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0 毫秒
1.
由于CT、MRI等显像医学技术普及,急性脑梗塞的诊断准确率目前几乎可达100to,而满意确切的治疗方法不多。为总结治疗脑梗塞的有效治疗,特对我院在1994年一1997年8月资料较为齐全的应用低能量氦一氖激光血管内照射(ILIB)和高压氧(HBO)治疗脑梗塞两组作疗效对照,报道如下。l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全部病例符合全国第二届脑血管病专题会议制订的临床诊断标准,均经CT扫描确诊。IIJB组ho例,男36例,女24例,年龄35岁~75岁,平均63岁。其中神志清,无言语障碍,患肢肌力Ill级以上24例;神志迟钝、淡漠,有轻度言语障碍,肌力fi…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半导体激光疗法(LISCL)和低强度氦氖激光辐射辐照血液疗法(ILIB)对脑梗塞患者红细胞变形性和事件相关电位P300峰伏期(P3PL)的影响,方法:63例脑梗塞患者分别采用LISCL和ILIB治疗,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对照组30例仅采用药物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0次后测定红细胞菜性和P3PL。结果:对照组治疗后红细胞变形性提高。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P3PL的缩短更为明显(P<0.05),经LISCL和ILIB一个疗程后患者的红细胞变形性明显提高(P<0.01),P3PL明显缩短(P<0.01),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与ILIB相似,LISCL是改善脑梗塞患者微循环障碍,促进脑功能恢复的一种有效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3.
赵瑞祥  张弘 《中国康复》1997,12(2):75-76
低能量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ILIB)疗法是8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近年来已在国内应用于临床,为观察ILIB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效果,我们自1994年3月开始对脑梗塞后遗症患者进行ILIB和药物联合应用并与单一用药治疗进行对照观察,结果前者优于后者。1资料与方法1.1一股资料全国第2届神经精神科学术会议制定的缺血性脑梗塞诊断标准,将同期住院患者随机分为①治疗组54例,男34例,女20例,平均年龄58岁。CT诊断:基底节梗塞36例,脑叶梗塞10例,多发性使塞8例,病程3个月~3年;②对照组60例,男35例,女25例,…  相似文献   

4.
刘武军 《现代康复》1998,2(2):140-140
由于CT、MRJ等显像医学技术普及,急性脑梗塞的诊断准确率目前几乎可达100%,而满意确切的治疗方法不多。为总结治疗脑梗塞的有效治疗,特对我院在1994年-1997年8月资料鞍为齐全的应用低能量氢-氖激光血管内照射(ILIB)和高压氧(HBO)治疗脑梗塞两组作疗效对照.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低强度激光血管内照射对老年骨关节炎康复效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低强度激光血管内照射(ILIB)治疗老年骨关节炎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老年骨关节炎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用激光加半量非甾体类消炎药,对照组采用全量非甾体类消炎药,疗程1个月,观察疗效并于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分别测定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自身对照及组间比较。结果:两组疗效相似,治疗组疗程结束后与治疗前比较TGF-β1、SOD升高,MDA降低(P<0.001),对照组无上述实验室指标改善,疗程结束后组间比较,治疗组上述实验室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5,P<0.001)。结论:ILIB对老年骨关节炎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可减少一半非甾体类消炎药的用量。  相似文献   

6.
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癌痛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低能量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ILIB)治疗癌痛的效果。方法 102例重度疼痛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52例用ILIB止痛,每日1次,每次60min,5~7d为1个疗程;对照组50例肌肉注射度冷丁,每日3次,每次50mg。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6.54%,对照组总有效率94%(P〉0.05)。结论 ILIB治疗重度癌性疼痛疗效与度冷丁相似,且克服了多次肌注度冷丁导致的成瘾性及局部皮肤化脓感染等副作用。  相似文献   

7.
张雁  孙秀健 《现代护理》1999,5(5):62-63
近年来,我们用低能量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ILIB)治疗缺血性脑梗塞33例,与对照组比较,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均为住院患者。其中男18例,女15例;年龄48~76岁,平均56.6岁。病程3天~2.5年,平均1.5个月。共分二组,即治疗组33例,对照组28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时间及梗塞病灶面积大小,均无明显差异(P>0.05),患者均在安静状态下发病,有一侧肢体运动障碍及/或语言障碍,在发病1周内行头颅CT及/或MRI检查,诊断缺血性脑梗塞,符合1986年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第三次修…  相似文献   

