床表现积分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临床表现积分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肾损害指标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肾健脾泄浊化瘀方联合西药治疗慢性高尿酸血症肾病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益肾化瘀汤辅助治疗IgA肾病蛋白尿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IgA肾病蛋白尿患者7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口服苯那普利和潘生丁;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肾化瘀汤口服。两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监测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24h蛋白尿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未发现与中药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肾化瘀汤治疗IgA肾病安全有效,疗效优于单独的西医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益肾泄浊化瘀汤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尿路感染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72例患者按随机双盲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敏感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予益肾泄浊化瘀汤(药用生薏苡仁、败酱草、丹参、怀山药、生地黄等),随证加减,头煎加水500mL,煎取汁200mL,二煎加水400mL,煎取汁200mL,两煎混合,分2次口服,1剂/d。两组均以2周为1疗程,治疗3个疗程、随访6个月进行疗效判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70%,对照组总有效率77.8%,总有效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随访6个月,治疗组复发率11.10%,对照组复发率36.10%,治疗组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1)。单项症状疗效评定,治疗组治愈例数优于对照组。[结论]益肾泄浊化瘀汤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尿路感染,可提高疗效,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养精益肾汤治疗无排卵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无排卵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给予养精益肾汤治疗,对照组26例给予枸橼酸氯米芬片治疗,疗程为4个月经周期。结果治疗组的排卵率为80.0%,妊娠率为60.0%;对照组分别为65.4%和30.8%;两组妊娠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排卵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养精益肾汤治疗无排卵性不孕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健脾益肾方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同时观察其对性激素的影响。方法将61例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男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予健脾益肾方口服,对照组予尿毒清颗粒口服,30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血常规、肾功能、性激素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4.2%,对照组53.4%,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Hb、TP、Alb、Ccr、T明显升高,E2明显降低,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健脾益肾方能有效延缓CRF进展,同时能改善男性患者的性激素紊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