8.
低能量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低能量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ILIB)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 选择首发精神分裂症患9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对照组45例。两组患治疗前后均测定肝、肾功能及相关凝血功能。所有患都单一服用利培酮。治疗组接受ILIB治疗,隔日1次,60min/次,10次为1个疗程,疗效按4级评定。数据进行t检验,Ridit分析。结果 治疗组BPRS分值下降显快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非常显地短于对照组(P<0.05),且出院疗效治疗组对于对照组(P<0.05)。两组TESS得分,血凝功能状况与治疗前相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ILIB治疗精神分裂症只要掌握好适应证,不但疗效满意,而且也是十分安全的。  相似文献   

9.
低能量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Intravascularlaserir-radiationonblood,ILIB)是8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在临床已得到广泛的应用。本研究将ILIB用于冠心病的治疗,并设立常规治疗对照组,观测两组治疗前后患者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活力及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旨在证实ILIB对冠、心病患者的抗自由基作用。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冠心病患者100例,系我院1994年1月~1996年1月的住院病人。诊断参照WHO标准。其中心绞痛型35例,心肌纤维化型(心衰或心律失常)50例,陈旧性心肌梗死1…  相似文献   

10.
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脑梗死及血脂血流检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观察氦-氖(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ILIB)对脑梗死的疗效及血脂,经颅多普勒(TCD)血流检测。方法 将71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ILIB组(36例)和对照组(35例),比较两组治疗20次前后的疗效及血脂参数变化,并对两组23例大脑中动脉区梗死者治疗前后进行TCD检测,比较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后动脉(PCA)及大脑前动脉(ACA)的平均血流速度(Vm)。结论 ILIB组治愈显效率为75%,对照组为51%,总有效率分别为97%和80%(x^2=4.602,P&;lt;0.05)。血脂中总胆固醇(CHO)和载脂蛋白B(APOB)参数两组对比及治疗前后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TCD检测显示ILIB组治疗后MCA的Vm增加,ACA的Vm减慢。结论 ILIB治疗脑梗死有较高疗效,能改善血脂及血流检测参数。  相似文献   

11.
作者应用高压氧(HBO)治疗老年脑梗塞38例,并与采用常规治疗的22例相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60例老年脑梗塞患者,男37例,女23例;年龄60~73岁,平均69.4岁。38例接受HBO治疗(HBO组),22例不用HBO治疗(对照组),两组年龄、病情、病程及其他治疗措施相同,全部患者经颅脑CT检查明确诊断。对照组常规采用血管扩张剂、改善脑循环及脑代谢药物。HBO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HBO治疗,采用单人纯氧舱吸纯氧加压治疗,压力0.2MPa(2ATA),加压30min,稳压40min,减压20min,共90min,每天治疗1次,10天为1个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与激光血管内照射(ILIB)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近年来我院住院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24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26例)和对照组(120例),两组均用常规洽疗,治疗组同时加用灯盏花素与ILIB,疗程3周,分别测定两组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NCV)。结果治疗组神经传导速度有显著改善(P〈0.05),且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灯盏花素与ILIB治疗DPN能改善其临时症状,提高NCV。  相似文献   

13.
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对脑梗塞患者白细胞粘附功能等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观察低能量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ILIB)对脑梗塞患者白细胞粘附功能(LAF)和血清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1(sICAM-1)水平的影响。方法 脑梗塞患者66例,30例单纯应用药物治疗(常规组),36例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ILIB治疗(ILIB组)。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5,10d后LAF和血清sICAM-1浓度,并对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急性脑梗塞患者LAF和血清sICAM-1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t=16.50~17.94,P<0.001)。常规组治疗后LAF和血清sICAM-1浓度降低,仅在治疗10d时差异有非常显著性(t=3.18,P<0.01;t=3.96,P<0.001),而ILIB组治疗后5d及10d时LAF和血清sICAM-1浓度均明显降低(t=4.48~12.72,P<0.001),且明显低于同期常规组(t=2.67~7.81,P<0.01或0.001)。ILIB组比常规治疗组患者出现神经功能明显恢复的时间较早,治疗有效率高(χ2=4.48,P<0.05)。结论 ILIB能降低脑梗塞患者LAF和血清sICAM-1浓度,这可能是ILIB治疗脑梗塞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半导体激光血管内照射(ILIB)治疗糖尿病周围病变(DPN)的效及肌电图的影响。方法 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病人73例,随机分为ILIB组41例和常规药物组(CM)32例,治疗前和疗程结束后观察临床症状和肌电图的改善,自身对照及组间比较。结果 ILIB组和CM组治疗后在肢体麻木、膝反射减弱及感觉、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方面均有改善,但ILIB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CM组(P<0.05-0.01)。结论 ILIB疗法可作为改善DPN患临床症状和周围神经功能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5.
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观察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疗法(ILIB)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效果。方法:80例确诊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常规组按神经科常规药物治疗;激光组在此基础上加用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隔日1次,10次1疗程,并在治疗前后进行经颅多普勒(TCD)与脑电地形图(BEAM)检测比较。结果:激光组痊愈率32.5%,临床总有效率95.0%,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常规组, 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前后2组TCD与BEAM检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0。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ILIB可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TCD与BEAM的检测是评价ILIB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敏感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低能量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脑梗塞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刚  邓爱琼 《现代康复》1999,3(4):391-392
目的:探讨低能量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疗法对脑梗塞的治疗作用。方法:对100例脑梗塞病人进行低能量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ILIB),观察治疗效果展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和血清SOD含量的变化,并与对照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总显效率ILIB组94%.对照组73.3%两组效率差异显;而且血液流变学的改善,血清SOD含量的增高,ILIB血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低能量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疗法.可明显降低脑梗塞患血粘度,提高血清SOD含量,对脑梗塞治疗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7.
低能量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血渣(Intravascular Laser Irradiation of Blood.ILIB)疗法治疗恼梗塞献已有报道,但对脑梗塞临床的系统研究报道较少.尤其缺乏对治疗恼梗塞时机方面的研究。我院近1年来对不同发病时间内的脑梗塞患应用ILIB治疗.旨在观察ILIB治疗时机对脑梗塞疗效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ILIB)治疗椎基底供血不足(VBI)的血液流变学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的变化,从电生理角度探讨ILIB治疗VBI的作用机理。方法:将64例VBI患者分为激光组34例,采用He-Ne激光治疗;常规组30例,按神经内科常规治疗。2组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及BAEP。并进行比较,观察He-Ne激光对VBI患者流变学及脑电生理的影响。结果:(1)治疗前患者血液粘度增高,表现为全血粘度高低切变值、血浆粘度及血脂增高。BAEP总异常率为78.1%,以脑干型异常为主。(2)治疗后2组血液流变学及神经传导功能有明显改善(P<0.05)。与常规组比较,激光组血浆粘度及血脂水平降低更显著(P<0.05)。BAEP中以V波PL、Ⅲ-Ⅴ和Ⅰ-Ⅴ IPL改善明显(P<0.05)。结论: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可改善VBI患者血液流变学情况及脑神经传导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低肺功能肺癌病人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与并发症发生的关系及围手术期处理经验。【方法】对1997年8月至2007年10月手术治疗的老年低肺功能肺癌病人128例,术前测定RVEF,按RvEF值分成〈0.45及≥0.45两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全组119例治愈,住院死亡9例,发生并发症73例,其中RVEF〈0.45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78.1%(68/87),明显高于≥0.45组的12.1%(5/41),发生呼吸衰竭18例。【结论】老年低肺功能病人并发症的发病率随RVEF的降低而升高。患者右心功能与并发症的发生有密切关系。术后强化呼吸道管理及合理使用呼吸机能为手术成功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体外反搏治疗对脑梗塞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作者于1996年12月~1997年7月对60例脑梗塞患者进行了血液流变学检直,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60例脑梗塞患者,男32例,女28例,年龄53~76岁,平均63.5岁。入院后均经CT检查确诊,其中高血压偏瘫46例,合并糖尿病8例。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30例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53~65岁,平均58.5岁。其中高血压偏瘫26例,合并糖尿病5例。对照组30例中男15例,女15例,年龄57~76岁,平均66.5岁。其中高血压偏瘫20例,合并糖尿病3例。治疗组采用复方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